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购买复混肥,选择不当或施用不当会导致作物减产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如何正确购买复混肥,选择不当或施用不当会导致作物减产,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如何正确购买复混肥,选择不当或施用不当会导致作物减产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如何正确购买复混肥,选择不当或施用不当会导致作物减产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如何正确给鱼苗换水,换水不能太勤

2、如何正确计算猪的体重

3、如何正确购买复混肥,选择不当或施用不当会导致作物减产

4、如何正确贮藏百合球,一般可使用沙土层积法

如何正确给鱼苗换水,换水不能太勤

如何正确给鱼苗换水,换水不能太勤

换水频率:换水频率不宜过勤,一般每7天换水一次为宜。

换水注意事项:换水过程中,速度一定要慢,避免水流对鱼苗造成刺激。换水时,一定要注意新水与老水之间的温差不宜过大。使用自来水前,需提前困水去氯。

如何正确给鱼苗换水,换水不能太勤

一、如何正确给鱼苗换水

1、给鱼苗换水不能太勤,以免对其产生刺激。通常要将装鱼苗的老水倒入新水中,过程一定要缓慢,不要暴力换水,这会造成水质和水温波动,对鱼苗的健康不利,甚至会使其死亡。

2、一般一周换一次,换水后要将大鱼和小鱼及时分开,以免大的将小的吃掉。

如何正确给鱼苗换水,换水不能太勤

二、鱼苗换水要注意什么

1、提前困水

通常家里养鱼用的都是自来水,这种水虽然没有什么污染,但含有余氯,会对鱼儿的健康不利。所以一定要提前困水,将水放到向阳处晒一天的时间,这样可以让余氯消散,确保水体的安全。

如何正确给鱼苗换水,换水不能太勤

2、注意水温

换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水温,温度变化对鱼儿会产生一定的刺激,通常新水要比老水高出1℃,但温差也不要太大,最好换水前后的温度可以保持一致,这样鱼儿才更容易适应。

如何正确给鱼苗换水,换水不能太勤

3、适当清理

每次换水的时候要适当清理一下鱼缸,将缸底的污物抽走,然后在从缸壁兑入新水,这样水质也会保持稳定。如果不注意清理,污物越积越多,就会污染水体。

如何正确给鱼苗换水,换水不能太勤

三、鱼缸换水直接用自来水行不行

鱼缸换水直接用自来水是不行的。自来水虽然经过消毒处理,但里面会有余氯残留,这种物质对鱼儿的危害极大,所以要通过晾晒或曝气等方法将其除去,然后才可以用来养鱼,换水的时候还要注意温度。另外,尽可能不要选择河水或净水养鱼,防止引入一些有害物质进入。

如何正确计算猪的体重

如何正确计算猪的体重

猪的体重计算方式是猪体重(公斤)=胸围(cm)×体长(cm)/系数。

胸围:从肩胛后角围绕胸廓一周的长度。

体长:从两耳连线的中点起,沿背中线至尾根部的长度。

系数:营养状况较好时用142表示,营养状况中等时用156表示,营养状况不良时用162表示。

如何正确计算猪的体重

一、计算方式

1、体重计算

(1)猪体重(公斤)= 胸围(cm)×体长(cm)/系数。

(2)胸围是指从肩胛后角围绕胸廓一周的长度,体长是指从两耳连线的中点起,沿背中线至尾根部的长度。

(3)当营养状况较好时,系数为142;营养状况中等时,系数为156;营养状况不良时,系数为162。

如何正确计算猪的体重

2、肉料比

生猪价格(元/斤)/配合料价格(大猪料,元/斤)。

3、猪粮比

生猪价格(元/斤)/玉米价格(元/斤)。

4、饲料赖氨酸含量

饲料赖氨酸含量(5%预混料)=0.2×玉米含量+0.47×麸皮含量+2.5×豆粕含量+5×5%预混料含量。

如何正确计算猪的体重

5、饲料粗蛋白含量

饲料粗蛋白含量(5%预混料)=8.5×玉米含量+14×麸皮含量+44(豆饼41)×豆粕含量+5×5%预混料蛋白含量。

6、饲料消化能含量

饲料消化能含量(5%预混料)=3.5×玉米含量+2.46×麸皮含量+3.5×豆粕含量+5×5%预混料能量含量。

如何正确计算猪的体重

二、猪的正常体重

1、成年长白猪,体重多为400-500公斤左右。成年马身猪,体重多为150-250公斤左右。

2、成年宁乡花猪,体重多为100-200公斤左右。成年约克夏猪,体重多为300-500公斤左右。

如何正确计算猪的体重

3、成年汉普夏猪,体重多为315-410公斤左右。成年波中猪,体重多为390-450公斤左右。

如何正确购买复混肥,选择不当或施用不当会导致作物减产

如何正确购买复混肥,选择不当或施用不当会导致作物减产

依据当地的土壤特性选购适合的复合肥:北方选酸性或中性复合肥,南方选碱性或中性复合肥。

依据所种作物选购复合肥:合理施用氮磷钾三元、氮磷钾三元、硫酸钾等复合肥。

依据肥料性质选购复合肥:按国家标准规定选购复合肥。

依据施肥方法选购复合肥:不同施肥方式选不同剂型的复合肥。

依据平衡施肥的原理选购复合肥:按照测土结果合理配方合理选购。

如何正确购买复混肥,选择不当或施用不当会导致作物减产

一、如何正确购买复混肥

1、依据当地的土壤特性选购适合的复合肥

对于地处北方偏碱性石灰性土壤,通常应选购酸性或中性复合肥;对南方酸性土壤就应选用碱性或中性复合肥;对于有机质含量偏低的土壤,可搭配增施有机复合肥或有机—无机复合肥。

如何正确购买复混肥,选择不当或施用不当会导致作物减产

2、依据所种作物选购复合肥

对于大田作物来讲,通常应选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对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特别是块根作物因需钾较多,应选用含钾较高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对忌氯作物如葡萄、马铃薯、烟草、甜菜等不宜施用以氯化钾、氯化铵为原料生产的氯离子含量高的复合肥,选用硫酸钾复合肥较为适宜。

如何正确购买复混肥,选择不当或施用不当会导致作物减产

3、依据肥料性质选购复合肥

国家标准GB15063—2001规定,复混肥(复合肥)有效养分含量分为高中低三种:高浓度氮磷钾含量≥40%,中浓度氮磷钾含量≥30%,低浓度氮磷钾含量≥25%,不包含微量元素和中量元素;水溶性磷含量≥40%等。养分含量不同,施用的数量和技术要求也就有区别。

如何正确购买复混肥,选择不当或施用不当会导致作物减产

4、依据施肥方法选购复合肥

为提高复合肥的肥效,不同施肥方式应选用不同剂型的复合肥。如做基肥时,要选购颗粒状复合肥,或选购含有缓控释肥的复合肥,肥效长,有利提高氮素的利用率。做追肥时要选择水溶性强的肥料。腐植酸类复合肥通常基施的效果要优于追施效果。

如何正确购买复混肥,选择不当或施用不当会导致作物减产

5、依据平衡施肥的原理选购复合肥

近年来,大部分县区都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农民朋友购肥时要多与土肥站联系,了解土壤特性和作物需肥规律,依据平衡施肥原则,按照测土结果合理配方,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实现作物营养元素的平衡供给。

如何正确购买复混肥,选择不当或施用不当会导致作物减产

二、复混肥可以养花吗

1、复混肥可以用来养花。

2、施肥时要注意控制好比例,通常以稀释成1000倍为宜,若浓度过高则有可能会出现肥害。

3、采用土埋的方法施肥时要让肥料远离根部,以避免肥料烧根。

如何正确贮藏百合球,一般可使用沙土层积法

如何正确贮藏百合球,一般可使用沙土层积法

一般采用沙土层积法。

贮藏地点:选择干燥、通气、荫蔽、遮光的环境。

贮藏方法:先将百合鳞茎稍摊晾,用适量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1次后,整齐倒放在清洁园土或河沙的地上,上面覆一层土或沙。重复这种操作多次,土或沙高度达到1.5米左右即可,四周再用土或沙封严,贮藏期间隔适时检查一次,期间不宜过多翻动,发现坏变的,应及时剔除掉。

如何正确贮藏百合球,一般可使用沙土层积法

一、如何正确贮藏百合球

1、贮藏地点要掌握“干燥、通气、荫蔽、遮光”的原则。

如何正确贮藏百合球,一般可使用沙土层积法

2、用来贮藏的百合球一定要“成熟,含水量低,无病无虫,没有伤痕。”经过药剂处理的种球,用来贮藏,可减少腐烂。

3、贮藏方式主要采用沙土层积法。贮藏前应将百合鳞茎在室内稍摊晾,时间不宜长,以免变色,然后选择一间阴凉的房间,用0.3%的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1次,再在地上铺一层厚5-7厘米的清洁园土或河沙,将百合鳞茎倒放其上,排列整齐,再在地上覆一层厚约3-4厘米的土或沙。

4、上述操作重复数次,高度不超过1.5米左右时为止,四周用土或沙封严,可贮藏到翌年春天。贮藏期间应隔20-30天检查一次,不宜过多翻动,如发现坏变,应及时剔除。

如何正确贮藏百合球,一般可使用沙土层积法

二、百合球种植注意事项

1、种植百合球需要使用土层深厚、肥沃且排水性较好的沙质土壤,以及健康饱满、鳞片肥厚的种球。

2、在种植时,要将种球埋在土面以下7-10cm左右的位置。在种植以后,要立刻浇一次水。之后,要将它放在温暖、没有强光的位置,并且适时浇水,让土壤保持湿润的状态。

如何正确贮藏百合球,一般可使用沙土层积法

3、在养护百合花种球的时候最好提供15到25度之间的温度,发现土壤干及时浇水,保湿处理。水量控制好,不能有积水情况。

4、若是处在生长旺季,还要定期追肥,保证养分足。百合花喜光,恢复生长之后就要多晒太阳,合理养护才可促使它后期更好的开花。

标签:复合   含量   正确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22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