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农业结构调整不能“起急”
人民日报:农业结构调整不能“起急”
资料图
经常听到农民对结构调整的一些看法:今天调枣树,枣还没见长啥样,又动员让调梨树,说种梨的效果比种枣要好。调来调去,头都调晕了,到头来,还是没见有啥效益。
最近发生在山西蒲县的“卖羊令”,是一个极端的例证。在结构调整时曾经鼓励养羊,现在因为开展封山禁牧专项整治行动,就强令村民10天内必须把羊卖掉,令村民蒙受损失。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一直伴随着农业生产全过程。
农民有自己的理儿,笃信自己的经验,喜欢自己熟悉的农事,在结构调整面前,常常不急不慢。干部往往不一样,容易“起急”。
国家计划结构性调减玉米产量,广袤的“镰刀弯”地区今年才安排调减1000万亩。但最近在东北采访的时候,就听到一些省份已经调减2000万亩了。实际上,调减多少,要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稳妥有序,不能因为产量相对过剩,就把玉米一股脑儿都砍掉了。
结构调整,不能“起急”,一急,就乱了方寸,失了准头。究竟该怎么调整结构呢?
要紧紧围绕地方实际。各地情况不同,调整结构不能一窝蜂,一刀切。要立足地方的资源禀赋进行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产业,通过利益联结机制,最终惠及广大农户。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眼前就这一山一水几亩田,具体到农户身上,想法可能都不一样。前段时间在甘肃静宁县调研发现,个别农户不舍得把好端端的土豆田调整为苹果田,偷偷把政府无偿提供的苹果苗给拔了。后来乡里安排农户到示范苹果园参观后,拔苗的事才熄了火。
做到效益最大化和长期化。调整结构的核心,是效益。对农民来说,是产品效益能够最大化;对消费者来说,是安全营养的最优化;对社会来说,是降低资源消耗的最大化。
多了客观,少了主观;多了科学,少了蛮干。如此一来,农民自是增产增收增效,欢喜不尽。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45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