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二手车农机市场:德州“九达天衢牌坊”记实篇
文|随心
(现位于古运河景区的九达天衢牌坊)
卷首语
“九达天衢”牌坊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曾代表了德州城的繁华,展示了德州城系交通要道(驿道)之地,即进出北京的大门“神京门户”也。故“九达天衢”一度成了德州城人引以为荣的代名词。“九达天衢”牌坊就名震一时了。
由于该牌坊在德州的史志上,对其记载的较少,且在近代它又被人们捧上了较高的地位。故近百年来在德州城的地界上,便出现诸多的、各种各样的有关“九达天衢牌坊”的说法、描述和神话传说故事等。甚至,有人说自己见过的牌坊,它是如何、如何的,是隋剑誰建的;有的人将那里的石蛤蟆描绘成奇形怪壮的,如耳朵高耸,尾巴挑起等等。故这些所谓的记述、传说,便广泛的在德州城内外流传开来,它不仅迷惑了不少人,还误导了后人对“九达天衢”牌坊的研究。
我见过“九达天衢”牌坊;我见过破乱不堪、垂危的、即将倒塌的“九达天衢”牌坊;可因那时我的年龄较小,虽然对其有些记忆,但对它某些部位的记忆还是比较模糊的,故对有些具体的细节,我也说不太清楚,为了对历史负责,我一直不敢肯定的述说。
为了将“九达天衢”牌坊说的更清楚些,十余年来,我有意识的在“九达天衢”牌坊坐落地附近的米市街、桥口街等街巷里,访问和问询了诸多见过此牌坊(仅记忆较清的有二十余人)的老人们,并与他们进行了数次的交流和座谈。从而,收集到了诸多有关“牌坊”的真实情况。在与他们的多次交谈过程中,虽说他们之间的说法也有不太一致的地方,但总体的说法还是一致的,对某些关键性的问题,他们的说法、看法还是基本相同的、肯定的,特别对拆除旧牌坊的说法(带头组织拆除牌坊的领头人,他老人家不愿意透漏姓名),绝对是一致的。
另外,为了叫全面的述说“九达天衢”牌坊,我还在多处网站和民间,收集了诸多有关“九达天衢”牌坊的神话传说故事(大约三十个左右)。这些神话传说故事,内容较丰富、将牌坊和石蛤蟆说的活龙活现,很值得研究。
故我静下心来,对它们进行了分析和分类。它们大体可分为三大类:一、玩物丧志,丢弃职能:二、孝顺长辈、发家致富:三、诚信行善,兴旺发达;并根据这些各种类别的故事情节,编撰、汇集成了三个有代表性的神话传说故事。
综上诸言,我将所收集、汇总的“九达天衢”牌坊较真实的情况,分成了“记实”和“传说”两部分,现公诸于世,希望大家喜欢:
第一:“九达天衢”牌坊记实
让德州人引以为荣的“九达天衢”古牌坊,它坐落在原德州古城的正西,原“米市街”和“桥口街”中间的古驿道上。元明时代,贯通米市街和桥口街的古驿道(俗称:御路),被京杭大运河截断,古人便在此处修建了石拱的“廣寜桥”(也有称其“天衢桥”的)。有了这座桥,此处便繁华了起来。
(一)真实的牌坊
“廣寜桥”系横跨在旧运河上的一座纯石拱桥。桥体和桥面均用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条石所建,其跨度约三米半左右,长六米左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当时的“德州农机厂”,在此修铸钢车间时将其拆毁,其残墙断壁被他们埋入了地下。2012年4月10日,其残墙断壁,被“商城国际”房地产开发商挖了出来后,将其损坏了,大块的石头他们用在了工程上)。德州著名的“九达天衢”古牌坊,就立在“廣寜桥”南三米左右处。
“九达天衢”古牌坊,系一座普通形状的石木结构造型优美的跨街牌坊。牌坊总高约8米左右,总宽约十米。整体的外观结构为:四柱三门三重檐斗拱式以木制为主的过街牌坊。古牌坊外观总体呈浅红色(最早应是大红色,日晒雨淋而脱变为浅红色),其顶部由光闪闪的黄绿琉璃筒瓦相间覆盖。
古老的过街牌坊,它由四根直立的朱红色圆木柱子支撑着,木立柱子的直径在三十公分左右。四根立柱的根基部各由两块约八十厘米高的夹柱石,南北向的对其进行加固。在每根木立柱的南北方,各由一根直径约二十五厘米左右的“扒柱”(也称斜支柱)对其斜向支撑着,故从外观看整个牌坊显得那么牢固稳当。
在每根“扒柱”的接地处,均由一块长约八十厘米,宽约四十厘米、厚约三十厘米的长方形青石顶着。在每块基石的顶部,都扒着一只形象逼真、活灵活现的、由青石雕刻的石蛤蟆(青蛙)。
牌坊的顶部中间高边两低,呈“山”字型状态。中门宽约一丈余(可并排并行两辆老式铁轮大车),掖门面宽约五尺(均为老式计量)用以过往行人。在斗拱重檐之间和立柱与坊顶间,都由精工木雕图案的框子装饰,其中有牡丹、芍药、月季、芙蓉、秋菊、冬梅等花卉,它们玲珑剔透,秀美逼真。特别是那四根主柱和顶部之间的三角型木雕框,更是精致优美异人。
牌坊的盖顶内系奇巧美观、雕梁画栋。在中央门楣南面的正中央,镶嵌着蓝底金字的长方形匾额,上书《九達天衢》四个正楷大字,字体雄健浑厚苍劲有力。据传说:该匾额是明朝嘉庆年间,相国严嵩2出京南巡路过德州时,正逢牌坊落成,便在下属们的迫切要求下,由他题写的。另有传说:清朝末年在对该牌坊进行维修时,又由朱启铃3先生对其重新改写过。
因我们祖先的习惯做法是“坐北面南”。故该牌坊的牌匾镶嵌在它的南面正中间。需要说明的是:“九达天衢”牌坊上,只有面南的一块“牌匾”,它的背面是块绘画着牡丹花的长方形平面板块。版面上系牡丹花是我听老人们讲的,不足为凭。在我的记忆中是一块浅蓝色且看不出是什么图案来模糊平面。故可肯定的说:它的背面绝对没有“神京门户”四个大字。
支撑古牌坊主立柱的八根“扒柱”所顶的基石上,均雕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青石蛤蟆。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这些石蛤蟆的奇特之处,是它们均按照普通青蛙的比例而扩大的,故它们可称其为:栩栩如生4。虽然它们有的昂首俯腰、目睁口张、翘头远望、支爪若跳等,但其形象绝对是逼真之姿态。故可肯定的说:它们绝对没有“奇形怪状”之态。
正是由于这些形象逼真的石蛤蟆存在,这才是德州《九达天衢》古牌坊,唯一与其它牌坊的不同之处!这才是这座牌坊的特色。
这些石蛤蟆,它们各长约六十厘米,宽约三十厘米,高约二十五厘米左右,只因它们形态各异、活灵活现,才引来诸多过路的行人,特别是来此处玩耍和路过的孩子们,都会到它们身上去骑一骑、摸一摸,故它们都被摸的油光乌亮、细腻无比。
可使人感到疑惑的是这八个石座上,却只扒着七只石蛤蟆,牌坊东北角的那根“扒柱”下的基石上,只有蛤蟆趴过的痕迹而没有石蛤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据老人们讲(他们说,他们也是听老人们说的):由于开始建牌坊时所用的石头质量有差异。故经多年的日晒雨淋、风吹霜打,西南角上的那只石蛤蟆便出现风化现象(这里的日照和所受风雨侵蚀的机会也较大些),后来石蛤蟆的损坏程度就比较严重了,影响了整个牌坊的形象。
经有关人员的商讨,如再做个新的与其它的也不配套,故聪明的德州古人,就将上部残缺的石蛤蟆给凿了去,并在底座上凿上了几道貌似蛤蟆扒过的痕迹,有意识的表达此处原来也有一只蛤蟆。并将其与东北角的基座进行了调换(因东北角比较隐蔽些)。就这样八只石蛤蟆就变成了七只。那知,此举动却引出了美好的神话传说故事,从而提升了“九达天衢”牌坊的地位和名声,将坏事变成了好事。
(二)九达天衢牌坊的消失
可惜的是这座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九达天衢”牌坊,因年久失修,在德州城解放前夕就处于了垂危、即将倒塌的状态(实际局部已经坍塌)。
自古以来“廣甯桥”就是桥口街和米市街的分界线,因古牌坊立在该桥南,故它应属于米市街管辖。德州城解放初期(约1952年前后),“廣甯桥”的西部坍塌了约二分之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交通,特别是桥口街居民的交通。为了交通方便,桥口街的部分老人提出了:“拆除垂危的牌坊,用其料修缮广宁桥”的建议。
此建议经两个街的协商得到了一致通过。就这样两个街就联合着将垂危即将倒塌的“九达天衢”牌坊给拆除了。
“牌坊”被拆除后,桥口街便用其主立柱和“扒柱”横跨在桥面上,又用部分泥土和方石,将桥面修成与东部同样的圆弧状,实现了道路的畅通。因桥的西面的挡墙没有倒塌,修好后桥的外表与原来几乎一样,只是桥底下的西半部不再是石头的拱顶了,而是,成了貌似檩条的平行的了。
余下的石料将原牌坊处的流口嘴子,进行了返修加固。那七只石蛤蟆和带着折皱的石蛤蟆座,移到流口嘴子的边沿上当了护栏。
牌坊上那些散碎的雕花木料被周围的民众拿回家烧了。小型的石雕、砖雕就堆积在了牌坊的旧址旁,时间长了它们就被孩子们都丢到海子里去了。最可惜的是那块“牌匾”也因此而丢失了。后来人们传说:见到某某人将“牌匾”拿回了家。近几年,当我询问此人可有此事时,那位老人说:“我当时确实将其拿回家了,可家里的老人说:‘此物在家放着不吉利’,故我又把它送回了原处。”后来就不知其下落了。就这样古老的“九达天衢”牌坊就被毁了,自此而消失了。
好处是那七只石蛤蟆被放到溜口嘴子上保护了起来。我在吕家街小学上学时,每走到那里,只要有空就要坐到油光滑蕴的石蛤蟆上面去玩一会。直到“文革”后期(1975年),它们依旧蹲在那里。
据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德州农机厂铸钢车间”的这块风水宝地,经市政府批准,划拨给了“德州玻璃厂”管辖。故“德州玻璃厂”的领导欲要在此修车间时,遇到了被埋在地下的这七只石蛤蟆。为了保证建设的进度,经厂长批准后,就将这七只石蛤蟆炸毁了(由此还引出了一段小故事)。就这样德州古老的“九达天衢”牌坊,即它的所有“零部件”就完全、彻底的结束了她们的生命。
(三)牌坊的修建时间
至于“九达天衢”牌坊修建的时间,德州的诸多的史志上都没有明确的记载。故在德州城的文史研究界,争论也诸多,好像到此时也没有较可靠的定论。
在我多年的调研中,桥口街、米市街以及附近街巷的老人们都说:牌坊“它是明朝建的”,且此口径在民间还是较一致的。
他们的理由是:
1、该牌坊是建在官道上的跨街牌坊,牌坊名曰“九达天衢”,该词汇的气势之宏大绝伦,绝对不是民间所用的词汇,只有官府衙门才敢提出或应用。再说,在那个封建的年代里,那个老百姓敢提“九达天衢”之词汇呀!就是有如此高的学问,他也绝对没有这么大的胆量。
2、“九达天衢”牌坊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模式绝对是明朝的,再说,德州城的牌坊,多数属明朝的建筑。在德州城内外,也有清朝建的牌坊,可少之又少是极少数也。
3、牌坊上的匾额,相传最初是明朝奸相严嵩题写的(此种说法在这一代的民间里流传了数年),牌坊当然就是明朝建的。再说,在民间人们也一致认为它是明朝的建筑。
看似他们的理由很充足。
我写此文,不敢、也不是否认高人们对“九达天衢”牌坊的研究硕果。但我可保证,我所写的这篇文章中的每句话都是真实的!在我调研过的老人中,年龄最大的(已故)至今约一百肆拾岁左右了,年龄较小的也在九十岁左右了。
这些老人他们都是从小就在“牌坊”边玩着而长大的,他们都对“牌坊”有着深厚的感情,故他们的说法绝对是真实可靠的。
再说,在我牌坊不太清晰的记忆中(但对石蛤蟆的影响是清晰的),经他们的提示我对牌坊的印象也加深了好多,故我敢保证他们说(即我文章中的说法)的都是实言。
(2021年12月整理)
附件:天衢牌坊模拟图:
说明:因该图上的牌坊的外表,与“九达天衢”牌坊的外表大致相似,故借用之。但它们之间有以下几条不同之处:
1、中间通道窄点不如“九达天衢”牌坊的宽,而两边却比“九达天衢”牌坊的宽些。
2、几个扒柱的顶石上没有漂亮的“石蛤蟆”。
3、立柱下方的抱柱石,略比“九达天衢”牌坊的宽大、厚实些。
4、“九达天衢”四个字是我后添上的,望谅解。
5、因在网上没看到原作者的名讳而没署名请谅解,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
注:
1、驿道:也称古驿道,是古代中国设置驿站的通途大道,古代陆地交通主通道,同时也是属于重要的军事设施之一,主要用于转输军用粮草物资、传递军令军情的通道。
2、严嵩(1480年3月3日—1567年),字惟中,号介溪,袁州府分宜介桥村(今江西省分宜县)人。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累迁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六十三岁时入阁,加少傅兼太子太师、谨身殿大学士,后改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诬害夏言,再任内阁首辅,专擅国政近十五年之久。
3、朱启钤(1872~1964),光绪年举人,工艺美术家。1872年生于河南信阳,1964年2月26日卒于北京,享年92岁,他一生经历了清朝末年、北洋政府、民国、日伪、新中国五个历史时期。1912年7月起,曾任内阁交通部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等职。新中国建立后,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
4、栩栩如生: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5、牌坊:这系桥口街、米市街一带对“九达天衢”牌坊的简称
2022年2月 马惠彬 整理
德州二手车农机市场随心,本名马惠彬,男,1944年生于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桥口街,大学文化,企业退休员工。由于我生在运河边、长在德州城,对运河、对德州历史有着德州二手车农机市场特殊的感情,故2005年退休后,便介入了对德州地域历史及德州运河文化的研究,先后写出了有关德州历史和运河文化的文章350余篇、200万余字。先后在各种报刊杂志和书籍上发表了260余篇。写出了各种类型的诗词歌赋等德州二手车农机市场近300余首,在各种报刊杂志和书籍里发表了百余首。已出版《德州史话》 一、二集,《北厂志》、《桥口街志》、《水兽旱船》等书籍。
壹点号玉河微澜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ershou/66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