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浙江小麦丰收靠什么?在嘉兴寻找答案
今年浙江小麦丰收靠什么?在嘉兴寻找答案
6月19日,《浙江日报》刊发《今年夏收面积和产量均增长 浙江小麦丰收,靠什么》一文。全文如下:
前几天,61岁的桐乡市石门镇春丽桥村村民黄云林开着收割机,把地里的最后一茬小麦收割完毕。今年,黄云林的地里,小麦亩产达到了350公斤,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多年未见的丰收”。
喜迎丰收的不仅是黄云林,在浙江,几乎所有的小麦地都有着不错的收成。潮新闻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截至目前,浙江省夏收已全部完成,小麦收获面积在去年196万亩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增长,亩均产量也达到了近几年来的较好水平。
为什么浙江今年夏收能够迎来丰收?“靠天吃饭”的农业,能否克服老天带来的不确定性?
收割机24小时不停作业
6月6日,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如约而至。
这是一个以农事命名的节气。元代文人吴澄在解读这个节气时有这样一段描述:“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翻译成白话文,意思就是到了芒种,麦子可收、稻子可种。对于农人而言,芒种就是“忙种”——忙碌的时候到了。
自前一年的秋收后,继续为生计奔忙的农人们,最期待的也正是这个时点——全年粮食收获的第一季:夏收。
夏收收什么?对于绝大多数农人来说,就是去年10月前后种下的冬小麦。
作为每年收获的第一茬粮食,小麦的产量受制于天气好坏、病虫害轻重等多重因素。
“特别是收割前后的天气,对小麦的产量影响很大。”桐乡市石门镇春丽桥村党总支书记张卫兴告诉潮新闻记者,小麦收割时必须是晴天,一旦遇上雨水,等待它们的就是倒伏、霉变、发芽,半年的辛苦很有可能“打水漂”。
“曾经有一年,夏收第一天,我开着收割机在地里一下午收割八九百斤麦子。第二天下大雨,收上来能用的就只有50斤不到了。”张卫兴说。
记者查询历史天气了解到,今年5月下旬到6月初,浙北平原降水不多。即使下雨,也是零星小雨。
“以往,夏收往往会遇上多雨的黄梅天,今年雨水少,也给我们收麦子创造了一个好条件。”张卫兴推测,“天公作美”,是今年小麦产量大、质量好的原因之一。
更为关键的一个原因,则是争分夺秒的农人。为了防备随时可能到来的降水,几乎每一位农业从业者,都进入了24小时的“战备状态”。黄云林就告诉潮新闻记者,小麦收割的10天时间里,她几乎每天都在田里干到凌晨2时,天一亮再继续。
有些种粮大户忙不过来,就会请“外援”。比如前段时间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火炬村的麦田里,运转着的就是来自江苏徐州的收割机。
60岁的徐州人魏学举,带着两个儿子,还有儿媳妇和亲家公,驾驶着4辆大型联合收割机,在金灿灿的麦田里纵横驰骋。短短两三天时间,500多亩的小麦就收割完成。
“蚕老一时,麦熟一晌,三夏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老乡们都想趁天好的时候,早点把丰产的粮食收回家,所以我们会自觉抓紧时间,最忙的时候连夜干,全天机子不停。”魏学举说。
24小时不停作业,是很多收割机在夏收时的常态。操作收割机的农机手一天吃饭和睡觉总共就四五个小时,有的则是农机手轮流休息、机器不停工。
想尽办法从耕地上做文章
近段时间以来,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国际粮价一直居于高位,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多次对全球粮食形势发出了预警。
端牢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摆上了一个极端重要的位置。只有“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增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强大底气。
在“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浙江,人均耕地仅0.34亩,约为全国人均耕地的24%。2022年粮食播种总面积为1530.7万亩。
耕地如此金贵,如何更好保障粮食安全?首当其冲,就是要想尽办法从耕地上做文章。
比如说,2021年以来,浙江加大了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的整治力度。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对本该种植粮食的土地种植苗木、花卉、草皮、挖塘养殖、撂荒等情形进行治理。截至目前,已对225.7万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进行了整治优化。
优化出来的土地,都种上了粮食。
再比如说,减少土地的闲置时间。去年开始,金华开始采用“小麦+单季稻”旱水轮作模式,改变了原本只种水稻的种植模式,在水稻种植间隙,种植冬小麦,把原本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
这样一来,今年金华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比去年翻了一番,达到了10.27万亩。
而在更早以前,桐乡就已经在推行类似的轮作模式。张卫兴给潮新闻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不种小麦,种植户每年只有单季晚稻这一笔收入;而种了小麦以后,每亩地能产生200元的利润,全镇1万亩的种植面积,光种植小麦这一个行当,就能给镇上种粮的农民带来200万元的净收入。
还有一种办法,是种植更为合适的粮食作物。具体来说,就是变单季稻为双季稻。
事实上,“早稻+双季晚稻”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一直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种植模式。1976年,我国双季稻种植面积还占到全国水稻总面积的71.3%,但到了2018年,这一比例已经下降到了33.3%。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按照当时的粮食价格和种地成本,农民种植双季稻不但不能多挣钱,反倒要多受几分累。而现在,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良种良法的配套,双季稻的单产持续增加。数据显示,2018年早稻和晚稻亩产分别比2010年提高了36.7公斤和14.6公斤。
与此同时,随着种粮补贴的范围不断扩大和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各种农机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种双季稻又比单季稻划算了。
去年数据显示,浙江双季晚稻的播种面积达到了150万亩,比2021年的135.6万亩有了明显增长。根据省农业农村厅估算,今年这一数据还会继续增长。
向耕地要粮食,才能“手中有粮心不慌”。
现代化农事服务保颗粒归仓
5月下旬,北方冬麦区出现了大范围持续降雨天气过程,部分地区发生“烂场雨”,导致部分成熟小麦发芽霉变。
如何避免这种“靠天吃饭”的不确定性?种粮大户的回答很一致——靠服务、靠科技。
比如,要做好“雨后抢收”,确保有足够的收割机是重中之重。
省畜牧农机发展中心农机化发展处有关负责同志向潮新闻记者介绍,今年我省一些小麦种植面积较大的地方,出现了作业收割机的结构性紧缺,需要从周围省、市紧急调派支援。小麦种植面积达17.4万亩的海宁市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6月2日,海宁市农机站接到了长安镇肖王村种粮大户鲁成国打来的电话,因为联系不到收割机,有600亩麦子在地里无法收割。
事实上,这样的求助,海宁市农机站接到了数十起。他们对类似的情况也早有准备。5月下旬,海宁就从温州、绍兴甚至江苏等地,联系来了20多台联合收割机。
这些收割机迅速派上了大用场,开足马力全力运转。6月5日,海宁市的小麦全部抢收完成,成为了嘉兴地区第一个完成小麦收割的市(县)。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潮新闻记者了解到,浙江几乎所有相关的市(县),都在夏收前制定了小麦抢收的应急预案,确保颗粒归仓。
除了确保收割机的充足,大家的应急预案中还有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设备:烘干机。
小麦在完成收割后,如果不及时进行干燥处理,依然会有霉变发芽的风险。在浙江,绝大多数农户都会选择烘干,来加快小麦的处理流程。
在浙江的大量乡镇,都有一个烘干设备充足的地方——烘干中心。数据显示,目前浙江一共有2133个烘干中心,保有烘干设备1.3万多台(套)。
今年夏收,浙江一共启动了6560台(套)的烘干设备,单批次的烘干能力达10.3万吨。同时,这些烘干中心还在不停地“进化”:它们正在陆续迭代升级成为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
今年初,金华婺城区就成立了一个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该中心为农户们提供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和数字农业、集中育秧、烘干加工、农机维修等10个拓展服务功能。通过配置耕种管收等先进农机装备、机械化育秧流水线、烘干设备及300吨湿谷仓、4000吨干谷仓设施,为金华婺城区及周边开发区、金东区和兰溪市的10个乡镇、50多个村庄、210个种粮大户,提供全程化一站式服务,年服务能力达到10万亩次以上。
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到2027年,全省将建成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156个,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363个,各类涉农主体自建农事服务站点1380个。
收完了麦子,农户们一天也不能休息。他们还要翻新土地,尽快把今年的单季晚稻种下去。
这个时候,大家最为倚仗的依然是机械化农机。以插秧机为例,一个熟练的农民,一天可以插秧1到2亩;换成插秧机,一天就可以完成50到60亩。
夏种一粒粟,秋收一沧海。在隆隆机声中,插秧机飞快地把一支支秧苗插进土里,也为辛勤耕耘的农户种下了丰收的希望。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58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