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二手农机拖拉机百姓网]山东省东明县马头镇南、西、东、北四街行政村村志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东明二手农机拖拉机百姓网]山东省东明县马头镇南、西、东、北四街行政村村志,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二手农机网请查看:二手农机网

  山东省东明县马头镇南、西、东、北四街行政村村志


南街行政村村志

南街行政村位于东明县城南31公里、马头镇政府驻地南1.5公里处,东与权庄村、关庄村毗邻,西与新庄村、李庄村接壤,南与河南省兰考县王楼村相望,北与马头集东街、西街融为一体,赵王河由村中自西向东流过,262省道过村中迤向西南。有居民326户,1447人,均为汉族。有耕地1246亩。

据《王氏家谱》载,明洪武年间王氏祖自山西省洪洞县迁至杜胜集(今马头集)南门外定居,人丁繁衍,渐成村落,因与杜胜集紧紧相连,遂称南关。至解放初,已与杜胜集融为一体,而杜胜集原先只有东、西、北三道街,南关实际就成了杜胜集南街,便改“南关”为“南街”,沿称至今。原南街地势低洼,居民居住多有不便,1976年,村庄整体搬迁至赵王河南岸,习称新南街。1992年,通过对原村址平整、垫高和重新规划,部分村民又迁回原址居住,渐成现村落状。

该村明朝时属河南省祥符县,清朝时属直隶东明县,民国时期属河南省考城县。1949年属东明县第五区,1955年撤区后归马头中心乡。1961年从马头集大队分出,建立南街大队,辖南街、关庄二村。1962年又与关庄分开,各自成立大队。1984年队改村,建立南街行政村。

南街村现有王、张、赵、李、曹、安、陈、陶、单、梁、付、郝、沈、宋14个姓氏,王姓,205户923人,分两支,一支为明洪武二年(1370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现有204户916人,另有异源王姓,清末从长垣县逃荒落户于此,1户7人。李姓,47户202人,大部分是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5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至本镇李庄村,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1年)因种地从李庄村迁入该村,40户172人,另有2户8人、5户22人分别于1910和1922年因住姥娘家从本镇李庄村迁入。张姓,42户177人,其中明洪武二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入此地的39户160人,另有异源张姓两支,1927年从本镇盛店村因逃荒落户2户9人,1978年从本镇王祥寨村入赘落户1户8人。付姓,7户33人,1931年从本镇牛皮店村因做生意投亲落户。陶姓,5户21人,清光绪二年(1876年)从本镇鲍夫庄迁入。安姓,4户19人,1934年因逃荒从安庄(在今本镇窦寨村南,已消失)落户。沈姓,3户16人,清道光二十年(1841年)从曹县蔡口村因种地迁入落户。梁姓,4户14人,1934年从本镇安本屯村因住姥娘家落户。曹姓,2户10人,清同治三年(1863年)从马头集北关因种地落户。赵姓,2户9人,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1年)迁入,原籍及迁入原因不详。郝姓,2户7人,1942年从小井乡西郭屯因做纸扎活迁此落户。陈姓,1户6人,1932年从河南省兰考县陈庄村来此种地落户。单姓,1户5人,清光绪三年(1877年)迁入,原籍及迁入原因不详。宋姓,1户5人,清末杜胜营设衙门时随军驻防落户,原籍不详。该村原来还有苏、杨、潘、刘四姓,在1976年左右先后消失 。解放以后,该村有不少人响应国家号召移民到外地,1956年,王梦信等8户9人移民到新疆,单茂同等4户12人移民到湖北;1957年,王济轩、王济生两家14人迁至黑龙江;1958年,王启法等6户19人移民甘肃。(注:如有必要,姓氏构成和外迁人员可列表。)

在明清及民国时期,该村虽称马头集南关,却与马头集属两省分辖,一直处在马头集防御之外,遭受水灾、匪患严重。明成化二年(1466年),马头集南依长堤修筑城池,独置南关于城外。明嘉靖36年(1557年)重新修葺城池时,再次将南关孤出。明崇祯甲申年(1644年),李自成部进攻杜胜集,首先占据南关,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民国初年,该村任革命军二十四师炮兵团团长的王有纪,为了使乡亲过上平安日子,亲自出面与杜胜集三街会首协商,决定在村南依赵王河堤修筑城墙,与杜胜集城池联为一体。王立国带领全村老少,经过数月的不懈努力,终将村东、南、西三面城墙建成,并建有南城门,上书“迎熏”二字,与题有“畿南”二字的杜胜集南城门遥相呼应。自此,杜胜集也就有了里城门、外城门两个南门。早时,南街村还有火神爷庙、关帝庙、大王庙、白玉庙、马王庙等多处庙宇。现城池、庙宇均不复存在。

南街人历来重视教育,文人辈出。在明清时期,仅王、张两姓就有秀才、儒生30多名。1890年,郡庠生张文炳在村里开馆办学,设启蒙班,为当地培养了很多文化人。1935年,文生王恩起在村里开办私塾,常年教授学生30多名,1945年因其年纪大而停办,学童转入马头集国立小学。1971年,该村在南门外利用集体公房办起了村小学,开设一至三年级3个班,学生60多人,1973年,扩至一至五年级5个班。1978年由南街各生产队出地,在南门外路东、赵王河北沿建马头联中,关庄、新庄、李庄、权庄等村学生都在此读书。1982年联中停办,改称为马头中心校。1987年,村小学迁至中心校院内,1994年合并至中心校至今。自恢复高考以来,该村共有62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其中本科学历28人,研究生3人。

该村受马头集影响,文娱活动相当活跃,早年就有高跷队,逢年过节时,与马头集三街的舞狮队、旱船、秧歌队等一起沿街表演,活跃节日气氛。1933年,王运得将本村的高跷由低拐变高拐,增加了“反身叼花”、“二脚腾空”等高难度动作,很受人喜爱。高跷队规模大时有20多人,延至解放后。1934年,曾在冯玉祥部队武术连当兵的王庆喜,在村里开办了拳场,教习大红拳,招收徒弟20多人。1937年,王二稳、王孟军组建了10多人的板凳头戏班,演唱两夹弦剧目,常年在湖北、河南等地演出,1945年戏班才解散。1981年,该村聘请县北朱口村梅花拳师朱华山在村里开办梅花拳场,有徒弟15人,农闲时练武强身。

解放前,该村农业生产十分落后。土地以赵王河为界分为两类,赵王河北为涝洼盐碱地,冬春白芒芒,夏秋水汪汪,种庄稼几乎难有收成,村民只好刮土淋盐,卖钱度日,1940年前后,全村有80%的户都晒小盐,不少地块都刮成了大坑。赵王河南的地为青沙地,能种庄稼,但多在地主手中,大部分村民靠给地主扛长工为生。一般年景也能赚得半年口粮,掺合野菜勉强度过一年,遇上旱涝年头,往往是血本无归,只得讨饭度日。该村因是马头集南关,商业起步较早。1920年,李玉明就做起了屠宰生意,并开有汤锅,经营生、熟肉制品。之后相继又有王恩普的“同心堂”日杂门市 、“万盛客栈”, 付守成的铜器制作 ,王庆祥的染坊,王永常的棉行,王维凡、王维显兄弟二人的枣行,王国政的粮行,郝新德的纸扎店,王路德、李茂修、王庆方的骡马店,王孟俊的木匠铺,张卫生的油坊,王春贵的豆腐干加工作坊等等。

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南街村农业、工副业、商贸流通业齐头并进,经济迅速发展,南街人逐步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新生活。土地改革后,村民分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高涨。1952年,小麦亩产量由解放前的不足百斤提高到了200斤左右,村民基本上能吃上饱饭。为提高粮食产量,他们不断改善生产条件,1956年,打“行井”16眼,1966年至1967年间,打机井16眼,配置了水车和柴油机、水泵。为便于耕作,1971年,在支部书记王济民的带领下,把全大队零星地块全部归拢到一块,划分为10个大方,建设带沟生产路6条。1978年在县水利局的帮扶下,在赵王河南岸建扬水站一处,安装了柴油机,配置了水泵,河灌替代了井灌,所有土地都成了稳产田。1979年,该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立起了村民彻底摆脱贫困的一个里程碑,随着化肥、良种及农业科技的普及,粮食产量不断增长,80%的地块成了“吨粮田”。特别是1986年以来,变单一种植模式为间作套种,大力发展以棉花为主的经济作物,农民收入逐年增加。林业方面,1964年山东省林业厅果树处卢风鸣处长带领技术员阚金芳驻村指导发展果园,在赵王河南栽植梨树、苹果树80余亩。1965年,公社党委副书记宋世禄驻村组织群众发展桐粮间作,当年就栽植间作带800亩,植树1600余棵。养殖方面,1994年,付金义在家里建起鸡舍,饲养蛋鸡,带动了张进党、王保田、李世东等16户养鸡。2006年村里提供村头荒扶持养殖业,养殖规模迅速扩大,有6户建起了占地亩余的养鸡场,付金义一家养蛋鸡8000只,日纯收入1000多元。该村利用坑塘、涝洼地多的优势,大力发展水产业。1989年,在乡水产站站长李树民、技术员王庆纪的指导下,支部书记王孟汉带领群众进行水产开发,建成可养殖水面120亩,引进了鲤鱼新品种,亩年收入3000余元,涝洼地建成了藕池和水稻田,荒弃多年的污水坑成了“聚宝盆”。

南街村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壮大工副业及商贸流通业,经济建设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1978年,该村利用村庄搬迁后的空地,把马头集会场移到南街。1991年,村里又投资8万余元,对市场进行垫高整修,规划设置了粮食、牲畜、服装布匹、日杂用品、果蔬等交易区,建高标准摊位600余个,并成立了市场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交易,维护秩序,成为方圆几十里有名的大集市。市场的繁荣进一步启迪了人们的经营意识,越来越多的南街人跻身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村里不少人依托市场坐地经商,现在村里有临街门面楼22座180间,有各种店铺近70家。王合法的烟酒批发门市部,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曹州老窖等几家大型酒厂的东明总代理,年销售收入300多万元。1985年,张布景、王秋明、王文礼等共同投资10万元建起了面粉加工厂,1994年面粉厂转卖给王发旺后,规模不断扩大,产品销至西安、郑州等地,年利润10多万元。1989年,王庆贺从开办农机修配门市部起家,购置了旋床、车床等加工机械,建起了庆贺机械厂。1998年,村民张布景、王合理等户开设了粮食收购点,在本地收购小麦、玉米,运至菏泽、大名等地销售,收入丰厚,现全村已开设收粮点9处,是马头镇有名的粮食集散地。瓜果贩运也是南街村的一大产业。1990年,村里一些人从本地用机动三轮车拉西瓜到曹县、河南兰考的农村卖,后来又从河南开封等地拉回苹果、桔子等水果在本地销售。因这项生意本小利大,灵活机动,很快有多户村民加入贩运行列,常年从业者有30户,多时可达120多户。李学云等还联合起来,从陕西 、运城、河南等地拉苹果在本地批发,人均年收入5万多元。

经济的繁荣发展,给南街村带来了可喜的变化。1976年,该村农田全部架设了高压电,1980年,高压电架设到村,农电入户率达100%。1992年,村里4条街道铺修成柏油路,2003年,又对街道进行了重修加宽。现在,南街村电话、有线电视入户率分别达到了80%和60%,太阳能、电脑等高档电器已开始落户农家。有19户购买了家庭轿车,6户购买了大型运输车。他们正在进行新集贸市场的规划,将继续走好大市场带动大发展的路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走在全县前列。


信息来源:东明县马头镇人民政府

西街行政村村志

西街行政村是马头集的一条街,辖西街、西门和盛店三个自然村,居民734户,2913人,均为汉族,耕地3688亩。

该村南临赵王河,北靠一干渠,退水渠从村西穿过,加之紧靠马头集贸易市场,水利条件与位置优势造成了该村发展农业兼商业和养殖业的良好条件。

该村经济基础较好,文化底蕴丰厚,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沿三庄公路新建商业一条街,在村北、村西建了两个居民小区和养殖小区,辖区内街巷全部铺设柏油路面,村貌焕然一新。

1961年底,马头集大队以东、西、南、北四条主要街道划分为四个大队,西街大队为其中之一。1978年,西门和盛店各分出自另建立大队,1984年都改称行政村,1997年两村复并于西街行政村至今。


西街村


西街村位于马头集三贤西大街东段,紧临集贸市场和262省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利于经商和发展二三产业。居民377户,1382人,均为汉族,耕地1354亩。

该村有刘、李、段、朱、霍、孙、常、王、聂、臧十姓。刘氏为大族,分三支:一支275户,997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0%,明永乐二年(1404),其始祖刘元仲由山西洪洞县迁入该村;二支20户,8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7%,明永乐年间(1403—1424)由洪洞县迁入;三支11户,36人,清咸丰年间(1851-1861)由本镇小屯村来此经商落户。李氏,20户,8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7%,明洪武年间(1368-1402)由洪洞县迁洛阳,后迁至本镇李富庄,清道光年间(1821-1850)其七世祖李子梦因经商落户该村。段氏,15户,60人,洪武年间由洪洞迁考城县憨寺村,明万历年间(1573-1619)因种地落户于此。朱氏,15户,51人,永乐年间由洪洞迁本镇柳园,其七世祖朱万冬兄弟三人经商落户该村。霍氏,11户,42人,洪武年间由洪洞迁入。孙氏,4户,13人,1958年由马头公社黄小屯村入赘落户。常氏,2户,12人,清嘉庆年间(1796-1820)由考城县常堡村因种地落户本村。王氏,4户,9人,相传为本村明之前的原居民。臧氏、聂氏分别于建国前后消失。

1972年,该村建基督教堂一处,有教堂8间,信徒200人,每逢礼拜天、三、六日活动,段雪林任教师。2005年,韩国人崔讲师向教堂捐赠人民币3500元。

该村尊师兴教历史悠久。明清时就出庠生等40余人,某支刘家,刘端方为国子监太学生,其子刘茂昭为廪生,其孙刘保生、刘声钤亦是饱学宿儒。如此书得之家并不个别,民国初,该村李庆甫任东明县劝学所(教育局)所长,留心兴学,更使此原本崇尚读书的村子文化风更盛。该村书画闻名,有书法和丹青高手刘庆甫、刘凤岗、刘茂戒、常书泰10等多人。近年巾帼又崭露头角,有主攻人物、有专攻山水、专攻装璜的刘桂云、刘翠姣、刘娇及常方敏等。恢复高考后,该村有92人升入大中专院校,其中本科43人,研究生2人,博士生1人,副教授1人,归国留学生1人;出现了如刘赞臣6子女、刘庶民4子女、刘声芳3子女及刘英范2子女均折桂登第的“大学生户”。

该村文娱生活亦丰富多彩。多年以来,每逢春节,家家自撰对联,立意新,书体殊,俨然别样的一种书法展。元宵节则有赏灯习俗。届时大街小巷成为灯河,甚为壮观。富裕人家常聘能工巧匠,制出各式彩灯,实为精美的艺术品。这一风俗,延至1958年。清末民初,村里组建了舞麒麟队,后又增加跑旱船、大头和尚、秃二翠、竹马、二鬼板、推车、大锔缸等项目,参加人数近百,骨干30余人。逢年过节,演员身着戏装,在锣鼓、铙镲的伴奏中作各种生动的表演,观者如墙,热闹非凡。击鼓高手刘崇宪,能敲击“羊羝头”、“龙虎斗”等雄壮鼓谱,声震云天。1930年,古筝手常书瑞组织了10余人的琴曲戏班,农闲及年节搭台演出,至人民公社成立时还亮了相。1950年抗美援朝期间,该村组建了豫剧班、秧歌队和花棍队。前者多青壮年,后者多青少年参加。戏箱、乐器齐全,常在本村及周边村庄巡回公演。刘声钤扮饰青衣,字清腔圆,韵味十足,1959年参加河南省地方业余文艺汇演获优秀奖,1960年参加开封地区业余文艺汇演获二等奖。文革时期,该村组建了文艺宣传队,排演的“红灯记”、“沙家浜”等节目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褒奖。

东明二手农机拖拉机百姓网

建国前,该村经济基础略好于周边村庄。耕地土质较好。但由于缺乏水源、管理粗糙等因素,产量低而不稳。所以抗灾纾祸能力极低。据老人回忆,民国十六年直奉交战,马头损失惨重,十室九空,有的举家外迁。1936年霍乱病疫漫延,重灾区亦包括该村。1942年百年一遇的旱灾,庄稼颗粒不收。日寇在马头驻扎后,皇协军仗势肆虐,各路顽杂常年在此三省交界处集结,绑票、暗杀、抢劫等事时有发生,老百姓无法安心种田度日。俗话说靠山吃山。该村近有集市,于是都想在集市上寻生路。大致可分三种情况,有本钱的,开粮行、棉花行;本钱少的做小买卖;无本钱的,耍手艺或者卖力。清末民初较有名的生意有:清光绪年间刘钦堂在本街路北开办的“聚兴粮行”,兴隆一时,1927年直奉交战时停办。宣统年间,村民霍化祝在本街路南开 “大兴粮行”,1945年抗战胜利后停办。民国十年(1921)刘茂振在南街路东开粮行一处,1940年日寇驻扎马头时停办。1940年李志梦在本街路南开“义聚堂”粮行,解放战争时期停办。1917年李新建在本街路南开花生行,1930年被土匪绑架后停办。民国初年,刘瑞方在本街路南开“瑞生堂”中药房,门面房3间,介于日寇进驻时停业。1930年刘钦堂在本街路南开“同春堂”中药房,门面3间,1947年停业。1935年,刘飞族在南街路东开“济心堂”中药房,1948年停业。1944年李瑞典在本街路南开“济生堂”中药房,1949年停业。1940年刘天泰、朱祥云、王正罡合伙开办的“正泰祥”日杂商店,火爆一时,1949年停业。另有作坊多处:李瑞环、刘增泽在本街路南、路北开染坊各一处,刘靖之的醋店、刘茂旃的糖坊、刘增凯的粉坊,刘增熙、刘飞沧的小磨香油坊等,均颇具规模。

该村饮食业较繁盛。1930年,刘风聚在本街路南开饭馆一处,下传四代,延续至今。刘子颜和段风柱的馒头店,刘茂德的大笼蒸包,刘二茂的胡辣汤,刘增显的烧鸡,刘茂同的油条,刘发启和刘飞寅的烧饼等也各具特色。名声远扬的是刘慎修的“粘面糊”,以黍米面为主料,佐以大枣、红糖、冰糖,稀粥细熬,文火成饼,粘甜不腻,味正色纯,老少咸宜,享誉大名府南五县,为马头名吃之一。

该村尽管买卖多种多样,但村民基本仍以农耕为本,在糠菜半年粮中,勉强度日。

1948年春,革命力量发展到这里,在地下党的领导下,成立了以刘永田为农会长的农民协会,另有儿童团和模范班(枪班)。按照上级指示,实行了土改。农民分得了土地,做生意的也多旧业重操,村民生活逐步好转。但小农模式,力量单薄,经济发展缓慢。1953年组织了互助组、初级社,群众生产积极性大为高涨。当年冬,打砖井10眼,挖一亩见方的“蓄水塘”两个,植防风林带两条,长600米。1956年转入高级社又办起了多项副业,有糖坊、油坊、粉坊等。建养猪场一处,养羊场两处,组织了马车运输队,搬运装卸队等,集体积累增加。当年春节,每人分了白面、点心、馒头、粉条及现金,群众高高兴兴过了一个祥和的春节。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中,大哄大嗡,“五风”横行,防风林被毁,农田荒芜,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六十年代初,村民处于新的清贫中。1964年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整,很快重新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1964年秋,该村打下泉井8眼,机井12眼,桐粮间作面积700亩,赵王河以南耕地基本上达到旱能浇、涝能排。粮食单产也由建国初的100斤增至400斤左右,提高了四倍。1966年开始的十年浩劫,使农村经济又受重大损失。1969年,原县委书记陈惠民和公社书记宋世禄、副书记温新月在该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时抑制极左思潮的干扰。1972年,在县黄河灌溉指挥部和公社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支部书记刘青峰带领群众,对1958年修建的“马头沉沙池”旧堤进行加高加固,苦干两个月,用工5000多个,完成土方70000立方米,1973、1974年两年共淤灌土地800亩。除道路和沟渠外,人均净增耕地8分。当年播种的小麦、高粱,就分别获亩产420斤和280斤的好收成。成为该村经济巨变的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了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喜人景象。1980年,在支部带领下,利用黄淮海开发工程的资金,高压电架到了井旁,机井配套,实现了自动化浇灌。淤区内修两纵三横5条道路,以路带沟。建桥、涵、闸20余座,路旁植树,林网成方,建成了农田丰产方。1984年小麦、大豆、花生等均获丰收,秸垛连云,家家仓溢囤满。当年人均售粮1000斤。

村民的经济观念正在转变。1985年,开始大面积种植西瓜、辣椒、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刘抓生、刘培业等8户村民率先购买了四轮拖拉机、三轮车等农具,开车种地。从此该村农业在产量、质量、效益等方面逐年递增。农业的发展,拉动了经济的全面发展。同年,视野开阔的刘声印在马头贸易市场开设了农机配件门市部,迅即发迹,兼营板材加工和饭店。此后,该村个体私营工商业接踵兴起。刘荣华开了副食品批发商店,今已有资产百万以上。段保林的“保尔丰”农资公司,职工14人,资产也百万元以上。刘建德开了烟酒专卖店,资产也已超百万。刘培重、刘声广两人分别利用木材下脚料加工木渣开厂,产品畅销曹县、定陶等地。刘庶民开办“仿古斋”石印社,被县政府命名为文化专业户。

该村在发展第二三产业上,另辟蹊径。2000年,在支书刘兴建的带领下,沿三庄公路建成商业一条街,盖起楼房100余间,增加业主50余户。如今超市、餐馆、农资、服务等行业应有尽有,居民还可网上购物,非常方便。

1989年,刘兴壮、孙运高联合办起了养鸡场,养蛋鸡3000只,当年赢利30000余元。在第七个教师节时,他们为教育事业捐10000元,受到社会的赞扬。如今全村已有养殖专业户50余家,其中刘兴旺、刘培重、李金红、刘声厂等人,年纯利润都在5万元以上。1996年东明二手农机拖拉机百姓网该村被镇政府命名为“养殖专业村”。

该村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村风民俗的根本好转,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文明守法户”、“好婆婆”、“好媳妇”等一系列的评选活动,初步形成了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2002年该村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先进党支部”和“文明村”。2003年市委书记陈光到该村视察时给予较高评价。

2004年该村投资20多万元,将四横两纵6条街道,总长2000米全部铺成柏油路面,个体户刘声印捐资3000元立记事碑。目前该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6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家庭小轿车22辆,电脑18台,大型运输车3辆,大型收割机、拖拉机18台,摩托车、电动车、手机基本普及,电话户户通,农用三轮、四轮家家有,正以崭新的面貌向小康村过渡。


西门村


西门村在西街行政村中部。1978年曾自建大队。1984年改称西门行政村,1997年合村并队,复归西街行政村至今。全村206户,906人,均为汉族,耕地1284亩。

该村北临三庄公路,交通便利。一干渠南调水工程在村南与赵王河交汇,水利条件优越。土质南沙北淤,地势平坦,利于耕作。以种植小麦、棉花、玉米等作物为主,兼种西瓜、蔬菜。有养鸡大户20多户,是镇政府命名的养鸡专业村。

由于该村紧靠马头集,经商及逃荒外来者甚多,故姓氏复杂,有张、孙、郭、薛、邵、憨、史、李、高、车、蒋、宋、吴、陶、王、刘、朱等17姓。张姓,原籍河南省滑县张官庙,后迁至东明县东张官寨,清乾隆二年(1737年)其七世祖张万里来经商落户,现62户32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4.%;异源张姓,3户20人,光绪十年(1885)从沙沃乡土地张村逃荒来此落户。孙姓,明万历年间其八世祖孙汝兰从本镇觉正寺迁入,现45户200人,占全村人口的27.4%。郭姓,30户120人,其十一世祖从小井郭庄村迁入本镇柳园村,康熙年间经商迁入此地。刘姓,17户62人,与西街大户刘姓同源。吴姓,9户32人,原籍及迁入时间不详。高姓,9户38人,乾隆四十一年(1777)从东明西关因经商迁入该村。薛姓,7户28人,同治元年(1862)由牛八屯因亲戚关系落户该村。邵姓,6户18人,1922年从本镇邵庄村来住亲戚落户。憨姓,4户17人,光绪十年从三春集庆庄村迁此落户。史姓,3户9人,咸丰五年(1855)从三春集史寨村逃荒来此落户。李姓,2户11人,1928年从马头集南关因亲戚关系在此落户。王姓,2户8人,从盛店村迁入,时间不详;异源王姓,2户8人,1920年从本镇小康寺因亲戚关系迁入;异源王姓,3户9人,1960年从河南省民权县野鸡岗来入赘落户。朱姓,2户6人,1972年从西街因住亲戚落户。车姓,从曹县车砦村因经商迁入,时间不详,现已不存。蒋、陶、宋三姓分别于1956年、1958年、1965年消失。

解放前,该村土地北沙南碱,质地瘠薄,土地收入甚微。人们在艰难中想方设法寻求生路。据查,民国初期,村西有桃林,广数百亩,村民多靠种果树和贩卖瓜果为生。后因果树渐被砍伐,土地开始变得沙碱。一些人在村南的盐碱地上刮土,熬盐熬硝,后发展到30多户,一直延续至解放后60年代。此活又脏又累,大致分刮、淋、晒等工序。春秋季节,盐碱上泛,下午用刮刀把上层盐土刮起来,然后装入大瓮或淋盐池,浇水浸泡后,把盐水淋出来,这叫淋盐。晒盐地多村南。池子瓦片铺底,石灰灌缝,盐水倒进晒盐池,日晒水分蒸发,凝结出盐,这叫晒盐。倘在阴雨天,则用大锅烧煮除去水分。此盐含碱味苦,价格低贱,卖不上钱。但该村不少人就是靠这艰难营生。

受卖盐影响,该村有部分人小本小利地做起买卖,加工经销农副产品。1930年前后,车万祥、张其南等相继在西街路北开设粮食坊子,卖粮食,解放后停业。张永泉的点心店、张录府的粉坊在、孙付全的染坊、郭安珠的木作铺,都享誉数十里。张允南在马头集十字街西街路南开设的鞭炮店,堂号“张恒盛”,所做鞭炮,名曰洪鞭,因有炮捻紧,不怕湿等特点,誉满黄河堤东堤西,一直延续至解放。

解放后,经历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等管理体制变更,合作的生产劳动,增强着人们改造自然的力量和信心,改变着人们的观念。首先是治理风沙,改善农业生产环境。1964年响应国家号召,栽植防护林带600亩,1965年,又发展桐粮间作760亩,使肆虐多年的风沙灾害得到了抑制。1966年开始打砖井、下泉井等,农田灌溉条件有所改善。1973年-1974年两年,和西街村一起引黄灌淤,灌淤地820亩,根本上改变了土质,当年播种的小麦产量翻了一番。第二年,淤区内又获丰收。同期,高压电架设到户到井,电动机水泵代替了人力水车,打面机代替了人力推磨,电灯代替了煤油灯。使村民生产、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1978年,该村建立大队后,村支部和大队带领群众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统一规划全村耕地,兼零为大方,依路带沟,修建了两纵两横4条生产路,全长3000多米,建设桥、涵、闸16座,打机井3眼,使全村的耕地都能达到旱可浇、涝能排,成了稳产田。小麦单产达到了700斤,群众生活基本实现了温饱。

进入新世纪以后,该村于2001年投资1.3万元,对高压线路进行了改造,使全村的动力用电、照明用电有了保障。2003年以后,该村新任领导班子带领群众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倡导种棉花、西瓜,发展经济作物。村民张子瑞连续五年种植西瓜,面积都在5亩以上,每亩收入1200元,成了村里有名的种瓜能手。种棉户潘二仗、张子法,坚持选用良种,科学管理,亩产籽棉都在600斤多斤,每亩收入近2000元,成了村中有名的富裕户。2004年,本镇遭受二十年不遇的特大涝灾,庄稼全部被淹,菏泽市委书记陈光带领市县领导前来视察灾情,慰问受灾群众,鼓励大家抗灾自救,并给重灾户孙广仁家送面粉两袋,救灾款300元。

2005年,村内柏油路街道年久失修,崎岖不平,生产生活极不便利。村干部带领群众筹集资金8万元,苦干近两个月,把路基全部加高,重新铺设了柏油路面,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

该村十分注重发展家庭养殖业和二三产业。本村群众有养殖的传统。1990年,孙运高、张保林、刘兴壮三人筹集资金20万元,建起了养鸡场。养蛋鸡3000只,当年收入30000元,纯利润10000元。1991年又扩大养殖规模,达到10000只。1996年,他们又投资60万元,建立了鲁东饲料厂。该厂占地2500平方米,厂房16间,有颗粒饲料机一套,日产鸡饲料2万斤,自用之外,还可供应本村其他养鸡户。从此该村的养鸡业蓬勃发展起来,现该村养鸡专业户已达26户,年存栏蛋鸡近10万只。2005年马头镇政府把该村北三庄路两侧划为养殖小区,村民养殖积极性再度高涨,养鸡大户不断出现。高俊朋、孙世培、吴连存等户养鸡4000只以上;孙运高有鸡舍30间,养蛋鸡5000只,种鸡1000只,家禽防疫门诊两间,饲料机加工车一处,养猪场一处,交通运输车一辆,固定资产近百万元,成了全镇有名的养殖专业户。郭玉田的养猪场投资10万元,建标准猪舍6间,养肉猪20头,母猪4头,种猪2头,年收入6万元。该村2006年被马头镇政府命名为养殖专业村。2007年9月,菏泽市畜牧局在马头镇召开养殖现场会,有关领导到该养殖小区参观视察,给予了高度评价。

该村在发展养殖业的同时,还创办了一些其他行业。高俊朋利用本地木材资源开办了板材厂,加工板条,销往庄寨、郓城等地,年收入20000多元。张旭光、刘培更等6人投资8万元购买了泥浆泵机组,给群众淤垫厂地和院宅,也承揽河道清淤、坑塘深挖等业务,一年下来收入40000多元。孙山峰开办了榨油坊,年收入也在6000元左右。现在,像农机维修、建筑、馍店等经营项目村里已有近20家。

近年村里的剩余劳力日多,遂纷纷外出打工。2007年,该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60人,涉及到电子、服装、建筑、运输等十几个门类,每年都为家乡带来不少的收入,一些人由打工仔变成了老板。该村张洪高现拥有大型汽罐车3辆,固定资产350万元,年收入260万元。张俊山在大庆开设面粉销售公司,任总经理,专营河北五得利面粉,每月销售 360多吨,年利润20万元。

随着经济的全面发展,用于农业生产和贸易运输的大型农业机械和汽车、轿车等大量购进。该村现有大型收割机6部,拖拉机20部,小轿车8辆。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部分村民生活开始向小康型转变。

该村注重教育,文化底蕴丰富。早在明朝时期,孙姓、张姓就有多人考取功名。孙氏八世祖孙汝兰,万历丙辰年(1616年)进士,官至四川推官、南直隶太平府知府。汝兰乃觉正寺进士孙敦化之侄,原籍陈留县,入仕后,以杜胜营(马头集)设有文武官衙之镇台,遂在西大街路北建立府舍定居,皇帝曾赐“望龙视帅”金匾,百姓俗称“帅府”。此后孙氏家族人才辈出,考取庠生以上者达68人。张陔南、张林春也考取庠生、岁贡。民国初期,刘茂昭、刘飞钺在西街办私塾,有20多人上学,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后,改办国民小学。解放后,建为马头西街小学至今。该村解放来出大中专毕业生55人,本科29人,研究生1人。村民张锁成一家培养出5个大学生,成了远近闻名的文化大户。

该村村民淳朴豪放,喜欢文化娱乐。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些老人、青年下象棋、打扑克。节日农闲时,还演唱几天河南坠子,给村民带来快乐。民间艺人、残盲人吴秀西、孙培周身残志坚,虽双目失明,但学会了唱坠子,吐字清晰,嗓声洪亮,自拉弦伴奏,很受大家喜爱,孙培周演唱的“杨家将”、“刘公案”等剧目,曾唱响冀豫鲁周边的十多个县。1970年后,他又到新疆、黑龙江、江浙一带演唱,也受到当地人们的欢迎。


盛店村


盛店村位于马头集西门外,与西门村隔路相邻,该村南临赵王河,北靠三庄路,水利和交通条件比较优越。居民177户,712人,耕地1050亩。

据传,该村建村时间较早。元末明初,北京到南方的官道从此地经过,有盛氏人家在官道旁开一客店,名“盛家店”,过往的客商多在此食宿停留。后不断有人家移此居住,自然成村,名“盛家店”,后称盛店。清末,该村居民在村南长堤上又僻新址另建一村。因在原村前边,习称前盛店,原村称后盛店,一直延续至今。上世纪八十年代,两村已接接起来,统称盛店。尽管官道今已不存,但官道东、官道西的方位指称仍留在村民口头。

该村明清时期属长垣、东明分辖,民国时归属东明县,解放战争时期归齐宾县。1949年归东明五区李龙庄乡,1955年属马头中心乡。1956年归牛皮店高级社,1957年归马头高级社,1958年归马头大队。1961年马头大队分开后,划入西街大队。1978年与西街大队分开,建立盛店大队,1984年改为盛店行政村,1997年又复归西街行政村至今。

该村有潘、张、王、田、冯、盛、马、李8个姓氏,其中潘姓居多,张姓次之。潘姓,明永乐二年(1404)从山东省青州府诸城县马尔山前枣阳村迁至曹县潘寨村,八世祖潘三元因经商迁入该村,现98户41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0%。张氏两支:一支于清康熙二十年(1682)从马头集东关王庄(今已消失)因做长工落户该村,46户170人,占全村人口的25%;另支11户42人,康熙二十二年(1684)从马头集东关王庄迁入。王氏,12户,53人,清咸丰五年从安庄(今窦寨村西南,已消失)逃荒落户于此。冯氏,7户,29人,清同治三年(1865)从曹县庄寨冯寨村因种地落户于此。盛氏,2户7人;田氏,1户1人,原籍及迁入时间均不详。马氏,1961年迁往曹县白茅村;李氏,1952年迁往河南兰考谭庄村。

该村地处河南、河北两省边缘,更隶属两县分辖,社会秩序不稳,时常遭土匪抢劫和勒索。1933年,村民潘玉山被土匪绑至西南20里以外的茨篷,家人变卖家产,多方凑足银两,方将其赎回。其余村民担惊受怕,惶惶度日。1934年,推选潘俊星为带头人,带领村民挖壕沟打土寨。当年就把寨墙全部筑起,高丈余,周长500米,并建有简易寨门。潘墨山等二十余名青壮年,组织了杆子会,昼夜防范,并练武强身,村民日子稍安。

该村北原有佛爷庙一座,庙地30余亩,建于明万历年间,有山门、大殿、东西廊房等建筑12间,碑碣两通,有和尚主持,庙宇颇具规模,香火兴旺一时。1940年,日寇进驻马头集,为修其炮楼拆除,遗址尚存。

解放前该村经济贫穷落后,文化生活匮乏。一些村民在流浪乞讨中学会了唱小曲小戏,打花鼓等,1930年田玉生、张同顺、冯进如等人成立的花鼓队,不但讨饭时表演,逢年过节也为乡亲取乐。清末民初,该村办起了“板凳头戏、罗罗曲戏班”,自编自演,地方风趣浓厚,深受村民喜爱。李化林、李化良兄弟俩,擅吹尖子号,并且嘴里能同时吹两个号,堪称绝活。据说有一次表演时,曾把大戏对败。1972年该村在潘景爱的倡导下,聘请兰考县四明堂拳师祝培成、周应科、周海图来村收徒授艺,创办大洪拳场。该村80%的青壮年都参加拳场,练功健体,有5名高徒在附近村庄当过拳师,拳场至今仍盛。

该村村民虽然崇尚文化,向往读书,但由于贫穷,读书人一直很少,直到1936年,才聘请牛集牛先生在村北佛爷庙开办私塾学馆,招收本村及柳园、西门学童20人,后因日寇入侵停办。其后村内无学校,儿童均到马头集就读。1959年,大队租民房3间,成立村办小学,一个班, 21名学生。1964年,增加一个复试班,1965年和西街小学合并至今。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该村先后出大中专毕业生34名,其中本科生19名,研究生2名。

解放前,该村是当地有名的“佃户村”,90%的村民靠当长工谋生。民国初,该村开大粪场,有48辆大粪车,靠卖大粪获取微利养家糊口。后也有人依马头集市之地利,开小作坊,做小买卖。1930年,村民潘东贵、张治生等几户兑股办了油坊。同期,潘垒山的粉房也小有名气。他制作的绿豆粉皮,以色白、透亮、耐煮、爽口而享誉马头集市。潘庭祥的小磨香油,潘中和酿造的明流米酒,也倍受百姓欢迎。当长工的王明勋,学会了木匠活,在本村开一木匠铺。他制做的家具,样式新颖,榫眼严紧,多年畅销不衰。其弟王明臣开红炉,打制农具和生活用品,除了养家,还略有节余。

解放后,穷人翻身得解放,走上集体化道路。1955年初级社时,办起了养猪场和羊场,饲养母猪3头,仔猪24头,羊30只。1956年高级社时,村里又搞了条编、熬盐、熬硝、轧油、蒸馍等副业。1958年,大队在该村组建了运输大队,共有32辆马车,张高升任运输队长,梁林生任会计,往返于东明、兰考之间,给供销社及社办厂运送货物。

解放前,该村土地沙碱严重,小麦亩产量不足百斤,百姓生活十分困苦。解放后,村民靠集体力量,采取多项措施治理土地。初级社时就打砖井2眼。1962年,该村采取压沙抬田,挖沟排水等办法,对农田进行治理。1963年为防御风沙,在村北植防风林带3条,总长1500米,栽杨柳树3000多棵。1965年,桐粮间作600亩,行距30米,株距5米,栽桐树2400棵。1966年,打下泉井两眼,机井5眼,并配套水车。至此,农田水利条件好转,风沙危害减少,粮食产量也逐年提高,小麦亩产达到280斤,比1955年翻了一番。

1972年,该村按照大队的统一部署,对1958年修筑的马头沉沙池围堤进行加宽加固,并开挖马头集西门外南北退水渠,为引黄灌淤作好准备。1973年,在县黄河指挥部和公社党委的领导下,开始灌淤压沙,改良土壤。到1974年,全村700余亩沙荒地全部淤灌成了良田。当年用利耧播种的小麦,就获亩产400斤的好收成。

1975年,为便于农田浇灌,该村和西街共同开挖了南北支渠,口宽12米,底宽4米,深2米,全长4370米。当年又修了三纵七横10条生产路,以路带沟,挖斗渠7条,毛渠数条,总长4000余米,修桥、涵、闸27座,把全村耕地都建成了丰产方。1976年春,公社定该村为小麦漫灌试点,小麦获得丰收,平均亩产500斤以上。

解放前,该村人大都以农为生,也有些人利用紧邻马头集市的优势,种植蔬菜、瓜果到集市出售。解放后,村民大多以种菜为业。1958年,该村第七生产队种的茄子,最大的重4.5斤。县委宣传部曾派人专门来采访,照片在县展馆展览。1979年,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后,村民有了自主权,蔬菜种植迅速发展起来,黄瓜、茄子、芹菜、白菜、西红柿等蔬菜,应有尽有,家家有菜园,人人是种菜能手,不仅供应马头集市及周边市场,还远销外省十多个县市,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1984年,调整种植结构,种植西瓜500亩,人均近1亩,平均亩收入800元。

1985年以来,该村开始扩种棉花,面积逐年增加,目前稳定在人均1亩。村民常说:一人一亩棉,花钱不作难。棉花成为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该村也曾组织棉农到外地参观,学习先进经验,改漫播为麦棉套种,改直播为营养钵育苗移栽,通过科学化控、合理施肥等,棉花产量成倍增长。植棉能手潘喜郎、潘占坤选种的鲁棉研15、邯杂429、华杂8号等优良品种,单棵结桃都在80个以上,最多达130个,亩产籽棉600斤以上,收入2000元。

1990年,该村投资5万元,架设了高压电,解决了群众照明和农田灌溉用电问题。1991年,开宽东西大街,使与马头集西大街贯通,街道宽11米,长370米,并铺成了柏油路,彻底改变了街不齐,路不平的面貌。1995年,又投资4.5万元建起了村委办公室暨文化大院,除组织群众学习外,还有篮球场及象棋、扑克等,供村民活动娱乐。

1997年,村主任潘英豪根据市场需求引导村民发展苗木生产,并与镇林场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他带头发展苗木20亩,品种有国槐、垂柳、杨树等,当年就获得了亩产3000元的收入。在他的带动下,该村苗木繁育迅速形成高潮,至现在已发展到40户,年繁育各类苗木200多亩。2000年,潘国在种植的杨苗,因规格高,每棵都卖到1元以上,亩收入近万元。2006年,该村繁育的80亩二年生杨苗,高度都在4米以上,市场每棵售价4.5元,亩收入高达1.5万元。若平均每亩按7000元计算,全村仅此项收入即56万元。苗木生产成为该村的一大支柱产业。

1998年6月,天旱无雨,黄河也引不出水。为解决农业用水,村委会带领群众多方筹集资金2.6万元,买井管、聘打井队,仅用20天的时间就打机井5眼,清洗旧机井5眼,使全村每方土地达到机井2眼,解决了急切用水,又使全部农田有了“双保险”。2000年,该村投资2.5万元进行了电网改造。2005年,又投资13万元将村南北大街铺成了柏油路,长800米,复修东西街路面380米,总长1180米,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

近年来,该村畜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交通运输等小型二三产业发展势头很好。到2007年8月底,该村已有8户养鸡,年存栏蛋鸡20000只。其中潘备战一户养蛋鸡3000只,年收入30万元,纯利润10万元。1997年,潘景仁在村北三庄公路边开办农机维修点,附近村庄拖拉机、三轮车等农机具都到该处维修,年收入过万元。潘景安、冯春记组建的建筑队,现有32人,常年在邻近村庄修建民房,也到外地承包工程,收入不菲。另外还有潘石顺的养猪场、潘十斤的饭店等都名扬乡里。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涌动,村内青年也纷纷外出务工,多达120人。一部分人还发了家,作起了大老板。张兴涛、潘景义靠打工积累购买大型油罐运输车两辆营运,年收入300万元。

目前,该村已拥有小轿车6辆,农用拖拉机、三轮车几乎家家双配套,电视、电话、手机已普及,冰箱、空调等高档电器已进入百姓家。昔日的低矮的土房已绝迹,家家建起了高大、明亮的砖瓦房,潘中典第一个在村里盖起二层住宅楼。村民的交通工具已不再单是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也成了代步工具。2007年,全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村民吃、住、行、医都有了充分保障。

该村将借助三庄公路的交通优势,继续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建设养殖小区,发展蔬菜种植和苗木繁育,争取经济再上新台阶。


信息来源:东明县马头镇人民政府

东街行政村村志

街行政村,下辖东街和权庄两个自然村,共613户,2591人,均为汉族。耕地2548亩。

东 街

东街位于马头集文化大街东段,居民389户,1603人,耕地1432亩。马头集早在 就起了集市,凭着村南运粮码头的优势,买卖兴旺。东街系马头集繁华地段,自然颇有集镇的特点:姓氏杂集,买卖兴隆,才艺人多。

马头集市的兴旺,引得四面八方的人迁此定居谋生。据统计,仅从明洪武二年(1370年)至今六百余年间,就有33姓、45支的异乡人落户此地。目前,除靳、梁、白、牛、闫五姓又从东街迁往外地,尚有28姓40支1603人在此居住。其中有王姓五支,刘姓三支,张姓四支,宋姓二支,赵姓二支,安姓二支,李姓三支及郭、杨、徐、惠、苏、郝、马、乔、宋、郑、付、曹、孙、孔、娄、车、逯、毛、武、权、陈等21姓(各姓原籍、迁入迁出东街时间、原因见附注)。天南海北的人共处融合,取长补短,这是东街发展的基础条件。

东街的很多人,祖上就是经商而来,代代袭任,经验积累,使他们善于抓商机,创名牌,获得比较好的效益。1866年前后的闫永聚烧饼,文火烧烤,外黄内焦,掉在地上,能碎成数块,很受青睐;1879年前后的陈常书烧饼,芝麻酱拌葱花、加调料作芯,火烤得外黄内软,层层透香;1894年前后的徐二述煎包,色泽金黄,入口酥香,享誉甚远,据说,远在三百里的大名府人专程来买;还有曹二和水饺,张家枣糕,乔家黏面糕,刘家、苏家烧饼,王家、孙家馒头,朱家油条,宋家油卷等等东街特色小吃,都让人赞不绝口。道光年间的马三聘醋店,1880年前后的王连重粉坊,1884年前后的郝才客店,1910年前后的张发成刀具,1912年前后的孙青榜油坊,1927年前后的王坤然“英美石油公司”等商店及作坊,也都以物美价廉,服务周到闻名乡里。近年来,东街人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发展二、三产业,成立了建筑队、板材加工厂、木业公司、家具店、食品超市、养殖场等。数百年来,正是这许许多多的厂、店、名牌小吃,使很多东街人有了温饱,其中还不乏大发了的人家。据传,马三聘就是由醋店发了家,建起马头集有名的“马家大院”,院落纵70米,宽40米,占地4亩有余。院分前后两宅,楼房环绕,颇有豪富气象。至于今天靠经营二、三产业发家的,更使昔日的富商难望项背。村民张义生、刘修解、宋进山组建的建筑队,年收入超百万。村民郭排领创建的木业有限公司,投资2600万元,生产线条装饰材料,2007年10月建成投产,安置就业200人,年生产木线一万立方米,产品远销美、日、韩等国,年创汇700万美元,利税900万元。

便利的交通,频繁的人员往来,开阔了东街人的视野,涵养了东街人的性格。他们的文化生活非常活跃。据传,从嘉庆二十年起,该村就先后有过唢呐班、大平调班、高跷队等比较大的、水平也比较高的文化团队。唢呐班擅长吹奏地方戏曲,有“喇叭九”、“喇叭十”等名家,其用鼻孔吹小喇叭算是一绝。大平调戏班是1931年曹聚国组建的,曹本人声音宏亮,绰号“八里嗡”;靳秀章任司鼓,板眼谙娴;《敬德打虎》、《诸葛差将》是该戏班的拿手好戏。1949年王孟月、王同伦等三十多人组成高跷队。队员朱雁毛表演拍蝴蝶、足踩高跷,却能轻移纤步,翩翩起舞,团扇轻扬,摇曳多姿;郝太平表演《怕老婆》,足踩高跷,头顶灯台,跳方桌,钻桌椅,板单叉,打滚翻,磕头罚跪,灯不灭,油不洒,令人叫绝;王同伦反串闺秀,足踩高跷,搔首弄姿,虽是东施效颦,却更妙趣横生。东街人的才智还表现在读书上,旧时该村限于贫困,无力办学,少有功名。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建起小学。至今,该村已有大学本科生53人,研究生7人,博士1人,还有一人赴德留学。

东街还是个农业村,但耕地非沙即碱,产量很低,解放后,东街人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他们采取深翻土地、植树造林、挖台田、搞桐粮间作等措施,固风沙、治盐碱,逐步提高了粮食产量。特别是到了1974年,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他们奋战三年引黄灌淤,获得了巨大成功。1974年是引黄灌淤的准备阶段。该淤区因南北地势悬殊,工程量极大,东边南段的300米围水堤,堤底宽18米,顶宽8米,高3.5米。他们苦干一年零一春,3500米围水长堤才算竣工。1975年、1976年,他们连续作战,终于把该村1200亩沙碱地全部灌淤成平均淤土厚30公分的良田沃土。1977年,他们对土地全面规划,修了总长8000余米四横两纵的生产路,桥、涵、闸14座,把全村耕地建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丰产田。之后,他们调整种植结构,实行科学种田,小麦亩产800斤以上,亩年收入千元以上。

权 庄 村

权庄村位于马头集东门外路南,北与东街相连,南与关庄隔赵王河相望,东与东寺村为邻,西与马头集南街接壤。居民224户,988人,均为汉族。耕地1116亩。

据《权氏家谱》记载,权氏先祖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先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到河南孟邑白波,后至四世祖权林、权江、权深三兄弟,又于明正统七年(1443年),迁此建村,以姓氏命名为权家庄,后演变为权庄。据该村老人讲,庄西还有一村,名油坊店,肖姓居多,故又称肖丰街,清咸丰五年(1855年)因水患消失。

该村明清及民国时期属河南省开封府陈留县小寺保,1949年归属东明县第五区关庄小乡,1955年归马头乡,1956年归马头高级社,1958年归马头公社马头大队,1961年归北街大队,1962年归东街大队,1978年成立权庄大队,1984年改为权庄行政村,1997年复归东街行政村管辖。

该村现有权、闫、张、刘四姓。其中权姓居多, 120户530人;闫姓于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入,现有71户320人;张姓二支,一支于明永乐二年从山西洪洞县先迁至张庄(在牛八屯东北角,已消失),后迁入该村,现有18户72人,另支于清同治二年投亲从张庄迁入,现有4户18人;刘姓于明永乐二年从山西洪洞县先迁至本县黄杨寨,清咸丰年间因种地落户该村。

从1956年至今全村共迁出12户53人。其中,张同合、张恒山、权会礼等3户13人,于1956年移民黑龙江孟县;同年,权广清、权方青2户13人支边新疆;闫留东、权会进2户8人于1957年移民湖北;同年,闫留堂、权方见2户7人移民甘肃;1958年,张恒生、闫玉山2户8人招工郑州铝业公司,后落户该地。

权庄人有一部堪是自豪的历史。从清顺治到光绪,近三百年间,权氏历经七世,出过十余位名人。有顺治年间的庠生权国秀,康熙年间的庠生闫维新和监生闫光祠,雍正年间的举人权度和庠生权永振,乾隆年间的进士权人龙,嘉庆年间的庠生权钜,道光年间的庠生权经纶和官居六品的权顺动。另外,同治年间出生的善医牲畜疑难杂症的兽医闫学产,光绪年间出生的擅长妇科的名医张德用等人也很有名气。尤其乾隆时的权人龙,更是口碑载道,传颂至今。据该村人们传说,权人龙自幼聪慧,勤奋好学,乾隆二十六年中进士,任山东兖州府泗水县教谕。他治学严谨,言传身教,授徒逾百,德隆望重。其学生张百行,系乾隆帝义女驸马。一次,张村与邻庄贺村因争开集市产生矛盾,张百行为村人纵恿赴贺村闹事。每逢贺村大集,他便倒骑烈马,在集市上横冲直闯,闹得一片狼籍,却无人敢惹。权人龙闻知大怒,随身穿毛蓝长衫,百姓打扮,拦在张百行马前。张正待发怒,见是恩师,立即下马跪拜。权人龙当众训斥,观者无不惊奇。为表彰其功绩,乾隆颁旨为其母御奉(圣旨在文革中被毁,其文载于《权氏家谱》)。

不过,历史上的权庄村,经受黄河泛滥,曾长期是个穷村。该村地多沙碱,稍有风起,就黄沙漫天,庄稼枯死。虽然赵王河以南有几百亩好地,却都掌握在富人手里,大部分穷人靠租种地主土地或给大户打长工谋生,所以该村被人们称为“佃户村”。经济条件稍好点的村民,就做点小本生意,赚几个辛苦钱养家糊口。虽有个别人发了财,如光绪年间的村民权方彦,学会泥瓦手艺,成立一个建筑班,替人修房盖屋,据传马头泰山行宫、马家楼院等着名工程就有他承建。但大多数村民还是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艰难日子。

解放后,穷人才翻了身,有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十分高涨。权庄人发展生产先从治盐碱、防风沙入手。1950年,他们在三百多米长的古大堤上栽植数千棵柳树,几年后,形成了天然防风屏障,小麦由亩产不足百斤增至二百多斤。1973年开始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两年时间,共修三横两纵五条生产路,建桥、涵、闸12座。1975年,在赵王河南建起一座扬水站,首次用河水灌溉。1978年后,随着联产承包制的全面铺开,权庄人劳动热情更高,精耕细作,产量大增,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权庄人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机会,办起了皮革厂,生资、日杂门市部,宾馆,照相馆,药店,养鸡场等,特别是养鸡场发展迅速,目前已发展到40多家,养蛋鸡10万余只,肉鸡2万余只,种鸡1万余只,成为马头镇养鸡专业村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该村教育水平也日益提高。据统计,自恢复高考以来,该村已有大学本科生32人,研究生2人,留学生2人(已分别获美国和加拿大博士学位)。是全镇闻名的文化村。现在的权庄村和旧时的佃户村比较,真是天上地下。2005年该村投资12余万元,把村里大街小巷修成了柏油路,二横三纵五条街平整干净;全村目前拥有大型收割机两台、大型运输车1部,小轿车20辆,楼房15座,村民生活已由温饱向小康过渡。

该村有信仰天主教的历史,清末时该村就设有教堂一座,鼎盛时期,教徒多达200余人,现在教徒亦不少。

信息来源:东明县马头镇人民政府

北街行政村村志

街行政村辖北街、贾庄两个自然村。南邻南街村,北依县造纸林场,东与镇林场和后寺村搭界,西与柳园、盛店村接壤。262省道纵贯南北,三庄公路横跨东西,交通便利。村北有一干渠,西有调水工程,排灌设施配套,水利条件优越。全行政村现有448户,1985人,均为汉族。耕地3720亩,大部属黄灌淤区,土质上淤下沙,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

据《东明县志》《长垣县志》记载,清朝时期,北街村隶属东明县第五乡,贾庄隶属长垣县海乔里梁坊保;民国时,北街村属东明县第六区,贾庄属长垣县第七区;1947年,二村同属东明县第五区;1952年,二村仍同属东明县第五区;1958年,同属马头公社马头大队;1961年,同属马头区马头公社北街大队;1984年社改乡镇,同属北街行政村至今。

北街村

北街村位于县城正南35公里处,是马头集的一条北大街,原名华毓街,1956年改称和平街。后以街道和方位命名为北街村。现有346户,1581人,均为汉族。耕地2770亩。

该村现有梁、曹、孙、张、朱、熊、段、王、霍、乔、杨、宋、李、周、刘、吴、黄、焦、安、许、赵、田22姓。各姓户数、人口、原籍、迁入时间和原因,详见附表。

该村解放前生产条件差,土质沙碱,多属不毛之地,农业收入少,粮食难以自给。大多数村民主要靠本村有集市的地利,经商做生意维持生活。他们经商大致有以下几种:有本钱的,开粮行、棉花行;有一技之长的,卖餐饮小吃或做些小买卖;宅院宽敞的,在院内搭棚设铺,开骡马客店;一无所有者,靠出粗力打工混饭吃。总之,为了生存,人人都费尽心思啃“集头”。解放前的百年间,较有名的生意有:1821年,杨大元利用临街的宽宅大院,开起了“茂盛客店”。他勤快和气,待客如宾,曾享誉大名府南五县,以“回头客”为最,客曰:“十里不歇襻,也要住在杨家店”。客店已传四代,如今生意仍然兴隆。在他的影响下,1920年梁万方开了 “梁家骡马店”,红火一时。1925年前后,刘飞翼的酒店、王中顺的烟馆、杨青田的日杂商店、周起成的副食门市也相继开业。1936年,梁凤申开起花生行、张玉山开起棉花行、孙焕义开红炉、周兴龙搞木业修配、梁付生开纸扎铺等。该村还有不少做餐饮小吃生意的,如曹二箱的豆腐脑、曹二信的豆沫、王义仁的烧鸡、段二碰的油饼、陈虎诚的年糕、段凤春的烧饼、黄守仁、黄守义兄弟的菜馍、刘崇义的水煎包、周德升的肉铺等,在当地都颇有名气。也有部分村民一无本钱,二无手艺,只有靠出力吃饭。如梁万青、段凤安等带领一帮人去高村黄河段当临时工,搞搬运,挣钱养家糊口。

该村处于东明、曹县、兰考三县结合部,历史上称之为“三不管”地区。旧社会官府腐败、兵匪横行,各路“神仙”梭来篦往,敲诈勒索,胡作非为,老百姓生无宁日。1940年,日寇盘踞马头,更给该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村民宋克起见鬼子进村,背着包裹逃难时,让鬼子发现,当场被打死;村民吴慈耐因躲避不及,被刀刺身亡;村民王炳臣被视为“嫌疑分子”而砍头遇害;年仅10岁的刘茂厚去瓜地看瓜时,被日寇北口队长用手榴弹炸成重伤,肠子露出体外,惨不忍睹。在日本鬼子的铁蹄下,该村商户停业,农时失耕,集市萧条,田地荒芜,村民惶惶不可终日,直到抗战胜利后才脱离虎口。

1947年,全国的解放战争如火如荼,该村地下党员王长春组织发动群众,成立了以刘永田、刘茂毅为会长的农会,以苏荣久、安秀伦为班长的枪班,以孙保田为团长的儿童团等革命群众组织。在地方党的领导下,他们打土豪、分田地,从此贫苦农民翻身作了主人。

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该村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在党的领导下,他们依靠集体的力量,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努力改变生产条件。1965年,时任县委副书记兼县长的张文义亲自在该村蹲点,带领干部群众,在村北造防风林带6条,总长7500米,栽种柳、杨树18000多棵,打机井10眼,搞台田800多亩。1968年,该村又搞桐粮间作400亩,挖干渠2条,支渠6条,总长3200米。1973年,按照县、社两级党委统一部署,村支部带领群众苦干一冬,加宽沉沙堤,修筑围水堰,动用土方58000立方米,搞好了引黄灌淤工程。1974年,大搞引黄灌淤,将1500余亩沙荒盐碱地,全部淤成了良田沃土。从此,该村的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

1976年,他们本着“沟、渠、路、林、井统一规划,旱、涝、沙、碱、渍综合治理”的原则,土地重新划方,大搞田间工程,每300亩一方,修一纵四横5条生产路,全部以路带沟,总长7500米。利用黄淮海开发专项资金,又修桥、涵、闸21座。使全村耕地达到了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旱能浇,涝能排。1975年,高压线进村入户,不仅解决了群众的照明问题,而且为机井配套和各种加工业提供了动力,该村农田也实现了井灌、黄灌双保险,农业产量一年一个新台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生产责任制,群众的种田热情空前高涨。1982年,小麦单产突破了600斤,总产创历史新高,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1983年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科学种田知识的普及,他们调整种植结构,实行麦棉、麦瓜间作套种,进一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业收入。目前,该村小麦亩产700多斤,套种的棉花、西瓜亩收入近千元。2003年被县授予“科普示范村”。

该村是马头镇政府机关驻地,全镇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位优势带动了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繁荣。1989年,马头集南北大街拓宽,该村沿街1500米两侧,全部盖起两层楼,开始招商引资。一时客商云集,店铺林立,日杂百货、餐饮服务、烟酒副食、农机修配、化肥农药等入驻商户逾百家,已形成繁华的商业一条街。民营企业也蓬勃兴起。1996年,朱等年投资50万元,创办预制板厂;梁培利于2005年投资300万元,创办圣隆棉业有限公司;王红章投资30余万元,建大型浴池一处;周国义买宇通大型客车一辆跑客运;赵建国买斯太尔大型运输车两辆,桑塔纳一辆跑运输;梁培新、刘合民、孙增云、杨兴旺各建加油站一处。这些民营经济生意都很好,收入可观。如今该村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户占50%以上。

为使村民都能致富,同步发展,从2005年起,在村干部的宣传鼓动下,该村又兴起了养殖业,涌现了不少养鸡、猪、羊大户。特别是养鸡,他们充分利用本村600多亩林地,由村委会统一规划,让村民在林间建鸡场、搭鸡棚,发展林下养殖。村支书王和平首先投资15万元,建一处900平方米的鸡棚,养肉鸡8000多只,年收入10万余元。在他的示范带动下,不少户纷纷上马,梁培利投资200多万元,建一处场房面积6000多平方米,占地40亩的养鸡场,养蛋鸡15000多只。马奎元、李付庆等户投资过百万,分别搭了养鸡大棚,户均养肉鸡3000多只。目前,该村有鸡场6处,鸡棚12个。养鸡1000只以上的56家,3000只以上的15家。鸡存栏10万多只,其中蛋鸡5万多只,肉鸡5万多只。年销蛋品1000多吨,出栏肉鸡30多万只,经济收入1000多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鸡村。2006年市政协主席孔令昌、市委副书记贾凤英到该村调研时,曾给予高度评价。

该村重视文化教育。1925年村里就有私塾,1945年又建国民小学,先后培养了一些文化人。解放后,设公办小学一处,一个班,学生30多人。1978年增加到1-5个班,学生160多人。1983年迁三庄路南新校。2003年合校并点,该村仍保留1-2年级2个班,学生80多人。恢复高考以来,全村已有53人先后考入大、中专院校,其中硕士研究生5人。该村还有不少人习武,清末有洪拳师“焦二擀杖”,佛汉拳师宋全福等,如今仍有人练掌拳。村人还热爱文娱活动,明末清初,该村有舞狮队,解放后又增加了划旱船、跑竹马、二鬼扳、推车和大锔缸等,每年正月开始活动,整日锣鼓喧天,活跃了节日气氛,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

在农商并举的同时,该村还注重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不断提高村民的生活条件,推动小城镇建设。1996年投资12.5万元,进行电网改造。2002年,村里投资38万元,将两纵四横主街道全部铺设了柏油路。投资32万元,建起党员活动室、民兵之家、老年活动中心、村民文化大院,配备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棋类等文体设施,充实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如今,该村已拥有农用汽车四辆,大型运输汽车四辆,农用三轮车433辆,小型拖拉机122辆,大型拖拉机18辆,大型收割机8台。其中张德运一户就有大型收割机、拖拉机、掘土机各一台。彩电普及率100%,电冰箱占有率30%以上,电话、手机入户率95%,私人小轿车15辆,摩托车占有率60%以上,自来水即将入户。北街人正满怀信心地向小康村过渡。

贾庄村

贾庄村位于县城正南34.5公里处,马头镇政府东邻。现有102户,404人,均为汉族。耕地950亩。

据村碑记载,明永乐二年(1405年),贾氏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以姓氏命名为贾庄。村东一里许原有一王庄,后因黄河决口,村人外出逃荒,村庄自然消失。

该村原有贾、王、夏、周、张五姓,张姓已于1857年逃荒外迁。现有四姓,贾姓于明永乐二年(1405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现有78户,310人;王姓于明万历元年(1537年)从本县三春集油房村迁入,现有16户,62人;夏姓于1925年从本镇新庄村迁入,现有4户,19人;周姓于1921年从本镇关庄村迁入,现有4户,13人。该村贾瑞进大学毕业安排工作带家属,于1953年将全家5口迁入河南省新乡市。

清末民初,军阀混战,盗匪横行,这里极不太平。为了安全,村民在村周围栽上枣树,编成栅栏当寨墙,村口寨门设一跷板,本村人进出后,把板抽出以防盗匪。然而灾难照样降临,1943年,村民王水被汉奸抓去,以莫须有的罪名勒索钱财,家产全部被迫卖完,放回后不久,被活活气死。

该村文化落后,历史上没有办过学校,穷人也念不起书,村里识字的很少。解放后翻了身,村民子弟开始到马头集去读书,一直延续至今。国家恢复高考以来,本村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有2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

贾庄是佛汉拳第二代祖师贾云露的故里。贾云露,字平西,法号光明,是清代咸丰年间少林寺方丈徐修文、法号纳子的得意门生。据说,贾公武艺高强,辞师后独闯江湖,在清军中曾任先锋官,因保驾有功,被咸丰帝封为都尉。后辞官落籍河北大名府,创办武场,传授佛汉拳,在武术界颇有盛名。

解放前,贾庄是有名的穷地方。清咸丰八年(1858年),黄河决口,使该村本来土质较好的耕地严重沙化,飞沙不成,小麦颗粒不收,遍地长满了刺枣、荆棘、芦苇和茅草。为了谋生,他们打枣,打柴,割芦苇,抢茅草,靠卖枣、卖苇子、卖柴草养家糊口,往西卖到长垣县,往东卖到李八老。后来,有人用探锥探出地下有河水冲积的碳渣,大家又挖碳卖。当时全村清一色的低矮茅草屋,只有一座房子有九层践脚(砖基)。1949年,有人刨树挖出了淤土,村民从中受到启发,想到翻淤压沙。于是大家争先恐后,挑沟深翻土地,深则八尺,浅则二尺,把淤土翻上来,将沙压下去。经过几年的努力,全村翻地100多亩。深翻后的土地,小麦亩产200多斤,高粱、玉米亩产300多斤。贾庄人看到了希望,尝到了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甜头。

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该村的农业生产有了较快发展。1954年农业获得大丰收,全村交售爱国粮1万多斤。村干部贾三群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受到省、地、县三级领导的接见。1964年,还应邀到北京出席建国十五周年国庆观礼。为此,贾庄人受到了鼓舞,他们决心尽快改变生产条件,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这一年,该村大规模植树造林。栽植四道防风林带,总长3880米,受到当时菏泽地委领导任轮升、藉献西的表扬。同年,出席省林业会议,会上被誉为“植树造林示范村”,号召全省学习。1966年,在农业学大寨期间,该村又被评为“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省、地、县领导多次来该村视察调研,推广该村的先进经验。

为彻底改变生产条件,1976年在县、社党委的支持下,该村大搞引黄灌淤,全村1000多亩土地普灌一遍,平均灌淤厚度30公分。通过灌淤,不但改良了土壤,而且扩大了耕地面积,昔日的飞沙地变成了保水保肥的丰产田。1985年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全村植棉500多亩。1992年,又大种西瓜,全村种瓜600多亩。植棉、种瓜进一步增加了群众收入。2001年,全村30%的土地实行林粮间作。2006年,他们又植树造林160多亩,绿化道路7条,全长6000多米,总植树12000多棵。目前,该村绿树成荫,花香鸟语,林茂粮丰,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存环境日益改善。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一个欣欣向荣的新贾庄正蓬勃发展。

附表:

撰稿:郭同合 刘庶民 编辑:段增聚 校核:王广生

信息来源:东明县马头镇人民政府

标签:马头   村民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ershou/9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