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疫情十大热点问答(当前秋冬种生产进展顺利 农业部派出十二个督导组赴主产省区督导)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当前疫情十大热点问答(当前秋冬种生产进展顺利 农业部派出十二个督导组赴主产省区督导),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当前疫情十大热点问答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当前秋冬种生产进展顺利 农业部派出十二个督导组赴主产省区督导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当前疫情十大热点问答

2、当前秋冬种生产进展顺利 农业部派出十二个督导组赴主产省区督导

3、当前经济工作述评:努力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4、当前经济形势述评:农业平稳发展 夏粮连续增产

当前疫情十大热点问答

当前疫情十大热点问答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题:当前疫情十大热点问答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康复后二次感染的概率有多大?是不是“早阳早好”?能否及时监测到病毒最新的变异情况?……针对当前公众关切的诸多疫情热点问题,“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进行解答。

热点一:病毒是否存在多个“版本”且北强南弱?

近期,网络上出现一种说法,认为南北方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不同,导致北方的感染症状比南方的更明显。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许文波介绍,我国现阶段流行的新冠病毒以奥密克戎变异株BA.5的亚分支BA.5.2和BF.7为主,其中,北京流行的变异株以BF.7为主,广州流行的变异株以BA.5.2为主。

从临床医学角度看,两种略有不同的毒株是否有症状强弱之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表示,只要这个病毒还是奥密克戎分支,毒性、致病力和传染性不会有本质改变。至于有人会发烧明显一点,有人会咳嗽明显一点,主要还是因人而异,同自身免疫力、年龄、基础疾病等有关系。

热点二:康复后二次感染的概率高吗?

部分群众非常关心,自己感染奥密克戎并康复后,是否会二次感染?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介绍,二次感染是指感染康复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常常由于新冠病毒变异导致。从二次感染出现的时间来看,一般有一段间隔期,不会说感染以后很快二次感染,同一毒株的二次感染概率极低。

王贵强表示,二次感染主要还是指变异株的突破性感染,突破性感染的时间间隔和临床表现是密切相关的;间隔时间越短,症状越轻,间隔时间长了以后症状就偏重,这和人体内的免疫抗体有直接关系。

热点三:康复者为什么有的“复阳”?

不同于二次感染,“复阳”指的是感染者在同一感染周期中两次出现阳性结果。

王贵强表示,准确地说,“复阳”应该叫“再检出”,在既往研究中并不鲜见。实际上病毒核酸持续存在,只是因为检测、采样方法不规范以及排毒的间歇性,导致出现时阳时阴的情况。是否“复阳”,应该以核酸检测作为标准。

王贵强介绍,从传染性来看,以往大量研究中没有从“复阳”感染者体内分离到病毒,也没有看到其导致进一步的传播,因此,“复阳”以后的传染性是极低的。从危害性来看,只有个别人出现咳嗽、不适等残留症状,“复阳”的人群基本没有症状。

热点四:是不是“早阳早好”?

王贵强表示,奥密克戎的致病力明显下降,但感染后仍有部分人出现临床症状,包括发热、肌肉关节酸痛、咽喉肿痛等表现,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正常工作。为避免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病人,对医疗机构造成巨大压力,专家不主张、不建议主动感染病毒。老年人尤其是没有打疫苗的老年人,一定要做好防护,尽量不要在第一轮流行高峰感染。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感染奥密克戎之后,仍存在重症和死亡的风险。这种风险在各个年龄段都会有所体现,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风险比例会更高一些。接种疫苗可以降低这种风险,建议尽快接种疫苗或完成加强接种。

热点五:居家患者如何判断症状加重需尽快就医?

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下降,从目前数据看,感染后大部分表现为轻型或无症状,重症病例非常少,大部分感染者都可以居家监测和治疗。如何判断症状加重需尽快就医?

王贵强介绍:一是出现呼吸困难和气短;二是经过药物治疗后仍发烧超过38.5℃,持续3天以上;三是原有基础病加重,用药也控制不住,或出现心前区疼痛;四是儿童出现嗜睡、呕吐、腹泻、拒食等情况;五是孕产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气短或者胎动异常等情况。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副主任杨汀提醒,有呼吸疾病的患者感染后容易给原发基础疾病带来进一步变化,患者可以通过及时监测血氧饱和度,了解病情是否有变化。

热点六:部分地方买药难何时能缓解?

近期部分地方感冒药、退烧药紧缺。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表示,正在千方百计推动企业迅速稳产达产,扩能扩产,加大重点药物市场供给。我国医药工业基础坚实,相关药品的产能会很快得到释放,能够有效保障群众的用药需求。

精准投放药品,是解决资源错配、避免药物浪费的关键。周健表示,已经指导各地有关方面制定工作方案,按照患者优先、精准投放的原则,优先保障医疗机构、养老院等重点场所药品供应。同时,组织大型网上药店开发患者线上购药平台。

热点七:能否自行服用抗新冠病毒药物?

王贵强表示,第九版诊疗方案中推荐了三种抗新冠病毒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和阿兹夫定,早期使用都可能减少重症的发生,缩短病程、缩短病毒排毒的时间。但这三种抗新冠病毒药物都应在医疗机构和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其中,单克隆抗体需要静脉给药,需要在住院期间使用,在门诊或者家里不适合使用;奈玛特韦属于小分子抗病毒药,适应症人群是轻型和普通型,使用时要特别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阿兹夫定可以用于治疗新冠肺炎,但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热点八:发热门诊排长队问题如何解决?

近一段时期来,部分城市发热门诊的诊疗需求增加比较快,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有关部门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要求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要开设发热门诊或发热诊室,进一步简化发热门诊就诊流程,很多地方也开设了发热门诊的简易门诊。

同时,推动分级诊疗,大力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焦雅辉介绍,基层主要是实施健康监测,特别是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和健康管理;二级医院提供技术、人力各方面的支持保障,满足一般诊疗的需求;三级医院重点满足急危重症患者的诊疗需求。通过这些方式,削减医疗机构瞬时的就诊高峰,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热点九:如何保障老人、孕产妇、慢病患者基本医疗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高光明表示,已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对空巢独居的老年人、孕产妇、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血液透析患者等特殊人群,建立台账,做好必要的医疗服务保障。

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转诊衔接工作。高光明表示,轻症、无症状和基础性疾病比较稳定的患者,还是建议在家进行隔离,进行居家治疗。对于重症和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可以到定点医院进行救治。要把宝贵的120急救资源留给行动不便或者急危重症的患者使用,保障120生命通道始终高效畅通。

热点十:能否及时监测到病毒最新的变异情况?

许文波介绍,疫情防控策略优化之后,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根据多个新冠病毒亚型在我国共循环的现实情况,制定了我国人群新冠病毒变异株监测工作方案。方案要求每个省选三个城市,每个城市选一个哨点医院,每个哨点医院每周采门诊急诊病例15例、重症10例和所有死亡病例的标本进行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并且在一周内上传测序数据。

许文波表示,通过该方案的实施,可以实时动态监测奥密克戎系列变异株在我国流行的动态和各个亚型的构成比例,以及具有潜在生物学特性改变的新变异株的临床表现、传播力、致病力等,为疫苗研制、核酸和抗原等诊断试剂评价提供科学依据。(记者陈芳、董瑞丰、顾天成、李恒)

当前秋冬种生产进展顺利 农业部派出十二个督导组赴主产省区督导

当前秋冬种生产进展顺利 农业部派出十二个督导组赴主产省区督导


  来自农业部的最新信息显示,我国秋冬种生产进展顺利,播种面积基本稳定,播种进度基本正常,播种质量较高,南方冬种面积有望增加。目前,农业部已派出12 个秋冬种生产督导组,分赴河南、河北、山东等12 个秋冬种主产省区,调查了解秋冬种进展及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帮助地方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据农业部督导组和农情调度反映的情况,目前,北方秋冬种基本结束,南方秋冬种已完成计划的60% 。今年的秋冬种工作,各地动手早,行动快,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大力推广科学技术,努力克服不利气候的影响,秋冬种进展总体较为顺利。今年,秋冬种特点明显。
  
播种面积基本稳定。预计今年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持平略增,其中,河南、山西、山东、云南等省小麦播种面积略有增加,河北、江苏、安徽、湖北、四川、陕西等其他冬小麦主产省播种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
  
播种进度基本正常。9 月中旬至10 月上旬,由于持续阴雨天气,造成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陕西等省的部分地区秋收农作物成熟、收获推迟,进而造成秋播推迟7- 10 天。对此,各地抓住10 月中旬后的晴好天气,积极指导农民排水降渍、抢收腾茬、抢时播种,秋播进度明显加快。10 月中旬日播粮食作物1200多万亩。目前,秋冬种整体进度与往年相当。
  
播种质量较好。秋冬种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农田土壤墒情较好,各地抓住晴好天气,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和农业机械作业,抢收抢种,抢墒播种,播种质量较高。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山西等省在小麦秋播过程中,大力推广药剂拌种、精量半精量播种、机械播种等关键技术,提高了秋播质量。各地已播小麦出苗较为整齐。
  
南方冬种面积有望增加。近几年来,南方冬种面积逐步扩大,冬季农业开发稳步推进,形势喜人,逐步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基地化方向发展。据农业部农情调度,预计今年南方16 省(区、市)秋冬种面积将达到4.11 亿亩,比去年增加1000 多万亩。
  
据了解,为推动当前秋冬种的顺利进行,农业部于9 月下旬在石家庄市召开了全国秋冬种工作会议,各地认真贯彻全国秋冬种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行动,做好各项物资准备,确保秋冬种生产的顺利开展。同时,各地狠抓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进一步组织开展“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动”,强化技术推广,确保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到户、到田。为确保秋冬种生产所用农资的安全,各地在秋冬种期间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查假冒伪劣种子、化肥等农资产品,严禁假冒伪劣农资进入生产环节。<?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当前经济工作述评:努力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当前经济工作述评:努力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王立彬 董峻)目前,全国夏粮收获任务已基本结束,小麦喜获丰收,主产省份的小麦收购工作已全面展开,水稻产区种植工作也告一段落。在当前夏收、夏种的承前启后阶段,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做好各项农业工作,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确保全年农业生产目标实现,保障城乡供给具有重大作用。

  最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工作,提出当前要着力抓好的重点工作, 第一项重点工作就是要求各地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特别要抓紧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及早启动早稻最低收购价预案。做好夏收、夏种工作。

  应当看到,今年夏粮生产是在多种不利条件下展开的。粮食产区先后经历去冬严重干旱、暖冬大面积旺长、今年春季两次大范围低温冻害、5月中旬黄淮海地区“干热风”和病虫害偏重发生等灾害的重大考验。

  值得欣慰的是,今年中央继续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规模达427亿元。良种、农机具购置、测土配方施肥、农民培训等4项补贴资金共计87.7亿元。国家还及早公布了继续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明确最低收购价不低于去年水平。

  当前,须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精神,全心全力做好夏粮收购,务必做到颗粒归仓。国家粮食局信息显示,截至6月15日,河北、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陕西7个小麦主产省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07年新产小麦792.4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738.2万吨,占收购总量的93%,比上年同期增加152.4万吨。

  在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6省中,已启动预案的江苏、安徽、河南和湖北4省中储粮委托收储库点按最低收购价累计收购669.2万吨,占国有粮食企业收购总量的91%,比上年同期增加134.5万吨。

  当前,随着东北地区水稻插秧工作基本结束,我国水稻产区种植工作暂告一段落。据农业、气象部门监测,今年我国水稻病虫害呈大发生态势。因此,各地农业部门务必保障投入,专业防治,群防群治,力争将病虫害产量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防止出现产量、品质双下降的局面。

  努力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切实落实各项支农政策,着力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力争圆满实现农业生产的各项目标。

当前经济形势述评:农业平稳发展 夏粮连续增产

当前经济形势述评:农业平稳发展 夏粮连续增产


  今年以来,各地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努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上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夏粮获得好收成,农民现金收入较快增长,农业各行业平稳运行,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业各行业平稳发展

  来自农业部的一组数字显示,上半年全国畜牧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猪牛羊禽肉、禽蛋、奶类产量分别达到3652万吨、1350万吨、165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3%、2.5%、8%。渔业生产稳步发展,水产品产量2235万吨,同比增长4.8%。乡镇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31765亿元,同比增长13.6%。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小麦机械收割水平达81.5%,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农垦经济运行良好,实现产值630.6亿元,同比增长11.6%。

  在数量持续增加的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也稳步提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表明,全国37个城市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94.3%,36个城市畜产品瘦肉精监测合格率98.9%,22个城市水产品氯霉素监测合格率99.4%。以上产品合格率二季度比一季度均有提高。同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发展,优质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动物疫情形势基本稳定。

  农村市场和农产品贸易活跃。主要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粮食当年产需缺口进一步缩小。农机销售活跃,1至5月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5.9%。农产品国际贸易持续增长,上半年进出口贸易总额355亿美元,同比增长16.3%,贸易逆差6亿美元,下降70%。

  尤其可喜的是,农民现金收入增速加快。上半年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同比增加31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4个百分点,是1995年以来同期增长最快的。农村居民消费增长较快,一季度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3.7%。

  夏粮连续第四年增产

  今年全国夏粮再获丰收,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的数字显示,全国夏粮产量达到11534万吨,增产146万吨,增长1.3%。这是自1985年以来我国首次连续第四年夏粮丰收,单产再创历史新高,为全年粮食生产开了一个好局。

  农业部负责人日前表示,今年夏粮丰收是在灾情较重、上年基数较高的情况下取得的,来之不易。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推动力大、操作性强、受益面广的支农惠农政策,财政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今年我国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达到427亿元,比上年增长63%。中央财政安排88.7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等,增长48.6%。

  从去冬今春开始,夏粮生产先后经历了暖冬小麦旺长、干旱、低温冻害、“干热风”和病虫害等重大自然灾害。针对农业生产中出现的这些突出问题,各级农业部门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切实加强防灾减灾。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积极应对干旱、冻害等不利气候条件,把灾害的影响和损失降低到了最低程度。针对小麦条锈病等重大病虫害偏重发生的形势,立足于早、立足于防,加大源头防治和综合防控,适时采取应急措施,实现了把病虫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的目标。

  此外,各地深入推进科技入户,大力开展优质高产创建活动。各级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种子包衣、精量半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等实用技术推广面积进一步扩大,促进了夏粮单产提高和品质提升。今年全国投入麦收的联合收割机达到40万台左右,机收率达81.5%以上,日最高收获量2000万亩,有效克服了麦收期间两次降雨天气过程的影响,实现了快打快收,果实归仓。

  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在秋粮。据农业部预计,全国秋粮播种面积为10.94亿亩,比上年增加400万亩左右,为秋粮稳定增产打下了较好基础。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5.88亿亩,比上年增加600万亩左右。如果下半年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实现全年粮食稳定发展的目标大有希望。

  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将从八方面着力

  农业部负责人表示,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解决。各级农业部门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紧紧围绕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中心任务,切实抓好各项重点工作,努力实现全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

  促进粮食稳定增产。继续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强市场信息引导,提高复种指数,确保秋粮面积稳定增加。狠抓秋粮田间管理措施的落实,努力提高粮食单产。强化灾情监测,有效应对干旱、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大力推行统防统治,特别是受灾地区要抢种、补种和改种,及时恢复生产。认真组织秋季农机跨区作业。

  大力发展畜牧业。紧紧抓住当前市场价格有利于畜牧业生产发展的时机,采取有力措施,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保障市场供给。积极推动母猪饲养补贴政策和政策性保险的落实,加快生猪补栏。

  抓好疫病防控。继续实施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不断强化快速诊断和应急反应能力,组织开展秋季集中免疫。集中力量抓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落实好疫苗补贴政策,组织好新疫苗生产和供应,加强定点疫苗生产企业监管。

  确保农产品质量。深入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切实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力度,继续开展例行监测工作,保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态调控监测。继续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农资打假秋季行动,加强源头治理、坚决查处大案要案,加强基层农资监管能力建设,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进一步促进粮食产业、园艺产业和畜牧业增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积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促进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进种养业加工增值。积极发展农机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努力创造农民增收的外部环境。

  防治农业污染。尽快开展全国农业污染源的普查工作,摸清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情况,为全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奠定基础。不断扩大农业农村节能减排重点项目的实施规模和支持力度。采取措施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农村节能减排。

  实行政策支持。根据农业生产发展和市场供求情况,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及早提出扶持棉花、大豆和油料生产发展的政策建议。重点研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

  深化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科学高效的行政管理、执法监督和技术支持体系。深入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引导种子企业改革改制和做大做强。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指导,重点解决好体制改革、机制创新、财政保障等问题。继续落实好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和各项配套改革政策。


标签:感染   当前   农业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0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