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耕”助农业提质增效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数字农耕”助农业提质增效,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数字农耕”助农业提质增效

  用数字怎么“种”双孢菇?

  走进安徽省宿州中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自荷兰的先进智能设备和控制系统,将菌菇种植从劳动密集变成智力密集。秸秆和禽畜粪便通过混料线自动混合并输送到天车,再送入发酵隧道。发酵过程中控制系统会自动控制温度和氧气浓度。发酵完成后,运料车将发酵料运到菇房,通过自动上料机送入床架。智能温控菇房通过中控电脑精准控制空气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智能设备和数字化系统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而且解决了双孢菇种植的季节影响,实现了四季生产,且全环节可控,产量高,质量好。工厂化、立体化的种植模式还节约大量土地资源。”公司负责人石亚煜表示。?

  这样的农业数字化应用场景,在安徽省已越来越寻常。5月16日至17日,全省数字农业建设现场观摩会在宿州举行。“发展数字农业就是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促进农业产业升级,赋能乡村振兴。”会上,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潘鑫表示。?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安徽省组织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开展数字乡村智慧农业暨农业产业互联网“5+8”试点示范,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安徽省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达到54.95%,居全国第4位,其中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52.15%,比上年提高10.5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位。?

  数字化转型初见成效,突出表现在生产智慧化、经营网络化、服务便捷化。据潘鑫介绍,全省已建设数字农业工厂105家,数字农业应用场景1000多个。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农业生产综合增效5%-10%。2022年全省农产品上行网销额超1000亿元,同比增长17.6%。率先在全国建成省级农业农村大数据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农业“一网通办”系统,实现104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全流程线上审批。?

  数字农业的区域特色明显,各地坚持因地制宜,数字技术与区域特色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数字翅膀”,带动传统农业高质量发展。皖北地区大田生产、畜禽养殖信息化率均超60%,主要应用无人机飞防、水肥精准控制和动物精准自动饲喂等技术,比如亳州市农机信息化率已经达85.5%。沿江和江淮地区数字水产覆盖面较广以及农产品网络销售额最高,主要应用环境自动监测、智能增氧等技术。皖南地区水稻种植信息化率和设施栽培生产信息化率相对较高,分别为63.4%和41.98%,主要应用大田监测、设施环境智能控制、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等。?

  运营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各地坚持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平台思维,大胆探索多元化多形式运营模式。比如桐城市的“政府+企业”合作模式,谯城区的“国企+科研”联动模式等。?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推动安徽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加快“数字皖农”建设,推进数字乡村智慧农业暨农业产业互联网发展,将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未来的建设发展方向是发展数字农业,以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潘鑫表示。?

  抓好试点,积极推进“5+8”示范引领。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数字乡村智慧农业暨农业产业互联网“5+8”试点。目前,砀山、长丰、金寨、歙县、桐城5个县(市)的数字乡村建设和8个农业产业互联网的建设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将进一步拓展试点内容,结合应用需求,打造各类应用场景,探索新的经济业态。引导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服务企业、行业协会、金融信贷机构、科研院所等入驻农业产业互联网,形成农业产业互联网高质量协同生态圈。?

  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安徽省“十四五”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建成数字农业工厂400家,各地要以建设数字农业工厂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去年全省认定了第一批数字农业工厂105家,今年要新增100家。鼓励各地大胆探索多元化多形式合作共建方式,形成产学研用合作成果。针对痛点、堵点以及用户和市场需求,打造一批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群众有感的农业农村数字化应用场景。“要通过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场景创新,形成一批在省内国内叫得响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加快形成安徽智慧农业‘一张品牌’。”潘鑫表示。?

标签:农业   数字   信息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48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