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弟为啥1.9万还敢包地种玉米,他说是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让他有底气
表弟为啥1.9万还敢包地种玉米,他说是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让他有底气
我的表弟宋占会,是全国产粮第一大县吉林省榆树市靠近市区的环城乡,一个叫"南良"小村屯占会农机合作社的理事长,也是国家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暨梨树模式推广基地。
昨天上午,我与他通电话,问他今年打算种多少地,他告诉我,"今年又比去年多包了十垧地,加一起流转到手的己有四十多垧了,全部种玉米。"我问多少钱包的地,他说,“一垧1.9万元,现钱“。我听后挺吃惊,我说"这么高的价格你还敢包?”他在电话里非常平静自信的回答说:"只要没有特大的自然灾害,自从三年前用上保护性耕作条耕加苗期深松技术,年年玉米打3万来斤,产量是有保障的,保守说一垧地纯剩几千元,基本是把握的。"
他告诉我,2022年30多垧玉米,卖得比较早,在年前就把所有玉米都出售了。全部为机械收获,加上收获机的碎玉米粒子,平均每垧卖3.45万元,当时每斤价格是1.135元,折合平均垧产湿粮为30396斤,按照出销时玉米大约在26~27个水,折合14个标准水算,垧产平均26590斤,亩产就达886公斤,真是比较高了。
他接说,2020年以来这3年上差下差不多少,都是这样产量。这3年玉米种植起重要关键作业是,“全部采用了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苗出的比前些年‘硬免’时强多了,苗嗄嗄齐、还全,一点不照常规旋耕起垄的差,我还坚持苗期深松同时追一次肥,再加上雨水好,后期用‘飞防’正常田间管理就行了,产量就比较‘准称'了。"
他告诉我,早在2020年他就是榆树市最先购买第一台单行条耕机的合作社,在乡农机站李亚环推广研究员等人的指导下,采用了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当年出苗就显现出优势。第二年我又买了一台单行条耕机,用起来特别顺手了,有一天不算贪黑起早,一天我就条耕了7垧地,相当出活。"现在在我们这村屯周边,不用条耕机条旋下,没人用你托管作业干活了。"
2022年尽管秸秆都打包离田了,田间保水性受到影响,但是通过条耕,较好地解决了地压硬,剩余包底子等问题,使苗照样出得齐。
表弟一个60岁的老农民,接受保护性耕地新技术这样快,并且用起来得心应得,能够收获如此高的产量,令人欣慰。
可以说60岁的表弟占会,是一个农村人称为“精明人”的老农,也可称为种地“老把式”,更是老农民中新型职业农民的突出代表。
前些年在村上当过会计,近些年养农机种地,办合作社,接受农业新技术快,善于钻研,注意观察,十余年前就在当地率先用上了玉米留茬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对玉米保护性耕地特别是一些实际技术问题,说得比较明白,还能够讲到关键处。通过与他的交流,对我发现总结保护性耕作实际技术问题,给予不少启示。记得,有一年组织长春市农民保护性耕作应用座谈会,榆树市也安排他参会了,谈的几个方面问题,头头是道,说到点子上,符合实际情况。
4年前他又带头种起了大豆,米豆轮作;去年在国家黑土地联盟微信群科技大讲堂上,专门请他讲了一堂保护性耕作兼种玉米大豆,很受启发。2022年他被黑土地联盟评为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暨梨树模式推广应用先锋者,在参加的东北四省区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暨梨树模式玉米高产竞赛活力中夺得银牌。
表弟时不时还用手机微信,在朋友圈发布自己一些农业生产情况和转发黑土地保护的文章等。近几天我又看到了,他发了参加榆树市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照片,他说"我可能是培训班上年龄最大的一个学员。"
向我这位表弟致敬:一位60的老农民,一直在不停地学习充电;一位为获得玉米丰收,不断进行黑土地保护性技术实践先行者。
榆树市在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每年玉米播种面积约440万亩,如果能够普遍达到接近表弟应用保护性耕作条耕886公斤的亩产水平,那么榆树市这个大粮仓会更丰盈,从2022年60多亿斤阶段性水平,可以跃升到70、80亿斤的水平完全是可能的。粮食产能的提升和挖掘,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有潜能可挖、大有可为。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48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