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铁山港二手农机:人民日报2个整版!重磅报道广西“非凡十年”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北海市铁山港二手农机:人民日报2个整版!重磅报道广西“非凡十年”,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二手农机网请查看:二手农机网

  

7月30日,人民日报以2个整版的篇幅,重磅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广西篇。其中,人民日报第7版以《开放发展 向海图强》为主题,配以权威的数据和图表,全景式反映十年来广西牢记嘱托,努力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拓展全方位开放合作,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八桂大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日报第8版,以《推进富民兴桂 谱写发展新篇》为主题,配以评论《激活开放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从这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等角度,生动反映十年来壮乡人民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开放发展 向海图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切关怀广西壮族自治区改革开放事业。总书记谆谆嘱托:要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大力发展向海经济,促进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把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

十年间,广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拓展全方位开放合作,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八桂大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偏远闭塞的西南边陲到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开放前沿,从小规模的互市贸易到高层次的合作共赢,从产业门类单一到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如今,广西5700万各族人民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奋发,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稳步推进,向海之路越走越宽广

“广西有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要立足独特区位,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全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广西稳步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物流通道、经济走廊的重要作用,助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广西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印发《广西高质量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若干政策措施》,从支持北部湾港海铁联运发展、支持跨境运输和航空物流发展、支持降低物流成本和提升通关效率等6个方面提出了22项具体措施,推动高质量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黄武海说:“陆海新通道建设的这些年,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思想解放向前一步,改革开放便更进一步。”

在北部湾港北海码头铁山港作业区,一辆搭载“5G+无人集卡系统”的东风柳汽乘龙卡车接收调度指令后,自主完成起步转弯、加速减速、停车等动作,精准到达目标作业区域。作业全过程实现集装箱运输无人化、作业流程可视化、港口生产智能化和信息化。“铁山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重要节点,智慧港口建设将让新通道更为畅通便捷。”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吴华强说。

钦州港东站至钦港线的铁路线路电气化改造、防城港站改造升级、企沙支线电气化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陆续推进;防城港赤沙作业区大型干散货码头加快建设,钦州港启用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智能化龙门吊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可满足1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靠泊需求;2021年广西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5.36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0.5小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从2017年的228万标箱增长到2021年的601万标箱……广西将通道沿线交通、物流、商贸、产业深度融合,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贯通南北、衔接陆海、协同沿线的经济大动脉。

近年来,广西加强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为积极构建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贡献力量,一条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向海之路越走越宽广。

今年以来,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增加了原糖、淀粉、木材等特色货源项目,开通了“RCEP—北部湾港—河南”等特色铁海联运外贸线路,目前辐射范围增至14省份54市106个站点,货物流向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的319个港口。

今年上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4132列,同比增长42%。“累计发送货物37.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3.4%,为中西部地区保畅通、稳增长、稳市场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主任吕思静说。

在产业优化升级上下功夫,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深刻认识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原则要求,又要准确把握本地区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的比较优势,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沿边临港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经济新跨越。

“在家门口工作,一个月能拿4000多元!”25岁的农伟文是广西盐津铺子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当记者走进位于凭祥市东盟水果小镇内的公司车间时,他正认真调试封装机。

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畅通让广西陆路口岸建设欣欣向荣。2017年,凭祥市启动了“中国凭祥东盟水果小镇”建设项目,依托陆路口岸资源打造凭祥食品加工业特色平台。近年来,先后引进盐津铺子、广州领航集团、生和堂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等42个产业项目,已有39个项目竣工投产。凭祥市还积极引进3D塑料墙贴纸制造,足球、篮球体育用品制造等现代出口轻工制造业,产业链更齐、附加值更高,口岸经济创新升级稳步推进。

“这些年,广西在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的同时,进一步培育壮大临港优势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向海新兴产业,探索建立向海经济北部湾先行区。”黄武海说。

产业集聚成效明显,广西沿海成为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高端石化、电子信息、轻工食品产业、先进装备制造基地。中国—马来西亚“两国双园”等合作园区加快建设,北海、防城港、钦州等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临港产业园区加快形成。2021年,广西实施向海产业壮大等“六大行动”,建设重大项目352个,总投资1.89万亿元,向海经济生产总值达4090亿元,同比增长约10.5%。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大片区积极谋发展、促创新,更大的开放红利正在显现。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片区内中小企业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钦州港片区围绕产业发展、服务企业,出台政策促进片区内外企业间交流合作,汇聚发展合力;崇左片区设立3年来,累计新设立企业3300多家。

十年来,广西加快推动“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成功举办多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东盟信息港、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获批建设……广西开放发展的脚步越走越稳,越走越快。

发挥独特区位优势,努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广西具有“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独特区位优势,有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第十二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暨2022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合作论坛上,泰国副总理兼商业部部长朱林表示,相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实施,将有助于加强东盟与贸易伙伴国经贸合作,让东盟和中国的从业者能够在透明清晰的营商环境下开展业务,带动区域经济实现增长。

自今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以来,广西抢抓机遇,推动区域产业链融合发展,为开放发展注入新活力。广西商务厅副厅长刁卫宏说:“今年5月,《广西高质量实施RCEP行动方案(2022—2025年)》出台,提出到2025年,广西与RCEP其他成员国投资合作提质扩量,营商环境显著改善,产业迈向中高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将建成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金属新材料等4条以上跨境产业链。”

政策措施保驾护航,广西企业发展海外业务信心倍增。“政策实施以来,越南进口100马力以上的发动机关税率由5%降为零,极大地拉动了玉柴对越南出口发动机业务的蓬勃发展。”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前6月,玉柴发动机海外出口量同比增长42.9%,成绩喜人。

“广西将着力深化RCEP框架下的务实合作,共同打造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推动广西开放发展迈上新台阶。”南宁海关关长王味冰说。据了解,RCEP实施半年多来,广西在RCEP项下降为零关税的进出口优势商品已达358项,南宁海关共签发760份RCEP项下原产地证书。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广西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今天,广西正朝着成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的目标阔步迈进,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融入全国、拥抱世界。

“我们要进一步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全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推进关键项目落地,夯实提升中国—东盟开放平台,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负责同志说。(人民日报记者 李纵 庞革平 张云河 郑壹)

报纸版面截图。

推进富民兴桂 谱写发展新篇

加强基层党建 引领乡村振兴

“我同意!”“我也同意!”

在贺州市昭平县五将镇良风村村部大楼里,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就村里即将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进行意见征集。面对愿意无偿提供自家土地用于项目建设的村民,驻村第一书记黎元津感慨:“村民们如此配合,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展的道路也更顺畅了。”

曾经的良风村并非如此和谐。良风村全村510户2100人,在贫困精准识别中建档立卡的就有206户907人,被列为贺州市脱贫攻坚挂牌督战村。基层党组织一度软弱涣散,脱贫攻坚步履维艰。2019年,驻村工作组组长万增会认定:“一定要抓好党建工作这一首要任务,以党建促村建、以党建促脱贫。”

誓言立下,行动跟上。驻村工作组建立完善日常学习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党员贫困户共建”等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2019年9月,良风村党组织整顿完毕,2021年1月,经过换届选举,良风村成立新的党支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十年来,广西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强优组织”“头雁提升”“先锋培育”行动,打造过硬的基层党组织、过硬的带头人队伍、过硬的党员队伍,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人民日报记者 庞革平)

推广机械化作业 农业提质增效

在南宁市宾阳县的现代蔗业示范区,随着甘蔗收获机的推进,过人高的甘蔗被切割成段,收进车前斗内,甘蔗叶则被分解成碎渣。不一会儿,成片的甘蔗就被收获干净,蔗叶渣成为反哺土地的天然肥料。

“一台甘蔗收获机,两人配合作业一天能收100吨甘蔗,相当于70到80人人工砍收的作业量。”示范区负责人柯小清算起了农业账,“更高效的作业让农事安排更从容!”

看着印着“柳工”标识的收获机,柯小清说:“为了种好甘蔗我们做了很多功课。以前我们都用进口机械,实际用了才发现国外机器到国内可能水土不服,售后维修也不方便,现在大家都说国产农机更实惠好用。”

在农机“实惠好用”的背后,是制造企业的务实创新。2016年,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针对国内小地块、小行距等作业情况研制出集料斗式甘蔗收获机,投产后受到了一致好评。今年,针对收割刀片伤蔗根的问题,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了微波技术,减少对创面的伤害。

从2011年到2021年,广西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加上坚实的制造工业做后盾,全区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升了近25个百分点,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升了约33个百分点。在广西,无论是种蔗还是种粮,机械化作业比例越来越高,规模农业的经济效益也在逐步显现。(人民日报记者 祝佳祺)

文化惠民措施实 乡风文明气象新

“喝水有人帮打井,探路有人当指针。全靠有党来领路,共把乡村来振兴。”还未迈入来宾市象州县马坪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大门,一声声婉转的山歌就已飘荡入耳。正在深情演唱的是当地壮族山歌传承人秦学依和她的两名学生。

壮族山歌是壮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把日常对话编排成歌,相互对唱而形成的特色民族文化,以即兴发挥、讲究押韵为特点。近年来,马坪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传承基地,举办歌手培训班,推动山歌进校园、进社区。同时,把歌手志愿者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宣讲队。马坪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2021年共举办各类文体活动42场,丰富了乡亲们的文化生活。

象州县图书馆依托馆藏资源,在县城内打造了“象州阅读空间”和“古郡智慧书屋”两个新型文化空间。十几平方米的空间内,不同门类的书籍被整齐地码放在书架上,入口处配备了智能借还机,方便群众自助借还书籍。“我们努力为大家提供便捷、多样的文化资源。”来宾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莫远征说。

十年来,广西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2022年,广西预计筹措资金1.06亿元,实现区内113个市县公共图书馆、123个市县文化馆、117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4个市级美术馆免费开放。(人民日报记者 郑壹)

医养结合新模式 养老服务更贴心

“稀奇稀奇真稀奇,拿人鼻子当马骑。打一日常用品。”“眼镜!”在南宁市五象养老服务中心的老年大学里,一群老人正在兴致勃勃地猜谜。乐在其中的吴奶奶笑呵呵地说:“在养老院里,我日子过得很舒心。”

近年来,广西持续完善养老服务基础建设,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吴奶奶入住的五象养老服务中心有2000张养老床位,其中200张床位用于安置政府兜底对象,广西中医药大学还帮其组建了专业养老服务团队。

刚入院时,因为罹患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吴奶奶手脚关节变形,长年卧床,生活无法自理。针对吴奶奶的情况,五象养老服务中心为其提供了全面健康养老服务。护士长黎海连说:“我们运用针灸康复治疗等方式,缓解老人的病痛,教吴奶奶在床上借力自主翻身,解决了翻身起坐的问题。”

十年来,南宁市大力推进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先后被列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以及广西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核心区。如今,广西建成100个县级以上示范性养老机构、300多个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28万个各类养老服务设施;高龄津贴惠及124.3万老年人;超过18万特困老年人纳入政府供养范围……建设更为宜居康寿的广西,成为壮乡儿女的共识和行动。(人民日报记者 张云河)

加强环境保护 守护绿水青山

漓江本是桂林山水之魂,但十年前,由于部分地区污水处理设施不足,生活生产污水直排漓江,作为漓江支流的灵剑溪和南溪河等也受到污染,甚至一度沦为黑臭水体。

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必须保护好漓江生态。桂林市城管委排水工程管理处负责人莫碧琨做排水工作已经30多年了,这几年,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治理黑臭水体,桂林城里很多井盖他都翻过。“翻井盖的目的是了解污水从哪里来。以灵剑溪为例,我们翻井盖后发现污水可能是从酒厂来的,我们就对沿线的村庄进行走访,找到了污水源头。”莫碧琨说。

就这样,通过一个一个地翻井盖,一路查看地下管网,桂林市对污水直排灵剑溪的14家小作坊实施了整治,对灵剑溪上游的蒙正村等170多个养殖户近9万平方米养殖面积进行了迁移,解决了造成黑臭水体的源头问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年来,广西环境质量稳中有升、总体良好,2021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5.8%;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7.3%;人工林面积超过1.36亿亩。如今,广西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天然基因库之一,并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人民日报记者 李纵)

激活开放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新跨越 新期待)

“广西发展的潜力在开放,后劲也在开放。”在八桂大地,走到哪儿,人们都会这么说。

广西地处华南边陲,具有“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独特区位优势。如何将这种区位优势转变为改革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十年来,广西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国家发展全局中找准定位,锚定开放发展这一目标,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经济社会等方面实现历史性跨越。

盛夏的广西北部湾港,集装箱卡车川流不息。这个十年前还默默无闻的地方小港,如今已成为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前50位的国际港口。回顾巨变,人们不禁感慨,北部湾港有繁荣的今天,全在于开放发展释放了“海”的潜力。

海不再是阻隔,而是成了广西的后发优势。十年来,广西发挥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积极向海图强。以建设好北部湾港口为抓手,广西深度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大胆探索,创新实践。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思路,广西加快培育海洋产业、绿色临港产业、腹地特色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边”,也曾是制约广西发展的重要因素。十年来,广西做足“边”的文章,让“边”成了开放发展的新优势。利用面向东盟、紧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贵港市港北区迅速成为我国西南、华南地区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集聚区,每年上百万辆两轮、三轮电动车远销海外。

从华南边陲成为开放发展的热土,秘诀在于广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牵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广西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敞开胸怀与西部省份合作联动发展,努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

开放发展无止境。激活开放的潜力和后劲,既有加快通道建设、做优做强产业链供应链等硬要求,也有解放思想、优化营商环境等“软指标”。如今,广西正加快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力推进新一批标志性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要平台建设,加快形成更多开放成果,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邓建胜)

北海市铁山港二手农机 北海市铁山港二手农机

报纸版面截图。

标签:广西   发展   建设   开放   产业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ershou/54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