未来农业新图景:市场潜力巨大,高科技云集
未来农业新图景:市场潜力巨大,高科技云集
提起农业,恐怕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又脏又累而且没有多少增值空间。然而,随着智能技术与互联网向农业领域的渗透,农业开始焕发新的生机。
智能农业装备、农产品溯源、智能控制等一系列新兴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让我们意识到农业似乎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变。
2017年8月23日,2017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互联网+未来农业装备在北京开幕,
与会的100多名科学家将这场巨变娓娓道来,共同展现了一幅市场潜力巨大、高科技云集的未来农业新图景。
2017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现场
农业市场即将爆发
从土地流转开始,农业市场便开始迎来资本的注入,农业现代化运营进入元年。北京新型智慧农业研究院陈袁华便是第一批投身农业的新农人。
刚进入农业,陈袁华按照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进行农业园区的管理,然而,由于农民作息习惯、工作考量标准难以量化以及目标市场不明确等问题,园区面临众多发展困境。
面临挑战,陈袁华从考察市场开始,思考扭亏为盈的策略。
经过辗转,陈袁华看到了西兰花在北京这个区域市场的发展空间,开始专业从事西兰花的种植,并集中在北京投放。经过几年的稳步发展,陈袁华的西兰花占有率在北京市场坐上了头把交椅。
在单一产品发展稳定的情况下,陈袁华将目光瞄准了果品市场与其他蔬菜市场。据陈袁华考察,果品与蔬菜市场,在近5年中,销售价格都呈逐年上升趋势,这表明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已经提升到了能够支持从饮食上改善生活质量的阶段。
我国果蔬市场需求逐步上升
来自正和岛的刘海燕十分认同陈袁华的观点。她进一步认为,2020年,将会是农业的大爆发期。
正和岛是新兴的互联网企业,以互联网为平台,聚集了众多不同领域的企业家。刘海燕介绍农业将在近几年爆发,也是正和岛上诸多农业企业家的一致观点。
首先,高品质的农产品需求越来越多,而饮食习惯一旦养成则很难改变,这将促使农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升。
第二,土地流转将于2018年完成近40%,规模化农业将得到迅猛发展,而至2020年,农业物流体系的完善,则将促使农业进入大的爆发期。
第三,一些大企业正在进入农业。知名投资集团复星集团近期与三元合作收购了国内一家奶制品公司,进入农业领域;联想控股的农业公司佳沃集团即将上市……这些都预示着农业领域将出现百亿级的企业。
设施农业将首先进入智能化
在互联网向各个领域渗透的影响下,未来农业无疑将是智能化的。设施农业由于环境的可控性,将成为首先进入智能化的领域。在座的专家、企业家结合自身研究成果,描绘了最前沿的智能化设施农业技术。
来自水木九天的王晓庆介绍了西红柿从种子选育到温室环境控制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手段。
首先,在种子培育阶段,将基因族谱列出来,建立种植模型,从而掌握种子的成长数据。在成长过程中,利用相机拍摄的高清图片,监控西红柿的成长指标,以决定下一步的种植计划。然后进行光谱分析,判定对西红柿生长最有利的光。
在生长环境调控中,利用热成像仪分析温室的保温性,提升热效率;分析水肥施放时间及浓度对其生长的影响,形成数据库,支持决策。
王晓庆介绍蔬菜工厂化整体建设包括8个流程
来自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系的泮进明,讲述了其科研团队对家禽养殖特种LED光源调控的研究。
泮进明介绍,在半开放的养鸡场,鸡的产蛋量以及生长速度与光线密切相关,通过科学测量与建模,分析照明灯光的波长、光照时间,可有效提升养鸡场的收益。经过多年研究,2013年,泮进明团队研发的产品应用案例荣获了“全球半导体照明示范工程100佳”荣誉,而该奖项在当年仅评出6家。
采用不同颜色灯光、光照时间不同,均会影响家禽的生长速度和产蛋量
在设施农业中,高度智能化离不开物联网。河南兵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刘立峰从物理网层面介绍了未来农业的发展。
物联网究竟是什么?
刘立峰认为,物联网就是将物品连接起来,以传感器监测环境并采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服务器通过分析处理,将数据反馈至控制器,远程自动控制设备。刘立峰以“温室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进行解释。
利用传感器采集温室作物生长环境,如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对温室中的设备,如风机、湿帘、滴灌、天窗等进行自动控制,保证温室的最佳生长环境。通过互联网,管理人员可实现远程查看与操作。
温室物联网系统中的信息采集器
来自农业工程杂志社的王艳红,则从物理农业的角度阐释了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王艳红介绍,目前,常用的现代物理农业技术包括种子处理技术、声波助长技术、电子杀虫技术、温室补光技术、空间电场防病促生技术、臭氧灭害技术、水处理技术等。
虽然,目前现代物理农业仍面临技术研究薄弱、研究进度不一致等问题,但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将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现代物理农业领域的空间电场观光温室
中国农机发展空间巨大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机。在座的专家一致认为,我国农机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经过10年高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农机制造和使用国。但近两年却面临着增速下滑的困局。中国农机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吕黄珍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国农机化发展不平衡。
首先,目前农机多集中在粮食作物耕种收环节,其他环节机械化薄弱;第二,林果、蔬菜、养殖等生产机械缺乏;第三,区域发展不平衡,丘陵山区关键设备缺失;第四,重田间、轻产后,导致粮食浪费现象严重。
来自湖北省农业机械工程研究设计院的陈源以及来自河南科技大学的金鑫对此深有感触。
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方人,陈源十分了解南方地区农业机械的匮乏,以及蕴藏的巨大潜力。
陈源介绍,很多农机人对北方关注很多,但却对南方缺乏了解,失去了巨大的潜在市场。在陈源看来,南方与北方存在巨大差别。第一,南方地理特征复杂,山地、平原、丘陵交错分布,水系繁密;第二,南方作物多样,从水稻等粮食作物到莲藕等经济作物,再到水产等养殖业,种类众多。
陈源认为南方地区缺乏适用的农业机械,是潜在市场。
而这些复杂性,为本土农机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陈源介绍,国外的机器多适用于北方平整大地块,但在南方却没有市场,比如适用于北方的犁,用到南方的土地就容易粘连。而南方丰富多样的经济作物及养殖业,却并没有配套的农业机械,所以“中国农机的机会在南方”,陈源强调。
来自河南科技大学的金鑫,多年从事蔬菜机械化的研究,他认为虽然我国蔬菜在供应水平、流通格局、生产能力以及对外贸易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面临着全程机械化不足的问题,其中收获是最大的难点。
蔬菜收获是蔬菜生产机械化的薄弱环节
金鑫介绍,由于蔬菜品种繁多,农艺各不相同,目前针对蔬菜收获机械的研究,均是以专一化为主,虽然对于西红柿、辣椒、胡萝卜等大宗蔬菜已有技术装备在市场上应用,但收获的损伤率、有序化还需进一步完善,而其他蔬菜收获机械则尚在研发阶段。
未来农机装备将如何发展?金鑫认为智能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智能作业装备集成过程参数检测、作业质量检测、精准定位控制等技术,是未来农机装备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需要重点研究的是数据管理及处理功能、分布式农业感知、信息优化服务构建,以及互联网云计算技术,逐步实现资源的高度聚合和共享,最终构建作物智能化生产整体解决方案。”金鑫讲到。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35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