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土壤健康能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平均收入(保持战略定力 抓好明年粮食生产)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保持土壤健康能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平均收入(保持战略定力 抓好明年粮食生产),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保持土壤健康能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平均收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保持战略定力 抓好明年粮食生产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保持土壤健康能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平均收入

2、保持战略定力 抓好明年粮食生产

3、保持稳粮增收好形势须提高劳动生产率

4、保持粮食安全战略定力

保持土壤健康能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平均收入

保持土壤健康能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平均收入

土壤健康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土壤健康使玉米净收入平均每英亩增加 51.60 美元,大豆净收入平均每英亩增加 44.80 美元。

使用改善土壤健康系列做法的农民可以节省投入成本并获得更多利润。

这是非营利性土壤健康研究所 (SHI) 的研究人员在嘉吉公司的支持下对 9 个主要玉米和大豆生产州的 100 名农民进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

SHI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韦恩·霍尼卡特 (Wayne Honeycutt) 表示,这项名为“100 个农场的土壤健康经济学”的研究旨在发现更好的土壤健康带来的农艺效益是否具有有利的经济效益。

几乎所有加入研究的农场都得到了积极的结果。每英亩的净收入,玉米平均每英亩增加 51.60 美元,大豆每英亩增加 44.80 美元。该研究排除任何补贴的影响。

这些农场是美国各州的大型商业经营场所,分布在 71% 的玉米和 67% 的大豆的种植区。这些州包括从内布拉斯加州向东到俄亥俄州以及南达科他州、明尼苏达州、密歇根州和田纳西州的所有玉米带。这些农场的平均面积接近 2,000 英亩。

Honeycutt 说,这项研究包括了使用土壤健康建设实践至少五年的农场,这些农场已经使用免耕技术 19 年,他们的经验很丰富。

SHI 公布了每个州的研究结果,研究中的 100 个农场在其 85% 的土地上使用免耕,而美国所有农场的这一比例为 37%。他们在 53% 的土地上种植了覆盖作物,远远领先于全部农场覆盖作物面积 5%。

收益超过成本

收益抵消了玉米和大豆成本的增加。由于种植了覆盖作物,最大的涨幅之一是每英亩种子 12.62 美元。 Honeycutt 说,大约一半的农场土地受到覆盖作物的保护。

玉米收益总计每英亩 99.60 美元,其中最大的成本节约之一是每英亩化肥成本减少 22.36 美元。同时,使用免耕技术降低了劳动力和燃料成本,也增加了收益。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米产量每英亩增加了约 7.73 美元。

研究人员衡量产量提高的方式因农场而异。一些保留了不使用新土壤构建方法的地块,而另一些则将产量与州平均水平进行了比较。

经济比较是使用部分预算进行的。未输入的数据或实践被排除在计算范围之外。例如,如果农场继续使用相同的除草剂,则不包括在内。

并非所有研究的农场都通过使用 SHI 的土壤健康管理系统 (SHMS) 来提高收入。但大多数人做到了; 85% 种植玉米的农民和 88% 种植大豆的农民的净收入有所增加。几乎所有(97%)农场都报告称作物对极端天气(如干旱)的适应能力有所提高。

Honeycutt 说,研究所经济研究的下一步计划之一是更好地了解向土壤健康管理系统过渡的经济学。

保持战略定力 抓好明年粮食生产

保持战略定力 抓好明年粮食生产                    ——粮多“松口气儿”情绪不可蔓延!
  今年粮食再获丰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粮食连年增产,历史罕见、世界罕见。这一成就来之不易,是多种因素同向作用的结果,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发展生产保供给是农业的根本任务,也是农业部门的重要职责。广大农业生产工作者和科技人员,务实创新地抓好各项措施落实,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紧抓,一个区域一个区域推进,一项措施一项措施落实,赢得了粮食丰收的主动权,展示了攻坚克难、执着追求的品格。这值得充分肯定,也应给予更多的掌声。因为粮食连年丰收,仓满库盈,中国人的饭碗更实了。
  但必须看到,粮食连年增产之后,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在粮食连年增产之后,供给压力减缓的情况下,一些人认为“国家不需要种那么多粮食”,一些地方出现了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一些地方出现了抓粮食生产“可松口气儿”的情绪。这种现象和情绪正在蔓延,影响士气,值得重视。历史教训深刻,粮食生产“易下难上”,上面松一尺、下面放一丈。如果明年都可以“松口气儿”,那么谁都可以“松一松劲儿”,这种现象的蔓延造成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粮安天下”。这是一条真理,也是我国国情所决定的。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仍是首要任务。越是粮食丰收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战略的定力。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提出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鲜明提出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明确提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这些重大部署,充分展示了中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定决心。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坚决贯彻,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一要稳住农民种粮积极性。“谷贱伤农”,农民种粮积极性是伤不起的。在今年粮食市场低迷的特殊情况下,要确保种粮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理利益不受侵犯,避免雪上加霜。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落实粮食收储政策,开展督促检查,严查“打白条”、压级压价,保护农民利益。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维护新型经营主体利益,扶持引导粮食规模生产。
  二要巩固提升粮食产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出现了几次的波动,供求出现紧张,一个重要原因是产能下降。应该看到,当前粮食供求的好转,既有国内供给的增加,也有国际低价粮食的补充。出现这种状况,有其复杂的原因和特殊的背景。世界经济总会转好,粮食供求压力将会越来越大。我们不能把自己的饭碗拴在别人的腰带上,要靠自己、靠产能的巩固提升。重要的是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质量建设,实现藏粮于地。还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实现藏粮于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粮食安全,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三要转变生产发展方式。粮食连年增产,资源环境已亮起“红灯”,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要优化粮食品种和区域结构,重点保住稻谷、小麦等口粮品种,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构建粮经饲统筹、农牧结合的生产格局。要大力推进集成技术推广,重点是推广以机械为载体的高产高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的绿色增产技术模式。要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继续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农业永续发展。
  明年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第一年,也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就农业工作而言,一项根本的任务还是努力保持粮食的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不能时紧时松。各级农业部门要以高度的自觉、坚定的信心和有力的措施,毫不动摇地抓好粮食生产,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保持稳粮增收好形势须提高劳动生产率

保持稳粮增收好形势须提高劳动生产率

  4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11年《农村经济绿皮书》新闻发布会暨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研讨会”在京举行。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2011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包括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向“三农”倾斜、支持的政策。今年,仅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支出就达9900多亿元,比去年增加了1300多亿元。

  与会者同时也清醒地看到,今年要在2010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迈出新步伐,特别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目标,“三农”工作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任务艰巨。比如说,农业防洪各个方面的水平、质量都提高了很多,但是农田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很突出;农产品流通环节成本过高,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得不到实惠;化肥农药投入过大,既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又污染了环境,造成土地退化和食品安全问题等。

  面对农业生产者老龄化和妇女化,如何保持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七连增的好形势,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一是可以借鉴日本韩国的经验,加强适宜老人和妇女使用的农业机械的研发和生产,减轻劳动力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推进适度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

  2011年《农村经济绿皮书》是自1992年以来出版发行的第19本绿皮书。该书对2010年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对2011年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保持粮食安全战略定力

保持粮食安全战略定力

  今年全国两会上,粮食问题再次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粮食问题之所以“热”,是因为关系中国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在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要端牢中国人的饭碗,确保消费者吃得饱、吃得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国必须冷静对待粮食问题,保持粮食安全战略定力,稳中求进,积极作为,把粮食产量产能一起抓,确保今年粮食产量继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为全年粮食保供稳价奠定基础,为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

  粮食稳产增收是保障物价平稳运行的“压舱石”。2022年,在国际环境风高浪急和国内面临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的情况下,在中央、地方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粮食高位增产,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产量创新高,为国内物价持续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单月涨幅始终没超过3%,全年涨幅只有2%,与国际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总体形势较好,有能力、有底气、有条件应对外部冲击,但粮食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从品种结构看,我国已经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玉米已经连续两年增产,但随着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需求增加,玉米供需仍然偏紧;去年大豆、油料自给率分别提升了3%和1.6%,但仍然比较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稳定面积、攻克单产、力争粮食多增产,特别提出要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继续实施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加力扩种大豆油料。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玉米供需关系,提高大豆油料自给率。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稳定和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是实现粮食稳产增产的基础。坚持藏粮于地战略,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守护管好高标准农田,真正把“粮田”变成良田。要通过加强黑土地保护和坡耕地综合治理,强化干旱半干旱耕地、红黄壤耕地产能提升技术攻关,持续推动由主要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更多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不断挖掘现有耕地潜力,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等后备资源适度有序地开发为耕地。

  稳粮增产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受环境资源的双重约束,粮食增产难度越来越大,科技进步能够有效破除环境资源约束。2022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核心种源和新品种培育、底盘技术、丘陵农机等领域都取得了阶段性突破。在诸多农业科技中,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5%。未来要强化科技和农业装备支撑,加快种业、农机等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科学防控,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新型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为粮食增产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更多农民挑上“金扁担”。

  粮食比较效益偏低,市场波动风险大。保障粮食安全,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也要发挥好政府作用。要实现粮食增产的目标,一定要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健全“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农民种粮收益保障,让农民种粮有钱赚,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产粮大县奖励力度,让主产区种粮不吃亏,调动主产区重农抓粮积极性。

  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易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加剧粮食波动风险。要以粮食保供稳价为目标,增强粮食收储调控能力。强化产销衔接,确保粮食产得出、卖得好;加强粮食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确保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粮食供应不断档不脱销;增强全球粮食供应链管理能力,确保粮食买得到、运得进。树立增产与减损并重的理念,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实现粮食“绿色增产”,增加粮食有效供给。

?

标签:粮食   保持   增产   战略   土壤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6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