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用大历史观看待“三农”(坚持疫情防控期间学习不放松持续筑牢农安工作思想根基)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坚持用大历史观看待“三农”(坚持疫情防控期间学习不放松持续筑牢农安工作思想根基),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坚持用大历史观看待“三农”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坚持疫情防控期间学习不放松持续筑牢农安工作思想根基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坚持用大历史观看待“三农”

2、坚持疫情防控期间学习不放松持续筑牢农安工作思想根基

3、坚持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所需陈学东到中国农机院调研座谈并讲党课

4、坚持立足国内 确保粮食安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答学习时报记者问

坚持用大历史观看待“三农”

坚持用大历史观看待“三农”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特别强调“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从战略的高度和历史的角度深刻阐明了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科学方法,我们要深刻领会、努力践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清醒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善于从历史源头看问题,运用大历史观解决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的必然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以大历史观的视角对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作出战略指引。当前,我们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百年梦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牢牢树立“三农”工作的大历史观,把握历史规律、辨析历史方位、运用历史思维、判断历史大势,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科学谋划、扎实推进新阶段“三农”改革发展。

要敬畏历史的检验,深刻认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历史地位。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我国自古以农立国,纵览历朝历代,兴衰荣辱、时局变迁都始终与“三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业兴旺、农民安定,则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农业凋敝、农民不稳,则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施政历程也反复证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之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极端重要性。凡是“三农”发展向好,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全局发展就欣欣向荣,反之则各项工作都会比较被动,经济社会发展就停滞不前。正是因为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才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从一个胜利迈向另一个胜利。

要顺应历史的选择,准确识别“三农”改革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十四五”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开局起步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期,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关键跨越期。“三农”发展总体态势向好,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从国际形势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确定性日益增加;从国内发展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迫切,统筹发展和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做好“三农”工作,夯实“三农”基础,必须要在大历史的进程中,找准坐标、选准方位、瞄准靶心,既要认清变局中的新挑战,更要看到危机中的新机遇,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断开创“三农”发展的新局面。

要保持历史的耐心,全面把握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的历史逻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要有充分的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不可操之过急、盲目冒进。“三农”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更是决定了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在方向上不能出现偏差,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既要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也要做到蹄疾步稳、审慎稳妥,始终保持战略清醒和政治坚定。很多问题要放在历史大进程中审视,凡是涉及农民基本权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必须看准了再改,一时看不清的就不要急着去动。要尊重基层和农民群众的创造,用好改革试点试验这个法宝,推动“三农”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要坚定历史的自信,切实承担起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深度、广度、难度丝毫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从现在到2035年,也就三个五年规划期,任务艰巨、时不我待。我们要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抓紧行动起来,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35年、本世纪中叶的目标任务,科学分析、深化研究,既要抓铁有痕努力办好当下的事,更要一棒接着一棒奋力跑下去。

历史终究是靠人民去书写的,有幸躬逢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无比自信自豪。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努力拼搏、稳中求进,就能在历史的长卷中书写下“三农”发展的新篇章,创造出无愧历史、不负时代的新业绩。

坚持疫情防控期间学习不放松持续筑牢农安工作思想根基

坚持疫情防控期间学习不放松持续筑牢农安工作思想根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全体党员干部坚持学习不放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重点,通过线上集体学习、个人自学等方式,持续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不断锤炼鲜明的政治品格,开拓工作思路,提升三农工作和监管工作的能力本领。?

  一是坚持开展农安大学习贯彻落实部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经验交流会精神,组织开展依农时,话农事,学论述,保安全大学习活动建立农安大学习微信学习群,全司党员同志按24节气担当轮值学委,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作出的系统梳理,分别对20多个专题进行线上领学,做到论述专题全覆盖、党员参与全覆盖。立夏节气,1名学委紧扣地理标志农产品等业务工作,从粮食安全、产业振兴、健康中国、农业生产等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进行领学,给全司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三农科普课。小满节气,1名学委围绕习近平与青年,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历届中青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总书记的奋斗故事、五四足迹、青年寄语、百年团史等内容全司党员干部备受鼓舞,纷纷追忆自己入队、入团、入党,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芒种节气,1名学委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历史方位和战略定位的重要论述进行领学,分享自身对三农定位、当前重点工作的理解,并结合业务工作谈了学习心得体会。?

  二是组织线上集体学习。充分发掘新闻联播、中国干部网络学院、崇农云讲堂、支部工作APP等学习资源,及时推送全司党员干部,推动线上学习走深走实。510日,组织全司党员干部在线上收听收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团百年大会的重要讲话。大家纷纷表示要坚定不移跟党走,在复兴伟业中不断书写青春荣光10余位青年干部撰写心得体会,掀起线上学习交流的热潮。527日,组织线上集体观看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报告视频,跟着权威专家再次深入学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意义、总体要求、目标任务等内容。组织党员干部通过中国普法公众号,观看民法典公开课,参加民法典专项答题活动。全司39人全部对课程进行了认真学习,12人参加了专项答题。党小组突出业务职能,按照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每周召开视频例会,有针对性地学习并讨论有关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国家农安县回头看等业务知识和工作难点,结合每周调度各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把学习收获转化到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中。?

  三是不断强化自主选学除按规定在支部生活”“学习强国APP上进行学习外,有的同志还深入学习了《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要文章,以及《李克强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重要讲话,仔细阅读了《习近平在浙江》《中国共产党农史纲要》等重点书籍。有的同志充分运用人民日报、机关党建研究、共产党员等微信公众号,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新近重要指示精神及中央有关部署,疫情防控粮食生产等时政要闻。还有的同志坚持学习12312短信平台等推送的内容进一步掌握《违纪违法干部忏悔录》等廉政知识。全司党员干部均能保证每天自学时间不少于1小时。?

  疫情防控期间,监管司党员干部坚持理论学习与监管实践相结合,切实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假冒伪劣化肥坑农害农重要批示件办理、保夏粮促春播夺丰收联系工作等重点任务,千方百计保证风险监测、监督抽查、三品一标等基础工作不断档,督促指导县乡基本监管服务有人干,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保持稳定,有力支持了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

坚持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所需陈学东到中国农机院调研座谈并讲党课

坚持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所需陈学东到中国农机院调研座谈并讲党课

12月23日,国机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学东院士到联系点企业中国农机院调研座谈,并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为广大党员干部及科技工作者讲了一堂务实、生动的党课。党课由中国农机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小虎主持。陈学东副总经理联系支部机电所党支部党员代表参加了学习座谈。

在党课中,陈学东副总经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了全面系统的宣讲和深入阐释,从战略层面分析了创新驱动发展、科技与经济融合、工业强基、科技自立自强等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内在逻辑关系,总结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七个方面分享了关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他还结合国机集团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定位与“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重点工作,鼓励中国农机院未来在农业装备领域、乡村振兴方面发挥所长,服务国家所需。

党课结束后,陈学东副总经理和与会人员结合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培养体系、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座谈交流。他勉励中国农机院的科研人员,在国家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增强科技创新活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创业热情,踏实工作、发扬科学家精神,提升中国农机院自主创新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刘小虎院长对陈学东副总经理长期以来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表示,本次党课既有政治高度和独到见解,又能结合实际接地气,大家有共鸣、有启发、有思考、有收获,希望中国农机院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发展信心、坚持科技创新,牢记周总理“终身立志于此”的嘱托,全面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国机集团科技发展部部长宋志明,中国农机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工会主席、院职能部门副部长及以上人员,机电所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支部委员、党员代表等共计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坚持立足国内 确保粮食安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答学习时报记者问

坚持立足国内 确保粮食安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答学习时报记者问   记者:对中国来讲,粮食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

  韩长赋:我用两句话概括:一句话是粮食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解决好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另一句话是我国是人口大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的方针。中国人的饭碗不能端在别人手里。

  记者:为什么强调要立足国内呢?有一种观点认为,多进口粮食,等于进口土地和水,对此您怎么看?

  韩长赋:因为我国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靠国际粮食贸易无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首先,全世界粮食还不够吃。据测算,近10年来全球谷物消费需求增加4400亿斤,年均增长1.1%;产量增加 2000亿斤,年均增长 0.5%。2007/2008年度产需缺口约400亿斤。虽然这两年产略大于需,但粮农组织预计今年国际稻米供求趋紧。第二,国际贸易量很小。每年大体在4800亿斤左右,不到我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比如,稻谷是我国口粮消费的主体,占口粮的近60%,消费量每年3700亿―3750亿斤,而国际市场大米贸易总量也就是500亿—600亿斤,仅占我国大米消费量的15%左右,通过国际市场调剂的空间十分有限。第三,我国大国效应明显。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贱。还存在运输成本问题。进口粮食从上海、广东到岸后再转运到贵州、甘肃,尤其是偏远的农村,成本太高,消费者吃不起。多进口粮食,等于进口土地和水,确实有道理,但从国情看,只能适当进口,不能依靠进口。

  记者:我国目前的粮食安全是个什么状况?

  韩长赋:从供给看,我国粮食连续6年丰收,连续3年产量在1万亿斤以上,说明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已经达到 1万亿斤水平。也就是说,在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情况下,正常年景能保持产量1万亿斤。从需求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粮食需求刚性增长,预计2020年粮食需求总量将达到11450亿斤以上。从供求关系看,我国粮食虽然连续6年丰收,但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满足2020年的粮食总需求,今后10年,每年至少要增产粮食80亿斤。确保粮食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

  记者:如果对粮食安全问题再作一点深入的分析,粮食安全主要是哪些问题?

  韩长赋:我认为粮食安全从某种角度讲,主要是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粮食安全问题主要是城里人的问题,不是农村人的问题。从全国来讲,除一些受灾地区和贫困人口外,农民自产自食,总体不存在粮食问题。一是城市人口不断增多。目前我国城市常住人口总数是6.22亿人,城市化率以年均0.8%的速度增长,城市人口每年大约增加1100万人。大批农民工进城后由粮食生产者转变为粮食消费者,而且粮食消费更多了。二是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首先是消费结构提升。消费加工食品需要消耗更多的原料。比如,苹果,鲜食的话,一顿一个就可以了;榨成果汁,1杯果汁要消耗3个苹果。城里人蔬菜、水果、肉奶吃得多,蔬菜、水果消费的增加需要占用更多优质粮田,畜产品消费的增加需要更多的粮食转化。

  第二,粮食安全问题主要是主销区的问题,不是主产区的问题。全国80%左右的商品粮、90%左右的粮食增产量来自黑龙江、吉林等13个主产省区,广东、浙江等主销区粮食产需缺口逐年扩大。过去是北煤南运,南粮北运,现在是北粮也南运。

  第三,粮食安全问题主要是政府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农民要解决的问题。政府要粮,农民要钱,这个矛盾怎么统一?这涉及政策取向和制定问题。人民公社时期,这两个目标是统一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政府目标和农民期盼存在差异。过去靠行政命令推动农民务农种粮,现在农民有了自主权,行政推动不管用了,要依靠政策激励、增加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这样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第四,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是稻谷问题,稻谷问题的核心是粳稻问题。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中,小麦有余,玉米平衡,稻谷不足,其中主要是粳稻短缺。我国粳稻品质好,但潜力小、成本高、产量低,能生产粳稻的地方只能种一季,主产区在东北地区,东北粳稻产量约占全国的50%。而随着消费习惯的改变,粳稻需求又在增加,以前主要是北方人吃粳米,现在南方人也吃,不仅城里人吃,农村人也吃,近几年供求偏紧。据测算,近20年粳米人均年消费量从35斤增加到60斤以上。国际市场粳米调节的空间非常有限,只有50亿斤左右。前几次粮价波动都是从粳米开始的。当前粮价上涨主要是粳米,据农业部监测,粳稻价格从去年2月起就一直在环比上涨,进入今年后上涨幅度一度加大,3月份为每百斤119.42元,同比上涨 18.1%。保障粮食安全,增加粳稻生产是一个突出的重要任务。

  记者: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韩长赋:要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实施粮食重大战略工程为抓手,以提高单产和优化品种结构为主攻方向,充分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田生产能力。土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稳定播种面积是粮食增产的保障。要坚决守住耕地18亿亩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适当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加强土地平整,增加耕地面积。要保13亿多人吃饭,粮食播种面积要保住16亿亩底线。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要搞清楚两个问题:第一,土地需不需要占用。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必然要占一部分。同时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该占的要精打细算,不该占的要惜土如金。要集约节约,少占好地,少占城镇周边的水田菜地。这两年建设占耕地在300万亩左右,生态退耕、调整结构、灾毁耕地常年在100万亩以上,每年耕地净减少400万至500万亩。现在18.26亿亩,如此四五年可能就守不住,需占补平衡。但是现在补的地两亩抵不了一亩。第二,要不要规模经营。回答是肯定的。但土地流转前提是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原则是依法自愿有偿,主要向种粮大户、种田能手、家庭农场流转,这不会引起纠纷。要注意引导服务,不要操之过急,不要强迫命令,不要越俎代庖。还要看到,农民转移要经历一个过程,土地流转在一定时期内不可能太快,在人均耕地规模小的国情下,即便流转,经营规模也不可能太大。还要发展农业产业化,搞好社会化服务。

  重要的是,要加强粮田生产能力建设。目前,全国有中低产田12.7亿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70%;农田有效灌溉面积9亿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49%。要继续加大对粮食战略工程、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种子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的投入。我主张,“十二五”、“十三五”时期大规模投入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这是补上历史欠账、提高农业抗灾能力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的迫切需要,是扩大内需的迫切需要。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整理,早晚得干,既造福子孙、泽被后人,又能消化水泥、钢铁等产业的过剩生产能力,有效拉动经济增长,不担心重复建设。重点要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农田灌排体系,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土地平整,建设节水工程。

  二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科技要以种子为重点,要加快培育以大企业大基地为主体、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提高优良品种的研发和扩繁推广能力。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提升农技推广公共服务能力。大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提高粮食单产水平。2009年,全国600个水稻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695.6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7公斤;600个小麦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33.7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8公斤;600个玉米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732.4公斤,高382公斤。今后要继续扩大规模,实行整县整乡推进,进而实现主要粮食品种优势区域全覆盖。土地在中国是紧缺资源,应当由较高素质的人来经营管理。要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粮水平。

  三要大力建设粮食优势产区。把优势产品放在优势比较突出的产区生产,能够极大地提高产量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农业部于2002年制定了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区规划,这些年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生产在优势区域集中度分别稳定在 85%、90%、60%和50%以上。小麦,冀、鲁、豫、皖、苏五省占75.3%;玉米,冀、鲁、豫、黑、吉、辽、蒙七省区占69%。今后,要继续抓好粮食优势产区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核心区800个产粮大县,后备区主要在吉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水稻要在稳定南方籼稻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粳稻生产,支持东北等优势产区扩大优质粳稻面积;支持江淮等粳稻生产适宜区逐步推进“籼改粳”,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粳稻消费需求。

  四要提高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从农民积极性来看,一方面要继续帮助农民减少种粮成本,规避生产风险;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粮食价格,增加种粮比较效益。要完善强化农业补贴政策,重点是提高补贴标准,尤其是良种补贴。小麦、玉米、水稻、大豆四大粮食作物每年生产用种费用大约450亿元。现在已补近200亿元,如果国家再增加 250亿元,就可实现免费供种。粮食价格,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证粮食播种面积最有力的杠杆。稳定经济,要稳定价格,稳定粮价。但也要看到,目前粮价与生产成本、调动农民积极性相比,还是偏低,需要逐步提高。提高粮价,要顾好农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两头。要进一步理顺粮食价格,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逐步提高粮食价格,使粮价保持在合理水平。大致上,粮食每涨 1分钱,农民平均增收10元钱。从调动地方积极性看,要对主产区予以倾斜支持,扩大产粮大县补贴规模,减少农业大县的财政负担,切实改变“产粮大县、财政穷县”的现象。通过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延伸产业链,促进主产区经济发展。同时,要全面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强化粮食生产责任。保障粮食安全关乎全局,不只是中央的事,也是地方的事;不只是主产区的事,也是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事。要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粮食安全分级责任制,明确各地的粮食发展目标,层层分解任务。主产区要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全国提供更多商品粮;主销区要稳定现有粮食自给率;产销平衡区要继续确保本地区粮食产需基本平衡,有条件的地方应逐步恢复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促进总量和品种结构平衡。

标签:粮食   问题   历史   发展   学习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59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