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务农利器还是安全杀手?!(植保无人机,千亿元的机遇与深坑,你都了解吗?)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植保无人机,务农利器还是安全杀手?!(植保无人机,千亿元的机遇与深坑,你都了解吗?),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植保无人机,务农利器还是安全杀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植保无人机,千亿元的机遇与深坑,你都了解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植保无人机,务农利器还是安全杀手?!

2、植保无人机,千亿元的机遇与深坑,你都了解吗?

3、植保无人机:2021年乘风破浪,酝酿7大裂变!

植保无人机,务农利器还是安全杀手?!

植保无人机,务农利器还是安全杀手?!

先来快速浏览一下一条新闻。

9月3日,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授权的检测机构人员来到兵团一三四团对农用遥控植保机安全、技术等方面数据开展测试,为农用遥控植保机推广、行业发展、争取国家农机具补贴等制定标准提供实验数据支撑。

随着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加快,国内农用遥控植保机(即无人机技术)行业发展迅猛,农用遥控植保机凭借优势在棉花、小麦、玉米等作物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田管得到较好应用推广,市场份额大幅扩大。由于是新兴行业,农用遥控植保机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遥控植保机对国家安全、使用安全造成影响,行业推广受到制约,国家相关部门无法对这一行业实施有效监管。

为适应新形势,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开展农用遥控植保机行业标准制定,并授权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等科研机构、部门组成联合小组对照农用遥控植保机行业初稿数据开展标准数据测试。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工程师孙竹说,制定这个标准是为政府更好监管无人机,使无人机这个行业更加规范,也能够提供更加安全的服务。

自打植保无人机这个东西一出现,笔者就对其充满了担忧。

早在2011年,笔者在一次采访中,就差点被一台从空中一头栽倒在地上的农用遥控植保直升机砸中。当时,围着这台机器拍照的记者至少就10余人,周围观看的差不多也有上百人,而这台飞机失控后,就径直奔人群而来,一头栽到土里。这台遥控直升机差不多有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那么大,自重不低,将土地砸出一个深深的坑,万幸是当时没有人受伤。对此,笔者一直心有余悸。

后来,植保无人机竟在大众的担忧中迅猛地发展起来了,这十分出乎我们意料。

在我国,空中作业本应是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的,比如大型植保飞机每启用一次,都要向政府部门报备请示飞行路线,每一次飞行都是有相关记录的。但植保无人机却因为体积小、飞行高度低等原因,能够随意在天空中“翱翔”。

试想一下,你正漫步在玉米田埂上,高耸的玉米遮住了你的视线,突然,一台植保无人机从你头顶上呼啸而过,哪怕它没有伤害到你,是否也会吓你一跳呢?

以往,我们经常回来新闻上看到《玉米收割机咬伤农民手》之类的新闻,而过去,农民每年都会面临安全生产事故,在农机“嘴”下受伤甚至丧命的农民屡屡见诸报端。那么,我们真的能允许一个新的安全隐患堂而皇之地“飞”在乡间低头?

在缺乏监管的领域,向来是安全事故高发期。大家都知道在马路上飞驰的那些“三蹦子”有多么危险,他们发生的事故甚至不大会计入交通统计,那么,如果植保无人机没有相关的生产制造和监管标准,岂不是如同一台台“飞翔的三蹦子”一样,成为飞在农民头上的安全隐患?如果相关标准不尽快出台,是否是一种变相的对农民生命权利的漠视?

在这里,我们呼吁,如果要发展植保无人机,一定要制定严格的相关标准,不但要规范操作监管,还要严格把控企业的生产资质,并建议,生产植保无人机的企业,要对其收取高额的担保金,如若出现安全问题,就要对其采取最严厉的惩罚措施。

惟其如此,这个行业才能发展得好,才不会是一个新的“三不管”地带,不会是一个新的安全隐患高发区。

植保无人机,千亿元的机遇与深坑,你都了解吗?

植保无人机,千亿元的机遇与深坑,你都了解吗?

早在2009年植保无人机概念刚提出来的时候,笔者就曾发表过相关的行业研究报告,这么多年也一直是植保无人机的拥趸,经过10年近距离的观察,甚至亲自参与标准制定和产品销售、植保服务,笔者也对这个行业的真实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国内植保无人机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行业,且仍处于上升期,有人说有500亿元的硬件规模,有人说有200亿元,加上作业服务市场约有1000亿元。

笔者从来没有怀疑过植保无人机的商业价值和市场规模,但是也应该理性审视这个行业,不能冲动投资、不能盲目跟风,应该绕过战略短视或专业性不够而造成的深坑!

色香味俱全,但并非传统农机企业的菜

近两年,值得关注的是原来从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等传统农机的企业进入无人机行业,如雷沃阿波斯、沃得农装、久保田、东风井关等,都推出了植保无人机。其他搞无人机的传统农机企业,加起来不少于100家。最近笔者还接触到某大型央企也要生产植保无人机。

企业想进入某个行业,从事某个品类的经营本无可厚非。但笔者一向的观点是传统农机企业不适合从事植保无人机,因为植保无人机遵循“摩尔定律”,即电子产品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1倍,而价格下降一半。

很有意思的是,植保无人机一出生就带着电子产品和互联网的双基因,所以其发展也会遵循“摩尔定律”。其性能不断提高,功能丰富化,但价格将不断下降。我们可以从油动无人机和电动无人机近几年的价格轨迹上印证这个观点。

近几年无人飞机价格走势(单位:万元)

这种升级换代的速度主要集中在芯片和控制系统的电子部件和软件上,这部分是植保无人机的技术核心,而喷药或飞播部件硬件价值很低,并不是核心竞争区。

电子部件和芯片技术正是大疆、极飞等高科技电子企业的强项,他们可以让这些核心部件以“摩尔定律”的周期性能不断升级,甚至性能和科技含量高出目前需求,但是价格不断降低,或通过不断推出迭代机型而掌握行业的定价权和降价权。

这些正是传统农机企业的软肋,其面临的问题是产品一直落后二三代,但价格比大疆、极飞等新一代产品还要高。

一句话,传统企业跟不上信息技术的节奏,植保无人机并非传统农机企业的菜!

作业效果:粮食作物尚可,但经济作物效果差

植保无人机本身有一个问题就是作业时间短,使用效率低,投资回收周期长!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拓展作业范围,一是由粮食作物向经济类作物、果蔬茶等领域拓展,二是由植保向飞播、飞撒等延伸。

在这里探讨一下第一种拓展的途径。

在小麦、水稻、玉米、油菜、棉花等大田作物的植保、飞防或打脱叶剂作业中,植保无人机已经摸索出一套较成熟的作业模式,具备推广复制的条件,并且作业质量得到了种植户的认可,目前正在由经验向标准转变。

但在经济类作物果蔬茶的植保或喷洒作业中,效果仍差强人意,机器结构、喷洒机构、作业模式等都需要长时间的试验、改进和优化。

笔者参加的茶园飞防、苹果园植保作业试验中,试用过5个品牌的无人机,包括电动、油动、油电混动,也涉及单旋翼、多旋翼,但是作业效果并不尽人意。

目前的飞防效果远达不到地面机械的效果,茶农和果农并不认可作业质量。这就需要生产企业联合药剂厂和种植、农艺专家共同攻克难关。

很多情况下,试验室里的技术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现实问题;另外,理论上的可行性在现实中有可能完全行不通。

植保无人机下一个作业场景,一定是果蔬茶,这是个蓝海市场,也是高端市场。但面临的问题,需要很好地解决。

作业效率高,但不能完全取代地面机械

植保无人机和手动背负式喷雾器、电动喷雾器,以及品种众多的地面行走植保机是互相替代产品,这些都属于品类上的竞争性产品。植保无人机企业之间其实并不是主要“敌人”,所有植保无人机的真正敌人是地面植保机械。

植保无人机的确在一些性能和指标上比地面机械更有优势,比如作业速度、效率和价格。 可以肯定地说,植保无人机将取代大量的地面机械,但不能完全取代地面机械。因为地面机械可以完成植保无人机的所有植保飞防作业需求,但是植保无人机作业场景和范围有限。

能取代的自然可以替代,但无法替代的根本没有必要强求,如果花高昂的成本去替代,就失去了竞争的意义。

未来,植保机械将形成两大品类:地面机械和植保无人机!最可行的办法是这两种设备配合作业,达到优势互补。

小水难容大鱼,夸大了的商业价值

资本市场最先关注到国内的植保无人机行业,并由一些不专业的机构对这个行业进行了错误和过度的解读,以至于误导了很多人。

植保无人机的硬件总规模有可能真的有上百亿元,但是如果在行业渡过快速成长期之后,在平稳期,假如年需求量5万台,平均单价5万元,年市场需求量也只有25亿元。

这和500亿元的拖拉机行业无法比,即使是旋耕机和播种机行业都无法比较。更何况极有可能正常需求不会有5万台,且价格不但会不断降低,甚至有一天可能会出现买农药送无人机的情况。

在一个20亿元级别的行业里,很难容得下多个大公司,充其量就是一个细分的农机具市场。所以不要对植保无人机过度解读,更不必夸大其商业价值,以免误导更多的企业重复投资。

作业市场规模大,但挣钱不容易

笔者一直认为,国内植保无人机的价值在于作业市场,这是比硬件价值高几十倍的市场,所以企业需要将战略重心由硬件转向服务。但目前即使有企业看清这点,但是也没有坚持去做。

植保飞防作业千亿元级需求是极有可能的,因为植保是个频率高且可持续作业的活路。如水稻一个生长季要打3~5次药,小麦、玉米2~3次,蔬菜7~15次,果树5~11次。从作业频率看,植保是个好市场,整体市场容量并不小。

但目前国内植保无人机的作业价格基本已经降到了最低点。按正常的规律,一种新的生产工具和新的生产方式进入市场,价格应该先高,然后随着机器保有量的增加而逐步降低,最后用规模效益来盈利。

国内植保无人机一出现就面临着本行业竞争和地面机械竞争的双重压力,个别企业急于求成,直接采用互联网行业的低价引流量模式,甚至是免费模式,把作业价格降到最低点。

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打药只有75元/hm2,在绝大部分地区,水稻、小麦等作业的收费都在150元/hm2以内。这样做的结果是没有作业规模就不能挣钱,而要大面积作业就要提高作业速度,速度快了作业效果又会差。

在很多行业,价格是对企业最大的保护,如果价格体系崩溃了,再想重新构建就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机会。在这个意义上,植保无人机作业市场上已经有些先天不足。

市场火爆源于有补贴,刚需何时到来?

植保无人机行业目前比较火,但更大的原因可能是购机补贴的拉动。

从近期市场看,凡是有植保无人机单列补贴的省市,尤其是地方累加补贴的地区,植保无人机销售就好,而没有补贴的地方,销量也主要是依赖于地方上的各种惠农项目。

植保无人机真正的市场需求虽然客观存在,但是补贴拉动的需求和项目需求仍占主流。

所以,我们能否下个结论:本轮植保无人机的行情,刚需已经萌发,但是尚需补贴政策和项目共同来培育和扶持。

植保无人机:2021年乘风破浪,酝酿7大裂变!

植保无人机:2021年乘风破浪,酝酿7大裂变!

3年前,很多人的眼中植保无人飞机还是大玩具、高科技玩意,甚至很多人不接受植保无人飞机是农机。

但是现在,植保无人飞机正在对地面植保机械、水稻插秧机、水稻直播机,甚至拖拉机等传统的大类农机形成强替代,国产农机航空时代来临。

在全球化竞争中,国产农机的希望也聚焦到了以植保无人飞机为代表的智能化农机上,在未来全球化中,国产农机不是弯道或换道超车,而是用智能化农机来领航全球农机产业。

国内植保无人飞机目前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产业基础坚实,供应链健全,产业生态圈实力雄厚,种种迹象显示,国内植保无人飞机行业正在酝酿着诸多变化。笔者认为2021年的植保无人飞机行业是一个裂变的时代。

1. 周期裂变:培育期结束,进入高速发展期

从2020年开始,无人机行业正式进入需求爆发期,真正有战略眼光的企业都是在行业收割期进入,而非培育期。目前国内植保无人飞机进入了快速成长期,2020年全行业销量在4.5万~5万台,同比实现翻番增长。销量增长受企业营销工作影响很大,卖的多有可能是靠低价倾销实现的,但是另一个指标更能说明问题,即作业面积。

据无人机网报道,截止到2020年11月中旬,全国专业化防治组织中植保无人机保有量约8万架,作业面积近8亿亩次,加上种植大户通过农机购置补贴购买的植保无人飞机,预计2020年全国农业无人机的保有量超过10万架,作业总面积突破10亿亩次。

国内植保无人飞机销量已经突破了爆发临界值,成为植保机械中的主力军,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对于无人飞机抑或植保服务行业,真正的大时代已经到来。

2. 竞争裂变:迎来第三次投资热潮,寡头垄断格局有望打破

2020年11月,广州极飞获得百度资本和软银愿景基金12亿元融资,南京拓攻植保无人飞机得到中信资本2亿元融资,南京极目获得中信农业基金和天赋资本3亿元融资,珠海羽人被吉利集团收购,一期投入6000万元,后期有更大的资金进来。

笔者认为目前的植保无人飞机投机主义者和小品牌将加速离场,当前这个阶段敢进入的公司都是综合实力强大或有强大的资本方做后盾,植保无人飞机天使投资的最佳时期已经过去了,行业内能活下来的企业,要么有核心技术,要么有强大的资本背景。

极飞得到12亿元的融资,将解除企业运营资金方面的掣肘,后期可以放开手脚和大疆放手一搏。2020年12月,极飞新产品发布会上携V40、P80、P40,以及无人车、自动导航等众多新技术、新产品强势回归。

另外,飞控领域的隐形冠军南京拓攻和南京极目等,也是既不缺钱又不缺技术的实力派。除了这些已经浮出水面的竞争者,笔者还了解到,一些有实力的大资本、央企也正在寻找并购的标的。目前植保无人飞机进入收获期,胜利果实不会被某一家公司占有。

极飞以及新的竞争者会和大疆形成强有力的竞争,这正是市场经济的魅力,新格局取代旧格局,新的商业模式取代旧的商业模式。

3. 产品裂变:军备竞争升级,30L时代到来

植保无人飞机技术升级快、产品迭代快、营销手段和打法多且快速变化,所以农机行业的人不能用传统农机的思维去搞植保无人飞机,这也注定了传统农机企业很难做好植保无人飞机这个产品。

植保无人飞机行业的进程正在快速地压缩,产品迭代速度也在加快。2016年大疆和极飞主销产品是5L机型,2017年升级到10L,2018年提高到15L,2019年进入了20L时代,2020年大疆最先推出了T30,标志着行业进入了30L时代。

大疆是行业的引领者,其在2020年11月在新产品发布会上推出T30之后,12月,极飞在新产品发布会上推出了35L的P80机型。无锡汉和推出了32L的金星30机型,安阳全丰推出了2021款自由鹰TP-32机型。可以预计,很多二线品牌也将推出30L级别的植保无人飞机。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预计今后3~5年,国内植保无人飞机的竞争焦点仍是大载荷和长续航,国产植保无人飞机将很快进入50L时代,2025年或将进入150L时代。

这是作业效率的竞争,一直到载荷严重剩余,国产植保无人飞机也将从效率之争转向质量之争,届时植保无人飞机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目前大疆和极飞都采取的是互联网高科技企业的打法。这类企业并没有走传统农机企业滚动式发展的路径,而是用资本的力量加速发展,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不断迭代技术,且不断降低市场售价,用波浪式的产品和价格浪潮不断冲击市场。

快速发展期产品并不求赚钱,要的是市场份额和用户数据,等到把绝大多数竞争对手淘汰出去之后再逐渐提高产品售价,从而最终实现市场垄断和企业盈利。

4. 功能裂变:由植保药械变成“空中拖拉机”

植保无人飞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作业场景不断拓展,今后要称这类新型农机为农业无人飞机。

大疆和极飞由大田植保进入果园植保,同时正在全力开发撒播市场,还有一些公司正在开发更细分的市场,如施肥、授粉、渔业养殖、放牧、采摘、除草、土地确权、农业大数据收集等。

随着更多的使用场景被开发出来,无人飞机的功能仍在丰富化,未来最大的趋势是逐渐取代拖拉机的功能。无人飞机会成为一种动力产品,在其上面搭载不同的作业部件之后会完成不同的作业,如果有一天无人飞机拉着液压翻转犁在耕地,请大家不要惊讶。

植保无人飞机一定会裂变出更多的细分品类,且施肥无人机、水产养殖无人机的市场规模和商业价值有可能会超过植保无人飞机。

5. 用户裂变:由专业玩家转向种植户和农机手

如果有一天农村家庭每户都有一台植保无人飞机,这个行业的商业价值就会媲美于拖拉机了,届时无人飞机真的可以改名“空中拖拉机”。

植保无人飞机的用户正在裂变,并且是快速裂变,变化的方向是由专业玩家转向种植户和农机手。

笔者2020年在乡镇基层市场调研时发现,即使是山东沂蒙老区、四川大凉山地区、甘肃六盘山等偏远的地区,都已经在使用植保无人飞机了,明显的变化就是直接种植户自己购买和使用植保无人飞机。无人飞机从一种经营工具变成一种农具了。

2020年大疆年会上的数据也印证了笔者的判断:大疆数据显示,2020年购买大疆产品的用户结构发生了变化,植保队等专业植保组织占比减少,从2019年的51%下降到36%,而直接使用的农户人数增加,在新用户中占比达到51%。同时从年龄上看,用户平均年龄为36岁,与2019年相比,18~24岁的群体减少了3%,而25岁及以上的群体增加了3%。

从另一家植保无人机企业拓攻了解到的情况看,近两年新增的用户中,原来都是购买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插秧机等传统农机的机手,但这些用户并非转行干无人飞机了,而只是无人飞机成为他们农机服务经营中的一个补充。

笔者判断植保无人飞机用户会形成两个阵营,第一个阵营是专业的飞防组织,发展趋势是大型化、公司化、专业化,他们的用户是散户和中小规模种植户;第二个阵营是种植户,主要以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为主,是自用兼顾给他人作业,而后者会成为主流,因为他们经营大量的土地。

6. 品类裂变:全面替代地面植保机械,由配角变成主角

目前植保无人机行业硬件销售的规模只有15亿元的水平,还是一个很小的行业,但是如果完成对地面植保机械的替代,行业空间将真正地被打开。

植保无人机在植保作业领域的渗透率约为15%,笔者认为如果与喷杆喷雾机相比,这个值已经是一个临界值了,因为喷杆喷雾机也没有达到15%的渗透率,说明植保无人机在植保行业已经从一个替代者变成主角了。

这个判断从历年两个品类的销量走势得到了证实,从植保无人飞机批量销售的2016年开始,地面植保机械需求萎缩,而植保无人飞机需求快速增加。其中植保无人飞机的市场份额就是地面植保机械失去的部分。今后的发展中,地面植保机械可能会成为配角,而植保无人飞机主导植保行业发展。

笔者近期调研了几家国内知名的植保机械生产企业,整体看行情不好,业务萎缩,而对其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居然就是植保无人飞机。这些企业不是被身边同行打败的,而是被空中的无人飞机打败的,这应该就是《三体》里讲的“降维打击”,并且是“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植保无人飞机取代地面植保机械才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全面替代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手动喷雾机等低端植保机械。

7. 政策裂变:由试点补贴进入全面补贴

近期从多个渠道了解到的消息,都指向了2021年植保无人飞机将进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目录。笔者认为植保无人机行业,长期发展要看需求,短期要看补贴政策。

补贴政策对处于培育期的植保无人飞机的发展至关重要。2017年,原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中国民用航空局综合司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引导植保无人飞机规范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面评估试点产品技术规格参数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档,对每档产品补贴额按不超过该档产品2017年市场销售均价的30%测算,且单机补贴额不超过3万元,每个试点省市拿出1000万元进行补贴。

2018年补贴试点范围扩大,有15个省市开展植保无人飞机补贴,2019年、2020年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

2020年8月17日,植保无人飞机推广鉴定大纲起草组第二次工作会议在广东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召开,会上讨论了《植保无人飞机推广鉴定大纲第一稿》,植保无人飞机要进入国家补贴目录,最基本的条件是要获得推广鉴定证书。

如果2021年植保无人飞机真的进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目录,除试点省外其他的省市也将正式开始植保无人飞机的补贴。笔者认为,植保无人飞机进入国补贴目录之时,也是这类产品真正的需求爆发之时。

标签:植保   无人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3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