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林:打好抗旱灭虫除险保秋收组合拳,全力夺取农业稳产丰收(王金富代表:议案将提农机工业升级及全面机械化)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王通林:打好抗旱灭虫除险保秋收组合拳,全力夺取农业稳产丰收(王金富代表:议案将提农机工业升级及全面机械化),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王通林:打好抗旱灭虫除险保秋收组合拳,全力夺取农业稳产丰收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王金富代表:议案将提农机工业升级及全面机械化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王通林:打好抗旱灭虫除险保秋收组合拳,全力夺取农业稳产丰收

2、王金富代表:议案将提农机工业升级及全面机械化

3、王金富:40年,可歌可赞;未来,任重道远

4、王金富:推进农机供给侧改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王通林:打好抗旱灭虫除险保秋收组合拳,全力夺取农业稳产丰收

王通林:打好抗旱灭虫除险保秋收组合拳,全力夺取农业稳产丰收

  8月16日上午,全国三季度“三农”重点工作视频调度会结束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意见,部署推进抗旱灭虫除险保秋收工作。厅党组书记、厅长王通林主持会议并讲话。厅领导蔡元杰、杨大海、陈良伟出席。

  王通林指出,近期以来的持续高温天气对全省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全省农业农村系统要迅速落实全国三季度“三农”重点工作视频调度会精神,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做到标本兼治、长远兼顾,全力打好抗旱灭虫除险保秋收组合拳,为农业稳产丰收提供有力支撑。

  王通林强调,要建立健全部门横向协作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的沟通会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加大农业生产抗旱救灾和农作物灭虫、病虫害防治力度,落实落细各项工作措施;要细化完善全省农业生产抗旱灭虫除险保秋收工作方案,突出实战实效,重点做好晚稻防灾减灾等应急预案,千方百计守住粮食生产安全底线,努力实现保面积增产量;要迅速筹措抗旱救灾资金,加快下拨速度,加强监督监管,确保各项政策直达快享;要紧密结合“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组织发动农技专家下沉一线,加强技术指导,做好粮食、生猪、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保供工作;要建立定期报告和通报机制,确保灾情信息畅通,适时启动救灾应急响应,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王金富代表:议案将提农机工业升级及全面机械化

王金富代表:议案将提农机工业升级及全面机械化

未标题-1.jpg

近两年,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适度平稳增长,要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来讲,同样面临着新常态下的转型升级。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增速虽然有所下滑,但整体趋势向好,有望呈现整体平稳、略有上升的趋势,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在进行,高端装备优势突显,市场容量可观。这种形势下,中联重科作为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主动调整发展战略,将公司发展重点由单一的工程机械板块转型为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环境产业、重型卡车和金融服务五大战略板块齐头并进。总体来说,中联重科布局农业装备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无疑是看好农机行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中国农机行业的新常态则需要从中国的农业环境出发来品读。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前段时间指出:“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但各种风险和结构性矛盾也在积累聚集,突出表现在:农业资源偏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制约日益突出;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的挑战日益突出,今后“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已很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农业生产结构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农业比较效益低与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的矛盾日益突出,成本“地板”与价格“天花板”给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带来双重挤压。”所以,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

集约化农业是农业发展新目标,农业生产要素资源在任何一方面都需要做到集约化控制。农机作为农业生产的关键性要素,遍及农业生产的所有环节,尤其是在推动农村土地改革大背景下,加快农业土地流转、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更加需要大量新型高效的农业机械为之服务。过去10年,在国家立法、政策拉动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农业机械化生产刚需,让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快速发展的“黄金10年”。但2014年,农机行业整体增速下滑,预计近几年增速缓慢也将成为农机行业的新常态,农机企业必须要找出合理有效的发展战略,转方式,调结构,推动新常态下我国农机化实现新发展。

新常态下农机行业需从全产业角度纵向提升与横向扩展。十几年间国内农机工业的发展虽然突飞猛进,但是结构不合理、水平偏低,高端农机产品多数被国外品牌垄断,必须引起关注。要改变低端化竞争的局面,不单单是少数企业的事,而要集全行业之力,全方位提升全产业链的水平,包括研发、供应链、生产、分销与服务等环节。纵向提升有五大要点:一是在研发环节,在鼓励整合全球高端研发资源的同时,要大力推动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工程,打造技术含量高、与中国现代农业需求相适应的中高端产业;二是在供应链环节,需重点解决中高端农机所需的液压、电控、传动、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的问题;三是在生产环节,需加大技术改造与先进装备投入力度,用手段和装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四是在分销环节,在加强市场网络建设的同时,需重视开展对新农机手的职业化教育,有效提升农机操作使用人员素质;五是在服务环节,加强农机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需导入先进信息技术,有效提升服务及时性和效率。

此间,企业作为产业链转型升级的主体,一方面,可以积极并购国外技术先进的农机企业、从引进先进技术、到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另一方面,加强海外农业工程项目的推进,促进中国农机工业走出去,从单一的出口贸易模式向产业投资模式转型升级,深耕农机化水平较低的国家市场,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探索一条新路。但是,考虑农机行业的利润率和全球化程度都较低,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和走出去虽然都是战略机会点,但对单个农机企业而言,投资大、风险大、投资回收期较长,建议国家层面可成立农机产业基金,为中国农业工程走出去提供专项资金支持。

近十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带动下,我国农业装备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农机化率已达到61%。横向结构上农机化薄弱环节问题仍比较突出,其中三大关键问题为:1.从作物结构看,三大主粮中玉米、水稻的农机化技术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马铃薯、甘蔗、棉花、油菜等方面的机械化仍未有效突破,短板较多;2.从区位结构看,适应北方农业的大中小型农机企业众多,而适应南方水田和丘陵的大型农机企业稀缺;3.从产品结构看,农机具企业综合实力弱,产品种类少、技术水平较落后,与主机配套不到全球领先水平的1/5,这是我国拖拉机使用率只有全球领先水平40%的根本原因;同时我们收获后的烘干与仓储设备也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集成国家、行业及企业的力量进行解决,推动中国农机行业的提质增效。

新常态下,我国农机工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已由低端转向中高端,赢得竞争的手段也从价格竞争转向了技术、质量和用户服务的全方位竞争。随着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新型生产经营主体、职业农民不断涌现,涉农企业需要在满足用户需求方面不断创新升级。农机领域一方面要纵向向中高端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横向扩展农业产业链装备范围,提升重点弱项,平衡不同地区不同粮食作物不同作业机具的发展,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在新常态下的新发展。


王金富:40年,可歌可赞;未来,任重道远

王金富:40年,可歌可赞;未来,任重道远

资料图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机化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农民买不到农机、用不起农机,到今天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农机化率达到66%以上。40年时间,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以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农业经营方式与农业科技、农业机械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使中国农机化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中国农机化发展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正是由于改革开放,才使中国农机从体制、机制上解除了思想束缚,增强了发展活力,使中国农机拥有了足够的勇气和力量奋发作为。

也正是由于改革开放,才使世界先进的农机理念、农机技术和农机产品得以进入中国,在为国人树立赶超目标的同时,与中国民族农机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农机化发展得益于中国农机企业奋发努力。40年以来,中国民族农机工业不忘初心,用智慧和汗水直面落后和困难,砥砺前行。在40年的历程中,数以千计农机企业的诞生和成长,两千多家规模以上农机制造企业承担起了中国农机化事业振兴的主体责任。40年的历史,是中国农机企业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艰苦奋斗的创业、创造的成长史。

中国农机化发展得益于中国农业深刻变革。40年前,家庭承包经营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40年来,中国农业坚持创新变革;今天,不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结构上,中国农业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机是农业生产基础要素资源之一,农业的发展与变化,催生和拉动了农机化发展。

中国农机化发展得益于中国农业技术进步。40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坚持科技兴农;特别在主要农作物和大田农业等领域,坚持走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致力于推进农机与农艺、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40年坚持不懈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促进了中国农机化在需求、供给双侧的互相牵引和转型升级。

中国农机化发展得益于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创新发展。40年来,企业主导、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了快速发展。农机企业以农机用户为关注焦点,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农机推广与管理部门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全面、全程机械化,聚焦薄弱环节,推动农机化服务补短板、提质量;各类新型农机经营主体不断涌现,跨区作业、代耕代种、土地托管、订单农业、互联网+农机作业等各种新模式、新业态遍地开花,有力促进了农机化事业发展。

中国农机化发展得益于农机人的成长和进步。40年来,我国以合作社为代表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以农机手为核心力量的职业农业机械从业者正在成为农机应用推广的主要群体;农机院校与科研机构、农机制造企业、农机流通企业等各方面致力于优秀农机人才开发和培养;一大批高技能、高素质的农机人的成长支撑着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机化的发展有目共睹。但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农机与发达国家农机相比总体水平不高,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等结构性矛盾突出,不但在农业生产的全程、全面机械化方面短板较多,而且在绿色、节能、智能化等新业态的培育和发展缓慢,行业整体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行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精准度。

中国农机发展需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推动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需要打造工匠精神、工匠能力,提高产业发展质量;需要以人为本,大力度培育新型农机化经营主体和现代农机职业农民;需要坚持农机与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科技发展相融合,走中国特色农机化发展道路。

农机产业是全球性产业,中国农机市场是全球农机市场的细分市场之一,中国农机化是全球农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既要站在全球市场维度思考中国农机化发展,又要站在中国市场维度,思考中国农机如何融入全球农机、借力全球农机。作为农机制造企业,需要在建设现代化、全球化企业的同时,支持全球农机化事业发展,致力于推动包括上下游产业链在内的全球合作、共享,打造全球竞争力。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机化发展,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村改革和农民增收。新时代的中国,农业机械化将担当起引领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的历史责任。让我们不忘初心,一代接着一代干,为把中国农机打造成为现代化、世界级农机产业而不懈努力。

(来源:中国农机化协会)

王金富:推进农机供给侧改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王金富:推进农机供给侧改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资料图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将分别于2017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会议开幕前,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联重科农机集团总裁王金富就“如何有效推动农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问题接受记者采访。

“国家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提高效率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王金富表示,推动农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需要对土地、农机、生产资料等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并大力推进经营模式创新。

建议:以农机为农业科技载体 推动农业生产要素深度融合

目前,我国40%的耕地实际上已经由270多万个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现代化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经营,在政府推动的土地流转政策作用下,这个主体占比将会逐年增加。

基于农业供给侧竞争力的要求,王金富认为,必须深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使未来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主体占比达到60%以上,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元素,农业机械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让农机发展得到了新的机会。

王金富称,面对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农业机械自身必须在供给侧端进行结构性调整,以满足适度规模化经营的需要。“对于具有一定购买能力的家庭农场来说,他们需要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并按照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要求去配置;对于实现规模化生产的种粮大户来说,他们对种子、化肥、农药的使用已经不能依靠人力,需要与农业机械相互配合,才能实现精准使用,提高生产效益。”

另外,王金富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对于适度经营模式的现代农业来说,已不是简单的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需求,而是需要能够承担高效率、复合作业的大型、现代化农业装备;这就对农业机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解决农业机械与农艺、信息化、生产资料融合的问题。

呼吁:加大投入 加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未来,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适度规模经营+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已经全面进入机械化作业为主的新阶段,农业机械化渗入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王金富认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就需要实现农业的工业化生产和生产作业环节工序化管理,这样就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民职业化、工人化。目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引领力量,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不具备从事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的能力,适度规模经营需要成千上万有知识、懂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必须聚焦并加速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

对此,王金富在采访中表示,作为中国现代农业装备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中联重科与各成员单元已经探索出一套成功的现代职业化农民培训模式,以又快又好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同时,王金富也呼吁有关方面,更加重视职业农民培训,实实在在加大投入,加速培育能够适应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的数以万计的职业农民。

标签:农机   中国   农业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1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