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增(5年审定优质绿色品种超两千个,占比达三分之一 种业振兴取得积极进展)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5年增的知识,其中也会对5年审定优质绿色品种超两千个,占比达三分之一 种业振兴取得积极进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5年增
2、5年审定优质绿色品种超两千个,占比达三分之一 种业振兴取得积极进展
5年增 ♂
5年增?
题图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百万亩绿色食品玉米标准化基地核心区。新华社记者耿馨宁摄
?
日前,农业农村部、水利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文件提出,“十四五”期间将完成1亿亩黑土地保护利用任务,黑土耕地质量明显提升。
好地产好粮,黑土最珍贵。当前,黑土地质量面临哪些问题?保护利用形势如何,难点在哪,又该如何建立长效机制?
黑土家底厚薄几何
“捏把泥土冒油花,插根筷子也发芽。”这句长期流行在东北地区的谚语道出了黑土的优秀。黑土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的优质土地。东北地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也是我国黑土的主要分布区。按照《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纳入保护范围的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约2.78亿亩。其中,内蒙古0.25亿亩,辽宁省0.28亿亩,吉林省0.69亿亩,黑龙江省1.56亿亩。
近年来,黑土地的退化持续引发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表示,自上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以来,东北黑土地一直处于高强度利用状态,加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土壤侵蚀等,造成黑土层变薄,有机质含量下降。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东北地区黑土地退化问题十分严重:土层明显变薄,黑土层厚度由开垦初期的60厘米下降到目前的平均30厘米,有些耕地甚至出现“破皮黄”。肥力明显变瘦,土壤有机质含量由20世纪50年代开垦前的80-100克/千克下降到25-30克/千克。质地明显变硬,不少黑土区旱地土质硬化、土壤板结,蓄水保墒能力下降。
“黑土地堪比大熊猫。”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绿色发展团队首席研究员金书秦说,中央先后两次用“大熊猫”来形容耕地保护的重要性。2015年,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2020年,提出要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在金书秦看来,第一次说的是数量,针对的是我国人多地少的情况;第二次说的是质量,针对的是耕地质量退化的问题。耕地保护要数量与质量并重。无论是耕地数量还是质量保护,都是“藏粮于地”战略的具体要求,也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
以黑土地为主的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最可持续的粮食稳定增产地区。2020年,东北四省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5.9%。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司长郭永田说,粮食和农业生产的根基是耕地,只有切实保护好东北地区的黑土地,才能夯实东北地区的粮食和农业生产基础。只要东北地区的粮食和农业生产稳住了,国家粮食安全也就有了坚实的支撑。
保护利用如何开展
作为黑土地保护利用的模式之一,梨树模式自去年以来深受社会关注。“黑土这宝贝不能在咱这辈人手里整没了”,在吉林省梨树县的农田里,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说,秸秆是梨树模式的奥秘所在。他用手抠开了一些尚未腐烂的秸秆,下面的土壤黝黑发亮而又潮湿,几成泥状。“梨树模式的核心就是在地不翻耕、地表有秸秆覆盖的情况下,直接免少耕播种,解决传统耕作带来的用养脱节问题。不仅可以抗旱保墒,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玉米根系能扎得更深,抗倒伏。”王贵满说。
当地处黑土地腹地的梨树县实施免少耕技术时,吉林省公主岭市则针对当地的黄黏性土壤探索了秸秆深翻技术。秋季玉米机械收获后,将秸秆粉碎覆盖地表,采用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的翻转犁进行深翻作业,深度达到30厘米,不仅增加了土地的有机质,还缓解了土地板结。公主岭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孟凡强表示,公主岭市今年深翻面积达到22万亩,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150万亩,比去年增加20%以上。
金书秦表示,保护黑土地,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种养结合,将有机质和营养物源源不断地输入黑土地中。“研究表明,农户层面的种养结合比例从20世纪80年代的超过70%,下降到现在的约10%。种养分离使得种植者没有粪肥和有机质来源,养殖者没有足够的土地消纳粪污。这样,一方面,农田变薄、瘦、硬;另一方面,养殖的排泄物成为面源污染的最重要来源。”金书秦认为,当前,亟需重构种养关系,“不是要回到过去一家一户的种养结合,而是在更大的空间范围、超越农户的层面将断裂的链条连接起来”。
记者了解到,为推进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农业农村部和东北四省区农业农村部门分别成立专家组,研究制定主推技术模式。今年3月,吉林省与中国科学院率先签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框架协议,集中攻关黑土地保护核心技术。目前,吉林省已经构建了“东部固土保肥、中部提质增肥、西部改土培肥”的黑土地保护路径,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面积扩大到2800余万亩。全国各地围绕工程、生物、农机、农艺等方向,已探索形成10种黑土地综合治理模式。
长效机制怎样建立
尽管黑土地保护利用取得明显成效,东北四省区耕地质量较5年前提升0.29等级。但是,黑土耕地退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已经实施综合性治理措施的黑土耕地面积占比较低,坡耕地水土流失仍较严重,耕作层变薄和侵蚀沟问题仍然突出,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趋势仍未扭转,局部酸化、盐渍化问题仍然存在,要实现2030年实施黑土耕地保护2.5亿亩目标,还需要多措并举,久久为功。
尤其是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推广还面临一些难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洪文说,保护性耕作往往被当成“懒汉田”,部分农民较难改变传统观念、不愿尝试。其实,发挥保护性耕作的多重效应,绝不是简单的“撂荒式”操作就能达到。从耕作制度层面看,需要农艺与农机高度融合,机械收割时,在作业速度、切割尺寸、多段切割等方面对农机性能和机手技能有较高要求。
金书秦认为,更好推进种养结合要有系统谋划。一是合理布局,站在合理消纳粪污的角度,养殖业布局必须与当地种植业相配套,规划的空间单元不能过大,要确保粪肥能够还田,且不超过土地承载力。二是要压实责任,种植者有保护耕地质量的法定责任,因此要确保耕地质量不退化,同时还要合理利用和处置秸秆;养殖者有合理处理粪污的法定责任,其自身不能利用、处理的畜禽粪便,应主动寻求种植者为其消纳。三是发展社会化服务,积极支持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秸秆粉碎还田、粪便收集处理利用,使其成为重新连接种养链条的桥梁。
黑土地保护利用还要加快构建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长效机制。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一级巡视员陈章全说,黑土地变薄,长江中下游等土壤酸化,西北灌溉区等盐碱化,都要加快解决。要完善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研究网络,探索建立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耕地质量提升挂钩机制。围绕规划、建设、保护、监督等内容,明确耕地质量建设保护相关主体权利和责任。结合建立完善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制度,加大耕地质量考核权重。
5年审定优质绿色品种超两千个,占比达三分之一 种业振兴取得积极进展 ♂
5年审定优质绿色品种超两千个,占比达三分之一 种业振兴取得积极进展记者24日从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了解到:5年来,农业农村部推出了一大批高产稳产、绿色优质、专用特用新品种,审定优质绿色品种2267个,占比达1/3。
品种审定是品种管理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事关种业振兴全局。审定品种试验亩产稳中有增,小麦亩产由2017年的416公斤提升到目前的488公斤,涨幅达到17%。同时,审定了11个耐盐碱水稻、4个耐盐碱小麦品种,开展了耐盐碱大豆品种试验。针对带状复合种植急迫需求,遴选推荐了8个适合带状复合种植的苗头性大豆品种。
优质绿色品种加快推出,更好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5年来,国审优质绿色品种逐年增多,其中,水稻绿色优质品种1845个,抗病品种占比增加12个百分点;2022年米质达到国标二级以上优质品种占比首次超过六成,兼具绿色、优质、高产的“三好品种”就有22个;小麦优质强筋、弱筋品种99个,优质弱筋品种从无到有;大豆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的品种中,高油、高蛋白品种占到40%。
据了解,今后农业农村部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品种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加快培育推出一批高产稳产、绿色优质、专用特用优良新品种,为促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品种支撑。在挖掘现有资源潜力、主攻单产上下功夫,推出满足生产实际需求的新品种。要严入口、畅出口,逐步实现品种全生命周期管理,让品种审定“有进有出”成为常态。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6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