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植保无人机利用率低问题剖析
安徽省植保无人机利用率低问题剖析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农作物病虫害常年发生,防治面积约2000万hm2,每年使用的农药制剂约5万t,植保机械在病虫害防治和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长期以来,安徽省植保机械发展缓慢,背负式机动喷雾器、静电喷雾器等小型植保机具占据重要位置,自走式植保机械等一些大型植保机具逐渐增多,能够满足小麦、水稻等常规农作物植保需求,但面对丘陵山区和高秆作物(如玉米大喇叭口后期)植保作业时显得有些力所不及。
植保无人机以良好的机动性和适用性可以破解这一难题,但实际生产应用中,其利用率仍然较低。
原安徽省农机局针对植保无人机进行了统计调研,截至2017年12月31日,安徽省农用植保无人飞机拥有量达到1336台,作业面积19.3万hm2,实际作业量48.2万hm2·次。然而,不论是机具数量还是作业面积,都与全省农业生产需要不匹配,利用率低导致生产供给不足。
植保无人机利用率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每年使用时间短,使用频次少;二是受作业环境和条件制约,空载运行多,效益低。植保无人机利用率低是由生产企业、技术、农户、政策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是普及较少,推广应用地区发展不平衡。植保无人机近几年才走进大家的视野,农业政策上倾斜较少,试点补贴从2017年12月开始,而且补贴范围及资金额相对较少,同时机具销售价格偏高,导致购买总量较少。安徽省植保无人机的拥有量占比仅达到机动喷雾喷粉机的0.28%,而且平原地区明显比丘陵山区推广应用多。
二是防治效果存在差异。植保无人机飞防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技术还需进一步发展,操作飞手的操控熟练程度关系飞防效果。无人机飞行时形成的风场对药液雾滴的影响,再加上专用药剂和助剂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防治效果。
同时植保无人机功能单一,目前只进行病虫草害防治,还缺乏播种、施肥等其他功能。植保无人机对于水稻、小麦、大豆等矮秆作物防治效果较好,对于玉米、高粱、果树等高秆作物的防治效果较差。
三是农民对飞防认可度不高。植保无人机的宣传推介主要依靠企业以及农机推广单位组织的现场演示会,农民更多的是看热闹,专业人士还是保持谨慎的态度,所以植保无人机的宣传推广还无法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其次,农民对于植保无人机还处于观望状态,购买欲望不足,更倾向于传统植保机械,如背负式喷雾机和自走式喷杆喷雾机。
四是市场需求与供给间沟通不畅。目前购买植保无人机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机大户、家庭农场、新兴植保合作社以及农事服务商,农民个人购买使用较少,而且大部分购买者主要是自用,社会化服务较少。
实际生产应用中,安徽省作物所需植保作业较多,以水稻为例,从插秧到收获的生长期间至少需要4次,而小麦则需5次左右,植保市场潜力很大,但专业的植保飞防队缺少服务渠道。
实际上农业生产管理部门中的“统防统治”、“一喷三防”、绿色防控等渠道很多,在访谈中发现农事服务商的效益更好,因为在售卖农药等植保药剂时提供植保服务,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五是植保无人机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服务跟不上。受利益驱使,出现许多生产企业跟风仿造无人机,出现许多“淘宝机”,鱼目混珠。许多农户品牌意识不强,购买的无人机使用故障率高,导致关键时节发挥不了作用,耽误生产。另外,企业售后服务技术与水平跟不上,零部件更换困难,使用成本较高。
植保无人机利用率低的问题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仍会存在,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政策倾斜等多措施的实施,植保无人机利用率的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35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