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农机行业制高点赢得全球竞争
抢占农机行业制高点赢得全球竞争
斯坦福大学教授詹姆斯·马奇提出,组织活动可划分为利用和探索两类,一个企业应该同时追求这两种活动,才能既把握现在,又掌控未来。
对于自2015年就进入转型升级发展阶段的国内农机行业而言,掌握现有资源实现效能和竞争优势最大化,同时,通过创新、创造手段的持续强化,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短板补齐,形成新的更加全面的竞争力,任重而道远。
众所周知,国内农机行业“大而不强”的弊病存在已久,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规模体量,但是竞争优势却集中在中低端,农机头部高端领域仍被欧美、日韩等国家主导。事实证明,如何通过创新占据行业制高点,决定着农机产业调整升级成败与否。
据统计,2019年,我国农业机械装备保有量2.01亿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10.3亿kW,总动力比2004年增长60%;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比2004年提高近36个百分点,可谓成绩卓越,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2004年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后的10年,被称为农机行业“黄金10年”,产品需求供不应求,市场的巨大潜力集中显现,这个发展阶段,规模就能够带来优势,具备一定体量的企业尤其是大企业鲜有竞争对手,因为他们拥有大量的订单,此时市场运行是基于“需要”,而非基于“价值”。
随着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时代的到来,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与产业革新持续推进的大环境下,农机行业产业格局由规模效应向质量效应的发展趋向全面形成,“规模神话”被一点点打破,究其根源,原因有3方面。
首先,黄金发展阶段国内农机企业把目光过多地放在了规模效应上,对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工艺突破等环节关注度不够,导致产业结构发展失衡,低端过剩、高端不足,产业发展整体质量水平不高,竞争力不足。
其次,竞争环境的改变打破了用户与企业之间的力量平衡,现在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用户服务和提高生产能力的重要性开始有所改变,用户权力开始超越生产者的权力,具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消费需求不断升级,低层次、同质化、低端规模供给难以满足用户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
再次,技术改变市场结构,科技进步使农机企业盈利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以往以规模来获得市场占有率的格局,开始受到技术带来的冲击,使效益慢慢移向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不管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面临着技术创新的同等考验,谁走在创新的前列,谁就能够胜出。
管理大师杰克·韦尔奇说过,我们经常衡量各种指标,实际上却什么也没弄明白,一家企业需要对3项指标做出评估:衡量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和现金流。
客户满意度提高了,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肯定会随之提高;员工满意度提高了,就会改进生产效率,改进质量,激发自豪感,刺激创造力;而现金流相当于一个企业的脉搏,是一家企业最最重要的体征。
农机行业正在全面进入饱和期,尤其是传统农机品类,大部市场已经呈现出鲜明的存量竞争特征,增量需求衰退,市场份额争夺白热化,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残酷,都在寻找新竞争环境下生存与发展的新路径。
实际上,农机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关键,不能把关注点过多地放在“行业红利期是否消失”上,而是要更多地思考如何去创造、创新顾客价值,如果能够达成了这一目标,你的商业模式就是成功的,就可以把握住不同竞争时期的新机会。
传统农机产品要在产品作业可靠性、性价比、技术升级和用户差异化需求满足等环节上下真功夫,不仅要满足用户的大众化需求,而且要改变高端产品、部件和核心技术等进口依赖;新兴小众农机产品则要结合用户新生需求,倾力原创技术和民间发明挖掘,填补产品空白供给,助力用户价值创造。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蝗灾和极端气候等多种因素叠加下,全球的粮食安全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联合国已多次发出预警,呼吁各国应对即将到来的粮食危机,全国多数粮食出口国为保证自身国民粮食安全,纷纷出台限制甚至禁止粮食出口政策。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机构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共有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世界濒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将新增1.3亿名饥饿人口,全世界将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
在全球粮食危机大环境下,我国夏粮实现了大丰收,眼下秋粮也是丰收在望,农机化在保证粮食安全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为端牢“中国饭碗”增加了底气,农机产业加快前进步伐,愈加备受关注。
农机人应该更加努力,创新,再创新,实现产业跨越式进步,抢占行业制高点,创造竞争新优势。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54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