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BQFX-12型油菜精量联合播种机演示成功(2JS-6型一组六株蔬菜自动嫁接机研制成功)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2BQFX-12型油菜精量联合播种机演示成功(2JS-6型一组六株蔬菜自动嫁接机研制成功),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2BQFX-12型油菜精量联合播种机演示成功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JS-6型一组六株蔬菜自动嫁接机研制成功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2BQFX-12型油菜精量联合播种机演示成功

2、2JS-6型一组六株蔬菜自动嫁接机研制成功

3、2ZD-6型多栽植臂水稻高效插秧机成功开展试验示范

4、2万亩耕地如何休养生息

2BQFX-12型油菜精量联合播种机演示成功

2BQFX-12型油菜精量联合播种机演示成功

9月22日,由华中农业大学研发、易枭零部件科技(襄阳)有限公司制造的2BQFX-12型油菜精量联合播种机,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溢水镇开展示范推广活动取得成功。

该机以轮式拖拉机为动力,以华中农业大学专有技术“正负气压组合式精量播种技术”为核心,高度集成开沟、旋耕、灭茬、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具有省种省肥、无需人工间苗、生产效率高的特点。现场演示效果非常好,得到了现场观看的农民和业内人士的交口称赞。

演示前,华中农业大学王磊博士和易枭易枭零部件科技(襄阳)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根据竹山农户和基层农机技术人员的建议对相关机构进行了改进,加装了喷药除草装置,使该机在原有功能基础上功能更加完善,更好地满足了油菜种植生产需要。

2JS-6型一组六株蔬菜自动嫁接机研制成功

2JS-6型一组六株蔬菜自动嫁接机研制成功

近日,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局组织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专家组,在日照对青岛农业大学与山东中天盛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联合承担的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一组六株同步蔬菜自动嫁接装备创新研发”进行了鉴定验收。

该项目由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王家胜副教授主持,经两家单位联合协力创新研究,提出了基于穴盘喂入、劈接法的一组六株同步蔬菜自动嫁接作业方法,发明了二维柔性夹持定位、接穗V刀楔形精确切削等装置;研究开发了砧木“平切—劈切”两步精确切削、多路嫁接夹排序输送同步供夹及自动夹持固定、嫁接机构多路协调控制等关键技术,创制出基于劈接法的2JS-6型一组六株同步蔬菜自动嫁接机,多项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整机达国际先进水平。

2JS-6型蔬菜自动嫁接机是一款用于辣椒、番茄、茄子等茄科类蔬菜集机电气一体化的全自动嫁接装备。该装备主要由自动上苗机构、秧苗夹持机构、砧木与接穗切削机构、砧木与接穗插接机构、振动式自动上夹机构、气动装置、PLC控制装置等关键部件组成。

该嫁接装置可以实现穴盘蔬菜秧苗的自动进给输送、六株秧苗砧木与接穗同步自动切削、六株秧苗砧木与接穗同步自动插接、嫁接夹的自动输送和夹持砧木与接穗等功能。作业穴盘的规格是6×12的穴格,每道工序可同时完成一排六株并列秧苗的嫁接操作。该装备生产率达720株/h,嫁接成功率高于97%,嫁接成活率高于96%。

2ZD-6型多栽植臂水稻高效插秧机成功开展试验示范

2ZD-6型多栽植臂水稻高效插秧机成功开展试验示范

2016年6月20日,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种植机械团队首席专家张文毅、张礼钢研究员等一行6人赴江苏省兴化市对2ZD-6型多栽植臂水稻高效插秧机进行试验示范和性能考核试验。田间试验示范活动得到了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兴化市农业机械管理局以及兴化水稻种植大户的大力支持,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站长陈新华,兴化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陈茂贵等一同到现场进行观摩。

2ZD-6型多栽植臂水稻插秧机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针对两插臂插秧机高速作业伤秧率高、效率提升有限的问题,对多栽植臂非圆齿轮系进行了进一步优化,改进了非圆齿轮加工工艺,设计了新型栽植臂壳体成型模具,保证并且提高非圆齿轮系传动精度和可靠性,同时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加工成本。2016年本团队试制出3台改进样机,并已在盐城、姜堰等地开展了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性能考核。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ZD-6型多栽植臂水稻插秧机作业过程顺畅、可靠、高效,在作业效率、伤秧率等方面均优于现有常规高速插秧机;经过改进后的样机与去年相比非圆齿轮传动精度、可靠性大幅提升,未出现夹秧、秧爪与秧门碰擦损坏秧爪等现象,伤秧率、漏插率、栽插均匀性、立苗稳直度等作业性能指标提升明显,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要求。

此次示范试验得到了陈新华站长、陈茂贵局长及农机大户等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赞誉,在江苏多地多点的应季试验示范考核,对2ZD-6型多栽植臂水稻插秧机的改进和推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近几年的技术攻关,在多栽植臂插秧机的理想栽植轨迹规划、非圆齿轮机构设计、非圆齿轮系批量化生产工艺设计、栽插作业质量、整机的可靠性等方面均取得突破,已具备批量化、产品化生产,大面积布点试验推广的阶段。

2万亩耕地如何休养生息

2万亩耕地如何休养生息

跳出“越垦越穷”怪圈:

一年每亩补助农民600元,连休三年,让土地真正“喘口气”

“7月初刚遭了水灾,现在又是旱,这么大的太阳再晒几天,地里的稻子都要旱死了。”顶着31摄氏度的高温,铜仁市万山区小湾村村主任吴万宽一脸焦虑。

山高坡陡,山间坝子和缓坡上点缀着零碎耕地。吴万宽说,小湾村近千口人,耕地只有600多亩,还都是瘠薄田。“一层土下面就是石头,天一晴就旱,一下雨就淹,这样的‘望天田’,种玉米一亩顶多收500斤!”

贵州“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之一,石漠化片区贫困人口占总数一半。这里成为贵州脱贫攻坚的“硬骨头”,也是守住生态底线的重点地区。

“本来地力就不行,再加上长期向山要地,结果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万山区农牧科技局局长罗洪超坦言,过度采伐、陡坡开垦、毁林开垦、采矿积石等人为因素,直接导致了水土流失,不仅恶化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也加剧了石漠化进程。

“必须换个方式谋发展。”今年,农业部等十部委联合出台《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贵州作为石漠化地区,开展休耕2万亩试点,选择25度以下坡耕地和瘠薄地的两季作物区,连续休耕3年。这让石漠化区域的百姓看到了希望。

然而,地休耕了,农民收入怎么保障,会不会断了口粮?

“每亩一年给农民补助600元,通过‘一卡通’直接打到农户账上。”罗洪超介绍,休耕补助资金由中央财政分配到省,再采取直接发放现金或折粮实物补助方式,落实到县乡,兑现到农户,保障农民基本收益。

“一亩600元,相当于过去一年收益,咱再不用在这贫瘠的地里耽误工夫了!”吴万宽说,以前力气没少花,弄不来几个钱,不种还舍不得。现在有了政策,村民们可以放手去打工、开发林地了。

“休耕是件好事,能让土地‘喘口气’,每年还有粮食补助拿。”万山区高楼坪乡夜郎村村民刘祖兴说,现在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种地不再是农民的唯一选择,“种地的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本来就力不从心,休耕也能让他们‘喘口气’。”

贵州省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科学休耕能让土地休养生息,对降解土壤污染、增加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都有积极作用,尤其对贵州生态脆弱的石漠化地区,更加意义重大。

休耕不是撂荒:

每亩400元管护费,引入专业公司、合作社管理,做到休而不荒、休而不废

休耕以后地会不会没人管?过几年地荒了咋办?不少农民有这样的担心。

按照《试点方案》,贵州休耕的耕地每年每亩补助1000元。今年休耕5000亩的万山区,将1000元补助分成了两部分,其中600元作为农户收益补助,400元作为休耕耕地的管护补助。

万山区计划将休耕土地流转给专业公司或合作社管护。“休耕后土地要种涵养水分、培肥效果好的植物,通过专业公司统一规划经营,可以选择合适的绿肥、豆科等养地作物,同时发展生态旅游,增加周边农民收入,做到休而不荒、休而不废。”罗洪超说。

为何不把管护补助直接发放给农户?罗洪超认为,休耕不是撂荒,根本目的是养地,不仅要合理调整结构,还要对土层进行深翻,单靠农户是很难做到的。

“林水结合,荒山穿上绿衣袄,环境好了啥都好!”大方县小屯乡滑石村村民李国富说,过去山坡是光秃秃的一片,一下雨,山洪、泥石流是常有的事。“现在不同了,满山都是树,水土流失少了,住在这里也安心。”变化来源于这些年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部门凿石挖坑、填土栽树,水利部门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高效节水示范项目。“这些是农民想干干不了的。”李国富说。

以往垦了田地、跑了水土,现在要立足生态优先。安顺市平坝区白云镇高寨村,机耕道两旁栽上香樟树,田间是连片的金刺梨和分散的“鸡别墅”,白云镇党委书记李隆说,“林下蛋鸡跃,地头瓜果香”,高寨村通过结构调整,发展林业经济,林下养鸡,鸡吃林下杂草,鸡粪当做肥料,形成了生态循环经济。不仅有效治理了石漠化山地,也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不足2000元达到6000元,让石旮旯里长出了“摇钱树”。

贞丰县农业局副局长吴启伦表示,为保证休耕耕地管护成效,县里加强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按休耕面积比例进行土壤样品采集和基础数据、重金属含量化验测试,定期监测评价休耕耕地质量情况,把休耕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找到“合脚鞋子”:

发展生态产业,像种粮一样种草种树,添绿增收一举两得

既守住生态底线,又促进农民增收,这是休耕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课题。

“给生态脆弱地区找到‘合脚鞋子’,关键还是调整产业结构。”罗洪超认为。

万山区布局“四圈两带”,发展精品蔬果、生态畜牧业、油茶产业、食用菌四大产业,形成以高楼坪乡九丰山地高效农业综合体为中心的高效农业观光带和农牧花卉产业带。

九丰山地高效农业综合体负责人说:“我们就是冲石漠化项目来的,当时这儿是一坝2000多亩的小丘,挖下去就是石头,后来挖不动了,我们就想招,最后设计了三层智能大棚,落差8米,这在国内不多见。”据介绍,九丰山地高效农业综合体总投资5亿元,现在形成农业观光、新品种研发、采摘体验、餐饮服务等多项目融合的旅游盛景,治理了生态,也带动了农民增收。

石漠化片区穷,穷在农民与耕地矛盾尖锐,穷在山高坡陡留不住雨水。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成为最紧迫的任务之一。普定县城关镇梭筛村,扎根在一处处石旮旯里的株株桃树,尤显坚韧。桃树间,点缀着好几个小水窖。县水土保持办主任舒显文说:“这些水窖一月蓄水两次就能蓄满,干旱时节可以满足桃树的水给养。”

2003年,梭筛被列为石漠化治理试点后,县里整合资金上千万元,用于耕地治理、农田水利建设,在治理石漠化的同时发展生态产业。目前,梭筛一亩桃树产值达到4.5万元,桃园面积扩大到5000亩,年产鲜桃600万斤,农民人均年收入1.5万元。

走进贞丰县连环乡关山村,满山遍野的松树郁郁葱葱,李子、板栗等经果林硕果累累。

“我前几年栽的2亩砂仁、4亩生姜,按现在的行情,今年就有7万到8万元的收入。”连环乡关山村坪寨组村民杨勇说,再过两年李子挂果后,一年收入能超过10万元。

连环乡向大山要效益,向大山要财富。邀请专家实地调研“开药方”,按照石漠化地区生态农业要求,“像种粮一样种草”,在山下种经济作物,在山顶上种板栗,山腰种李子。采取立体种植模式,在林下套种生姜、砂仁、粽子叶,大力发展山地立体农业经济。

种植经果林既保水土又增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行不悖。在连环乡的茫茫群山间,形成了“山上有林子、村里有产业、家家搞绿化、户户能增收、处处是花园”的亮丽风景。

疲惫的土地休养生息,贵州的石旮旯山区正华丽转身,变为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标签:嫁接   自动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2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