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撒药、App下单,智慧农业来了(无人机播种助四川红原县打好脱贫攻坚战)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无人机撒药、App下单,智慧农业来了(无人机播种助四川红原县打好脱贫攻坚战),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无人机撒药、App下单,智慧农业来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无人机播种助四川红原县打好脱贫攻坚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无人机撒药、App下单,智慧农业来了

2、无人机播种助四川红原县打好脱贫攻坚战

3、无人机播种助红原县建立脱贫攻坚持续动力

无人机撒药、App下单,智慧农业来了

无人机撒药、App下单,智慧农业来了

  ?无人机撒药、在线技术课堂、大数据管农田、农资农产品线上交易……今年疫情笼罩的“春耕图”里,加速普及的智慧农业,正在为许多地方的农户排忧解难,让农业生产顺利渡过“疫情难关”。

智慧农业现在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让智慧农业加速普及,还需要补齐哪些短板?

田间农民少了,“黑科技”越来越多

四川省中江县,3500亩小麦地里几乎不见一个人影。然而在麦地上空,10架植保无人机组成的农药喷洒队忙得一刻不停,进行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蚜虫病虫害统防统治。

“不到6小时的时间,3500亩小麦就完成了农药喷洒任务。当前小麦已到抽穗期,人不能进去;有了无人机,解决了大问题。”回龙镇党委书记张小江说。

中江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副站长刘学兵介绍,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江县加大无人机植保的统防统治,不仅避免了务农人员聚集,还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益。

今年春季,记者在四川农村采访发现,田间农民少了,但“黑科技”越来越多:遥感卫星监测、无人机植保、多光谱照相机、在线农技指导……信息技术的不断加持,让农业生产越来越“智慧”。

往年春耕时节,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教授和学生会来到田间地头,为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今年由于疫情,农技人员无法下地,急坏了四川省汶川县200余名果农。

就在这时,一堂堂春耕技术培训会及时在“云端”开播。通过视频连线,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教授又与他们“见面”了,对小叶病该打什么药、生长过程中果子为何变小变黄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并教授果农特色水果甜樱桃的春季培育技术。

“效果特别好,跟手把手教没啥差别,还不用出门。”一名果农感慨。

数字技术改变农业的产业形态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改变生产方式,提升生产效率。”农业产业专家、四川川联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会长卿成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2.25亿,行政村通光纤和通4G的比例均超过98%,互联网成为农民们解决农业和市场信息需求的最主要方式。

几年前,四川省大邑县农民黄海流转了当地1000余亩土地,成为一名种粮大户。过去,小春种油菜和小麦,大春种水稻,黄海要雇好几十人帮着浇灌、打药、收割;购买农资时,他要开车到一家家销售门店比对价格;粮食丰收后,还要跑遍县城各个烘干收购企业。

“现在只要在手机‘吉时雨’App上下单,就会有无人机、插秧机等机械代替人工完成所有耕种作业。至于购买农资、销售粮食,也都是在手机上完成,等着人上门,什么都不用操心。”黄海说。

技术不仅带来了方便,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益。据黄海测算,原来自己每年生产投入要10多万元,收益20余万元;现在投入下降了一半,收益提升了30%左右。

“传统小农户应对不了农业集约化发展,对大市场无所适从;我们搭建的‘吉时雨’智慧平台,采取‘平台+中心+农户’模式,提供‘耕、种、防、收、销、管’全链条、一站式的农业数字化服务。如今农户每亩粮食收入能提升40至60元。”四川润地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宗滨说。

数字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的产业形态。

在山东寿光,今年的“菜博会、种博会”首次在网上举办,动动手指就能完成蔬菜线上线下交易,“云种菜”项目还能让人们通过24小时不间断的慢直播观察蔬菜生长。

在江苏泗洪,养猪场推行“猪脸识别”“红外测温”,大数据记录每一头猪的个体特征、生长经历、防疫档案,实现“数字化”养猪。

不久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完成一项历经21年的基础性重点科研项目——首次创建了覆盖我国全域的高精度数字土壤。“利用土壤时空大数据对重点农区和流域实现分区、分类、量化管理,能在减少农用化学品投入量的同时增加产量。”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张维理说。

在日前召开的2020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当前应对疫情、灾情和市场波动叠加的风险挑战,迫切需要运用好现代信息手段,从更高层次、更全维度掌握农情变化,加快完善中国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以信息化引领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智慧农业须补齐短板、加快升级

业内专家认为,虽然近几年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迅速,但大都处于尝试阶段;智慧农业的大范围普及,还须补齐短板、加快升级。

与城市相比,目前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农民使用信息终端水平相对较弱;与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相比,农业的数字化应用范围不广、水平不高。

农业农村部、中央网信办印发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提出,到2025年,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要提升至70%,农业数字经济占农业增加值比重要提升至15%,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农产品总交易额比重要达到15%。

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农业人口素质的提升是重中之重。

“村上一直在宣传引导大家用电商卖农产品,但我也没上过几天学,不会操作,特别希望能有相关的培训。”中江县龙台镇稻花村村民赖孝琼说,村里大都是像他这样的老年人在务农,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在新技术的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

“要让人才留在农村。现在专门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学校和机构十分缺乏,教育资源应该继续向农村倾斜,相关部门要制订中长期的人才培养规划,短期要加强接地气、实用的农技培训。”长期关注中国农业发展的联合国资本开发基金组织数字经济专家丁宇说。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张漫等专家认为,我国农业产业集中度偏低,机械化程度不高,难以实现集约化生产。发展智慧农业,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加快农业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培育一批数字农业工厂、数字牧场、数字渔场。

“推动智慧农业发展,还要加强智慧农业的体系建设,强化政府的组织引导和协调作用,形成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协同创新机制,推动数字农业形成‘一盘棋’‘一张网’‘一张表’。”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周伦理说。

无人机播种助四川红原县打好脱贫攻坚战

无人机播种助四川红原县打好脱贫攻坚战

2019年4月25日,在深度贫困地区——四川省红原县举行的“万亩草籽飞播作业启动仪式”,正式开始了无人机草籽播撒技术的规模化试验。

在高原的春光里,万亩试验草场边,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范学民处长,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杨林副会长,农业农村部南京机械化研究所薛新宇主任,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王植力巡视员、张晓玲调研员,红原县副县长杨发礼,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彭斌等,与来自红原县各个乡镇的牧民出席仪式。

协力探索扶贫攻坚新模式

红原县是我国的畜牧大县,草场面积占县境面积的91.8%,牧民人均草场321亩。2018年5月,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随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扶贫调研组赴红原县进行调研,发现当地每年要对草场进行草籽补播。当地山坡、沼泽等特殊地形较多,部分地区无法机械作业,只能由人工进行撒播。

传统的人工撒播效率低下,平均每人单日撒播面积5亩。同时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当地对特殊地形草场草籽补播的需求不断加大。因为当地劳动力缺少,作业劳动强度大,每年进行草籽补播作业成为困扰当地的一大难题。

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扶贫工作小组、中国农机化协会、极飞公司,多次共同深入实地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最终,提出使用无人机播撒草籽的方案,解决当地畜牧业发展中的瓶颈难题,助力当地脱贫攻坚。

经过不断的研发改制和测试,极飞公司最终探索出了农用无人机撒播草籽的技术,随即开始了样机的生产。

极飞公司带来了针对扶贫任务最新研发的农用无人机,首次进行大面积无人机草籽撒播试验,标志着这种崭新的扶贫攻坚模式正式开始运作。

据极飞公司创始人彭斌介绍,此次参与撒播的新型号产品是一种信息化水平非常高的无人机产品,一台手机就可以操控无人机进行草籽撒播;此外,通过多型号无人机数据整合可以实现草场的全方位监控,根据草场情况进行播撒量调节,精准地进行草籽补播。

现场的牧民及行业专家进入撒播区域仔细检验了撒播效果。四川省草原科学院李达旭副院长认为撒播效果非常理想:相较于固定翼飞机高空撒播,无人机播撒有着独特的优势。

无人机撒播离地高度2-3米,近地面撒播克服了风力对撒播的影响,能够实现精准、均匀撒播;无人机同样可以克服地形对撒播的效果影响,在坡地、沼泽地等特殊地形可以取得很好的撒播效果。

培育内生力量确保持续脱贫

无人机操作需要专业的人员,培养当地的无人机服务队,可以为当地提供内生动力,摆脱对外依赖,进而形成良性的产业经济。在极飞公司的重点培养下,协会请当地主管部门协助推荐的王青泽郎等4位当地农机手,已经取得了无人机操作证书,成为了技术过硬,可以独立操作无人机撒播的合格机手。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范学民处长表示,科技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注重一种内生发展机制的建立,能够有效的促进当地持续脱贫。

“万亩草籽飞播作业”启动仪式上,当地机手熟练的操作着无人机进行草籽撒播,单台无人机三分钟便补播了3亩的草场。

当地合作社还在现场进行了人工撒播演示。由10个人组成的撒播队,在10分钟的时间只播撒了接近5亩的草场面积,与无人机播撒差距明显。红原县副县长杨发礼表示:无人机撒播草籽的兼具低成本、高效率。在保证每天八小时工作量的情况下,效率能够达到300-500亩每天,是人工效率的几十倍。这项技术的应用将大大的解放劳动力,促进多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从而实现平均收入的增加,实现脱贫致富。

高海拔地区作业面临着重重挑战,缺氧的环境加大了作业的强度。同时当地播撒季也面临着高原风力大、作业条件不稳定等因素。截止到5月4日,当地作业团队牺牲节假日时间在极飞公司技术团队的带领下,克服暴雨、冰雹、雨夹雪、供电困难等各种突发情况已经完成了全部试验草场的草籽撒播。

在撒播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应高原草籽撒播的无人机应用技术和作业流程。当地无人机操作手也已经具备独立的操作无人机系统进行撒播作业的能力,有力的为今后红原地区无人机草籽撒播提供了内生支撑力量。

范学民处长表示,科技产业扶贫落地三区三州,特别注重引导当地以市场化的成立无人机撒播团队,服务当地地区,推动促进贫困个体(家庭)与贫困区域协同发展,激活发展动力,阻断贫困发生的动因。

无人机播种助红原县建立脱贫攻坚持续动力

无人机播种助红原县建立脱贫攻坚持续动力

  ?2019年4月25日,在深度贫困地区——四川省红原县举行的“万亩草籽飞播作业启动仪式”,正式开始了无人机草籽播撒技术的规模化试验。在高原的春光里,万亩试验草场边,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范学民处长,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杨林副会长,农业农村部南京机械化研究所薛新宇主任,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王植力巡视员、张晓玲调研员,红原县副县长杨发礼,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彭斌等,与来自红原县各个乡镇的牧民出席仪式。

?

image.png

协力探索扶贫攻坚新模式

红原县是我国的畜牧大县,草场面积占县境面积的91.8%,牧民人均草场321亩。2018年5月,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随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扶贫调研组赴红原县进行调研,发现当地每年要对草场进行草籽补播。当地山坡、沼泽等特殊地形较多,部分地区无法机械作业,只能由人工进行撒播。传统的人工撒播效率低下,平均每人单日撒播面积5亩。同时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当地对特殊地形草场草籽补播的需求不断加大。因为当地劳动力缺少,作业劳动强度大,每年进行草籽补播作业成为困扰当地的一大难题。

image.png

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扶贫工作小组、中国农机化协会、极飞公司,多次共同深入实地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最终,提出使用无人机播撒草籽的方案,解决当地畜牧业发展中的瓶颈难题,助力当地脱贫攻坚。

经过不断的研发改制和测试,极飞公司最终探索出了农用无人机撒播草籽的技术,随即开始了样机的生产。

image.png

4月25日,极飞公司带来了针对扶贫任务最新研发的农用无人机,首次进行大面积无人机草籽撒播试验,标志着这种崭新的扶贫攻坚模式正式开始运作。

据极飞公司创始人彭斌介绍,此次参与撒播的新型号产品是一种信息化水平非常高的无人机产品,一台手机就可以操控无人机进行草籽撒播;此外,通过多型号无人机数据整合可以实现草场的全方位监控,根据草场情况进行播撒量调节,精准地进行草籽补播。

现场的牧民及行业专家进入撒播区域仔细检验了撒播效果。四川省草原科学院李达旭副院长认为撒播效果非常理想:相较于固定翼飞机高空撒播,无人机播撒有着独特的优势。无人机撒播离地高度2-3米,近地面撒播克服了风力对撒播的影响,能够实现精准、均匀撒播;无人机同样可以克服地形对撒播的效果影响,在坡地、沼泽地等特殊地形可以取得很好的撒播效果。

image.png

?培育内生力量确保持续脱贫

无人机操作需要专业的人员,培养当地的无人机服务队,可以为当地提供内生动力,摆脱对外依赖,进而形成良性的产业经济。在极飞公司的重点培养下,协会请当地主管部门协助推荐的王青泽郎等4位当地农机手,已经取得了无人机操作证书,成为了技术过硬,可以独立操作无人机撒播的合格机手。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范学民处长表示,科技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注重一种内生发展机制的建立,能够有效的促进当地持续脱贫。

image.png

“万亩草籽飞播作业”启动仪式上,当地机手熟练的操作着无人机进行草籽撒播,单台无人机三分钟便补播了3亩的草场。

当地合作社还在现场进行了人工撒播演示。由10个人组成的撒播队,在10分钟的时间只播撒了接近5亩的草场面积,与无人机播撒差距明显。红原县副县长杨发礼表示:无人机撒播草籽的兼具低成本、高效率。在保证每天八小时工作量的情况下,效率能够达到300-500亩每天,是人工效率的几十倍。这项技术的应用将大大的解放劳动力,促进多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从而实现平均收入的增加,实现脱贫致富。

image.png

高海拔地区作业面临着重重挑战,缺氧的环境加大了作业的强度。同时当地播撒季也面临着高原风力大、作业条件不稳定等因素。截止到5月4日,当地作业团队牺牲节假日时间在极飞公司技术团队的带领下,克服暴雨、冰雹、雨夹雪、供电困难等各种突发情况已经完成了全部试验草场的草籽撒播。在撒播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应高原草籽撒播的无人机应用技术和作业流程。当地无人机操作手也已经具备独立的操作无人机系统进行撒播作业的能力,有力的为今后红原地区无人机草籽撒播提供了内生支撑力量。

范学民处长表示,科技产业扶贫落地三区三州,特别注重引导当地以市场化的成立无人机撒播团队,服务当地地区,推动促进贫困个体(家庭)与贫困区域协同发展,激活发展动力,阻断贫困发生的动因。

标签:无人   撒播   农业   当地   进行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5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