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昆山:“会种田”→“慧种田”
小昆山:“会种田”→“慧种田”
作为全国第二批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眼下,松江小昆山镇正加紧推进无人农场建设,在区内率先开始探索耕种管收无人化的智慧农业。继土地连片集中后,该镇积极探索三产融合、智慧农业等工作,带来农村生产结构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又一次变革。
春天,大型播种机上场;夏天,无人机洒药防治病虫害;秋天,联合收割机摆开阵势;冬天,翻耕机将秸秆深翻还田。随着小昆山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推进,农民进镇上楼,土地集中连片,大型农机在沃野平畴奏响了协奏曲,耕种管收无人化的智慧农场建设,也在抓紧推进。
在小昆山方垦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年过五十的老稻农蒋卫军通过几轮来自农业技术公司的“小师傅”实地带教,已经掌握了无人农机的基本操作,并在年前的秋粮收割和农田冬翻中得到实战经验。“现在还不是很熟练,以后熟练了速度能更快,关键是机器的路线和翻耕深度这些设定好,收割和翻耕的质量都很不错。”蒋卫军一番实操下来,新技术已经得到了“老把式”一定程度上的认可。
2022年,小昆山镇在方垦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建设了松江区首个粮食生产“无人农场”示范基地,基本实现耕、种、收全流程无人化水稻生产作业。郑海彬介绍,2023年计划拓展至1126亩,通过无人化智能驾驶设备改造、农田改造、智慧农业平台建设,实现水稻种植耕、种、管、收全程智能化目标。
面朝黄土、风吹日晒,曾经低效艰辛的农业劳动让年轻一代望而却步,而科技带来的效率和低劳动投入,有望进一步缓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智慧农业的发展,需要新生代力量。”郑海彬介绍,目前正设想通过农发公司的招聘,吸纳年轻人从事农业,同时五年一次的农村土地流转,也是吸纳年轻人的好时机。
37岁的徐文斌是这一轮被遴选出来的新生代家庭农场主。如今,徐文斌承包了150亩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一年收入达到15万至20万。“更为丰厚的回报,加上将来智慧农业带来的生产方式改变,农民已经成为一份体面的职业,希望有更多的新生代成为农业发展的生力军。”看着眼前这片希望的田野,郑海彬展望未来农业发展的美好图景。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53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