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顺业农用农机有限公司]迎接我省农机产业发展的春天
迎接我省农机产业发展的春天
2021年5月,全省小麦机收减损收获大比武活动在枝江举行。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 姜卫东
2021年以来,按照省政府要求,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重点研究、推动我省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粮食机械化烘干能力提升。这两项工作都是事关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等“国之大者”的大事、要事。如何抢抓机遇、创新思维、重点突破、加快推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湖北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的过去和现在
2020年,全省农机制造企业主营收入达到23亿元;产品结构初步优化,机具涉及种植施肥、田间管理、收获、收后处理、初加工等,基本能够覆盖农业生产主要作业环节;涌现出一批有较好成长性的企业,如东风井关、双兴智能、武汉励耕、星光玉龙、安陆永祥等。
但目前,我省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短板依然十分明显:一是企业数量少,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省农机企业仅120余家,加上零部件、智能化设备等配套企业,只有150家左右。二是企业规模小,年主营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比高达74.2%,亿元企业仅有一两家。三是市场占有率低,2020年全省销售的农机产品中,本土产品仅占7.1%。四是创新能力弱,本土企业生产的385种农机产品中,具有发明专利的只占9.8%。五是成果转化少,近5年,省内49湖北顺业农用农机有限公司项农机研发新成果,实现转化的只有5项,仅占10.2%。
历史上,我省农机装备产业有过“高光”时刻。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第一台插秧机、第一台手扶拖拉机、第一台机耕船都在湖北诞生。资料显示,1978年,我省就
农机补贴?诈骗
有农机工业企业194家,农机工业总产值4.3亿元,占全省机械工业总产值的31.2%。湖北拖拉机厂、襄阳拖拉机厂、武汉拖拉机厂、宜昌地区农机厂、武汉内燃机厂、湖北柴油机厂、武汉柴油机厂等农机装备企业名噪一时。但上世纪90年代后,我省农机企业关停并转,农机产业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可喜的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就加快我省农机装备产业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分管副省长多次要求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快速推进发展,并且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对于全省农机行业,这是和煦的春风、及时的春雨。我们要把握好这个机遇,只争朝夕,奋起直追,早日迎来我省农机产业发展的春天。
供需协调推动,加快农机装备产业发展
农机装备产业发展,要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农机科研成果转化不够、企业数量不多块头不大、本土农机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等突出短板,从产业培植、企业壮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品推介、推广应用等多个方面精准发力;要突出双向互动,既立足供给侧,又兼顾需求侧,以农业机械化刚性需求拉动农机装备的有效供给,两端发力、协调推动。
一是聚焦十大农业产业链发展急需的缺门断档农机产品,鼓励、支持什么,列出项目清单,给予重点支持。到“十四五”末,力争农机装备产业年主营收入达到12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农机制造企业数量突破100家;到2035年,农机装备产业年主营收入50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农机制造企业数量突破200家。这个目标,不求企业数量的增加,重在企业规模和发展质量提升,重在为我省农机装备产业振兴打好基础。
二是强化农机科技支撑。深入实施农机装备科技创新行动,发布农机产品需求与科研导向目录,引导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加强“卡脖子”关键技术的攻关,促进全省农机装备研发多出成果、出好成果。通过举办农机科研成果发布和对接活动,把农机科研成果展示出来,交给企业,把企业技术需求反映出来,交给科研,搭建起科研与生产之间良性互动的桥梁。
三是培育壮大农机
新疆农机补贴
制造企业。在发展农机产业、培育农机企业上,我们首当其冲、重中之重还是招商引资,要盯住国内外知名头部企业、“单项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力争到2025年吸引上述3类企业15家以上。其次,要鼓励、支持优势农机制造企业开展兼并、联合、重组,迅速壮大企业规模,到2025年力争培育年主营收入过10亿元的农机制造企业3家、年主营收入过5亿元的农机制造企业6家、“小进规”企业100家。其三,产业转移,企业落户,需要高标准建设一批现代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园,同时围绕农业产业链布局农机装备制造链。要认真研究分析、学习借鉴京山市建设和服务“中国南方农机产业园”的好做法、好经验。四是推进全面全程机械化。加大力度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解决好农机“买得起”的问题;加大力度实施好农机作业补贴,解决好农机“用得起”的问题。
湖北粮食机械化烘干能力的现状和问题
截至2021年底,我省粮食烘干机保有量7900台,主要分布在襄阳、荆州等粮食主产区,烘干处理能力200亿斤左右,烘干率58%,烘干辐射粮食种植面积2100万亩以上。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烘干能力明显不足,如遇灾害天气,无法自然晾晒或及时烘干,造成“仓门灾”的风险极大。二是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现有烘干设备加装智能装置的不足30%,需要加快智能化改造,提升信息化水平。三是高能耗烘干机占一半以上,需要大力推广应用节能环保烘干设备。
按照单季最大种植面积3100万亩计算,我们要完成“十四五”预定目标,并将水稻、小麦烘干率分别提升到80%和95%以上,粮食主产区烘干设备智能化、信息化率达到65%以上,丘陵山区粮食产地烘干率达到6湖北顺业农用农机有限公司5%以上,烘干机保有量增长到12300台以上,粮食烘干中心(点)增加到2200个左右,单批次粮食烘干能力提升到24万吨。
为此,我们必须完成三项任务:一是以水稻、小麦烘干为重点,新建一批粮食烘干处理
大型农机具补贴增加幅度
中心(点),全面提升主粮烘干能力。二是在粮食主产区,优化烘干能力布局和烘干能力结构,淘汰高耗能产能,加快老旧烘干设备升级改造,全面提高烘干设施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三是在丘陵山区,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区域性烘干点和配置一批小型移动式烘干机,大幅提升丘陵山区粮食烘干能力。五个方面发力,提升粮食机械化烘干能力
第一,必须科学规划能力配置。以县域为单位编制粮食烘干能力配置专项规划,科学确定烘干辐射半径,合理布局和建设粮食烘干中心(点),最大限度发挥效能,坚决避免重复建设和能力闲置。
第二,鼓励建设主体多元化,经营主体多样化。一方面,支持以农机合作社为主广泛吸收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的建设方式,同时也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投资建设的方式。在经营上,既鼓励独资、股份制、合作制等组织形式,又支持“资本建设+合作社经营”的模式。争取到2025年,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和经营的烘干中心达到1500个以上,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及运营的粮食烘干中心达到300个以上。
第三,节能环保和智能化、信息化是坚定不移的方向。高起点建设,高标准改造,显著提升粮食烘干设施节能水平,实现烘干处理自动控制、精量控制和信息化管理。争取到2025年,全省节能环保型烘干中心达到1400个,占总量的60%以上;智能化、信息化烘干中心达到1100个,占总量的一半左右。
第四,加强新型烘干设备研发。省内高校院所、科研单位应加强与农机制造企业的协同攻关,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节能环保的新型智能化、信息化烘干设备。研发一批适宜丘陵山区的小型化、移动式烘干设备。
第五,全力做好粮食烘干处理技术服务。将粮食烘干处理设施运行维护、安全操作技能培训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训计划,“十四五”期间对烘干中心操作人员要全部轮训一遍,2022年起将烘干处理技能纳入全省农机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在粮食烘干时节,尤其在阴雨灾害发生时,扎扎实实组织好农机专家的技术服务,县(市、区)相关部门更要有效提供烘干技术服务,保障烘干中心运行顺畅。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发布·(2022-06-12 14:27:49)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pinpai/1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