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学军厅长出席中共吉林省委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汪学军厅长在《农村工作通讯》上发表署名文章:登上800亿斤新台阶 中国饭碗装更多吉林粮)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汪学军厅长出席中共吉林省委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汪学军厅长在《农村工作通讯》上发表署名文章:登上800亿斤新台阶 中国饭碗装更多吉林粮),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汪学军厅长出席中共吉林省委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汪学军厅长在《农村工作通讯》上发表署名文章:登上800亿斤新台阶 中国饭碗装更多吉林粮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汪学军厅长出席中共吉林省委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2、汪学军厅长在《农村工作通讯》上发表署名文章:登上800亿斤新台阶 中国饭碗装更多吉林粮

汪学军厅长出席中共吉林省委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汪学军厅长出席中共吉林省委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 ? ? 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后,于6月22日上午在长春胜利闭幕。下午,新选出的十二届省委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晚间举行的中共吉林省委新闻发布会向社会介绍党代会成果,解读党代会精神。会上,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汪学军就“千亿斤粮食”工程和农产品及其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产业回答了记者提问。

  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维护、长期坚持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决扛起“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重大职责使命,走好新的赶考路,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精彩篇章。

  大公报记者问道:吉林省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重要基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启动实施“千亿斤粮食”工程,请问主要抓手是什么?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确保如期实现目标?

  汪学军表示,吉林省是粮食大省,粮食产量备受关注。省委书记景俊海所作的报告,明确要求启动实施“千亿斤粮食”工程,力争到2030年粮食综合能力达到1000亿斤,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坚定信心和决心,为抓好粮食生产指明了方向。今年备春耕生产期间突发疫情,省农业农村厅深入落实省委书记景俊海关于“保面积、保物资、保人力、保进度、保安全”的要求,采取超常规举措,合力攻坚克难,有效化解疫情影响,农时一天没耽误、农户一户没落下、农田一亩没撂荒。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苗情普遍好于常年,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千亿斤粮食”工程建设开了个好头。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省农业农村厅要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四良一智”(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智慧农业),采取项目化、规模化、标准化举措,全力抓好“千亿斤粮食”工程实施,确保到2030年粮食产能新增200亿斤,跨上千亿斤台阶。

  良田:主要是实施黑土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千方百计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推动东部固土保肥、中部提质增肥、西部改良培肥,建设黑土地保护“一张图”大数据管理平台。开展土地平整、田间道路、灌排渠道、岸坡防护、农田电网等综合设施建设,到2030年,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基本实现粮食作物全覆盖,耕地质量再提升1个等级。

  良种:主要是实施种业振兴工程。加快推动种质资源创新平台、生物育种联盟、良种繁育基地和公主岭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强化种业科研攻关,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吉字号”优良品种,大力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到2030年,培育综合实力全国10强种业企业1—2家,研发突破性品种200个以上,实现粮食作物种子更新换代。

  良机:主要是实施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农机应用主体装备建设,加快推广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作业、“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等模式。实行“优机优补”,推动老旧农机具更新换代。建设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生态示范区并加快研发推广。到2030年,建设比较完善的农机应用装备主体1800个,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8%左右。

  良法:主要是实施农业绿色高质高效提升工程。普及标准化技术规程,集成推广精量播种、秸秆还田、生物防控等增产增效技术,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县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深入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大力推广“梨树模式”。与气象等部门建立联合会商、研判和信息共享工作机制,强化预警,突出预防,加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强化新技术新模式示范推广主体建设,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到2030年,3000亩以上规模经营和服务主体达到1万家,保护性耕作占适宜区域耕地面积70%以上。

  一智:主要是实施智慧农业建设工程。加快智慧农业云平台和农业卫星遥感平台升级建设,推进“吉林一号”卫星、北斗智能终端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大力发展“互联网+农机作业”模式,开展农业全过程无人化作业试点。全面搭建省市县乡村五级“吉农云”平台,加快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融合。到2030年,数字化行政村达到90%以上。

  此外,省农业农村厅与发改、自然资源、水利等相关部门紧密协作,统筹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水利保障、产粮大县振兴等重点工程项目实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图片

  

? ? ? 中国新闻社记者问道: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以农产品及其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产业为重点,打造万亿级规模大产业,请问吉林省如何找准发力点,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实现预期目标?

  汪学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农业的发展寄予了厚望,要求吉林要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这次党代会将农产品及其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产业作为三大万亿级产业之一,必将对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落实党代会部署,要全力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文章,以打造“玉米水稻、杂粮杂豆、生猪、肉牛肉羊、禽蛋、乳品、人参(中药材)、梅花鹿、果蔬、林下及林特”十大产业集群为主要抓手,实施全产业链开发,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和食品产业达到万亿级规模,不断向农产品加工强省迈进。主要工作举措是:

  一是抓项目建设。围绕十大产业集群建设,用好用足地方政府专项债、融资信贷、用地用电、减税降费等扶持政策,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重点项目。着力抓好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等建设,形成集聚带动效应。到2025年,打造玉米、水稻、肉牛、生猪、人参、黑木耳等一批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

  二是抓主体培育。实施国家和省市县级龙头企业四级联创,每个集群都要打造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后劲足的骨干企业。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扶持力度,推动本土企业做大做强。总结推广松原玉米园区全产业链招商经验,深化吉浙对口合作和产业对接,开展“百户企业进吉林”活动,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和行业领军企业。到2025年,培育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25户、超百亿元的5户以上。

  三是抓市场开发。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工程,办好长春农博会、吉林优质特色农产品(浙江)展销周等活动,组织参加中国农交会及域外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等大型展会。在北京新发地、河南商丘、江苏凌家塘等全国大型市场设立吉林特产馆。开展吉林优质特色农产品进景区、进宾馆等活动,持续办好吉林网上农博会等网上展示平台。结合吉商大会、东北亚博览会、央企和跨国企业吉林行等重大活动,全面开拓市场,提升十大产业集群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是抓组织推动。健全完善省市县三级“群长制”,发挥牵头部门作用,定期调度会商,层层压实责任。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纳入市县党委和政府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内容,开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贡献奖评比活动,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深入落实省里稳定经济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动政策叠加、集成发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

汪学军厅长在《农村工作通讯》上发表署名文章:登上800亿斤新台阶 中国饭碗装更多吉林粮

汪学军厅长在《农村工作通讯》上发表署名文章:登上800亿斤新台阶 中国饭碗装更多吉林粮

? ? ? ?近日,吉林省委农办主任,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汪学军在2022年第20期《农村工作通讯》上发表署名文章——《登上800亿斤新台阶 中国饭碗装更多吉林粮》,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省在粮食生产、黑土地保护、农村改革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全文如下:

  登上800亿斤新台阶 中国饭碗装更多吉林粮

  (吉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 汪学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省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2021年跨上800亿斤新台阶,达到807.84亿斤,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压舱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翻了一番多,农村民生明显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粮食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启动实施“千亿斤粮食”工程,以“四良一智”促生产提产能。加快建设良田,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300万亩,比2012年增长8.1倍。新创建30万亩示范区,亩均投入3500元。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今年落实粮食播种面积指标比2012年增加1463万亩。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组建作物育种联盟,创建公主岭国家级现代种业产业园。2021年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是2012年的4.6倍,有效推进品种更新换代。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100%,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5%。实行优机优补,加快更新换代,近两年大马力拖拉机、免耕播种机等新型机具更新13.2万台套,保护性耕作县份北斗智能终端实现全覆盖。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大面积推广良技,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测土施肥全覆盖,绿色防控、飞防作业、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不断扩大,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吉林一号”卫星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创建智慧农业示范县10个、示范基地100个、示范合作社4880个,农业生产智能化、精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图片
(新华社图片)

  大力推广“梨树模式”,黑土地保护水平显著提升。突出集成创新,确保黑土地资源永续利用。全省典型黑土区720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64%,贡献了全省粮食产量的80%。黑土区耕地质量比2012年提升了1个等级。拓展提升“梨树模式”,探索形成秸秆覆盖还田、深翻还田、碎混还田等10大黑土地保护模式,实现适宜区域全覆盖。2022年实施保护性耕作3283万亩,是2012年的14.2倍,稳居全国第一位。深入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与中科院签订框架协议,开展黑土地退化阻控等150个课题研究,建设3个万亩级、30个千亩级示范基地。在西部示范推广盐碱地治理与高效利用等相关技术20万亩。强化保障体系建设,成立粮食安全暨黑土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颁布《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先后制定出台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总体规划、实施意见、考核评价办法、督察办法等,构建起较为完备的工作推进体系。

  着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加快培育高效特色产业,实施“百万亩棚室建设工程”,设施园艺面积达到70万亩以上。实施人参产业振兴工程,开发人参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系列产品1000多种,全省参业综合产值600.52亿元,较2012年增长2倍。建设东部山区“百公里食药用菌长廊”,建成全国重要的黑木耳产业基地。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猪、牛、羊、禽饲养量持续增长,成为全国优质肉库。大力推进全产业链开发,集中打造玉米水稻、杂粮杂豆、生猪、肉牛肉羊、人参等10大产业集群。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600家,其中国家级63家,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3300亿元以上,成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积极搭建产业融合载体,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园区等,有效带动产业集群集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持续提升。

  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农村资源要素有效激活。深入实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行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农民合作社发展到8.1万个、家庭农场10.6万个。稳慎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提前完成。土地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地面积52.6%,规模经营水平大幅提升。开展国家级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试点,建立统一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平台。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清产核资,登记赋码村集体经济组织9392个。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对经营性资产3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全面实施折股量化。2021年村级集体收入7698万元,同比增长8.6%。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全国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6个,省级整县推进试点4个县,建设现代农业服务中心38个,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9万个,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达到6210万亩次。

  全面推进乡村建设,农村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统筹推进县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实施农村道路、供水、农房、电网、新能源等7项工程建设,开展乡村教育、卫生、养老、公共文化等6个专项行动,创建示范村2000余个。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和五年提升行动,村庄清洁行动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创建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100多万户。率先在全国制定《农村户用卫生旱厕建设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累计改造厕所100万户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县域全覆盖,建成209个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持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创新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网格化、“五星级”乡村党组织创建等六种乡村治理模式,开展“文明村镇”“最美庭院”等创建活动,村规民约全面建立,农村陈规陋习有效破除。

图片

标签:产业   实施   建设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6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