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文建议:明年取消水稻最低收购价,每亩最低直补100元
陈锡文建议:明年取消水稻最低收购价,每亩最低直补100元
资料图
近日全国政协以“推进粮食定价机制、补贴政策和收储制度改革”为议题,召开第75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同探讨在粮食生产面临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高成本的背景下,改革该向哪里去?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陈锡文建议:从明年夏粮和早稻上市开始,取消主产区的麦、稻最低收购价格制度,按生产成本加补贴的办法,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政策。建议按每斤稻谷补贴0.1-0.15元、每亩补贴100-150元。
陈锡文发言摘登
建议:一、加快对麦、稻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改革措施。
建议从明年夏粮和早稻上市开始,取消主产区的麦、稻最低收购价格制度,按生产成本加补贴的办法,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政策。
目前,稻谷平均生产成本为每斤1.21元,平均亩产为915斤,11个实行稻谷最低收购价的主产省,合计稻谷面积3.49亿亩,其中黑龙江省0.48亿亩。建议按每斤稻谷补贴0.1元、每亩补贴100元(其中黑龙江每斤补贴0.15元、每亩补贴150元)计算,合计补贴金额为373亿元。
小麦平均亩产710斤,6个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的省合计小麦面积2.6亿亩,如按每斤补贴0.1元,每亩补贴80元计算,合计需补贴208亿元。
二、改革的关键在于激活多元化的市场购销主体。
采取这一措施后,麦、稻价格可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国家不再实行最低收购价,中储粮则可退出政策性收购,扭转库存继续增加的局面。但改革能否成功,关键要看能否形成多元化的购销主体。
吉林省注重创建大米品牌,大力发展订单稻谷生产,使稻谷市场价格高于国家最低收购价,农民专注于按订单要求生产优质稻谷,2006年96%的稻谷产量都按市场价格销售,最低价收购的比重仅占4%,事实上已不需再托市收购。
应当认真总结吉林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引导农民生产优质麦、稻的加工企业和市场化购销主体保障必要的信贷资金。这样才能使这两类企业如鱼得水,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把麦、稻市场搞活跃,引导农民选种优质麦、稻品种,切实提高我国粮食产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这个消息,对于以往不愁卖价的优质稻、品牌稻来说,是好上加好。
那么,对于依靠最低收购价保障收益的种粮人来说,收益会有什么变化呢?
种一亩水稻,成本大概多少?
咱们先来大概算算种一亩水稻的成本。
1.非人工成本
包括种子、农药、化肥等方面支出。成本:400元左右。
2.人工费用
田间管理人工费用:平整秧田、催芽播种、除草,需人工约1.5天;稻田耕作、平整、做田埂,约1天;施肥,防病虫,约2.5天;按一人一天工时100元算,合计5天,成本总共500元。
收割使用人工或农机费用:农机收割费用平均每亩约为100元;雇人工收割费用平均每亩约为150-200元。
不含人工总计成本:400元/亩;雇人(或农机)总计成本:1000-1100元/亩。
执行最低收购价的利润是多少?
这里不计算稻谷质量,亩产假设1000斤,一律按照2017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格1.3元/斤算,一亩收入为1300元。
根据田间管理、收割的雇人程度,最后每亩收入在250元到950元之间。
若是换为补贴,利润是多少?
如果明年真的取消最低收购价,而是每亩补贴100-150元,水稻的亩收益是增是减?这还要结合明年水稻的市场价,参考今年的早籼稻价格,咱们来算一算收益。
2017年早籼稻市场收购价格不一,最低的是收粮人的地头收购价,由于对质量要求不高,收购的水稻水份不均,部分高达20-30%,价格也因此高低不等,折算中等质量标准在1.2元/斤左右。按潮稻的地头价格1.2/斤算,亩产一千斤收益为1200元,加上每亩补贴100-150元,亩收益1300元-1350元,和今年最低收购价的亩收益不相上下。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最低收购价这种政策性收购对粮食质量的要求,要远高于地头卖给收粮人,所以以目前的粗略计算和预估,明年如果实行水稻补贴制度,对种粮人来说是个好消息。
虽然目前分析较为乐观,但仍有些不稳定因素不能忽视,比如随着最低收购价的取消,其托市效果也会消失,水稻的市场价格很可能会有所降低,所以说水稻项目仍有风险。
小建议:增加水田收入、降低风险
任何单一项目承担的风险都比多种项目要高,种植水稻也一样。其实,在水田中,可以发展多种项目,降低风险、增加收入,比如:水田立体种养,稻虾、稻虾蟹、稻虾鳖等等。这方面,各地很可能还有相关的渔业补贴,具体情况可以咨询本地相关管理部门。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46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