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清除龙虾池杂物,有这三种方法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如何清除龙虾池杂物,有这三种方法,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如何清除龙虾池杂物,有这三种方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如何清除龙虾池杂物,有这三种方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如何清除龙虾池杂物,有这三种方法

2、如何灭杀土壤中的根螨

如何清除龙虾池杂物,有这三种方法

如何清除龙虾池杂物,有这三种方法

生物清除法:利用鳜鱼只采食活性饲料的特性,将龙虾池中的小杂鱼变成经济价值高的鳜鱼,提高池塘养殖效益。

生物凝聚素清除:没有套养鳜鱼的话,可以直接用血红蛋白类凝聚素杀死小杂鱼。

茶籽饼清除法:在淡水龙虾池的精养中,如果发现野生鱼多的话,每亩水面可以使用8~10公斤的茶籽饼,用水浸泡后洒在池塘里。

如何清除龙虾池杂物,有这三种方法

一、生物清除法

利用鳜鱼只采食活性饲料的特性,将龙虾池中的小杂鱼变成经济价值高的鳜鱼,提高池塘养殖效益。不添加饲料鱼的情况下,每亩水面可以配合饲养鳜鱼苗3~5尾的后期适当添加饲料鱼的话,每亩水面可以配合饲养鳜鱼苗10~15尾。一般每亩水面可生产鳜鱼150公斤,龙虾160公斤,纯利润4000元。

二、生物凝聚素清除

如果龙虾池没有套养鳜鱼的话,可以直接用血红蛋白类凝聚素杀死小杂鱼。例如,使用“杀鱼保虾安”,水稀释2000倍后,整个游泳池洒落,每亩水面1米的水深使用60~80毫升。可以清除池塘里的各种野杂鱼、螺蚌、内类等,但对虾蟹无害。

三、茶籽饼清除法

1、茶籽饼中含有12%~18%的茶皂素,溶解水生动物的红细胞,可以杀死野杂鱼、螺母、河蚌、青蛙蛋、蝌蚪和水生昆虫的一部分,但对虾蟹几乎没有影响。

2、在淡水龙虾池的精养中,如果发现野生鱼多的话,每亩水面可以使用8~10公斤的茶籽饼,用水浸泡后洒在池塘里,一方面可以去除池塘里的野生鱼,另一方面可以促进龙虾的脱壳。

如何灭杀土壤中的根螨

如何灭杀土壤中的根螨

土壤中的根螨可以通过药液灌根、耕翻冬灌等方式灭杀。

药液灌根:用20%双甲脒乳油1000-1500倍液浇灌植株的基部,或浇灌48%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药液渗入土壤后即可灭杀根螨。

耕翻冬灌:耕翻土壤时可以杀伤根螨,部分被翻到土壤表面的根螨会被晒死,而进行冬灌可直接灭杀在地下休眠的螨体。

如何灭杀土壤中的根螨

一、如何灭杀土壤中的根螨

1、药液灌根

用48%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浇灌植株的基部,或浇灌20%双甲脒乳油1000-15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5%噻螨酮乳油42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000-1500倍液,待药液渗入土壤中后即可灭杀根螨。

如何灭杀土壤中的根螨

2、农业措施

(1)收获后,彻底清理田间的植株残体,然后集中烧毁。

(2)适时耕翻、冬灌,耕翻机械可以杀伤土中的螨体,或将根螨翻至地面晒死,而进行冬灌则可以直接灭杀在土壤中休眠的根螨。

(3)适期早播,早播田块受到根螨的危害程度一般比较轻。对于严重受害的田块,可轮作小麦、大麦等作物。

如何灭杀土壤中的根螨

3、使用无虫繁殖材料

(1)将无虫的繁殖材料作为基质,调运的寄主秧苗或鳞茎应加强检验,及时淘汰带虫秧苗或鳞茎,发现螨体时要立即消毒,防止根螨扩散。

(2)插种秧苗前,用5%噻螨酮乳油2000-3000倍液(或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3000-40倍液)将根部浸泡5-10分钟。

如何灭杀土壤中的根螨

二、根螨是怎么生成的

1、根螨1年可以发生多次,所以世代重叠情况较严重,当它们的生存环境恶化时,第1代若螨进入休眠,期间不食不动(在此状态下根螨对不良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不会受到寒冷、燥热、短期内缺少食物等问题的影响),待环境转好后会发育成第2代若螨。

2、根螨喜欢生活在土壤中,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当平均气温为10-30℃时,它们可以正常发育、活动,当气温低于10℃时,根螨会停止活动。

如何灭杀土壤中的根螨

3、根螨行动迟缓,避光性较强,当土壤中的温湿度较适宜时,根螨的数量会快速增加。

4、罗宾根螨常出现在连作的洋葱田、潮湿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且晚播田块一般比早播田块更容易发生。

标签:可以   土壤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00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