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工坊培育新农村手艺人、发展农村电商助力脱贫攻坚
非遗工坊培育新农村手艺人、发展农村电商助力脱贫攻坚
“布老虎”变成“招财猫”,非遗工坊传承文化助农增收?
在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主题邮局展台上,摆放的几只憨态可掬的“布老虎”,成了脱贫户谭明兰的“招财猫”。
“这是壹秋堂教我做的夏布老虎。”谭明兰介绍,每卖出一个布老虎她都有提成,加上在邮局工作的工资,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
谭明兰口中的“壹秋堂”是一家夏布文化企业,该企业负责人綦涛是荣昌夏布代表性传承人。2019年,壹秋堂承接了“鲁渝共建 非遗扶贫”项目,先后在城口县沿河乡、鸡鸣乡以及石柱县中益乡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通过技能培训、产品回购、计件合作等方式确保贫困群众实现居家就业。
“我们在原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基础上进行项目创新升级,设立‘乡村振兴 匠心生活非遗工坊’,通过传习夏布非遗技术,培养新手艺人,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与文旅资源,开发夏布文创产品。”綦涛表示。壹秋堂将具有土家族民族元素的白虎与荣昌夏布相结合,开发出夏布白虎这一文创产品。
目前,壹秋堂在中益乡坪坝村、盐井村和华溪村建设有3间夏布非遗工坊。在壹秋堂的培训下,包括谭明兰在内的80余名村民成了夏布技艺的手艺人,在家门口找到工作。
如今,壹秋堂已在重庆石柱县中益乡,城口县沿河乡、岚天乡,丰都小官山,荣昌区,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等地,建有非遗工坊13个,带动400余人实现稳岗就业,其中包括40余名脱贫户。
土特产畅销大市场,“五大体系”破解农村电商“五大难题”?
这两天,家住秀山县隘口镇新院村白沙组的村民杨忠华,又提着10余斤蜂蜜来镇上的乡村扶贫产业园售卖。通过电商平台,他的蜂蜜将从秀山(武陵)现代物流园区,发往全国各地。“有了电商就是安逸,家里的蜂蜜越来越好卖。”杨忠华说。
10多年前,秀山县政府提出“买武陵、卖全国,买全国、卖武陵”,建设秀山(武陵)现代物流园区,发展电商产业。
发展农村电商有五个难题需要解决:卖什么、怎么卖、如何送、谁来卖、不好卖。为此,近年来秀山县竭力推进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逐步建立起产品开发体系、电商平台体系、快递配送体系、人才培训体系、电商服务体系“五大体系”。
在建立产品开发体系方面,秀山县通过构建农产品“产研加销”一体化上行产业链,打造2000余个电商产业基地,每年签订柑橘、辣椒、土豆等农产品包销订单3万亩以上。同时依托工业园区13家休闲食品企业打造电商加工中心,投用火锅底料、自热方便食品、糕点等各类型电商加工线61条,并成功打造“武陵遗风”“秀山毛尖”区域公共品牌,开发“奇麦记”等自有品牌110个,破解“卖什么”的难题。
在建立电商平台体系方面,秀山县物流园区电商产业园吸引400家电商企业入驻,培育2500余家电商主体、2.3万个网络店铺线上销售产品,同时建成武陵山消费帮扶馆,线下集中展示武陵山片区44个脱贫区县近1000款农特产品,并自主开发“村头”电商平台,有效破解“怎么卖”的难题。
在建立快递配送体系方面,秀山县自主开发“云智速递”城乡物流平台,构建了县与村、镇与村、村与村之间的服务路网,建成区域唯一的韵达快递分拨中心,开通直达周边区县的17条武陵物流专线。同时,建设货运调度中心,整合快递企业83家开通秀山至重庆、长沙、贵阳等快递专线,有效破解“如何送”的难题。
此外,秀山县还建立人才培训体系,组建“教师团”下沉乡村开展电商普及培训,开展电商专业全日制专科教育以及基地实训,并建立电商服务体系,建立资金扶持机制、一站服务机制、融合发展机制等,有效破解“谁来卖”“不好卖”的难题。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38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