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转土地,农民为什么越来越不想签长期合同
流转土地,农民为什么越来越不想签长期合同
资料图
据农业部统计,截止到2016年6月底,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已达到4.6亿亩,超过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3,在一些东部沿海地区,流转比例已经超过1/2。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但是,当前全国各地的土地流转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期限越签越短、价格越涨越高”的现象。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农村土地流转为例,带你一探究竟!
现状:短期合同受青睐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深入推进,农业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可以让承包人甩开膀子加大对土地的投入,对大型农业机械的投入,不但解决了农村土地碎片化和劳动生产率低下的问题,而且有力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然而,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流转价格普遍呈现快速上涨趋势。尽管土地流转价格由市场因素决定,但农户的涨幅预期普遍较高。
有的地方3年一大涨,有的地方每年一小涨,不仅直接影响生产成本,也导致经营主体不愿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农业机械、改善土肥条件等方面长期投入。
在此背景下,农民不愿与经营主体签订长期合同,担心合同期限长会让自己受损失,宁愿选择短期多次流转。甚至有的村民看到经营主体效益好,就坐地起价,不惜以终止合同相要挟。
分析:利益和伤害成根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的工作人员解释说,出现这种情况有多方面原因。
从农民的角度看,对土地收益的预期普遍过高,有的担心期限长受损失,宁愿选择短期多次流转;有的看到对方效益好,随即提出涨价,否则以终止合同相要挟。
除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一原因,另一方面,宁夏回族自治区多地发生经营主体承包流转土地后,由于经营不善,不能及时支付甚至长期拖欠农民土地承包费等伤农事件时有发生,使得部分农民不愿与经营主体签订长期合同。
从经营主体的角度看,由于签约期限短,缺乏长期投入的动力,有的“干一年算一年”,有的进行掠夺式土地经营,更有极个别经营主体以“圈地”套取政府的产业项目补贴为目的,然后将土地层层转包。
凡此种种,加剧了农民的不信任感,影响到土地流转健康有序发展。
解决:建立流转价格合理增长机制
对于农民不愿签订长期合同,甚至坐地起价的现实情况,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建议:
1. 无论采取哪种流转方式,既要充分尊重农民的选择和意愿,遵循市场价值规律,也要注重发挥政府和村集体的组织、引导作用,帮助农民做好土地流转价格确定、受让方资格审核、合同签订等工作。
2. 各级人民政府加快建立农村土地资产评估体系,合理评价农村土地价值,提出土地流转价格指导意见,切实保障流转双方利益,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持续健康发展。
3. 切实提升社会化服务管理水平,在提升农业科技含量、新技术推广运用、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农产品市场开发、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金融保险等方面,更好地发挥服务保障和推动引领作用。特别是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保证金制度、提高流转合同签订率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不能因为土地流转而放松政府的主导作用。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38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