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星瓢虫是害虫吗?哪些瓢虫是害虫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十一星瓢虫是害虫吗?哪些瓢虫是害虫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十一星瓢虫是害虫吗?哪些瓢虫是害虫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十一星瓢虫是害虫吗?哪些瓢虫是害虫 ♂
十一星瓢虫是害虫吗?哪些瓢虫是害虫十一星瓢虫是害虫,主要危害茄科植物,成、幼虫在叶背上剥食叶肉,只留表皮,形成许多不规则的半透明细纹,也可以把叶子吃成孔状或只保存叶脉,严重时叶子干枯、变褐,进而全株死亡。茄二十八星瓢虫、十星瓢虫、马铃薯瓢虫为瓢虫中的害虫。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六条瓢虫、龟纹瓢虫、大突肩瓢虫、澳洲瓢虫为瓢虫中的益虫。
一、十一星瓢虫是害虫吗
十一星瓢虫和二十八星瓢虫一样是害虫。十一星瓢虫是植食性瓢虫,主要危害茄科植物,成、幼虫在叶背上剥食叶肉,只留表皮,形成许多不规则的半透明细纹。也可以把叶子吃成孔状或只保存叶脉,严重时叶子干枯,变成褐色,全株死亡。茄果、瓜条被啃破的地方经常破裂,组织僵硬、粗糙、有苦味,不堪食用。
二、哪些瓢虫是害虫
1、茄二十八星瓢虫: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寄生植物是土豆、茄子、西红柿、青椒等茄科蔬菜和黄瓜、冬瓜、丝瓜等葫芦科蔬菜,还危害豆类、龙葵、酸浆、曼陀罗、烟草等,成虫和幼虫吃叶肉,残留表皮呈网状,严重时全叶食尽,此外尚甜食瓜果表面,受害部位变硬,带有苦味,影响产量和质量。
2、十星瓢虫:十星瓢虫的成虫和幼虫吃叶片,使得叶片呈孔洞或缺刻状,或者吃光叶片只留下叶脉,幼虫成熟后进入土中筑室化蛹,成虫羽化后转移到寄主的危害,主要吃葡萄、野葡萄和五敛莓等植物。
3、马铃薯瓢虫:马铃薯瓢虫成虫,幼虫在叶背上剥食叶肉,只留表皮,形成许多不规则的半透明细纹,也可以把叶子吃成孔状,甚至只留叶脉,严重时叶片干枯、变褐,全株死亡,果实被啃食的地方常常破裂、组织变僵、粗糙、有苦味,不能食用。
三、哪些瓢虫是益虫
1、七星瓢虫:七星瓢虫是益虫,成虫可以捕食麦蚜、棉蚜、槐蚜、桃蚜、介壳虫、壁虱等害虫,大大减轻树木、瓜果和各种农作物受害,被称为“活农药”,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
2、异色瓢虫:异色瓢虫的成虫和幼虫除了捕食棉蚜外,还可以捕食棉铃虫的卵和低龄幼虫,成虫日最大平均捕食棉铃虫卵70粒左右,幼虫没有捕食棉铃虫卵,棉铃虫最初孵化幼虫,成虫70头,四龄幼虫69头。
3、六条瓢虫:六条瓢虫又称六斑月瓢虫,幼虫体色黑,体背中央有白色纵斑,吃多种蚜虫,成虫斑型变异多达20种以上,但前胸背板斑纹稳定,普遍分布在平地至低海拔山区,常见于有蚜虫的植物上活动,全年可见。
4、龟纹瓢虫:龟纹瓢虫是益虫,捕食蚜虫、叶蝉、飞虱等,在棉田7、8月捕食伏蚜、棉铃虫和其他害虫的卵和低龄幼若虫。同时,7~9月也是果园内的重要天敌,在苹果园吃蚜虫、叶蝉、飞虱等害虫。
5、大突肩瓢虫:大突肩瓢虫成虫体长0.8~17毫米,周缘卵圆形或长卵形,背面半球形,腹面扁平,数量少,捕食介壳虫,而且成虫、幼虫都捕食甘蔗棉蚜,分布在广西、福建、台湾、广东、贵州、云南等地。
6、澳洲瓢虫:澳洲瓢虫是农业益虫,原产于澳大利亚,喜欢遮蔽环境,有假死习性,最初孵化时总是集中取食吹绵蚧雌成虫,然后逐渐分散。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引进澳洲瓢虫防治吹绵蚧,中国从1955年开展引种研究利用,有效控制了吹绵蚧的发生,已知分布在南方各柑橘产区。
十万个为什么作用是谁?51 ♂
十万个为什么作用是谁?5
如果您是问作者的话:《十万个为什么》这书名,并非少年儿童出版社首创,而是借用了苏联著名科普作家伊林(真名为伊利亚·雅科甫列维奇·马尔夏克)一本书的书名.伊林在大学时学化学,31岁的他出版第一本书《不夜天》.此后,创作了《十万个为什么》、《在你周围的事物》、《自动工厂》、《原子世界旅行记》、《人怎样变成巨人》等作品. 伊林写的《十万个为什么》是一本小册子,大约只有五万多字.书的副标题是“室内旅行记”.那本书用文学的笔调,带领读者在室内旅行,从水龙头到书橱到大衣柜,提出一个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作用是谁?52 ♂
爬山虎的作用是哪些?
爬山虎为葡萄科、爬山虎属落叶大藤本,又名地锦、爬墙虎、捆石龙。 【园林用途】 爬山虎叶大稠密,春秋两季叶呈红、橙两色,并具有镶嵌性,又可大面积在墙面上攀缘生长,是极其优良的墙面绿化和建筑物美化的装饰植物,尤其适合高层建筑的垂直绿化。墙面经覆盖后,可减少墙面的风化损坏,并能达到隔热、保温、减少噪音的作用。也适用于作地被,应用于疏林下、坡面、沟面、假山石等处,目前已被应用于高架桥的立柱上。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09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