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美清:要研究粮食进出口长期规划,增强在国际市场话语权
白美清:要研究粮食进出口长期规划,增强在国际市场话语权
白美清: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
白美清介绍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放开了农村市场,允许生产队和农民在完成征购任务以后到市场销售议价粮。
除国营粮食企业外,允许民营的、私营的粮商参加市场,进行购销,销售经营,以及部分加工业务。过去加工也是粮食系统垄断的,从那个时候就慢慢放开了。但是真正实现购销的市场化、多元化是在1993年全部取消粮食的统购统销以后。
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允许和支持多种经济成分多渠道经营,符合条件的企业、单位、个人,经工商行政部门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后,可以从事粮食、食用油的批发、零售业务。这样粮食市场国营企业独家经营局面正式宣告结束,多元化经营开始发展壮大。
2004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总体目标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
白美清表示,经过多年改革实践的锻炼,已经形成国营企业为主、多种经济并存,互相合作,为粮食安全服务的良好局面。
白美清:要研究粮食进出口长期规划,增强在国际市场话语权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关心在当前的国际条件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利用一部分国际粮食资源,作为中国粮食不绝的补充。
中央决定从三中全会1978年以后,每年进口1500万吨粮食,从而打开了进出口的大门。在此以前有些零星的进出口,那都是很少的。这一时段,还进行了外贸体制的改革,从统收统销,外贸统收统销,统一结算,就是独家经营。
逐步的放开国负盈亏,从粮食的独家垄断到放开经营、放手工作,向国际粮食、国际市场多元化经营方面发展。到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贸后,进入了粮食外贸发展的新阶段,要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办法进行操作,进出口规则上和国际接轨。
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粮食进出口的宏观管理?白美清认为,现在应该展望研究进出口的长期规划,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当中的话语权、主动权,以确保中国饭碗装中国粮食。要认真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调整粮食进出口的战略,加强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各部门进出口粮油的协调,并对进口品种、建立进口基地个别政策等进行系统研究,作出新的战略规划。
(来源:农民日报)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57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