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重庆“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怎样干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看重庆“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怎样干,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看重庆“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怎样干

一个寻常周末,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观展者络绎不绝。“壮丽三峡”展厅,一幅幅老照片从不同角度还原了彼时的库区情景:青山脚下,碧染田畴,一江清水绿如蓝。

同一日,三峡库区一个居于半山的临江村落,游人如织。村中十里古红橘长廊,串起亭榭广场,歌声伴着笑声,在江面山间飘荡。抬眼望去,绿水东流,群山叠翠。

时空变幻,三峡库区人民守住了山水,革新了产业,探索并总结出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关系的一条重要经验——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什么是产业生态化?一言以蔽之,就是让产业更绿,让绿色的产业更多。怎样理解生态产业化?就是用产业规律推动生态建设,将生态优势变为产业优势。二者互动互促互融,就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这条新路之于三峡库区,极端重要。长江上游,重庆是一道生态屏障。高峡平湖,又将库区摆到了生态核心区的特殊地位上。这片江域山区,生活着逾千万人民,其中包含了重庆全市贫困人口的近60%,面临着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必须找到一条兼顾生态与产业的发展之路。

这条经验之于其他地区,极其宝贵。它是一个尚处于发展中的国家,保护生态多样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条要诀,更是一个拥有七八亿农村人口的大国,让广大农民富起来,将广袤乡村打造成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发展方略。

孟冬的三峡库区,常常是雾锁大江、云遮群山的天气。记者自重庆奉节沿江而上、一路行思,在三峡库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生动实践中,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辩证关系的认识,如拨云见日般清晰明朗起来……

(游客在重庆万州区游览长江岸边的五土村古红橘休闲采摘长廊。王智勇 摄)

(一)新路

肩负国家生态职责和区域发展使命,重庆把保护和改善三峡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把实现库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当前重要任务,在承担上游使命、履行上游责任、抓住上游机遇中,开辟库区生态与产业两翼齐飞的新路子

水域面积占全国淡水总面积约一半的长江,流经我国19省区市,哺育着约4亿人。其独特的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乃至生态安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位于长江上游的三峡库区,既是全国重要的淡水资源储备库和生态功能区,关系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也是农村人口众多、发展相对落后的大山区,迫切需要找到增收致富的产业支撑。

为生态计,重庆市委、市政府在三峡库区产业发展上设定最严格的环境准入标准,划定最严厉的环保红线。从现实看,库区集中所在的渝东北,2017年城镇化率仅47%,距离全市64%的平均水平有不小差距,农业在三产中占比近1/6,是典型的“大农村”。

库区生态环境,一失万无,必须牢牢放在首位。库区经济发展,关系千万人,不得有丝毫松劲。特别是对耕地稀少瘠薄、产业基础较弱的库区乡村,既要守住一江清水、两岸青山,也要发展经济、促民增收,可以说是“南门里种南瓜”——难上加难。

没有畏难情绪,不因约束裹足不前!

十余年来,库区人民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走“竭泽而渔、坐吃山空”的末路,更不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歪路,而是不断探索前行,走一条绿色协调发展的新路。

重庆在空间上还是以农村为主,重庆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实现乡村振兴。2017年下半年以来,重庆市委、市政府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他视察重庆时提出的有关要求,紧密结合库区实际,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乡村发展的关键、潜力和希望所在,积极探寻库区共抓大保护的长效、协同机制,推动“绿色+”融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让乡村实现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不是经济发展的紧箍咒,环保也不是乡村振兴的拦路石。从过往实践中,重庆市委、市政府和三峡库区人民一致感受到:生态环境好是库区乡村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是库区蔬果卖得好、鱼虾销得俏、乡村旅游搞得火的根本原因,保护好这方山水,库区农民的生活就一定会越来越好。

然而,要走上、走好这条路,并非易事。三峡库区本就山多地少,蓄水又淹没了不少熟田沃土,大量移民后靠安置,人地关系更加紧张。

传统农业是库区农村居民主要生计来源,渔业与畜禽养殖是增收重要途径,而养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面源污染又是水库环境大敌。库区村庄普遍沿江而建,平静下来的江水悬沙浓度下降,水体自净能力减弱,经不起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污染……

“破题的关键在于理念、认识的更新,思路、举措的创新,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势中谋划,在大事上作为,着眼永续发展,寻找生态与产业的公约数。”重庆市农业农村委主任路伟告诉记者,重庆在保护与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效益的有机统一,核心在于“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回文十字诀,内含大智慧。以此为纲,近年来重庆市农业农村系统各项工作全域开展:以调产业结构为启动器,重庆特色果、菜、茶、中药、畜禽、水产等高效产业蓬勃发展;以生态优势为推进器,引导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把乡村旅游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以绿色循环农业为枕木、信息追溯监管为钢轨,铺设发展轨道,生态与产业双轮驱动,重庆农业农村各项建设快速向前推进。

在长期跟踪观察重庆乡村发展过程中,记者明显感受到,三峡库区“绿色长城”越筑越牢,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产业的科技含量、就业容量、环保质量大大提升,资源利用更有效,对生态环境更友好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已在三峡库区徐徐呈现。

(二)主色

产业生态化,结构上适应生态,生产中绿色循环,价值上以生态优势为产业塑牌赋值,赢得和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带来了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提升,绿色已成为库区产业的主色调

行走在三峡库区,一个明显的感受是:乡村鲜有三尺平地。临近库岸的村庄,很多是后靠安置移民依山而建的。当年的沿江谷地多被水淹没,如今大多数村里,几乎除了水面就是山地。

从传统农业视角来看,这样的变化无疑将使乡村原本就薄弱的产业更加衰落。开山造地则生态毁于一旦,保护山林则产业发展受限。蓄水前后,忧心、感慨“水涨起来把地淹了,生活没了着落,不安逸了”的农户不在少数。

作为典型的后靠安置村,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就曾面临这样的困境。“大坝建成前,村民主要在江畔土地上交替种植水稻和榨菜。”村干部冉堰龙说,蓄水后靠以后,地瘠坡陡量少,想种也没得种了。

只能调结构,改种水土肥要求低、适合山坡地、亩产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过去,种植龙眼是农民的副业,现在因其符合生态要求、适应环境而成为了村里的主导产业。如今,睦和村的龙眼树已开枝散叶,每亩种20多棵树,亩产过千斤,产值近万元,山坡地上种出了平地3倍多的收益。

如果说,调结构、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是库区人民对生态环境的主动适应,体现的是“生态优先”的原则,那么,库区养殖模式和技术的创新,则更多体现了生产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重庆人爱吃猪肉,人均食用量一直稳居全国前两名。因生猪养殖易导致面源污染,各地多基于环保考虑划定限养、禁养区。照常理,三峡库区更应如此。但重庆没有一禁了之,而是创新养殖模式,闭合生产循环,实现了产业绿色发展。

涪陵黑猪肉香味浓,市场驰名,每公斤售价高达百元。在这个临江区县,黑猪产业是得益于一种“种养还原”的沙地养猪模式而存在和发展的。

猪圈里垫起厚约70厘米的河沙,适量的黑猪圈养于此。畜禽粪污无需清走,而用微型巡耕机定期翻沙覆盖。待生猪出栏后,地覆膜、粪腐熟,就是种蔬菜或饲草的“良田沃土”了。菜卖钱、草喂猪,一季过后再如此轮换。

猪舍、草场、菜地合理分布,巧用清淤河沙,就地取材;生猪库岸圈养,不伤水体;粪污就地消化,不用出圈;菜草绿色种植,无需施肥。整个生产过程,沿着生态循环的链条展开,产业不仅不破坏生态,反而成为生态循环的载体。

产业生态化,远不止是产业向生态的“妥协”,更重要的,作为市场的产物,在消费升级的当下,只有让产业更绿,才能迎合市场的需求。

一直以来,三峡库区出产的长江生态鱼,备受城市消费者欢迎,捕捞、养鱼也成了沿江渔民的重要增收途径。如今,不同于直接在水库里以天然饵料投喂、以复合电网拦鱼的方式,长江生态鱼也有了新养法。

开州区谭家镇花仙村的一处山区,绿树掩映下,溪流沿山谷而下。旁边的河滩地里,上百个或圆或方、大小不一、深浅各异的蓄水池,格外引人注目。这个远看像一座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场区,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冷水鱼生态流水养殖场。

场区沿山溪而设,是为了将冰凉的东里河水引入,顺次从鲥鱼、裂腹鱼、虹鳟、金鳟、鲟鱼、大鲵等高档鱼类养殖池流过,再经过净化,达标后汇入河流。在记者看来,这相当于山间溪水在养鱼场“拐了一道弯”。

“确保水生态不受污染是推广这种新模式的基本前提,也是开州全域推动渔业绿色发展的根本着眼点。”开州区委常委、农工委书记陈华东说。

“要确保河水进来是什么品质,出去还是什么品质,每天的净化成本就是4000多元,一年下来要150多万元。”鱼场负责人蒋开均向记者介绍,这些在自然溪水中养大的冷水鱼,销量好、利润高,如一个直径十多米、可以养200条鱼子用鲟鱼的池子,平均年产值可达百万元。

像蒋开均这样以新技术模式从事生态养鱼的群体,正越变越大。今年,库区新建“鱼跑道”式循环流水槽达400余条,“大池养水、小池养鱼”的池塘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加速铺开;鱼菜共生和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十多万亩,鱼产业生态化转型发展一派欣欣向荣。

在有诗有橙有远方的奉节,产业为生态添绿,生态为产业增值,产业与生态融为一体,绿水青山的金山银山成色越来越足。

园甘长成时,三寸如黄金——这是诗圣杜甫眼中的奉节脐橙。如今,黄灿灿的橙子于库区农民而言,俨然“真金”一般。

已到脐橙收获时节,江边凭栏望去,奉节县朱衣镇砚瓦村橙农郭金凤家的橙林金黄点点。“家里十几亩山坡都种了脐橙,去年产了20多万斤,净收入60多万元。”郭金凤告诉记者。

奉节县农委主任昌世华介绍,得益于有机肥替代化肥、树下种植三叶草培肥保墒、物理防治害虫等生态化种植技术,奉节脐橙不仅品质高、口感好,而且在多施一道有机肥的情况下,晚熟脐橙可以挂树保鲜到次年5月,填补市场真空期。如今,“素颜裸妆不染色,自然生长不催熟”的奉节脐橙,品牌价值已超过180亿元。

以脐橙产业为代表作,奉节产业生态化“组诗”篇篇属佳作。从山脚至山顶、从低山到高山,遵循生长高度、严格生态种植的33万亩脐橙、13万亩油橄榄、13万亩中药材、10万亩蚕桑、10万亩小水果、4万亩高山绿色蔬菜,构成了立体产业体系,绿染库区群山。

“三峡水环境问题表现在水里,根源在岸上,要守护一江碧水,必须修复两岸青山。”在奉节县委书记杨树海看来,奉节分低山、中山、高山三带布局的特色生态农业产业体系,不仅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还为库岸填充了草木断档、补上了裸土‘天窗’”。

如今,库区各区县在产业生态化的路子上你追我赶、比争上游。巫山脆李、万州红橘、忠县柑橘、梁平蜜柚、垫江晚柚、长寿柚、涪陵荔枝和龙眼等一大批特色水果产业,擦亮绿色生态招牌,赢得了市场青睐。

(三)活水

生态产业化不仅唤醒了生态高地沉睡的环境资源,而且在生态平地和洼地补短板、强治理中,为农民垫起产业基底,引来滋润美好生活的源头活水

将长江三峡置于自然与文化的二维坐标系下观之,它毫无疑问是地球上最具造化伟力,最富人文情怀的大河峡谷,以雄奇壮丽、悠远深邃的景观,成为美丽长江的标志性河段,以绵延不绝、积淀厚重的历史,成为长江文明最华彩的乐章。

三峡大坝建成,高峡出平湖,江面变得平和、宽阔。岸上交通极大改善,过去很多散落乡村、人迹难至的胜景,如今已成了游人休闲观光的去处。

自然馈赠的生态高地,在产业化的作用下,日渐成为价值宝地。“对三峡库区而言,自然生态是最大的特色,人文资源是最大优势,绿色发展是最大机遇。”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高兴明告诉记者,库区在生态产业化理念的指引下,探索出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模式。

“大家手拉手,看镜头!”万州区大周镇五土村江畔观景平台上,十几位穿着时尚、带着传统乐器结伴来游的老人,将笑容和回忆留在照片里。

“山水云雾如诗如画,五土村的这段景色真美!”大周镇党委书记王智勇介绍,过去,村里空守着好生态,没法转化为产业,不少村民还要外出务工养家。

2014年,镇里决定帮助五土村发展旅游产业,沿江规划古红橘林,建设观景采摘长廊。这两年,来到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长廊越修越长,村民们承接乡村生态游的产业也越来越丰富。

一层咖啡茶室、二层中式餐厅、三层观景平台,后院还有民宿客房,大周镇一处临江农家院,改造后取名“滨江小筑”。雾萦长江、红橘万亩的景色,在房间里就可以收入取景框,吸引着城里人来此润肺、养眼、静心。

“长廊带来了人气。两年前我回到村里,流转农房干起了农家乐。”记者去采访时,村民孙继华的农家乐周末已有二十多桌饭菜的订单,客房更是早早订满。

在三峡库区,像五土村这样建在天然景区中的村庄还有很多,像孙继华这样从“外出赚票子”变“回家开馆子”的人也不少,在生态高地的库区乡村,乡村旅游产业虽起步不久,却已如火如荼。

当然,4万多平方公里的库区,并非村村临江、处处有景,更多属“生态平地”。但人文三峡的广阔与深厚,同样引人入胜。

繁衍生息千年的传统三峡村落,枕山臂江,与自然和谐、同环境共生,对有着乡愁情结、田园梦想的游人有莫大吸引力,虽无胜景加持,但若装点打扮、提升颜值,村庄就变成了“产业园”。

作为大都市的重庆看准了这一点,全力在库区村庄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加快补齐乡村生态产业化的短板。

临着长江的长寿区双龙镇保合村秀才湾,把农旅融合作为村里发展产业的主思路,为此开展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已接近尾声。记者走在村里,看到老房子修旧如旧韵味十足,新房子川东民居特色鲜明,每一处庭院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而长期限制村里旅游发展的垃圾回收、污水处理等问题,正在产业化思维下逐一化解。有了垃圾换积分、积分换生活用品的“兑换机制”,村民们开始自动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

政府购买服务建设、村集体出资运维的污水处理设施也建立起来,有了污水管网和生化池、处理厂,村民家中的厕所几乎与城市无异,困扰乡村民宿发展的“羞于启齿”的问题随之而解。

秀才湾在探索改善村居环境、弥补产业弱项方面,走在了库区乡村的前面,但它绝非盆景。行走在三峡库区,通过人居环境治理而变得更美的乡村,举目可见。生态美起来、容貌靓起来、进出易起来、名气大起来的村庄,旅游正在火起来、农民开始富起来。

而对于库区生态洼地,重庆正不遗余力地积极改善。治理工作并非只盯着环境,而有着双重目标——积蓄生态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实践就是库区消落带治理。

出于防洪、发电、蓄水、调沙等需要,三峡水库实行冬季175米高水位、夏季145米低水位运行模式,由此形成的高30米、受反季节水淹的库岸就是消落带。这里生物多样性衰退严重,生物群落单一,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退化或损坏,成为库区生态的一大疮疤。

以前每到夏季,消落带露出水面后,裸露的淤泥难看,散发的恶臭难闻,不仅影响环境,沿岸居民意见也很大。经过长期试验,消落带的乔—灌—草结构成功恢复,植物群落得以重构,加上为鸟类栖息、觅食修建了人工岛屿,消落带成了养眼的公园、鸟类的乐园。

入冬以来,位于三峡库区腹地的开州汉丰湖准时迎来了两大拨客人——候鸟和观鸟游人,其中前者中就有极其难得一见的中华秋沙鸭、青头潜鸭、短嘴豆雁等珍稀鸟类。

开展消落带治理填平生态洼地,为环境美颜过程中,库区还探索出了“沧海桑田”产业模式——引种耐水淹的桑树种在消落带,冬季水涨为“沧海”、夏季水落为桑田,顺应了库区蓄水需要和植物生长规律。消落带淤积了江水挟带的泥沙和营养物质,土壤十分肥沃,饲料桑生长旺盛,成功破解了保护库岸、增加绿化的难题。

这种水淹半年无虞的桑树,又名饲料桑,其叶子不仅可喂蚕,而且适合养猪、鸡、鱼。在种植之初就配套了桑叶饲料产业,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的桑叶干粉饲料,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四)后记

产业能够生态化转型,生态能够产业化运营,源于认识提升、始终结合实际,遵循发展规律、守牢发展准则,坚持人民中心、善走群众路线

记者连续多年关注重庆、库区,有一个深刻的感受,这里年年都有新发展,处处都有新改善。每次采访,都不由得为巴渝农民高兴,也禁不住为这里的农业农村工作者点赞。

因为熟悉重庆、了解库区,对于重庆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创新做法,有着更深的认同感。这些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一系列基础性、关键性的举措能在短时间内落地生根、渐次开花,是诸多原因下的必然。

坚持联系地看问题,把准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行动与实践上早一步,源于理念与认识上高一筹。重庆摒弃了生态与产业只能二选一的落后认知,全市上下形成了生态与产业“一加一大于二”的共识,这为三峡库区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推进,奠定了坚定的认识基础。

在发展目标上,重庆将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与乡村生态宜居联系起来,自然环境治理和人居环境整治同步推进;在破解难题上,无论是人工沙地的黑猪养殖,还是饲料桑护岸保水土的治理模式,都体现了产业发展从生态化中找出路,生态保护从产业化中强动力,既要绘浓新绿底色,更要让底色成为带来效益与竞争力的主色。

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生态与产业融合。三峡库区最大的实际是自然生态脆弱,是农村面积大、农民人口多、农业占比高。在库区,生态退化则发展不可持续,发展滞后环保就难以长效,生态和发展是两条平行的底线,一条失守,守住另一条就无从谈起。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重庆以生态优先来规划、指导三峡库区产业发展,是下限约束,而非上限控制,不预设发展禁区,没有简单的一刀切,只要在生态底线之上,什么产业都可以发展,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为产业发展留足了空间。

尤其是立足库区主要为山区,鼓励积极植树育林、发展林业经济,提高林业附加值,不仅让重庆大地绿起来、生态美起来,而且通过绿水青山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让百姓富起来。

坚持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作为库区生态建设和利用的基本准则。重庆的各项工作,都以国家生态屏障永固、库区群众生活更好为导向,尊重自然规律、满足人们需求,善做山的文章、水的诗篇,多给自然“种绿”、多给生态“留白”,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库区乡村环境整治、美化,着眼未来,不设统一“模板”,没有标准“图纸”,全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村村有个性,千村有千面;硬件上,引导农民生活走向现代化,把吃、住、行、游、娱、购配套好,让住在乡村便捷、舒适;软件上,注重延续和保护传统农耕文明,使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相得益彰、各显魅力,让自然美和人文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农民群众充分参与进来。从激发内生动力入手,库区各区县注重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铸魂强根”“家风润万家”“新农村新生活”“十抵制十提倡”等活动中,让库区群众从“让我整治”转向“我想整治”。

打好“乡情牌”“乡愁牌”“事业牌”,营造“近悦远来”良好环境,引导库区外出人才返乡创业兴业,吸引城市人才“上山下乡”。在农村改革中,重庆坚持要让农民参与,更要让参与者受益,通过确权颁证、“三变”改革试点、扶持村集体经济等方式,让农户共享改革利益,实现了各村各家各户自觉保护绿水青山。在山、水、村庄的绿化、美化中,开始政府领着农民干,逐渐由农民自己干、主动管。

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有效发挥政府作用。库区产业生态化发展,关键在于结构调整转型和种植养殖模式升级,加快驶入生态化的发展轨道;生态产业化发展,需要借助市场,在资源转化中实现经济效益。

重庆立足大都市有大市场的有利条件,抓住城市消费升级和需求多元化契机,重点发展柑橘、生态畜牧、生态渔、特色粮油、特色水果等山地特色高效产业,有针对性地强化农业的多功能属性,定制化打造乡味浓郁、山水怡人的乡村旅游景点和观光线路。充分运用“有形的手”,出台优惠扶持政策,用财政投入“指挥棒”引导,凭借“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准入倒逼生态种养;

科学利用“无形的手”,引入市场主体参与投资开发,借助“巴味渝珍”区域公用品牌塑造、“归来三峡”影视和演艺节目等现代市场化宣传营销方式,让生态产品卖出好价钱,让美的生态景观游人如潮。

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两化融合实践中,三峡库区山水颜值更高、村庄气质更佳、人民生活更富,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千载胜景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续写“天人合一”永续发展的时代名篇。

(来源:农民日报)

标签:生态   产业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43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