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来农业会是什么样(我国机械工业转型升级进入攻坚期)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我国未来农业会是什么样(我国机械工业转型升级进入攻坚期),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我国未来农业会是什么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我国机械工业转型升级进入攻坚期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我国未来农业会是什么样

2、我国机械工业转型升级进入攻坚期

3、我国机采棉进展及几点启示

我国未来农业会是什么样

我国未来农业会是什么样

资料图

经济学家常常被人拿来开心解闷,各种段子比比皆是。有一个是这样的。问:上帝为何创造经济学家?答:因为有经济学家的话,天气预报便显得准确多了!

准确地预测未来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确实是件困难事,但也是件很重要和很必要的事。对国家宏观决策如此,对投身农业的企业和从业者也是如此。

对于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模式,有很多争论。有人说美国模式,有人说欧洲模式,有人说以色列模式。也有人说,没有别的模式,就是中国模式。我想说,是所有的模式。也就是说,在中国,会有所有的这些模式:中国区域差别极大,不同地区,适合不同模式。关键词是:区域。依区域不同,形态不同。

第一种形态:规模化大田种植业。主要区域在东北、西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共同特征是连片的平原,适于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东部地区主要产品是玉米、水稻和小麦,西北地区主要是棉花。主要推动力有三个:一是劳动力成本刚性增长,越来越需要用机械替代人力;二是工业化发展,让机械变得更好更便宜;三是土地三权分置,大大有利于土地流转,实现各种形式的规模经营。美国农场使用的最大马力的拖拉机,现在已经可以在东北建三江平原看到,将来也会出现在其他平原地区。

第二种形态:现代设施园艺业。主要区域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城市郊区。其技术特征是综合性与集成性的,包括优质高产品种、土肥植保技术、栽培模式(水培、立体等)技术、温控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产品类别是:大量蔬菜,少量水果,个别花卉。设施园艺业有很多优点:同一块土地,产出率高出几倍;受天气影响小,可以“搞乱季节”;整个生产流程可控,产品质量、规格和安全性更好。收益情况,应该普遍很好,远远高于大田;证据是,近年来扩张速度很快,设施升级很快。去荷兰的飞机降落前,满眼都是大片的现代化温室。这种景象,也正在我国东部大城市郊区出现。

第三种形态:集约养殖业。这涉及到猪禽牛羊和水产养殖。同设施园艺业类似,集约化的养殖业,也是一系列技术的综合和集成,包括畜禽水产品种、饲料技术、养殖设施、环境控制、疾病控制等。对丰富我国人民的餐桌和饭碗,养殖业贡献巨大,却鲜受表扬。倒是时不时地听到一些抱怨,说40-50天的鸡,四五个月的猪,长得太快了,味道不地道了。想想看,当年每人每月只有半斤肉票时,那肉吃起来自然美味无比。集约养殖业的发展,让肉蛋奶鱼从节假日才能品尝一下的奢侈品,变成老百姓的家常菜。集约养殖业的发展,也让农村院落变得干净起来,不再有猪叫鸡飞蝇舞。

第四种形态:现代林果业与土特种养业。我国山区丘陵区面积很大,这些地区,地块零散,难以实行大规模机械化;同时,传统的大田种植也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这些地方,往往最适合发展林果业、野菜药材等土特产品种植业、土鸡山蛙等特种养殖业。这些产业往往耗费较多劳动,但产出的附加值很高。在现代物流业和加工业的支持下,能够很好地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有的,还可以与乡村旅游度假休闲结合起来。

第五种形态:乡村旅游度假业。30多年前,我在德国留学时,第一次听说了乡村旅游度假,觉得像天方夜谭,不可思议。当时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那时候破破烂烂的中国农村,今天会有如此的发展;乡村旅游度假,从若干年前的星星之火,现在已成燎原之势。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让城市人日益思乡;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让乡村变得更有魅力。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过程中,城市人得到愉悦,农村人得到收入,农耕文化传统得到承续。

以上各种发展形态,正处于不断形成、完善和壮大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创新,包括政策创新、科技创新、组织创新、业态创新等,会大大加快这个进程。当以上五种农业发展形态,都达到世界最好水平,至少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现有水平,我国三农“强、富、美”的宏伟蓝图和梦想,就指日可待了。

我国机械工业转型升级进入攻坚期

我国机械工业转型升级进入攻坚期

资料图

机械工业是工业革命的切入点,是国家竞争力的制高点。“机械工业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防力量,是国民经济的基石。”10月12~13日,全国机械行业转型升级推进会在福建泉州南安市召开,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全国机械行业转型升级推进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会议围绕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办《关于机械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国办55号文件)和行业“十三五”发展纲要部署要求,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实现机械工业由大变强。

推动行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

辛国斌副部长在讲话中介绍了我国当前工业经济形势和国家及工信部对实体经济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对机械行业和中机联推进转型升级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希望和建议。

辛国斌指出,近年来,我国机械工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55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超过1/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机械产品国内市场品种自给率已超过85%;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等取得重要进展;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大型发电、特高压输变电等高端装备研发成果显著;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产品平均抽样合格率超过90%;企业素质不断改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高铁、电力装备等重大技术成套装备出口量不断扩大。但总体来看,我国机械工业仍面临关键装备不能完全自给、创新体系不健全、传统产品同质化竞争等问题。

辛国斌强调,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机械工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模式、新途径,保持与提升我国机械工业市场地位。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振兴制造业的指示精神,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着力推动机械工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

第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强重点领域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装备,探索发展新兴业态,引领机械工业转型升级。

第二,坚持融合协调发展,促进机械工业与互联网加速融合,强化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加强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协同,推进区域协调布局,以点及面、系统化推动行业进步。

第三,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加强节能降耗,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融共生。

第四,坚持开放合作,对标国际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持续推进“走出去”,提升“中国制造”国际美誉度。

第五,坚持共享发展,推动改革创新成果惠企惠民,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保护市场主体创新积极性,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提升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

对照制造强国目标仍存较大差距

中机联会长王瑞祥在会上作了题为《改革创新,提质升级,为实现机械工业由大变强不懈努力》的主旨报告,全面总结了“十三五”以来机械行业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办55号文件和“十三五”规划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

他指出,“十三五”开局以来,机械行业推进转型升级取得了行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优化进展顺利、“走出去”步伐稳步加快、质量品牌实力大幅提升、工作体系格局初步形成等成绩。但对比工业发达国家,对照制造强国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是大而不强。

王瑞祥指出,实现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产业布局更趋合理,产业发展更加有序。要下决心通过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淘汰滞后老化标准、加强行业自律等途径,推动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退出,推动“僵尸企业”退出。

要加强对机械产业布局、区域经济、产业集群等发展的指导与引导,促进科学合理规划,规范有序实施,协调均衡发展。要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和“制造业+互联网”的模式创新,促进技术、设计、工艺、管理、商业模式的创新,推进数字化车间、智慧工厂等典型案例的推广应用,促进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升,高端供给不断增加。

要加快推进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扶持先行企业,扩大典型宣传,做好咨询服务,以点带面,推动更多企业付诸行动,优化提升企业产业链价值链。要支持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强政策引导,做好标准制定、数据统计等基础工作,努力营造规范市场环境,加快实现发展新动能。要充分依托“一带一路”等利好政策,组织参与国际化标准制修订,为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牵线搭桥,提供帮助。

王瑞祥强调,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决胜阶段,机械工业转型升级到了背水一战的攻坚期,使命在肩,任重道远。要坚定信心,砥砺奋进,为推进机械工业提质升级、早日实现由大变强作出新贡献。

中机联执行副会长陈斌在会上作了《2017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态势》的专题报告。会议期间还召开了2017年全国机械省(区、市)行业协会工作座谈会,印发了《机械行业贯彻落实强国战略推进转型升级调研报告》。代表们参观了福建泉州的嘉泰数控、成功机床、成辉国际、德林机械等相关企业。

我国机采棉进展及几点启示

我国机采棉进展及几点启示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2019年棉花种植面积为589万hm2,总产量达588.9万吨。进口数量为61.56万吨,占棉花消费量的33%,说明国产棉供不应求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棉花生产涉及19省(市、区),亩产从30kg增加到118kg,对农民增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打破机采棉花瓶颈制约,加速棉花生产机械化

目前我国棉花生产的耕整地、覆膜播种、国间管理机械化水平高达80%以上,而棉花采收受国外采棉机价格畸高、国内机需要技术突破等问题制约,机采棉成为棉花产业发展的强制约因素。导致采棉期间工价上涨快,制约着棉花种植业发展和棉农增收,使棉花生产经营者的规模提升受阻。截至2019年底我国棉花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0%,其中机播率84.6%、机采率22.8%。

我国机采棉主要集中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区,占全部棉花机收面积的99.2%。其中,北疆地区机采率达80%,机采棉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南疆地区机采率虽然不到4%,但在农机部门组织跨区服务和技术示范引导下,多数农民已逐步接受并越来越依赖棉花机采作业,南疆机采棉水平有望持续较快提高。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棉区机采发展开始起步。山东省、湖北省分别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棉花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近年机采棉均实现了零的突破,2019年山东省机采棉面积达到3000hm2。

近几年机采棉优势凸现,推动采棉机械化发展。据对比数据看,人工采棉每人只能达到24.9亩的生产规模,产值2.5万元,人平均收入在5000~6000元,每亩活劳动消耗250~300元。应用采棉机,劳均生产规模可以提高到6.7hm2以上产值10万元,人平均收入可提高到10000元以上。每亩活劳动消耗只有100~150元,比人力采棉降低150元/亩。因此,机采棉降低了棉花生产成本,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一台采棉机年采收量相当于400~600个人工采摘量,对提高棉花生产力贡献巨大。

二、国内外机采棉发展趋势

美国是最早试验研究机械化采棉的国家,其机采棉技术发展很快,集约化、规模化程度高。早在1942年便开始采棉机的批量生产,1964年基本上实现采棉机械化,1975年棉花机械采摘程度已达100%,稳居世界第一位;原苏联自1924年开始机械采棉技术的研制工作,目前机械采棉达60%;棉花种植较集中的乌兹别克共和国机采率达90%以上。

我国于1950年代开始进行机采棉的研究,进展很慢,也较少应用于生产实践。自1996年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开始进行采棉机械的引进试验和科研开发,经过5年试验示范,机采棉的各项技术趋于成熟。从2001年开始,机采棉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当年机采面积达1.92万hm2, 2004年达到2.84万hm2

2012年起国家和地方加大采棉机研发投入,一批关键技术获突破,孵化了一批成熟的国产采棉机,投入市场好评如潮,打破了国外品牌采棉机的价格垄断地位。约翰迪尔CP690自走式打包摘棉机售价高达540万元/台,而同类型国产采棉机仅为其售价的40%~55%,采棉机经营者也多了选择余地。目前国内使用的采棉机约有15种,其中约翰迪尔等3款采棉机较受用户青睐;国产机的品牌、产量、售价优势渐显,发展势头良好,打破了国外品牌一枝独大的局面。口碑较好的国产采棉机如钵施然4MZ-3A走式采棉机、现代农装(中农机)4MZ-3型自走式采棉机、贵航4MZ-5自走式采棉机、碧浪4MZ-3型自走式采棉机、铁建重工4MZ-6型高端智能采棉机、山东天鹅4MZ-3自走式棉花收获机、东华4MZ-3/-3A自走式采棉机等7款。

三、采棉机械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启示

1、强化采棉机共性技术研究的国家支持。2012年,农业部对北方棉区棉花全程机械化给予国家公益性(农业)行业科技项目支持,近几年国产6行大型采棉机等一批装备获得技术突破,就是国家战略决策的最好诠释。经过多年努力奋斗,摘锭式采棉头生产工艺取得突破,进口采棉机垄断市场的局面有所改变。同时,国产机采棉清理加工配套设备、转运设备已经研发成功并推广应用,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50%~60%。

2、继续实施政策扶持。中央财政加大棉花采摘机支持力度,2012~2017年累计投入资金3亿元补贴购置采棉机,将大型采棉机单台补贴额由20万元提高到60万元,同时鼓励各地开展棉花机械新产品补贴试点,支持引导新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2014年农业部、财政部启动了大型采棉机融资租赁项目试点工作,通过财政贴息支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民购买大型采棉机。5年多来,我国采棉机保有量新增1600台,总量超过3400台。2019年采棉机出现市场脱销现象,说明国家扶持政策效应很好,应该完善提高,使其发挥更强推动力。

3、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和产中产后配合。农业部门成立了院士领衔的、农机推广人员为主体的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组,着眼农业生产全过程研究推进棉花机械化工作。指导各地以机械化高效生产为目标,将棉花品种、栽培技术与机械化技术有机融合,产后加工工艺设备衔接配套,并形成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在棉花品种、种植栽培模式、脱叶催熟技术上,试验确定了适合机采的高产技术模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试验确定了南疆、北疆两种不同种植栽培模式,并通过优质棉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引导棉花加工企业进行生产线改造和技术升级。这是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性工作,应该加大力度,以促进棉花生产机械化提质增效。

4、强化典型示范引导。2012年以来,农业部支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北、山东等地设立了11个棉花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机械化采棉的意见》,全面加强机采棉技术推广工作组织领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财政补助培训采棉机驾驶人员超过2000人次,安排一批示范县推动棉花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支持南疆棉花机械化发展。山东省投入400多万元,先后建立10个省级示范基地,连续5年组织召开机采棉作业现场会。湖北省在5个地市建立棉花机采核心试验示范区,开展以短季棉品种筛选、等行距大密度种植、化控化调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研究。

成功的实践,使机采棉打破瓶颈制约,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我们有理由相信,棉花市场将向好,棉农收益逐步提高,我国棉花生产定能强筋装骨,不负重望。

标签:棉花   发展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2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