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未来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五年综述(迈向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未来)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迈向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未来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五年综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迈向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未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迈向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未来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五年综述
迈向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未来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五年综述 ♂
迈向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未来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五年综述时间的指针拨回到五年前。
2017年10月18日,注定是中国三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对三农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张宏伟蓝图就此擘画。
此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先后出台,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构建。
砥砺奋进,脚步铿锵。《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实施深入推进,各地省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市县实施方案纷纷出台,分解衔接规划目标,层层落实规划任务。建立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行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各地探索建立报告制度、督查制度、台账制度,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五年奋斗不怠,五年成果丰硕。我国粮食产能稳步提升,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人自己的饭碗端得越来越牢;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产业就业帮扶力度不断加大,脱贫地区的发展动力越来越强;富民乡村产业持续壮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渐成趋势,农民就业增收渠道越来越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越来越美;乡村治理效能稳步提升,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移风易俗深入推进,农民精气神越来越足。
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新时代乡村画卷正在中华大地次第展开。
粮食连年丰 饭碗端得牢
在美丽富饶的松花江畔,有着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粮食产量连续18年位居全国县(市、区)第一名的吉林省榆树市就坐落于此。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推进,黑土地保护工程落地实施,农业机械化率大幅提升,为榆树当好全国粮食生产排头兵打下了坚实基础。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玉米、大豆、水稻生产者补贴,生产资料差价补贴,真金白银的补贴政策让榆树种粮农民平均每亩地拿到200元,保障了种粮收益,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我国平均每9碗米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这样的比喻足以体现黑龙江作为粮食生产“压舱石”的分量。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既是政治责任,也是时势使然。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大兴安岭南麓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的龙江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龙江县把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压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抓实抓牢粮食生产工作,广大农户实现了广种粮、多卖粮与增收致富的“同步共频”。
任凭风浪起,只要稳住粮食生产这一“压舱石”,便可从容不迫应对各种不确定性。榆树市、龙江县只是各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重农抓粮的一个缩影。五年来,各地坚持把粮食稳产保供作为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健全“辅之以利、辅之以义”机制,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粮食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我国已累计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657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占有量483公斤,远超世界平均水平,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与此同时,棉油糖胶生产稳定,肉蛋奶、果菜鱼等“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裕、种类丰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越来越多的绿色优质农产品摆上百姓餐桌。
脱贫基础稳 振兴底气足
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实现的前所未有的成就: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脱贫地区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农民稳定增收、农村条件改善,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产业就业帮扶持续加强,每个脱贫县初步形成了2-3个优势主导产业,基本实现有劳动力的搬迁脱贫家庭至少1人就业。
通过乡村产业的发展助力,各地不断实现“旧貌换新颜”。安徽省颍上县善用国家扶持政策,深入推进水产养殖、水禽养殖、水生蔬菜“三水”产业可持续发展;湖北省咸丰县积极探索基地规模化、加工工业化、产品品牌化、发展融合化、产业园区化的“五化”发展模式;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群众“扶上马、送一程”;青海省共和县龙羊新村大力发展“蓝色”渔业捕捞、“绿色”乡村旅游、“青色”特色果林“三色”产业……这些地方将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将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健全产业链条,补齐要素短板,长期培育和支持特色产业,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统计,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9377元增加到2021年的14051元,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建设成效显 乡村焕新颜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是绘就乡村全面振兴图景不可缺少的底色。五年来,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各地坚持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动力电、通4G网,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超过84%。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绝大多数村庄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标扩面,农村基本实现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农民群众的获得感显著增强。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北京市门头沟区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这里村居整洁、山水宜人,让很多游客流连忘返。这源于门头沟区切实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来打,探索了改善宜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的生动实践。
“晴天出门一身土,雨天出门一腿泥,窗户得贴塑料布,冬天取暖两手黑。水管经常出沙子,上厕所得穿大棉袄”,这是过去门头沟深山区农民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2018年以来,门头沟区着力补上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大力推进农村地区污水治理、垃圾治理和厕所革命,基本实现农村公厕、户厕改造全覆盖,建设镇级再生水厂、村级污水处理设施,铺设污水管网,获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现在,很多城里人来门头沟观光旅游,第一个直观印象就是“这儿的厕所真干净,公厕竟然有热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不断完善乡村建设“硬实力”的同时,各地逐步提升乡村治理“软实力”。作为国家治理基石的乡村治理效能稳步提升,农村社会保持稳定安宁。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网格+网络”“线上+线下”联动联控治理体系;广东省蕉岭县打造“一个核心管事、一张清单明事、一套机制议事、一个地方说事、一种方法评事、一个模式强事”的“六事”乡村治理模式;云南省腾冲市三家村村立足少数民族聚居村实际,推行1个村民小组党支部、1个村民自我治理小组、N个群众组织的“1+1+N”乡村治理模式……这些地方的创新实践,丰富了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形式,探索了乡村善治的有效路径。
5年来,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比例超过95%,村规民约实现全覆盖。移风易俗持续推进,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在各地创新推广。农村改革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乡村文化繁荣发展,连续5年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农民群众精气神得到有效提振。
5年来,乡村振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农业农村发展迈上了新台阶。成就的取得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我们当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上,奏响更昂扬激越的三农乐章。
迈向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未来 ♂
迈向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未来时间的指针拨回到五年前。
2017年10月18日,注定是中国三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对三农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张宏伟蓝图就此擘画。
此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先后出台,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构建。
砥砺奋进,脚步铿锵。《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实施深入推进,各地省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市县实施方案纷纷出台,分解衔接规划目标,层层落实规划任务。建立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行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各地探索建立报告制度、督查制度、台账制度,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五年奋斗不怠,五年成果丰硕。我国粮食产能稳步提升,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人自己的饭碗端得越来越牢;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产业就业帮扶力度不断加大,脱贫地区的发展动力越来越强;富民乡村产业持续壮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渐成趋势,农民就业增收渠道越来越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越来越美;乡村治理效能稳步提升,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移风易俗深入推进,农民精气神越来越足。
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新时代乡村画卷正在中华大地次第展开。
粮食连年丰 饭碗端得牢
在美丽富饶的松花江畔,有着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粮食产量连续18年位居全国县(市、区)第一名的吉林省榆树市就坐落于此。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推进,黑土地保护工程落地实施,农业机械化率大幅提升,为榆树当好全国粮食生产排头兵打下了坚实基础。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玉米、大豆、水稻生产者补贴,生产资料差价补贴,真金白银的补贴政策让榆树种粮农民平均每亩地拿到200元,保障了种粮收益,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我国平均每9碗米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这样的比喻足以体现黑龙江作为粮食生产“压舱石”的分量。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既是政治责任,也是时势使然。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大兴安岭南麓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的龙江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龙江县把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压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抓实抓牢粮食生产工作,广大农户实现了广种粮、多卖粮与增收致富的“同步共频”。
任凭风浪起,只要稳住粮食生产这一“压舱石”,便可从容不迫应对各种不确定性。榆树市、龙江县只是各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重农抓粮的一个缩影。五年来,各地坚持把粮食稳产保供作为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健全“辅之以利、辅之以义”机制,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粮食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我国已累计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657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占有量483公斤,远超世界平均水平,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与此同时,棉油糖胶生产稳定,肉蛋奶、果菜鱼等“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裕、种类丰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越来越多的绿色优质农产品摆上百姓餐桌。
脱贫基础稳 振兴底气足
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实现的前所未有的成就: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脱贫地区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农民稳定增收、农村条件改善,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产业就业帮扶持续加强,每个脱贫县初步形成了2-3个优势主导产业,基本实现有劳动力的搬迁脱贫家庭至少1人就业。
通过乡村产业的发展助力,各地不断实现“旧貌换新颜”。安徽省颍上县善用国家扶持政策,深入推进水产养殖、水禽养殖、水生蔬菜“三水”产业可持续发展;湖北省咸丰县积极探索基地规模化、加工工业化、产品品牌化、发展融合化、产业园区化的“五化”发展模式;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群众“扶上马、送一程”;青海省共和县龙羊新村大力发展“蓝色”渔业捕捞、“绿色”乡村旅游、“青色”特色果林“三色”产业……这些地方将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将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健全产业链条,补齐要素短板,长期培育和支持特色产业,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统计,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9377元增加到2021年的14051元,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建设成效显 乡村焕新颜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是绘就乡村全面振兴图景不可缺少的底色。五年来,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各地坚持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动力电、通4G网,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超过84%。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绝大多数村庄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标扩面,农村基本实现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农民群众的获得感显著增强。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北京市门头沟区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这里村居整洁、山水宜人,让很多游客流连忘返。这源于门头沟区切实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来打,探索了改善宜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的生动实践。
“晴天出门一身土,雨天出门一腿泥,窗户得贴塑料布,冬天取暖两手黑。水管经常出沙子,上厕所得穿大棉袄”,这是过去门头沟深山区农民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2018年以来,门头沟区着力补上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大力推进农村地区污水治理、垃圾治理和厕所革命,基本实现农村公厕、户厕改造全覆盖,建设镇级再生水厂、村级污水处理设施,铺设污水管网,获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现在,很多城里人来门头沟观光旅游,第一个直观印象就是“这儿的厕所真干净,公厕竟然有热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不断完善乡村建设“硬实力”的同时,各地逐步提升乡村治理“软实力”。作为国家治理基石的乡村治理效能稳步提升,农村社会保持稳定安宁。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网格+网络”“线上+线下”联动联控治理体系;广东省蕉岭县打造“一个核心管事、一张清单明事、一套机制议事、一个地方说事、一种方法评事、一个模式强事”的“六事”乡村治理模式;云南省腾冲市三家村村立足少数民族聚居村实际,推行1个村民小组党支部、1个村民自我治理小组、N个群众组织的“1+1+N”乡村治理模式……这些地方的创新实践,丰富了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形式,探索了乡村善治的有效路径。
5年来,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比例超过95%,村规民约实现全覆盖。移风易俗持续推进,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在各地创新推广。农村改革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乡村文化繁荣发展,连续5年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农民群众精气神得到有效提振。
5年来,乡村振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农业农村发展迈上了新台阶。成就的取得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我们当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上,奏响更昂扬激越的三农乐章。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59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