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发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青海省发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资料图
当前,青海省高原现代生态农牧业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但供给侧存在结构性、体制性的问题多,矛盾深。如何积极研究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重点和突破口,不断提高农牧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既是高原现代农牧业持续良好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青海三农工作的当务之急。
问题在哪里,矛盾在哪里,改革的方向就指向哪里,不调整、不改革、不破解矛盾就没有出路。为此,青海省积极与中央要求对标,从供给侧入手,着力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在结构调整上用功。为此,青海省农牧部门专门出台了《关于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若干重点工作》,明确了20项具体措施,逐一破解矛盾。
调优结构,强化科技,推进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
大力发展优质牧草,新建高标准饲草基地64万亩,种植结构逐步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66.9%的草场实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2%……这是近年来青海农牧业调优结构最直接的成效。
种植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粮改饲”。2015年,青海省湟源、互助、门源3县被农业部确定为粮改饲试点县。2016年,3县饲草种植总面积达到52.6万亩,比试点前增加约22万亩。青海省副省长严金海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省农村牧区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牧区小块农业县要下决心减粮扩饲强牧。
说起种植结构调整的好处,青海省湟源县农牧局局长严卓才坦言:“对农民而言,种植一亩牧草比种青稞能增收三四百元。对养殖场而言,每增加1公斤青贮草可减少0.5公斤精饲料投喂,这样奶牛每年可节本2600多元,肉牛育肥期节约600多元、肉羊节约80多元。”目前,该县饲草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超过耕地总面积的2/3。
如何解决牲畜个体性能低的问题?青海坚持强化科技投入,提升产出率。早在2013年,青海农牧部门就联合地方科研院校,共同研究牦牛、藏羊高效养殖技术,提高繁活率,实现藏羊两年三胎、牦牛一年一胎。藏羊高效养殖技术在海北藏族自治州18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1万只母羊中示范推广后,比传统放牧每只羊增收200多元。
如今,牦牛、藏羊高效养殖技术正在青海牧区进行推广,也正在成为牧民群众增收的重要推动力。
人草畜矛盾长期束缚青海畜牧业发展。“解决这个矛盾核心在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关键是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提升组织化程度,推动规模经营。”青海省农牧厅畜牧业处处长王会林说,“草畜平衡是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的核心。草原有多大承载量,就养多少牲畜,借助科学高效的养殖技术,最大程度减轻生态负担。”
目前,青海已组建961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入社牧户11.5万户,占建设村牧户总数的72.5%,牲畜、草场集约率分别达到67.8%和66.9%。同时,通过生产资料的改造,正在实现资源变资本、牧民变股东。
生态优先,控减结合,推进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及水源涵养区,被称为“中华水塔”,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关乎中华民族长远大计和永续发展,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牢固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坚决守住生态底线”。
青海省农牧厅厅长王玉虎表示,一面是生态保护的责任重担,一面是发展生产的急迫需求。走出困境,唯有彻底转变发展方式,从索取转向保护,从单一的种植养殖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具体来说,迫切需要建成一个从种植到养殖,再到养殖场粪污有机还田的循环农牧业产业链,通过资源再循环、再利用,实现农牧业生产“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
在海北州海晏县高原藏区牦牛繁育养殖基地的一处厂房内,两台机器正在不停地运转。一台将牦牛粪便无害化处理后生产有机肥,另一台则将处理后的粪便加工成生物质炭。繁育养殖基地负责人严成功说:“自从有了这两台机器,不仅再也不用为那些难以处理的牦牛粪便发愁了,而且还能从中获得不小的收益。”
目前,青海1400多家省级认定的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均建设了粪污处理设施,设施设备建成率达100%。
针对农田面源污染问题,青海大力推广绿色发展重点技术,实施了化肥施用量控制在26万吨的零增长行动,化肥利用率提高到34%。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730万亩,推广配方肥300万亩。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示范推广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20万亩。
此外,青海早在2011年就开展残膜回收试点,开始探索残膜回收机制及再利用途径。2012年,首次安排专项资金对每公斤残膜给予1.5元补助,2014年又将补助标准提升至每公斤残膜2元,农田残膜回收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从青海省农牧厅2017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残膜回收量达到774万公斤,回收率达85%,比上一年提高了5%,减污效果十分明显。
王玉虎说:“要坚持以高效利用资源、治理环境问题、保护修复生态为重点,在不同自然生态区创新一批农牧业可持续发展集成技术,最终形成一批适宜不同类型特点的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创建一批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提升能力,做强品牌,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50.2%的数据,说明了青海至少有一半的农畜产品仍以原料的形式流入市场,并意味着这部分原料非但不能创造出附加值,还影响到整个产业链的产值。农畜产品加工、运输、转化环节的产值不到百亿元正好印证了这个影响。这是青海农牧业发展的一大短板。
要补齐这一短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此,青海省首先从扩大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区域入手,并探索改革财政资金支持龙头企业,鼓励其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带动农牧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2017年,青海将扶持20家龙头企业,进一步提升加工能力。
以加工业实现“接二连三”,以休闲农牧业带动“隔二连三”,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和休闲农牧业等二三产业,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一二三产业实现深度融合。这是青海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入融合的基本思路。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独特自然风光与农牧业的结合成为了青海省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的天然优势。几年来,青海推介休闲农牧业和美丽休闲乡村精品线路18条,通过国家和省级认定的休闲农牧业示范县9个、美丽休闲乡村9个,各类休闲农牧业经营主体达到2146家。
旅游地需要名气,农畜产品更需要品牌。补齐品牌短板同样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青海是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这里出产的马铃薯、蚕豆、枸杞、藏羊肉、牦牛肉等,可以说品质绝对一流。可是,要把这些品质一流的特色农畜产品与对应的品牌做个连线题的话,却有相当的难度。
好品牌就是金饭碗。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多年来,青海一边守住好品质,一边加快实施品牌提升计划,以品牌担保品质,以优价激励优质,增加市场紧缺农畜产品供给,扩大中高端产品生产,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世界牦牛之都,中国藏羊之府”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认同、赞美。柴达木枸杞、可可西里牛羊肉制品、雪舟绒毛制品等越来越多的特色品牌就像草原上美丽的格桑花次第盛开。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47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