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农业现代化发展随“机”而变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张家港:农业现代化发展随“机”而变,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张家港:农业现代化发展随“机”而变

江苏省张家港市在农业生产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积极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使全程机械化成为农业稳产能、降成本、转方式、补短板的重要抓手。

经过数年努力,张家港市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据统计,截至2017年,该市粮食生产中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六大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已分别达到100%、95.3%、96.2%、99.2%、91.2%、99.5%。这一成绩让张家港在2017年成功跻身全国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农机合作社让农户有“机”可乘


高效植保

记者在张家港塘桥金村见到吴健时,他正在自己流转的1000多亩水稻田间操作着一架的单旋翼无人飞机,短短两三分钟,一亩水稻田的农药喷洒工作就完成了。吴健介绍,“一次可以装16升药液,16升可以打18-20亩,一次飞行在10分钟左右。以前5个人一天打100亩地,现在一天两三个人打300亩地,效率明显提高了。”

今年45岁的吴健种了十几年地,感受最深的就是村里的劳动力越来越少了,“农忙的时候,请来干活的基本都是60岁以上的,女的每天110—120元,男的要150—200元,这还不好请,这样下去,种地就搞不下去了。”吴健告诉记者。看到了务农的危机,吴健意识到必须改变,2009年,他牵头组建了金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这几年陆续更新添置了100多台(套)收割机、插秧机、植保机等各类现代化农机具,服务周边3万多亩农田。吴健说:“我们合作社现在的服务体系是,从育秧开始,帮人家栽插、翻耕、机收、碾米包装一条龙服务,现在每年产值500多万元,种田就全靠农机。”

除了是农机“达人”,十八般种田“武器”样样精通之外,吴健还稳扎稳打,延长种田产业链。2013年,他注册的“华田家庭农场”成为张家港市第一批家庭农场,随后,他又注册了“金村”大米商标。吴健说:“现在的农业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技术含量很高,未来利用现在的科技带入到农业中,使得农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

金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是张家港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的一个缩影。“全程机械化仅仅靠分散经营的小农户、小农机难以实现。”张家港市农机推广站站长蔡东林说,“要把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农业规模经营和服务主体作为主要依靠对象,采取支持政策优先倾斜,项目任务优先安排,长期跟踪指导帮扶等有效措施,使之成为新机具、新技术集成的试验田,全程机械化新模式的展示场,新机手、新农民的训练营,以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带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让农户有“机”可乘是推进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毋庸置疑,张家港的农机服务组织将这个基础打得十分坚固。“我去过不少地方种大田,还是觉得张家港这个地方好,社会化农机服务网络发达,农忙时只要一个电话,农机专业合作社就将农机服务送上门了。”从安徽到张家港种田的老杨兴奋地说,虽然自己一家人现在种着数百亩地,但是从未感觉到有多忙、有多累。

种田大户主要负责田间管理的统筹,平时依靠雇用临时工打理庄稼,农忙时依靠农业机械作业,不仅省时省力,还稳产高效,增强了种植大户种大田的底气。据了解,截至2017年,张家港市农机合作社达56家,农机合作社作业面积占比达到84.5%,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建设走在江苏省前列。

志愿者破解“维修难、难维修”

机插秧

张家港的六月,正是小麦收割、水稻插秧的“三夏”大忙季节。在塘桥镇金村,每到农忙季节,志愿者们就会出现在各村的田间地头,赶赴田间为收割插秧的机械提供维修服务。一顶草帽、满身油污、黑俊的皮肤已经成为这群农机“保护者”的标配。

“农忙的时候,农民最怕的就是机器趴窝。农机维修一直都是农机化发展中的大难题,不过,有了这支志愿者服务队,确实帮了大忙。”张家港机手曹冬平告诉记者,“机器出现故障能够及时解决的话,消除了我们购买农机的后顾之忧。”据蔡东林介绍,农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于2012年正式组建,志愿服务涵盖农机推广、检修保养、科普宣传等工作,为当地农业生产顺利进行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作用,农机科技志愿服务也成为张家港市为农服务的一个良好品牌。

志愿者服务队是张家港农机部门解决农机“维修难、难维修”的方法之一,据蔡东林介绍,目前,张家港已经构建起以市农机技术推广站为龙头、镇级农机维修中心为主体、新型农机专业合作社(维修点)为补充的全市农机维修网络,做到“小修不出村、大修不出镇”,切实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除了解决维修难题,张家港市农机部门还充分发挥组织调动作用,结合稻麦高产创建、统防统治、科技入户、送教下乡等项目,每年均举办各类农机技术培训班10余期,培训农民1200余人次,通过组织举办农机315、夏收夏种、秋收秋种、高效植保机械化生产现场会等活动,向农民、机手集中演示水稻育插秧、秸秆还田、小麦机播、高效植保、粮食烘干等粮食生产关键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新技术,发放相关技术资料,并针对每个作业环节的工作流程、技术要求、作业质量等方面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农民、机手掌握粮食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

“市农机推广站还每年组织技术人员在农忙期间开展巡回技术服务,深入到田间地头、机手农户身边,加强技术指导和作业质量督查,积极宣传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切实营造加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良好氛围。”蔡东林如是说。

被评选为“全国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之后,张家港也不放松巩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成效,加快推进设施农业“机器换人”工程和绿色环保农机装备与技术示范应用工程。

日前,张家港市出台了《2018年农机现代化建设奖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巩固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办法》主要包含四方面的内容,首先对各镇(区)发展粮食生产重点农机具、休耕轮作机械、老旧农机具报废更新等进行奖补;继续对2018年新建的粮食烘干中心进行奖补。

同时,对已建粮食烘干中心开展环保节能改造的也进行奖补;二是不断加大林牧副渔机械化发展。鼓励各镇(区)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蔬菜、园艺、林果、畜牧、水产等方面的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及推广。同时,向市农委申请开展试验示范项目,经市农委审核同意后对该项目进行奖补;

三是着力提高全市农机安全和机务管理水平。张家港市农委将组织全市已建标准化农机库进行农机机务管理考核评比工作,获得优秀、良好、合格等次的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四是强化建设全市农机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张家港市农委将继续组织对已建的9个镇级农机维修中心开展考核评比,根据不同的档次给予不同的奖励。“我们希望通过《办法》的实施,能够打造更高规格的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蔡东林信心满满。

由点及面示范先行

如果说农机是骨,那么农艺就是筋,只有农机与农艺融合得好,才能确保农机化健康发展。一直以来,张家港都是以种植水稻和小麦为主,为了提高这两种作物的全程机械化水平,张家港制定了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

“这个技术路线包含小麦水稻收获、秸秆切碎还田、机播、插秧、植保、烘干等全部环节的机械化作业。”蔡东林告诉记者,“如何将该技术路线真正在基层实施推广是我们最为关注的事。”对于这个问题,张家港市锦丰镇给了记者答案。

据了解,近年来,锦丰镇在农业技术上以实施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为抓手,以10亩以上集中育秧点建设为推手,全面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机械化流水线育秧播种技术、水稻机插秧技术。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100%,其中机械化还田面积95%以上,并实现水稻机插秧面积95%以上。

锦丰镇落实水稻良种推广面积3.32万亩,落实20亩以上集中育秧点1个,10亩以上集中育秧点12个,举办了市级水稻育秧播种、机插秧及秸秆还田现场会,发放农业技术资料1.5万份。锦丰镇以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镇创建为契机,2017年以来新推广收割机8台、中拖3台、高速插秧机8台、高地隙植保机7台,小麦条播机20台,基本完成了示范镇创建的农机具推广指标。与此同时,锦丰镇还创建了一家张家港市级示范农机合作社——乐杨农机专业合作社。

据锦丰镇农服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高农机手的操作技能,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镇农业服务中心定期开办农机操作技能培训班,邀请市农机部门的技术员及相关企业技术员具体对农业机械技术规范、经营管理、安全操作等知识进行系统培训。

“近年来,张家港市、镇两级农业部门以提高全程机械化作业适应性为目标,引导规模经营主体开展田块整治,为大型农机作业创造便利条件。同时,不断加强农机作业与种植模式的适应性研究,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加强示范引领,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镇(区)先行创建成示范镇,并在补助项目、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努力打造模式优、机制好、效果佳的全程机械化亮点。典型引路、先易后难、由点及面、整镇推进,截至2017年底,全市建成9个全程机械化示范镇。”蔡东林介绍道。

标签:农机   机械化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58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