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油菜机械化:三创新如何实现“三带动”
湖南油菜机械化:三创新如何实现“三带动”
?
图为安乡县农机合作社机手在大鲸港镇安庆村现场作业。
端午节三天长假,湖南省永顺县万坪镇上坪村惠丰合作社理事长张百方喜笑颜开,农户刚刚自榨的菜籽油被游客抢购一空,油菜种植农户增收80多万,人均每亩综合增收千余元。
从以前大量稻田“冬天光着膀子晒太阳”到如今成片田地“冬春穿着绿衣戴花环”,油菜全程机械化已经在湘西等山区“落地生根”。而正是机械化的主力推广,带动湖南油菜种植面积6年间增加了600万亩,成为全国油菜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
随着智慧农机、新型农机、农机农艺高度融合等新农机、新技术的推广,油菜全程机械化不仅带动湖南油菜种植面积的新增长,而且带动了农户增收水平的新提升、带动了农村环境的新改善。
火热6月,记者实地到湖南油菜主产区采访,探访湖南机械化的三个“新创新”如何实现三个“新带动”。
研发新农机推广新技术:生产者有油菜种带动消费者有菜油吃
湖南是全国重要的油料生产基地,也是油料消费大省。但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湖南大豆种植不多,近几年一些市县热衷于种植油茶林加工茶油,但由于油茶林生产全过程难以实现机械化,种植周期长见效慢,加上茶油销价高、大众消费者大都承受不起。
“油菜花美,菜籽油香,油菜既饱人眼福又饱人口福,因此,湖南大力推广油菜种植大有前程、大有钱途。”湖南省农机事务中心副主任肖林说,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油菜产业发展,以发展油菜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将其列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代农业重点产业之一。
但由于湖南油菜传统人工移栽,发枝多且长得粗高,成熟期不一致,造成机械生产难以实现,油菜生产比较效益低,强度大,大量稻田冬天闲置。为了解决困扰油菜生产的难题,湖南省农业农机部门强力推广新技术、新农机。
在油菜生产的全程机械化环节,直播和机收被作为重要环节重点突破。在直播环节,通过搞对比试验,办点示范,湖南省农机局推广浅耕精量直播一体机,探索出适合湖南实际的油菜机械化高密度直播技术:“一密、二高、三合适”。湖南省农机事务中心科教处副处长谢晶介绍,“一密”就是高密度机械化直播。人工移栽油菜每亩一般5000株左右,机械直播达到30000株以上。高密度直播的油菜杆子比移栽的油菜杆子小了至少三分之二,一般只有小手指粗,密了细了矮了发枝少了,顶端优势发挥了,菜籽成熟期一致,就适合收割机收割;“三合适”指适合不同油菜品种、适合不同地理条件、适合不同种植模式。
这样的“一高、一密”带来了“两高”:高效率、高效益。用一部大型旋耕机配套相关农机具进行浅耕、开沟、施肥、播种一次性复合作业,一天效率是50-60亩,比人工种植效率高20倍。高效率可以换来大规模种植,因此更有意义。农业农村部对这项技术高度评价,作了五句话的总结:“以密省肥、以密补迟、以密适机、以密抑草、以密增产”。
在采取高密度直播技术进行机播外,机收也完成了“用刀砍到用机收”的转变。春收时一次完成“收割、脱粒、清选”,大量节约了用工成本,使油菜生产更加容易,节工省力,减支增收。
在机械化的力推下,湖南强力实施的油菜生产“北稳西进南下”战略基本实现,湘北主产区油菜面积持续保持稳定,湘西、湘南等新兴产区油菜生产发展势头强劲。由于突破了油菜机播和机收的关键瓶颈,湖南全省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 2018年湖南油菜种植面积1900余万亩,近6年累增的600万亩面积中,机械化贡献在8成以上。
湖南以机械化倒逼结构调构,致力于高含油量、高油酸含量油菜品种的推广,满足人民对更高质量油脂的需要。油菜种植面积的扩大带来了菜籽油产量的增加, 2018年湖南油菜籽年产量达到204万吨,为大众消费者提供了健康优质的菜籽油,解决了吃油的问题。
创新油菜社会化扩面服务:合作社有活干带动农户有钱赚
到2018年,湖南省注册的农机合作社有4544个,相关从业人员10多万人,但一部分农机合作社“吃不饱”、“吃不好”。“本来一年可以作业4次,但以前许多地方只作业2次甚至1次,不仅造成农机闲置的问题,而且影响合作社和农户的增收。”谢晶认为。
因此,通过扩大农机在多领域的社会化服务成为破题的关键。湖南探索了适宜的种植模式,通过与水稻生产相耦合,采用高产抗病油菜品种,配合机械化生产技术,探索出了“稻稻油”“稻油”、“稻菜油”等多种种植模式,许多地方农机派上了用场,一年可以作业两三次。
为了抢到订单,农机合作社创新了社会化服务。农机合作社为油菜种植户提供灵活多样的订单服务,既可以是耕种管收一条龙服务,也可以是单项农机作业服务,如油菜直播机进行播种作业,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作业等服务。
溆浦县万友农机合作社推出的三种创新服务引起了农户的兴趣。一是推出大户“套餐”。 该社向大户推出一系列优惠作业服务“套餐”:订单面积达50以上的每亩优惠10元,100亩以上的每亩优惠15元,200亩以上的每亩优惠20元,把实惠带给了大户,把业务带给自己,订单纷至踏来,服务面积达1570亩。二是推出托管“订单”。针对部分缺劳力、缺技术,又想生产油菜的农户,合作社以350元/亩的价格提供油菜生产全过程、全环节托管服务,农户享受“不参于油菜生产、只管提着袋子收油菜籽”的优质服务。三是推行“零利润”订单。对油菜种植积极性不高,又在集中订单范围内的插花田,按80元/亩的成本价(包种子包底肥)与农户签订订单。
合作社根据订单分布情况,科学制定作业计划,分时段、分区域开展集中连片规模化作业,减少农机具空驶率,提高农机具的使用效率,提升油菜种植比较效益,实现双赢。
湘乡市金石镇众民农机合作社采用季节性流转土地的方式,农民收割一季稻后将田地交给合作社种植油菜,来年的5月份收割油菜后再将田地交还给田主,以帮农民收割一次水稻或将种植油菜的田地进行深耕一次作为田地的租金,这样既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又降低了合作社的资金负担,农民也得到了实惠,实现了合作社与农民双赢。
2018年该社采用全年性流转及季节性流转方式流转土地近万亩,在金石镇打造一个万亩油菜基地,实现油菜机械直播、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机械烘干、机械加工全程机械化。
该社负责人打开手机计算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不仅该社年盈利350万元;而且农户收入也水涨般高,以前种植一季稻时,水稻毛利润大概1000余元;现在,每亩能多收获150公斤菜籽,按1公斤菜籽炸0.35公斤油计算,每亩毛利润最高可达1400元。
创新秸杆综合利用方式:田地有“营养”带动人居环境有改善
“又到油菜收获的季节了,又是一年集中焚烧季,四处飘散的尘,灰雾蒙蒙的天,处处烧坏的树,几处烧残的线!秸秆难处理,不让烧不是办法,也是堵不住的。”几乎每年都有网友提出了如此尖锐问题。
油菜秸秆焚烧是一个全国性的难题,网友的发问也折射出油菜秸杆综合利用的迫切性。
“如何积极引导、变堵为疏,综合利用、变废为宝,这是农机部门直面的问题。”湖南省农机事务中心主任龚昕认为,一方面要柔性引导与从严治理相结合;另一方面,必须创新秸秆综合利用方式。
浏阳是湖南的油菜主产区,常年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左右。为了将油菜在内的秸秆利用好,早在2016年就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关于加强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通告》,要求全面推广秸秆还田,积极推广秸秆能源化、饲料化、基料化利用。对秸秆不能及时还田的地方,要科学、合理安排好秸秆临时堆放点,临时堆放点要加强管理,防止集中焚烧、水体污染及火灾隐患;收获机械作业时必须加装秸秆切碎抛撒装置,油菜留茬高度控制在25厘米以下。
虽然进行了广泛宣传,但有些农户还是我行我素。2018年,浏阳市高坪镇双江村村民范某在耕地中焚烧油菜秸秆。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浏阳市农业局决定责令范某改正违法行为,并给予5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这是长沙市查处的首起焚烧农作物秸秆案件。
这样的严处实属必要,因为浏阳不少镇街靠近黄花机场,而秸秆焚烧造成的大量烟雾直接影响到民航安全。
对秸秆焚烧的查处只是无奈之举,只有创新秸秆的综合利用方式才是应对之策。于是,秸秆粉碎还田、制肥成为主选方式。如何在细节中创新,湖南农机部门对秸秆粉碎还田从细节入手,对收割、粉碎、打捆、移除、制肥等细小环节全过程机械化处理。打捆和制肥环节成为关键的突破点。
“由于油菜秸秆像柴一样,人工打捆费力耗时,人工打捆一天只能捆三四亩的秸秆,但机器打捆一天可以作业四五十亩的秸秆。” 谢晶说。
由于油菜秸秆中富含蛋白和矿物质,发酵程度更高,可以用来配方制肥,比直接粉碎还田的肥效好了三成,提升了地力。因此,浏阳等地用农机将秸秆转送到制肥中心车间后,用制肥机进行制肥。
在肖林看来,秸秆制肥可以说找到了一种替代的生物质肥料,弥补了现实中好肥料的不足。因为现在都在开展“厕所革命”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些沿江沿河地方实行生猪禁养,传统肥料因此不足,而秸秆制肥正好填补了这一缺口。这样一来,一方面秸秆制肥让田地有营养了,另一方面,农村人居环境得以改善。
油菜秸杆利用远不止这些,湖南正在研发,将油菜秸杆作为绿色环保的造纸、建材原料。在这样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农民改变了焚烧秸秆的习惯,秸秆综合利用实现机械化,农民增加收入,田间告别“狼烟”,再现“蓝天白云”。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51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