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想要做大做强什么是关键?人才来说话。
家庭农场想要做大做强什么是关键?人才来说话。
自2014年中央下发文件鼓励发展家庭农场以来,家庭农场便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兴起,其巨大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明显,使得更多农民加入到家庭农场这个大家庭中,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国内机械化应用进程。
然而,家庭农场经过了数年的高速发展,我们却不得不回过头来面对一个“尴尬”的现实——很多农场主从最开始时的热血沸腾、对未来充满憧憬,到现如今变得愁眉不展。
在经济学中,有“规模效益”一说,主要是指适度的规模所产生的最佳经济效益。现如今,在农村土地流转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农场发展蒸蒸日上,规模是越做越大,但也随之带了很多现实的问题,是继续做大,还是做强?又该如何做强?
前几日,记者采访了来自安徽滁州的农场主刘元峰,也许他的经历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2012年1000亩,2013年3000亩,到现如今的1万多亩,这是刘元峰的农场土地的增长曲线。在他看来,走“规模化”经营道路是未来农业的发展出路。
由于经营土地面积的持续增加,刘元峰购买了大量的农机具,一次性购买了20多台高速插秧机,还有拖拉机和收割机等,保守估计投资要超过百万元。
虽说农场规模每年都在扩张,收入也在不断增长,然而刘元峰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他告诉记者:“当土地达到了一定规模之后,从组织到管理、运作很多地方都会遇到之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如今最棘手的就是粮食的烘干和储存问题。每年收获这么多的粮食,不可能像以前一样,找块空地就能晾晒。”
除此之外,另外一个让刘元峰比较头疼的就是人才问题,“土地经营规模一直在扩大,我也有些力不从心了,再加上我们农民视野有限,受教育程度也不高,真的很需要一个专业人才来帮我打理,可是找人却不是那么容易的。”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了刘元峰的焦虑。
据了解,目前家庭农场所遇到问题的根源在于人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有了更多选择,真正在乡务农的年轻人数量大幅锐减,从农村到城市进行专业化学习后再回到农村的有能力的农业工作者更是少之又少。这些都造成了目前农场缺乏在农业经营方面有独特想法和创业抱负的人才。
显然,家庭农场这一新兴事物的经营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58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