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任务!农业现代化重庆怎么抓(五大体系推动合作社快速发展)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五大任务!农业现代化重庆怎么抓(五大体系推动合作社快速发展),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五大任务!农业现代化重庆怎么抓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五大体系推动合作社快速发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五大任务!农业现代化重庆怎么抓

2、五大体系推动合作社快速发展

3、五大关键词读懂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真经”

五大任务!农业现代化重庆怎么抓

五大任务!农业现代化重庆怎么抓

  农业现代化,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但各个地方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各有不同,到底怎么干?国家将打造一批“样板间”“示范区”——?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示“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全国100个,重庆秀山、垫江、江津、潼南4个区县入围。?

  这些示范区被赋予5大创建任务:聚焦“两个要害”,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聚焦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做优乡村特色产业。聚焦产业集聚发展,打造现代农业园区载体。聚焦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推动农业全面绿色转型。聚焦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对此,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肖亚成,市综合经济研究院农村发展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邹於娟在接受两江观察采访时表示,对重庆来说,最大的特色是“山地农业”,这5个“聚焦”可谓重庆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施工图”,概括起来,就是要在业态多元化、要素集聚度、新技术融合度上下功夫。?

  多元业态增效益 ?

  解读:“连接”消费品工业、服务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及乡村休闲游、民宿康养、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有助于重庆农业延展价值链、用足“含金量”?

  现状:在“接二”的规模化、市场化、精深度上,“连三”的价值挖掘、创意、融合上,重庆做得远远不够?

  路径:打好农业生产“本色”、加工延伸“成色”、服务创新“亮色”“三色牌”?

  业态多元化,首先得有扎实的基础支撑。故而,抓牢种子、耕地这“两个要害”,排在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5大任务之首。?

  耕地,是重庆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短板。重庆的山地面积占比超过七成,现有耕地2805万多亩,“巴掌田”“鸡窝地”较多。耕地“碎片化”,对农业机械化构成很大障碍。?

  对此,重庆提出,到2025年要建成1810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202万亩高标准农田。?

  第二块短板是优质种业的规模化和市场化问题。目前,重庆有水稻、生猪等种业科企联合体10个,培育水稻、马铃薯等品种200多个,良种覆盖率达96.5%,贡献率超45%。?

  ——这一比例刚刚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下一步,《重庆市现代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将全面实施,打造西部种业高地。?

  “两个要害”是农业的基本盘。肖亚成认为,重庆在稳住基本盘的基础上,农业要在“接二连三”上下更大功夫,延展价值链、用足“含金量”——这就是业态的多元化。?

  “接二”就是“接”消费品工业,通过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连三”就是“连”服务业,通过乡村休闲游、民宿康养、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扩大“效益圈”、实现最大化。?

  例如江津的消费品工业,居该区五大产业集群之首,“一桶健康油”“一包调味品”“一张生态纸”“一瓶文化酒”“一篮富硒菜”等行业性集合品牌基本形成,2021年全区规上消费品工业产值450亿元,规上企业数达135户。?

  同样,潼南以汇达柠檬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业稳定增长,10万吨药用、食用柑橘类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等有序推进,成为特色化、精深化现代农业的典范之作。?

  再看“连三”,秀山(武陵)电商孵化园入驻数十家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电商企业,是国内首个农村物流品牌和“全国农业电商十大模式”之一的诞生地,被誉为大山中的“电商中关村”。今年1-4月,秀山实现农特产品电商销售额4.23亿元,同比增长15.3%。?

  垫江则紧扣牡丹、芍药大力发展“花经济”,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在深加工产业链上,所产花瓣糕点、花籽油、丹皮等销往全国各地。去年,垫江牡丹吸引游客200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亿元。?

  这些区县在拓展农业业态的多元化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

  然而,我们要看到,重庆农业在“接二”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数量不多、体量不大,品牌效应、集群效应不突出。像浙江省的竹子产业、四川省眉山市的泡菜产业,从田间到工厂,到销售、品牌推广,产业链完整、企业众多,一个个“小”产业做到了百亿元级的规模。?

  同样,在“连三”上,重庆农业也存在规模不大、集群偏小、市场化程度不够、品牌效应不突出等短板。以农文旅融合为例,跟四川新都、郫都、温江等地的许多项目相比,规模、市场、品牌、创意、市场主体等方面的差距不小,项目产值不在一个量级上。?

  肖亚成分析认为,“接二连三”的短板,首先是因为重庆地理地貌的特殊性,决定了各地农业收益不一;但我们也要看到,重庆在“接二”的规模化、市场化、精深度上,在“连三”的价值挖掘、创意、融合上做得还远远不够。?

  他以渝东北部分区县的柑橘产业举例,因为当地加工规模小、不成体系,部分会运到四川眉山等地清洗、分选加工,虽然会产生每斤约4分钱运费,但进行分选加工后,用当地品牌销售价格可提高0.5元以上。还有茶叶产业,重庆多以原料、初级产品方式输往浙江等地,只能吃到价值链的“小头”。?

  就此,邹於娟建议各地要打好“三色牌”——?

  夯实农业生产“本色”。一方面,持续推动土地连片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宜机化改造。另一方面,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牢固树立和率先践行大食物观,利用重庆生态多样性优势,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擦亮加工延伸“成色”。推动产学研一体,以精深加工为导向延伸农业链条。?

  增添服务创新“亮色”。瞄准城乡居民新消费,实现产业空间新拓展。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户外露营、民宿康养等异军突起,要加快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从基础设施完善、服务标准建立、从业人才培养、活动策划宣传等多点发力。?

  多产集聚强实力 ?

  解读:农业现代化要走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的“三化”之路。农业园区是实现“三化”的重要载体?

  现状:重庆在现代化农业园区的打造上,存在龙头企业数量不多、产业集群不够大、价值链挖掘不够深等短板?

  路径:提升主体聚合力,提升品牌影响力,提升增收带动力?

  跟工业一样,农业现代化要讲求集群效应、规模效应,走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的“三化”之路。现代农业园区,是实现这“三化”的重要载体。?

  园区的最大优势是承载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等各种资源要素的集聚,不仅是研发、生产,还有物流、销售、服务等环节,都能在园区形成更为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

  例如江津德感工业园,汇聚了中粮粮油、益海嘉里等多家“中国品牌500强”和“中国驰名商标”,成功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食品(粮油加工)产业示范基地;又如潼南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被国家发改委纳入乡村产业振兴引领样板,“潼南柠檬”被认定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汇达柠檬等10个产品成为我国柠檬产业领军品牌。?

  肖亚成认为,园区化、集群化要考虑到产业的整体情况,园区的发展要根据整个行业的发展来决定。比如生猪,年消费量基本是固定的,产业园每年要达到多大产量、生产哪些品类都要“精打细算”,不能盲目生产、盲目扩大,要有预警机制。?

  同样,重庆在现代化农业园区的打造上,存在龙头企业数量不多、产业集群不够大、价值链挖掘不够深等短板。就此,邹於娟提出了可概括为“三力”的建议——?

  提升主体聚合力。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开展“链式招商”,引导科技研发、加工物流等各类市场主体向园区集聚。推动园区内资源共享、功能整合、要素交换、企业联动,着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提升品牌影响力。以标准控质量,推动土地(圈舍)管理标准化、种植(养殖)模式标准化、产品储运标准化等,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有标可依、有准可循、质量可控,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塑造绿色优质农业品牌。?

  提升增收带动力。发挥园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引导作用,因地制宜,综合推行股权分红、保底收租、订单生产、就业增收等多种方式,带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多维融合提效率 ?

  解读:智慧农业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引领农业现代化?

  现状:重庆的农业机械化和乡村数字化水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亟待提升;大数据智能化对农业生产“节本”“增效”作用尚不明显?

  路径:农业机械向小型化、便利化、无人化方向发展;推动数字技术与农机农艺、经营链条、生产管理融合?

  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以智慧农业来引领农业现代化。?

  重庆一些地方的智慧农业项目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农业大区南川,大观茶业、嘉蓝悦霖农业科技和腾春蔬菜专业合作社实施了重庆智慧农业“四大行动”推广应用项目(生产智能化类),3个智慧农业推广应用项目实施完毕;全区作物播种面积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面积达到48.76万亩。?

  在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成为农业农村部批准建设的全国首个、目前唯一的畜牧单品种国家级大数据服务平台,汇聚了国内生猪全产业链数据资源。?

  在巴南区二圣镇,中坪村智慧粮油项目和集体村智慧梨园项目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农业自动化、智能化管理跟踪,成为该区数字乡村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肖亚成认为,因为重庆属于山地农业地区,土地“碎片化”导致无法开展大规模生产,农业机械化和乡村数字化水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亟待提升。?

  例如农业机械,他建议重庆向小型化、便利化、无人化方向发展。再如智能化配套,虽然水分、肥料等大量元素传感器监测技术已很成熟,但智能微量元素监测技术和手段却较为缺乏,而微量元素对农产品的品质又起着决定性作用,影响着农产品的价值,农业科研机构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邹於娟认为,目前重庆大数据智能化对农业生产“节本”“增效”的作用尚不明显。究其原因,在于数字技术对农机农艺、经营链条、生产管理等渗透度还不高,尚未产生多维融合效应。她建议,重点推动“三个融合”,用数字技术为农业全链化赋能——?

  推动数字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围绕粮猪菜保供产业和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重点提升基于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智能监测和环境控制技术,以立体感知与智能实施为导向加强丘陵山区、设施园艺等智能农机研发应用。打造一批农机农艺融合高标准应用基地,促进土地单产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推动数字技术与经营链条融合。加快集生产、运输、销售于一体的可视化溯源数字技术研发应用,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电商资源汇聚和推动电商网络下沉,以智慧冷链为重点完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农业经营效率和效能。?

  推动数字技术与生产管理融合。在试点中逐步规范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处理、控制作业、信息服务等农业数据标准,加快主产区域和特色领域的单品种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强化农业数据信息对生产指导、宏观调控的支撑力。?

五大体系推动合作社快速发展

五大体系推动合作社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总量迅速增长,业务领域不断拓展,日益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新亮点。预计到“十一五”末,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35万家,实有入社农户约2800万,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0%。

  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分布在种植、畜牧、农机、渔业、林业、民间传统手工编织等各个产业,服务内容逐步向共同从事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农产品销售、储藏、加工等方面拓展,使农民成员更多地参与到农业生产经营多环节利润的分享,入社农户的收入普遍比非成员同业农户收入高出20%以上。在产业合作的基础上,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信用、保险等方面的互助合作。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成为率先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重要力量。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4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了农产品“三品一标”质量认证,2.56万家合作社拥有注册商标。广大农户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极大地推进了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农产品品牌化。

  为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十一五”期间,各级农业部门与各地各有关部门一道,共同着力打造五大体系,推动了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一是推动地方立法,着力打造法律法规框架体系。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与法律相配套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等法规相继出台实施,“一法一条例一章程一制度”的法律制度框架体系基本确立。各地积极出台地方法规,促进合作社发展。截至“十一五”末,共有11个省(市)出台地方法规。二是推动落实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着力打造政策扶持体系。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有28个省(区、市)出台了促进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专门政策文件。三是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打造项目支持体系。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合作社专项资金超过13亿元。2007年到2009年,全国省级财政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资金累计已达16.15亿元。农业、发改、财政等7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国家有关涉农项目的意见》,提出适合合作社承担的国家涉农项目,都要将合作社纳入申报范围并明确申报条件。四是强化示范引导和人才培训,着力打造工作指导体系。启动了示范社建设行动,以示范促规范,抓规范促发展。预计到“十一五”末,全国县级以上示范社将达6万家左右。人才培养提速升级。将合作社人才培养纳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十一五”期间各类合作社人才培训将超过100万人次。五是开展信息宣传和各项对接,着力打造服务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创办完善“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网”,建立健全合作社信息统计系统,总结推广安徽等省实施合作社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经验。广泛开展宣传,采取多种措施宣传法律精神、中央政策及典型经验,为合作社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舆论氛围。全力推进各项对接,与商务部、财政部联手启动“农超对接”,推动“农校对接”,探索“农企对接”新机制。据统计,通过“农超对接”将为合作社增加10-15%的收入。由农业部直接引导支持开展“农超对接”的合作社超过2000家。

五大关键词读懂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真经”

五大关键词读懂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真经”

?  新华社27日受权发布《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8份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也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3次聚焦“三农”。

  QQ截图20160128100136.jpg

   对当前我国“三农”发展呈现出的新矛盾、新挑战,文件有哪些破题之策?新华社记者从中梳理了五大关键词,采访权威专家,对文件进行深度解读。?

  “农业现代化”:连续三年写入标题?

  回顾近6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2011年至2013年的主题分别是水利、农业科技、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而从2014年至今,则连续三年将“农业现代化”写入文件标题。?

  专家认为,“农业现代化”连续三年“入题”含义深远。当前,我国农业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迫切需要通过落实新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从根本上提升竞争力,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粮棉油、果菜鱼等大宗农产品总量均居世界首位,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竞争力弱等问题日益凸显。?

  对此文件提出,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着力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农业是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行业,我国现代农业的基础不牢,水利等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在物质技术装备、基础设施方面着力,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写进中央一号文件?

  与当前经济转型升级方向相一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词今年首次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专家指出,尽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文件中仅出现一次,但15000字的文件内容通篇体现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

  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方面,文件提出,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聚焦数量问题,主要是结构和效益问题。”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认为,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但结构性矛盾问题也十分突出。玉米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大豆缺口逐年扩大,优质饲草供应不足,有效供给不能适应需求变化。?

  为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农业部已经决定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粮食生产,重点是调减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及西南石漠化区等“镰刀弯”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出的耕地将根据市场需求和农牧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青贮玉米、饲草、杂粮杂豆等作物。?

  文件还提出,树立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记者了解到,马铃薯主食开发工作将继续推进,越来越多的马铃薯馒头、马铃薯面条等产品将端上人民群众餐桌。?

  以“绿色发展”保护资源修复生态?

  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环境代价,出现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等问题,资源与环境的紧箍咒越绷越紧。?

  对此文件提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绿色发展本是农业的天然功能,但目前很多追求眼前利益的做法与绿色发展相悖,需要及时纠正。”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认为,要加快改变农业开发强度过大、利用方式粗放的状况,放弃“高投入、高产出”的掠夺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循环农业,采用休耕、轮作、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修复农业生态环境。?

  文件还提出,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作为衡量党政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这意味着“舌尖上的安全”或将与领导干部的“官帽”紧密联系在一起,督促地方政府把更多精力放在食品安全问题上。?

  补齐“短板”吹响决胜小康冲锋号?

  “短板”一说,源于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子。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农村成为最需要补齐的那块短板。?

  随着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发展势头良好。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重建设轻管护;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难以适应当下农民需求,重硬件轻软件;农村环境存在脏、乱、差现象,重眼前轻规划;农村老龄化、空心化严重,推进市民化过程中重“面子”轻“里子”。特别是农村仍存在大量贫困人口,亟待脱贫致富。?

  对此文件提出,把国家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重点放在农村,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和农民工市民化,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蒋和平认为,今年一号文件在强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强调不断提高农村学前教育、乡村教师队伍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今后美丽乡村和农民幸福家园建设必将驶入快车道。?

  “产业融合”支撑农民增收?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9.5%,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增幅连续第6年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然而,农民收入不高且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随着农产品价格下行和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乏力“双碰头”,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难度加大。?

  对此文件提出,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让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在农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促进‘接二(产)连三(产)’是一个重要方向。”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要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

  与此同时,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也被寄予厚望。我国休闲农业近年来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2015年休闲农业吸引游客11亿人次,受益农民达3300万人。?

  对此,文件提出,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

标签:农业   发展   合作社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6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