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立枯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水稻立枯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水稻立枯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水稻立枯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水稻立枯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2、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技术,附危害症状和发病原因

3、水稻立枯病,附具体介绍

4、水稻红白线虫成虫介绍,附防治要点

水稻立枯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水稻立枯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芽腐: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苗的芽或根呈褐色,病芽扭曲、腐烂死亡,种子或芽基部产生霉菌层。

针腐:多发生于幼苗立针期至2叶期,病苗心叶枯黄,叶片不开展,基部变褐,叶鞘上有褐斑,病根也逐渐变黄褐色。

黄枯、青枯:多发生在幼苗2.5叶期前后,病苗叶尖不吐水,叶色枯黄、枯萎。

水稻立枯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一、水稻立枯病的危害症状

1、芽腐

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苗的芽或根呈褐色,病芽扭曲、腐烂死亡。种子或芽基部产生霉菌层。

2、针腐

多发生于幼苗立针期至2叶期,病苗心叶枯黄,叶片不开展,基部变褐,叶鞘上有褐斑,病根也逐渐变黄褐色。种子与幼苗基部交界处产生霉菌层,茎基弱,易折断,育苗床中幼苗多成群,成片死亡。

3、黄枯、青枯

多发生在幼苗2.5叶期前后,病苗叶尖不吐水,叶色枯黄、枯萎,穴形迅速向外扩展,苗基部和根容易断裂,叶子刺破。天气晴朗时,幼苗迅速表现出青枯、心叶和上部叶。“打绺”。幼苗叶色青绿,最后整株萎蔫。在插秧后本田出现成片青绿枯死。

二、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措施

防治立枯病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1、在水稻秧苗1-2叶期时,使用奥力克(青枯立克)50ml+大蒜油15ml,兑水15公斤喷雾,5-7天1次,连喷2次。为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建议喷雾时每15公斤水加叶面肥(沃丰素)25ml。发病中后期使用奥力克青枯立克100ml+大蒜油15ml,进行喷雾,3天一次,连喷2到3次。

2、精心选种与晒种。提高催芽技术,防止种子受伤,提高种子生命力和抗病力。

3、适期播种,播种密度不要过大。应在气温稳定通过6℃时播种,不要盲目抢早。从理论上讲,播种密度以300g/m2为宜。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农民为了节省农膜等生产成本,以及考虑到出苗率、使用插秧机等原因,往往会加大播量,即便如此,播种量也绝对不能超过500g/m。

4、苗床管理。要做好防寒、保温、通风、练苗等环节的工作,提高幼苗抗病力,防止和减轻立枯病、恶苗病的发生。

5、加强田间管理。要做好防寒、保温、通风、炼苗环节,做到前保(出苗前保温)、中控(出苗后至3叶期控温)、后炼(3叶期至插秧前调温),提倡稀插早育苗,控制温湿度不徒长。一叶一心期保持温度25-30℃尽量少浇水,第2叶期后必须使其逐渐适应寒冷条件,三叶一心期温度不超过25℃,土壤水分充足,但不能过湿。3叶期后白天应揭膜通风锻炼,夜间如果无霜冻最好也要揭膜使之经受低温,这样可以培育出抗寒力强的壮秧。

6、苗床土壤消毒用3.2恶甲水剂300倍液喷洒,用广灭灵水剂浸种24-48h或于1叶1心期喷洒500-1000倍液。水稻秧苗1叶1心期,每盘用15%立枯灵液剂0.9g加水1L喷洒。用70%敌克松粉剂500倍液或1%硫酸铵进行喷雾,并注意保持床土湿度,以有效防止立枯病的危害。在秧苗发病初期,施立枯清每平方米用药1-1.5g,对水均匀喷在苗床上。

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技术,附危害症状和发病原因

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技术,附危害症状和发病原因

水稻苗1-2叶期,使用奥利克(青枯立克)50ml,大蒜油15ml,水15公斤喷雾,5-7天1次,连续2次喷雾。仔细选种和晒种,适时播种,播种密度不宜过大。苗床要做好防寒、保温、通风、练苗等环节工作,要做好防寒、保温、通风、育苗环节,前保、中控、后炼,提倡稀少育苗,控制温湿度,注意保持苗床土壤湿度。

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技术,附危害症状和发病原因

一、水稻立枯病的发病时期

幼苗在2-3叶期胚乳消失,抗寒能力最差,日平均气温低于12-15°c时生育受阻,抗病性显着减弱,病原菌容易侵入,此时低温下雨时立枯病最容易发生。因此,干旱育苗2-3叶期是立枯病流行的主要时期。

二、水稻立枯病的危害症状

1、芽腐,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苗的芽或根部呈褐色,病芽扭曲、腐烂死亡。种子或芽基部产生霉菌层。

2、针头腐烂,多发生在幼苗立针期至2叶期,病苗心叶枯黄,叶片未开展,基部呈褐色,有时叶鞘上产生褐斑,病根也逐渐变黄褐色。种子与幼苗基部交界处产生霉菌层,茎基弱,易折断,育苗床中幼苗多成群,成片死亡。

3、黄枯、青枯,多发生在幼苗2.5叶期前后,病苗叶尖不吐水,叶色枯黄、枯萎,穴状迅速向外扩展,幼苗基部和根部容易断裂,叶子刺绣。天气晴朗时,幼苗迅速青枯,心叶和上部叶片“打绺”。幼苗的叶子是绿色的,最后整株枯萎了。插秧后,本田青绿枯死。

三、水稻立枯病的发病原因

1、气候条件、低温、雨水、光线不足是诱发立枯病的重要条件,其中低温影响最大。低温条件下幼苗抗病能力下降,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气温过低,对病菌的发育和侵染影响较小,但对幼苗的生长不利,根系发育不良,吸收营养能力下降,有利于病害的发展。天气持续低温和雨后晴朗,土壤水分不足,幼苗生理失调,病害恶化。

2、侵染循环,水稻立枯病属土传病害。由多种病原菌感染引起的,主要有半知菌亚门肿瘤座菌目孢菌素属于孢菌素、草谷孢菌素、木贼孢菌素、茄腐孢菌素、Fu串珠孢菌素和无孢菌素、丝核菌素属于立枯菌素等,鞭菌素亚门霜霉菌目腐菌素属于腐菌素属于真菌。镰孢菌素一般以菌丝和后垣孢子在各种寄主的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环境条件适当时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受到侵害。丝绸核菌以菌丝和菌核在寄主病残中和土壤中越冬,用菌丝在幼苗之间蔓延,受到侵害。

3、苗的素质、丝核菌、镰刀菌等水稻立枯病源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均为弱寄生菌,一般可在水中或土壤内腐烂生活。这种病原菌的致病性不强,一般不应侵入强壮的幼苗,天气不好和管理不当,幼苗生长弱,抵抗性下降后,各种弱寄生菌乘虚而入蔓延。因此,苗质差、生长弱、抗病能力差是立枯病的直接原因。

四、水稻立枯病的综合防治

1、水稻苗1-2叶期,使用奥利克(青枯立克)50ml,大蒜油15ml,水15公斤喷雾,5-7天1次,连续2次喷雾。为了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建议喷雾时每15公斤水加25毫升叶面肥。发病中后期:使用奥利克青枯立克100毫升蒜油喷雾,每3天喷雾2-3次。

2、仔细选种和晒种。提高催芽技术,防止种子受伤,提高种子的生命力和抗病能力。

3、适时播种,播种密度不宜过大。气温稳定通过6℃时播种,不要盲目提前。理论上,播种密度最好是300g/m2。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农民为了节约农膜等生产成本,考虑到出苗率、使用插秧机等原因,广播量往往会增加,即使如此,广播量也绝对不能超过500g/m。

4、苗床的管理:要做好防寒、保温、通风、练苗等环节工作,提高幼苗的抗病能力,防止和减轻立枯病、恶苗病的发生。

5、加强田间管理。要做好防寒、保温、通风、育苗环节,前保(育苗前保温)、中控(育苗后至3叶期温度控制)、后炼(3叶期至育苗前温度控制),提倡稀少育苗,控制温湿度。一叶一心期保持温度25-30°C尽量少浇水,第二叶期后应逐渐适应寒冷条件,三叶一心期温度不超过25℃,土壤水分充足,但不得过湿。3叶期后白天要通风锻炼,夜间没有霜冻也要通过低温来培育抗寒能力强的幼苗。

6、苗床土壤消毒用3.2恶甲水剂300倍液喷洒,用广灭灵水剂浸泡种子24-48h或1叶1心期喷洒500-1000倍液。稻苗1叶1心期,每盘15%立枯灵液剂0.9g加水1L喷洒。用70%敌克松粉剂500倍液或1%硫酸铵喷雾,注意保持苗床土壤湿度,有效防止立枯病危害。幼苗发病初期,每平方米用药1-1.5g,水均匀喷在床上。

水稻立枯病,附具体介绍

水稻立枯病,附具体介绍

发病时期:旱育秧苗2~3叶期是立枯病流行的主要时期。

危害症状:芽腐、针腐、黄枯、青枯。

发病原因:低温、阴雨、光照不足;侵染循环;秧苗素质差、生长弱、抗病抗逆力差。

综合防治:适时喷雾防治;精心选种与晒种;适期播种,播种密度不要过大;做好苗床管理;加强田间管理;苗床土壤消毒。

水稻立枯病,附具体介绍

一、水稻立枯病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秧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气温过低、温差过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秧苗细弱、种量过大等因素,田间症状主要表现为出苗后苗枯萎、容易拔断、茎基部腐烂、有烂梨的味道,发病较重的整片死亡,病株基部大多长有赤色霉状物。

二、发病时期

秧苗在2~3叶期时胚乳将近耗尽,抗寒能力最差,日平均气温低于12~15℃时生育受阻,抗病性显著减弱,病菌易侵入,此时若遇低温阴雨最易发生立枯病。因此,旱育秧苗2~3叶期是立枯病流行的主要时期。

三、危害症状

1、芽腐: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苗幼芽或幼根变褐色,病芽扭曲、腐烂而死亡。在种子或芽基部产生霉层。

2、针腐:多发生在幼苗立针期至2叶期,病苗心叶枯黄,叶片未开展,基部呈褐色,有时叶鞘上产生褐斑,病根也逐渐呈黄褐色。种子与幼苗基部交界处产生霉层,茎基弱,易折断,育苗床中幼苗多成簇,成片发生和死亡。

3、黄枯、青枯:多发生在幼苗2.5叶期前后,病苗叶尖不吐水,叶色枯黄枯萎,成穴形迅速向外扩展,幼苗基部和根部容易断,叶片打绺。在天气骤晴的时候,幼苗迅速表现青枯,心叶及上部叶片“打绺”。幼苗叶色青绿,直到最后整株萎蔫。在插秧后本田出现成片青绿枯死。

四、发病原因

1、气候条件

低温、阴雨、光照不足是诱发立枯病的重要条件,其中低温影响最大。低温条件下幼苗抗病能力下降,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气温过低,对病菌的发育和侵染影响较小,但对幼苗的生长不利,根系发育不良,吸收营养能力下降,有利于病害的发展。如果天气持续低温和或阴雨后暴晴,土壤水分不足,幼苗生理失调,病害发生会加重。

2、侵染循环

水稻立枯病属于土传病害。由多种病原菌感染引起的,主要有半知菌亚门瘤座菌目镰孢菌属尖孢镰孢菌、禾谷镰孢菌、木贼镰孢菌、茄腐镰孢菌、串珠镰孢菌及无孢目、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等,还有鞭毛菌亚门霜霉目腐霉菌属的腐霉菌等真菌。镰孢菌素一般以菌丝和后垣孢子在各种寄主的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环境条件适当时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受到侵害。丝核菌以菌丝和菌核在寄主病残体中和土壤中越冬,用菌丝在幼苗之间蔓延传播,进行侵染为害。

3、秧苗素质

丝核菌和镰刀菌等水稻立枯病病源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均为弱寄生菌,一般可以在水中或土壤中营腐生生活。这种病菌的致病性不强,一般不侵入强壮的幼苗,只有在天气不好和管理不当时,导致幼苗生长弱,抵抗性下降后,各种弱寄生菌乘虚而入并且蔓延。因此,秧苗素质差、生长弱、抗病能力差是发生立枯病的直接原因。

五、综合防治

1、水稻秧苗1~2叶期,使用奥力克(青枯立克)50ml+大蒜油15ml,兑水15kg喷雾,5~7天1次,连续喷2次。为了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建议喷雾时每15kg水加25毫升叶面肥。发病中后期使用使用奥力克青枯立克100ml+大蒜油15ml喷雾,每3天1次,连续喷2~3次。

2、精心选种与晒种:提高催芽技术,防止种子受伤,提高种子的生命力和抗病能力。

3、适时播种,播种密度不宜过大:应该在气温稳定通过6℃时播种,不要盲目提前。理论上,播种密度最好是300g/㎡。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农民为了节约农膜等生产成本,并且考虑到出苗率、使用插秧机等原因,往往会增加播量,即使如此,播量也绝对不能超过500g/m。

4、苗床管理:要做好防寒、保温、通风、练苗等环节工作,提高幼苗的抗病能力,防止和减轻立枯病、恶苗病的发生。

5、加强田间管理:要做好防寒、保温、通风、育苗环节,前保(育苗前保温)、中控(出苗后至3叶期控温)、后炼(3叶期至插秧前调温),提倡稀插早育苗,控制温湿度不徒长。一叶一心期保持温度25~30摄氏度,尽量少浇水,第2叶期后必须让其逐渐适应寒冷条件,三叶一心期温度不超过25℃,土壤水分充足,但不得过湿。3叶期后白天要揭膜通风,夜间没有霜冻时最好也要揭膜让它经受低温,这样可以培育出抗寒力强的壮秧。

6、苗床土壤消毒:用广灭灵水剂浸种24-48h或于1叶1心期喷洒500~1000倍液。水稻秧苗1叶1心期,每盘用15%立枯灵液剂0.9g加水1L喷洒。用70%敌克松粉剂500倍液或1%硫酸铵进行喷雾,并注意保持床土湿度,以有效防止立枯病的危害。在秧苗发病初期,施立枯清每平方米用药1~1.5g,兑水均匀喷在苗床上。

水稻红白线虫成虫介绍,附防治要点

水稻红白线虫成虫介绍,附防治要点

水稻红白线虫成虫即稻摇蚊,幼虫危害水稻根部为主,幼虫生长到2毫米时表现为红色,此后依附在活泥中稻根上,继续危害。

水稻红白线虫虫卵4-5天孵化幼虫,幼虫12-14天化蛹。

稻摇蚊每年发生四代,第一、二代幼虫危害水稻较重,第三、四代幼虫危害较轻。

对于稻摇蚊,首先排水晒田2-3天,然后亩用100-200克硫酸铜,分装到布袋里,随灌溉水流入稻田。

水稻红白线虫成虫介绍,附防治要点

一、水稻红白线虫成虫介绍

1、水稻红白线虫成虫即大家熟知的稻摇蚊,是摇蚊科摇蚊属的一种昆虫。

2、水稻红白线虫幼虫危害水稻根部为主,影响水稻生长,严重时漂秧、死苗。

水稻红白线虫成虫介绍,附防治要点

3、水稻红白线虫在黑土地、草甸土、盐碱土、老稻田等土质粘重的地块产卵,4-5天就会孵化幼虫,幼虫在水稻根部危害幼根。幼虫生长到2毫米时表现为红色,此后依附在活泥中稻根上,继续危害。幼虫12-14天化蛹。

4、稻摇蚊每年发生四代,以成虫越冬,越冬成虫次年4月末出现,5月上旬产卵,第一代幼虫5月中旬出现,第一代成虫5月末出现。稻摇蚊第一、二代幼虫危害水稻较重,第三、四代幼虫危害较轻,基本无危害症状。

水稻红白线虫成虫介绍,附防治要点

二、稻摇蚊防治要点

1、受稻摇蚊危害后排水晒田2-3天。

2、每亩使用100-200克硫酸铜,计算出各畦用药量,分装到布袋里,放到进水口处,随灌溉水流入稻田里,有效治虫、防青苔。也可将水放干,在进水口处放置装有90%晶体敌百虫的布口袋,当放水至1寸左右深时,堵死进水口,等待12小时稻摇蚊就会爬出水面,最后因中毒卷曲死亡。

水稻红白线虫成虫介绍,附防治要点

3、撤水后在根区土层施药,亩用15%毒死蜱(乐斯本)颗粒剂70-100克或3%呋喃颗粒剂133-200克,与土壤或肥料混合后撒施。也可以亩用48%毒死蜱50-80毫升,兑水喷雾,亩用41%阿维·毒死蜱75-100克,兑水喷雾,亩用90%晶体敌百虫600倍液兑水喷雾,视虫情喷1-2次即可。

标签:水稻   幼苗   危害   喷雾   土壤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21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