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老基地打造现代农业(吉林:耕作有“利器” 丰产有底气)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吉林:老基地打造现代农业(吉林:耕作有“利器” 丰产有底气),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吉林:老基地打造现代农业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吉林:耕作有“利器” 丰产有底气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吉林:老基地打造现代农业

2、吉林:耕作有“利器” 丰产有底气

3、吉林:肉牛养殖增速领跑全国

4、吉林:良种良法配套 助力粮食稳产高产

吉林:老基地打造现代农业

吉林:老基地打造现代农业

  玉米跟T恤有啥关系?鸡毛跟化妆品有啥关系?在吉林一家家农产品加工车间里,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东西,其实一个是原料,一个是产品。

  美丽的草原,成群的牛羊。走在这样一个绿色的通道里,人会心旷神怡,要是牛走过这里呢?专家告诉记者,牛在变成牛肉的一秒钟之前,会让它通过这个绿色走廊。

  在吉林皓月公司,就有一个这样的绿色通道,那里的工人告诉记者,这条通道这会使牛充分地放松下来,避免它产生应激反应,导致肉品质下降。

  从农场到餐桌,牛要走过21道标准化生产程序,而正是这严格的标准化控制过程,让吉林的牛肉走向了21个国家。 目前,吉林皓月公司的牛肉出口量连续5年占全国的1/2,目前是我国最大的肉牛生产出口基地。

  T恤,手机壳,这玲琅满目的产品他们的原材料都是玉米。在吉林,一粒玉米被开发成了4000多种工业产品的原材料,鸡毛可以变成化妆品,大豆可以变成布料,而一头牛不光能产肉,还能变成各种各样的药品,一头牛的价值相当于7万元到8万元,相当于一台中等排量的小轿车。

  吉林为什么能有这些多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呢?这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据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曹金才介绍,从2005年开始,吉林省政府设立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2007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的销售收入达到1570亿,全省农民总数1400万,这样的话就是农民人均农产品加工业的销售收入就可以达到11000元以上。

  每年上百亿的专项投入再加上税收减免等措施,让吉林有了中国最大的肉牛生产企业,有了亚州第一的玉米加工企业,也有了以玉米、水稻、大豆、蔬菜、中药材、林产品、生猪、肉牛、禽类以及乳制品为原料的十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而这个产业链几乎链接起了吉林所有的农民以及他们的农产品。

  吉林农民连续5年大丰收,但在产业链强大的拉动下,没有一年出现过卖粮难,不仅如此,吉林目前还出现了个怪现象——龙头企业吃不饱,中药材企业开工不足70%,而肉牛企业现在最愁的就是找不到足够多的牛。不过,企业的愁对农民来说却是福,这个福就是种啥啥来钱,养啥啥赚钱。

  正如长春幸福乡农民王鹏程说的那样:平常日子赶上过年,腰里不断有零花钱,所以生活非常好。

吉林:耕作有“利器” 丰产有底气

吉林:耕作有“利器” 丰产有底气

?  眼下在东北黑土地上,不少农田开始泛绿,玉米苗破土而出。在东北乡村,很多农家院子里停放着免耕播种机。随着农民土地保护意识的增强,如今保护性耕作正在黑土地上兴起,免耕播种机成了众多农民的耕作“利器”,农民对今年粮食丰产也更有底气。

  在梨树县梨树镇高家村,农田里覆盖着玉米秸秆,玉米苗已从秸秆间钻出。当地农民秋天将玉米秸秆还田,春天用免耕播种机直接播种。康达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青魁说,这是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减少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黑土地得到保护,玉米长势更好。

  过去,由于农民粗放式的耕作方式,黑土层变薄,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农作物抗灾能力变差,影响了农业生产。十几年前,中国科学院的农业专家研发生产出国产免耕播种机,试验推广保护性耕作。

最开始,由于技术还不成熟,推广并不顺利。但经过多年试验,保护性耕作技术逐渐完善。近两年,为加快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吉林各地农业部门依托合作社、种粮大户进行示范推广。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说,我们每年还组织农业专家深入村屯为农民讲解保护性耕作知识,让更多农民掌握和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

  随着越来越多农民开始尝试,现在一些农机企业看到了免耕播种机的市场前景,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扩大产能。在吉林省康达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车间外上百台免耕播种机整齐排列,正等待发货。车间里机器轰鸣,火花四溅,工人们正忙着生产。这几年,该公司组建技术团队,每年根据农民反馈的问题不断改进技术。公司负责人杨铁成介绍,现在的国产免耕播种机作业效率、播种精度大幅提高。

  如今,免耕播种机成了农民的耕作“利器”。这几天,忙完播种不久的杨青魁正和社员们忙着检修停放在仓库外的几台免耕播种机。免耕播种机两米多宽,上面安装着排种器、开沟器和镇压轮等。杨青魁介绍,免耕播种机在铺满秸秆的田里能一次性实现施肥、清茬、播种、镇压等工序,省时省力。

  今年,吉林省榆树市五棵树镇广隆村的天雨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买了两台12垄大型免耕播种机,耕作效率比去年提高一倍。合作社负责人丛建告诉记者,这两台大型免耕播种机同时在田里作业,一天能播种100公顷土地,相当于100个劳动力。

先进的免耕播种机和保护性耕作逐渐显现的效果,让农民对粮食丰产有了底气。在榆树市五棵树镇安乐村,种粮大户李艳红扒开地里的秸秆,查看土壤墒情。李艳红说,地里一点也不旱,玉米苗长势很好。李艳红开展保护性耕作多年,这几年虽然遇到过春旱,但她家的玉米长势基本没受影响。这也让她对今年的玉米产量很有信心。

  今年李艳红除了流转70公顷土地,还为村民代耕140公顷土地,进行保护性耕作。李艳红说:“以前最怕旱情影响产量,如今通过保护性耕作,玉米抗旱、抗倒伏能力强了,产量更稳定,只要没有极端天气,丰收不成问题。”

杨青魁这两年开始减少化肥使用,现在每公顷玉米地比过去少用化肥20%,仍能实现产量稳定。今年他扩大了“绿色玉米”种植。“虽然使用有机肥,但产量不减,品质更高,比普通玉米每斤多卖2毛钱。”杨青魁说。

  记者从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今年吉林省推广保护性耕作1800万亩,比去年大幅增加,占当地粮食作物耕种面积的五分之一。

?

吉林:肉牛养殖增速领跑全国

吉林:肉牛养殖增速领跑全国

  吉林省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以来,在各项政策举措的强力推动下,全省肉牛产业规模不断做大、质量不断做优,养殖业增速领跑全国,大项目建设增势强劲,工程建设取得扎实成效,被国家评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的优秀项目,现在,吉林省“牛经济”开始“火起来”。

  谋划布局促进扩群提质

  吉林省政府高规格组建了“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从省直14个部门抽调30人组建了省肉牛办,省政府出台了“牛十条”等4个政策性文件,全省61个市县成立了领导小组或肉牛专班,24个市县配套制定了具体扶持政策,形成了由“一把手”亲自抓工作推进、抓政策扶持、抓项目实施的组织推进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各地和广大养殖加工企业的积极性。

  全省谋划推进千头以上肉牛产业化大项目209个,比工程实施前新增175个;万头以上牛场21个,比工程实施前新增17个。其中,竣工项目62个,肉牛饲养量19万头;在建项目107个,边建边养牛4.74万头;谋划项目40个,设计饲养能力59.38万头;新建肉牛屠宰加工项目11个,新增产能103.5万头,现已投产1个、即将投产1个,在建9个;通过国家审核入库肉牛专项债项目47个,其中发行债券项目28个,发债77.08亿元。

  目前,全省大县养殖增量明显。截至今年9月末,全省34个肉牛养殖大县养殖总量达到529.3万头。大乡大村大户存栏比重加大,100个大乡(镇)、1000个专业村、1万个大户肉牛增量明显,目前,存栏分别达到166.7万头、165.1万头和99.4万头。产业园区养殖增量明显,全省规划的10个肉牛产业园区饲养量达到237.6万头。同步启动中东西三大肉牛产业集群建设,在农安、榆树、伊通、梨树、通榆、敦化6个县(市),启动了基础母牛扩群提质项目。

  “放母还犊”惠及养殖户

  在镇赉县和合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合牧业总经理谷月说:“我们借助脱贫攻坚政策,政府投资2.5亿元建设4个肉牛养殖扶贫基地,鼓励企业租赁经营,采取“政府+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夯实肉牛产业基础。经过几年发展,企业肉牛养殖规模发展到1.3万头。”

  镇赉县紧紧抓住“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机遇,将肉牛产业作为全县“三双一旅”战略重要一环,制定出台《镇赉县“十四五”时期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和《镇赉县发展壮大肉牛产业十八条政策措施》,强力推动肉牛产业快速发展。

  “过去,养殖户往往采取‘单打独斗’的养牛方式,要实现肉牛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就必须走合作之路。”众合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秀超颇有感触,他从去年3月开始与和合牧业合作,以每头2.6万元的价格购进100头怀孕母牛,母牛生产后和合牧业再以每头1.1万元的价格回购牛犊,这种“放母还犊,保底回收”的方式不仅给杨秀超吃了一颗“定心丸”,也让当地更多的农户当起了“牛”老板。

  “伊通经验”加快秸秆利用

  玉米收获后的秸秆如何处理,一直是困扰农民的难题。而在伊通县,秸秆却成为抢手的“香饽饽”。

  在位于伊通县的吉林省绿秀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械声轰鸣,工人们在加班加点忙碌着,一捆捆从地里打包回来的秸秆,通过发酵变成了肉牛的“美味佳肴”。绿秀牧业经理王宇告诉记者,公司通过引进中国农业大学张日俊教授团队主持研究的“菌酶协同发酵秸秆生物饲料技术”,从根本上改变肉牛“吃干秸秆、喝凉水”的传统饲喂习惯,加快秸秆利用方式变革。“我们已经在全县4个乡镇、15个村屯推广这项技术,实行自主生产加工配送饲料,取代外购饲料,可节约成本20%左右,农户饲喂积极性很高。”

  通过这一模式,解决了农民花大价钱远程购买饲料的痛点,实现了互助集约化、产品标准化、工艺流程化、配方精准化、绿色全程化、养殖健康化,探索出秸秆生物饲料可复制可推广的伊通经验,推动全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吉林:良种良法配套 助力粮食稳产高产

吉林:良种良法配套 助力粮食稳产高产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吉林省累计通过国审和省审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达到1677个。市场上可推广的主要农作物品种3600多个,玉米品种2660个,水稻554个,大豆397个,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品种。2023年,吉林将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启动高产品种竞赛活动,评选出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主粮作物前10名高产品种,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为“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发挥良种作用。

标签:吉林   耕作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1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