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农机购置补贴一览表]如果有农民种植合作社营业执照,国家扶贫项目...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沭阳县农机购置补贴一览表]如果有农民种植合作社营业执照,国家扶贫项目...,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补贴请查看:农机补贴

  宿迁市成立于1996年7月,现下辖3县2区(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和宿豫区、宿城区),共111个乡镇、4个街道办、1441个村(居委会),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59万亩、水面266万亩;人口52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9万人,占总人口的76%,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建市之初,全市有124个贫困乡镇,603个贫困村,731个村未通砂石路,792个村未解决生活卫生用水,874个村未通电话,173个村无卫生室,5.8万农户未通电,草危房户达20.1万户。共有约60万贫困人口。1996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993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833元低840元,居全省末位,扶贫任务十分繁重。建市以来,在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市以小康建设总揽全局,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小康进程,1997年全市实现了以乡镇为单位基本脱贫,1998年实现了以村为单位基本脱贫,2000年实现以县为单位基本达小康。
第一部分:“十五”扶贫工作总结
一、“十五”扶贫的主要成绩
2001-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省有关部门和苏南有关市区的关心支持下,全市人民共同奋斗,攻坚克难,“十五”扶贫开发规划得到较好实施,各项基本方针和政策措施得到贯彻落实,扶贫开发目标总体完成情况良好,社会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财政收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收入和农村社会事业等都达到或超额完成预计目标。
-----社会经济较快增长,财政收入稳步提高。200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5.5亿元,增长13.8%,四年年均增长13.7%,超过计划增幅2.6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474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1亿元,增长12.8%,同口径增长23.9%;财政总收入19.7亿元,增长17.1%,同口径增长23.6%;四年年均增幅为15 %。
------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乡面貌明显变化。2001-2004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42.5亿元,四年年均增长19.2%;交通建设取得突破。京沪高速公路、宁宿徐高速公路宿迁段、徐宿高速公路宿迁段、新长铁路等相继建成,中心城市新建成通车道路达196.9公里,拉开了大城区的框架。市县公路实现了灰黑化,乡村道路实现了砂石化,部分乡村实现灰黑化。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实施了城市防洪工程、污水处理工程、中运河整治、骆马湖防汛撤退道路整治等一批基础建设工程,改造中低产田300多万亩。实施扶贫通电工程。电网改造如期完成,实现了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市区新增绿化面积7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8.5%,人均公共绿地8.6平方米,已超过省级园林城市新指标。
-----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市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各项惠农政策,粮食生产得到加强,林、牧、渔业稳步发展。2004年实现农业产值178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农业产业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累计建成省级龙头企业12户。工业实现增加值99.1亿元,增长18.8%,达到建市以来最快速度。三次产业结构在2002年实现由“一二三”向“二一三”转变的基础上,2004年转变为二三一。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29.5%,首次超过一产,经济结构实现以农业为主向工业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城镇三大保险覆盖面均达95%以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推进,已有34.8万农户享受农村低保,新增农村改水受益人口61.3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74.5%。四年累计改造草危房5.6万户。高中升学率达80.2%。全市人口出生率控制8.6‰以内,计划生育率达95.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以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76元,分别增长14%和12%。
-----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全市工商企业民营化率达99%,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GDP的62.5%。全市私营经济全年实现入库税收占全市工商税收总额的43.6%。教育、卫生事业改革进一步深化。民办教育机构达1075所,占学校总数50.1%,医疗机构726个,其中民营医院42个,公共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二、“十五”扶贫的主要措施
1、围绕“十五”目标,落实扶贫开发措施。为贯彻实施《江苏省扶贫开发“十五”规划纲要》,一是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由市委副书记担任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成立了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落实处理全市扶贫资源、扶贫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二是开展挂村帮扶活动。组织市、县、乡机关单位全员参与扶贫工作,实行机关挂钩到村,工作人员帮扶到户;三是加大组织实施力度。将扶贫开发项目如农村草危房改造、农村卫生改水、农村通路、社会弱势群体帮扶等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大组织实施力度;四是加强督查考核。市委、市政府对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的扶贫工作实行工作过程跟踪督查,年终过细综合考核评比,好的单位表扬奖励,差的单位通报批评。
2、多方筹集资金,切实加大扶贫投入。宿迁市是在经济贫困县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地级市,市级财政基础为零,县、乡财政十分困难,农民收入也是全省最低。加大扶贫投入,资金从哪来,是摆在全市各级领导干部面前十分严峻的课题。几年来,我们采取多种方法,广泛筹集资金,争取多方支持。一是积极向省委省政府争取政策资金扶持;二是发动各部门向上对口争取扶持;三是申报扶贫开发项目向金融部门确认支持;四是发动机关单位和职工捐资帮扶;五是广泛争取境内外友人投资支持。据统计,自2001年至2004年,省扶贫办安排我市草危房改造资金达1.2亿元,扶贫小额贷款发放担保资金3410万元,统筹安排其他各类扶贫资金2.3亿元;机关帮扶和社会捐资0.75亿元;省委驻宿扶贫工作队筹集支持我市扶贫资金和协调扶贫开发项目资金达4.3亿元。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了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彻底改变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和投资环境,我市投入大量物力、财力,连续不断地抓了扶贫通电、卫生改水、中低产田改造、村通砂石路、安居工程等五大工程建设。从2001年到2004年,在扶贫通电上,投入农村电网改造资金7.26亿元,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任务,实现了乡村通电率100%,农户通电率99.9%。在农村草危房改造上,市委、市政府连续四年把草危房改造任务列作政府办实事之一。每年改造草危房1万多户,基本上消除了农村草危房。在扶贫通路上,全市用于县乡道路“通达工程”的投资10多亿元,实现了县乡道路灰黑化,乡村道路砂石化。在中低产田改造上,投资2.46亿元,改造中低产田65万亩。
4、调整农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围绕这个工作重点和最终目标,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一是大力实施“强农富民”战略,开展“杨树产业年”活动,;二是面向市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品种改良步伐,提高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树立“大市场”、“大流通”观念,大力构建农业商品市场体系,广泛开展农业招商、农产品展销活动,组织了大规模的生态农业博览会,搞活农产品营销,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四是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形成。五是大力组织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着力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输出组织化程度,使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六是大力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专业协会,搞活农产品营销,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七是坚持增收与减负并重。市委市政府始络把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增收与减负一起抓,取得了显著效果,2004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免征收农业税。
三、“十五”扶贫的基本经验
通过多年来的扶贫工作实践,我们已摸索和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基本经验:
一、必须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高度,充分认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如果只有少部分富起来,大部分人不能富起来,就不是社会主义。特别我市是全省经济最不发达的市份,全市有60万左右的贫困人口,三分之一的贫困乡镇和四分之一的贫困村,解决贫困的问题,是省委省政府对宿迁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也是广大宿迁人民的迫切愿望。多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扶贫促小康工作纳入整体工作目标中认真切实抓紧抓好:一是市县乡均成立扶贫工作领导组织和办公室;二是层层订立目标工作责任制;三是连续多年组织机关挂村帮扶;四是加强目标责任制考核,把扶贫工作作为主要工作事项来督查考核,连年列入全市目标总结兑现大会进行表彰奖惩。
二、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贫困地区发展瓶颈问题。为了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地区发展制约因素,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我市投入大量物力、财力,连续不断地抓了扶贫通电、卫生改水、中低产田改造、村通砂石路、安居工程等五大工程建设。打破了交通、能源、农业、水利等方面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彻底改变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和投资环境,使贫困地区基础面貌得到有效的改观。
三、必须坚持开发式扶贫,充分调动贫困地区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后劲和潜力,必须坚持由救济式扶贫转为开发式扶贫,提高贫困地区人民自身素质,增强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贫困地区人力资源中的潜力,依靠自身力量,改变面貌,这样才能使贫困地区脱贫以后有持续发展的潜力,才能更好地依靠自身的力量,发展地方经济。
四、必须以农民增收为中心,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小康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实施“十五”规划纲要过程中,坚持把帮扶工作的重点放在经济基础特别薄弱的村和生产条件特别差、生活特别困难的农民身上,把扶贫项目和资金放在直接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的农业、多种经营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上面,尽量扩大扶贫项目的受益面。
五、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如何加快经济发展,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形式的路子,主要是要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发挥本地的生产、技术和传统优势,宜粮则粮,宜棉则棉,宜工则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形成各自区域内的产业特色,提高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六、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制。一个地方是穷还是富,关键在干部。路线政策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许多实践证明,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关键是看我们各级干部的领导水平和对工作重视程度。我市近几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许多方面就说明了这些结论。因此,一个地方扶贫开发工作搞得好不好,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这个地方领导对这项工作重视程度如何。重视不能停留在会议和口头上,而要落实在对扶贫资源的开发利用、扶贫资金的组织支持、扶贫队伍的加强和任用上。领导重视了,工作目标明确了,责任制强化了,工作就好抓好落实了,就能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
第二部分:“十一五”帮扶工作规划
2006-2010年,是全面我省实现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苏北振兴的意见》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实现富民强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瞄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实际情况,统筹思考,把握全局,研究制定好“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扶贫开发面临的困难、挑战和机遇
“十五”期间,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可喜成绩,但是,由于许多客观因素制约,一些长期困扰宿迁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仍然存在,与苏南乃至与周边地区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制约宿迁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五特”市情和“两个不足”:
一是农村贫困状况仍然严重,使扶贫开发面临巨大压力,帮扶工作任务成为全省乃至苏北五市中特重的市。贫困人口比重偏大,劳动者素质较低。据调查,全市人均年纯收入低于1500元农村低收入人口达18万户65万人,占农村人口17%。低于800元的特困户人口达16.5万人。全市的残疾人达25.8万人。在全市266万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的占84%。全市省定贫困县(区)4个,宿城区作为参照帮扶。全市1441个村中,经济薄弱村250个。农村草危房仍有近4万户。农村公路建设任务仍然繁重。特别是村庄与村庄之间的砂石路网化率不足30%。
二是中心城市零基础、零起步的特殊市情,使我市面临着发展资源不足的巨大压力。建市之初,原淮阴市中心城市的经济社会资源全部留在淮安市,宿迁成为全省唯一没有中心城市的地级市。2004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虽然达到30%,仍比全省低18个百分点,比全国低11.8个百分点。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缺乏载体,动力严重不足。
三是在全省宏观发展战略中“四不靠”的特殊区位,使我市面临被边缘化的巨大压力。宿迁地处沿海发达地区的不发达区域,是经济发达省份中的不发达市份,在全省大力实施的沿沪宁高速、沿江、沿东陇海线以及沿海开发战略中,均不包含我市,有发展战略定位缺失,被边缘化的趋势。宿迁地处苏北腹地,虽然位于徐州都市圈,但由于徐州自身发展基础的限制,辐射力较弱,对宿迁很难产生拉动效应,宿迁实际处于“带外”和“圈外”。
四是各项经济指标在全省所占比重最低的特殊地位,使我市面临着发展差距愈拉愈大的巨大压力。2000年,全市GDP、财政总收入、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占全省的2.3%、1.3%、67.9%、80.8%,均处于全省末位;2004年,上述指标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下降到2.16%、0.9%、60.8%、73.1%。从达小康进程看,全省人均GDP于1996年就突破1000美元,2004年突破2万元人民币,达2400美元;全国乃至苏北人均GDP已于2003年突破1000美元,而我市2004年人均GDP仅780美元,占全省的30.9%,占全国的61.5%。2003年我市人均GDP为5400元,尚低于西部12个省区2002年5515元的人均水平。
五是“三农”比重全省最高,处于工业化初期的特定发展阶段,使我市面临着无力全面统筹城乡发展的巨大压力。目前全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的发展阶段。而我市三次产业结构刚刚转变为“二三一”,但一产增加值比重仍高达29%,比全省高出2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刚刚超过一产,总量仅占全省的1.5%,占GDP的比重比全省的41.6%低12.1个百分点,比全国41.8%低12.3个百分点,无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六是发展性资源短缺,人才支撑力不足。虽然土地、矿产、农副产品、水、劳动力等基础性资源宿迁不缺;但严重缺乏人才、资本、信息、管理、技术等发展性资源。由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低,致使绝大多数宿迁籍人才不愿回来,外地人才不愿落户宿迁,形成经济小市却是人才输出大市的怪圈。人才资源短缺成为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七是外向型经济水平不高,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力不足。2004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1708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121.4亿美元,而宿迁市分别为1亿美元和2500万美元,分别占全省的0.06%和0.2%。这种“双低”现象,严重制约了宿迁经济社会发展。
在面对困难与挑战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优势。从全国来看,我国经济在新一轮增长周期中仍处于上升阶段,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将继续实行合理调控总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大对农业支持力度等政策,宿迁的资源潜力和后发优势将从中承接到巨大的机遇;从全省来看,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实施区域共同发展、加快振兴苏北战略,继续加大对宿迁的扶持力度,多予不取,大幅度增加保吃饭、保运转、保稳定等方面的财政转移支付,这必将为我市集中精力谋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从全市来看,我市经济社会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上,投资软环境快速提升,土地存量较多、电力供应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等招商引资优势已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广大干群加快发展的愿望非常强烈。因此,只要我们树立必胜的信念,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敢为人先的冲劲、全力以赴的拼劲和锲而不舍的韧劲,就一定能够完成“十一五”扶贫开发任务。

标签:扶贫   工作   全市   农村   发展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butie/6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