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农业经济延续年初以来平稳运行态势)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农业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农业经济延续年初以来平稳运行态势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农业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 ♂
农业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
农业系统“四五”普法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实施“四五”普法规划,农业系统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明显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明显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各项事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升,法制宣传教育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继续大力开展农业法制宣传教育,对于促进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适应新形势新阶段对法制宣传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通知》(中发[2006]7号)和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结合农业系统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工作原则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深入开展农业法制宣传教育,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服务“三农”相结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2)目标。适应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适应各级农业部门和农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果,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促进农业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农业部门公务员和执法人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各级农业部门依法管理各项事务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三农”的水平。
(3)工作原则。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三农”。紧紧围绕“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和落实农业法制宣传教育的各项任务,服务于科学发展观在农业系统的全面贯彻落实,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于农村和谐进步。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广大农民服务,从农民需要和农业部门实际出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着力解决农业发展和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引导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坚持求实创新,与时俱进。适应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握农民对法制宣传教育的根本需求,探索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内在规律,转变观念,创新农业法制宣传教育的新形式、新途径、新方法。
——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地域、不同产业、不同对象、不同时期的特点,制定农业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提高农业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普治并举,整体推进。要把普法与立法、执法、行政复议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建立和完善执法责任制,推进农业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二、主要任务
(4)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牢固树立宪法权威,增强宪法意识;进一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培育民主法制观念;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各级农业部门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
(5)深入学习宣传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法律。深入开展农业法、畜牧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动物防疫法、草原法、渔业法、乡镇企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6)深入学习宣传规范农村市场经济秩序的相关法律法规。广泛学习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及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等方面法律法规,深入开展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7)深入学习宣传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学习宣传,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加强基层和农民守法观念的培养,形成自觉守法的社会风气;加强依法维权、依法信访宣传教育,引导农民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
(8)扎实组织开展农业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以开展主题活动促进学习内容的深化,推动宣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大力开展农业法制宣传月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农业部门要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季节,以新法实施为契机,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法制宣传月宣传教育活动,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运用多种宣传形式,把农业法律法规宣传到基层,宣传到农村,让基层干部、农民群众家喻户晓。
——大力开展“法律进村入户”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部门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本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广泛开展法制宣传资料进乡村、法制信息进乡村、法律服务进农户,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公益性法制讲座、“以案说法”、案例评析、法制文艺等活动,扩大宣传教育覆盖范围,切实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大力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促进农资企业依法生产和经营。围绕农资生产经营,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培训,提高农资企业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为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经济秩序构建长效机制。
——大力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农业部门要把法律作为机关学习的重要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利用单位培训场所,组织开展对所属人员的法制宣传;切实履行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责任,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做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以农业法律法规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利用宣传月、宣传周、纪念日等形式,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法用法氛围,推进农业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
三、对象和要求
(9)农业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农业系统的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行政执法人员、农业科研、推广人员、农业基层干部、农资生产经营者和广大农民群众。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执法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
(10)加强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农业部门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树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树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提高依法管理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大力推进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坚持和完善党组(委)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带头学法讲法制度、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努力增强领导干部的依法执政能力。
(11)加强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全面培养和增强公务员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认真组织开展公务员法制培训,建立公务员法律知识学习考核制度,把考核成绩作为公务员任职、定级、晋升和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提高公务员带头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意识,不断增强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
(12)加强执法人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建立执法人员学习培训制度,特别是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要及时组织学习,熟练掌握。教育执法人员遵守职业道德、遵守执法程序。坚持实行岗位考试考核,加强政纪法纪教育,增强执法人员执法为民意识、服务和守法意识、权利和义务意识,全面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13)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经营能力。大力培养农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采取多种形式,结合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的形势和要求,开展农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培训。建立农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制度,把诚信经营、守法经营作为农资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规范农资经营秩序。
(14)加强农民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维权能力。在农村广泛开展基本法律知识以及同保障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事务、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他们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帮助他们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把农业法制宣传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以及农业技术推广、政策指导等工作结合起来。要不断创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途径和形式,组织农业法制讲师团、宣传队、编写实用教材和宣传资料,向农村基层干部、农民宣传农业政策和法规,全面提高农民学法用法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四、工作步骤和安排
(15)步骤和安排。“五五”普法规划从2006年开始实施,到2010年结束。
2006年,各级农业部门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方案,编写教材,抓好试点,培训普法业务骨干,做好“五五”普法组织、宣传、发动等工作,为普法工作的全面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各省级农业部门制定的“五五”普法实施方案,及时报送农业部。
2007年至2009年,各级农业部门根据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法制宣传教育年度计划,突出年度工作重点,做到部署及时、措施有效、指导有力、督促到位,保证“五五”普法规划得到全面贯彻落实。2008年开展督导检查活动。
2010年,在继续做好普法工作的同时,完成对“五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的总结验收,表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
(16)加强对农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农业法制宣传教育是农业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将其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党组(党委)每年要专题研究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健全普法领导机构,落实领导责任制,确保“五五”普法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
(17)抓好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加强农业部门普法办事机构工作人员素质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五五”普法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兼职法制宣传队伍建设,培训一批普法骨干,壮大法制宣传教育队伍,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确保“五五”普法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8)加大法制宣传教育经费投入。开展普法试点、建立农业法制宣传网站、开通农业法律服务电话、组织农业法制宣传活动等,都需要经费投入,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支持,将农业法制宣传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农业部门也要安排法制宣传教育所必需的经费,并配备必要的普法设施,确保农业普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19)建立法制宣传教育监督和激励机制。各级农业部门要主动接受同级党委、人大、政府的统一领导和监督,逐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监督、全社会参与的普法运作机制。建立评估考核机制,对“五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和阶段性考核。下级农业部门要主动向上级农业部门报告普法工作情况,上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对下级农业部门“五五”普法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对在“五五”普法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推动农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扎实、深入地开展。
(20)加强农业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加强宣传园地建设,实行固定场所和流动法制宣传设施结合。加强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农业干部培训院校、农广校等各类学校的培训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农业新闻媒体的宣传阵地作用。办好农业法制宣传网站,创新网络法制教育形式。充分利用乡村、市场、田头等便民服务场所、法律服务热线等形式,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农业经济延续年初以来平稳运行态势 ♂
农业经济延续年初以来平稳运行态势农业景气监测预警结果显示,今年二季度,中国农业经济景气指数为101.3,与一季度基本持平(略升0.1点),延续年初以来的平稳运行态势;中国农业经济预警指数为96.7,比一季度低6.6点,继续在显示正常的“绿灯区”运行。
景气分析的结果表明,上半年,夏粮产量比去年同期略有减少,但仍处于历史第二高位;受生猪和马铃薯价格上涨的影响,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继续提升;农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务农收入实现平稳较快增长;食品消费实际需求保持平稳增长。
农经景气指数稳中微升
构成农经景气指数的6个指标(仅剔除季节因素,保留随机因素)中,与一季度相比,农业生产、财政农林水支出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速有所加快;农产品出口、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农业投资增速不同程度放缓。
进一步剔除随机因素后,农经景气指数(农业经济景气指数走势图中的蓝色曲线)与未剔除随机因素的指数值基本持平(略低0.1点)。
二季度,农经预警指数为96.7,比一季度低6.6点,继续在显示正常的“绿灯区”运行。
在构成农经预警指数的10个指标中,位于“绿灯区”的有6个指标,分别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逆转)、粮油食品零售额和农林水财政支出;位于“红灯区”的有1个指标,为猪料比;位于“浅蓝灯区”的有3个指标,为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产品出口额和谷物及制品进口额。
从灯号变动情况来看,二季度,在10个监测预警指标中,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和谷物及制品进口额均由“绿灯”降为“浅蓝灯”;其余8个监测预警指标灯号不变。上述结果表明,投资和进口的放缓是二季度农业预警指数下降的主因。总体来看,农业经济仍在正常区间运行。
农业经济生产经营平稳
农业生产增速温和回升。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2096.7亿元,同比增长3.1%,比一季度微升0.2个百分点,呈温和回升走势,但增速仍不及前两年同期水平。
从粮食生产来看,全国夏粮总产量13926.0万吨(2785.2亿斤),比2015年减产162.1万吨(32.4亿斤),减少1.2%。其中谷物产量12864.3万吨(2572.9亿斤),比2015年减产157.2万吨(31.4亿斤),减少1.2%。夏粮减产与气候条件差、灾害偏重导致亩产下降有关。不过,夏粮产量仍处于历史第二高位,仍属丰收年。
从肉禽生产来看,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853万吨,同比下降1.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8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产量2473万吨,下降3.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个百分点。生猪存栏40203万头,同比减少3.7%;生猪出栏31959万头,同比减少4.4%。
农产品出口连续2个季度保持增长态势。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为337.0亿美元,同比增长3.0%,连续2个季度保持增长态势,不过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农产品出口额增速的小幅回落主要与鲜干水果及坚果以及活猪出口等农产品出口增长放缓有关。
数据显示,上半年,鲜干水果及坚果以及活猪出口额(美元计价,下同)同比分别增长32.5%和9.6%,增速比一季度放缓8.2和3.3个百分点。而占农产品出口份额较大的水海产品以及蔬菜出口延续好转势头。上半年,水海产品出口额由一季度同比下降2.2%,转为同比增长0.7%;蔬菜出口额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一季度上升1.5个百分点。
粮食进口延续同比下降走势。上半年,我国谷物及其制品进口额为37.7亿美元,同比下降26.2%,降幅比一季度扩大3.4个百分点。我国谷物及其制品进口降幅的扩大与小麦、大米和高粱等谷物进口放缓有关。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稻谷和大米进口额(美元计价,下同)同比增长37.1%,增速比一季度放缓102.5个百分点;小麦进口额同比下降4.7%,而一季度为同比增长8.3%;高粱进口额同比下降40.6%,同比降幅比一季度扩大28.6个百分点。
国内农产品价格涨幅继续上升。二季度,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7.7%,连续5个季度出现价格同比上涨且涨幅继续上升,与一季度相比上升1.0个百分点。农产品价格涨幅的提升,一方面与全国范围内马铃薯库存量减少导致马铃薯价格快速上涨有关,数据显示,二季度薯类生产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9.9%,涨幅比一季度上升14.0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与生猪供应依然偏紧、养殖户惜售心理导致生猪价格继续上涨有关,数据显示,二季度,生猪生产价格同比上涨38.1%,涨幅比一季度上升6.1个百分点。
而粮食价格在连年丰收、进口增加、库存增加的背景下,同比跌幅继续扩大,数据显示,二季度,小麦、稻谷、玉米三大主粮生产价格同比分别下跌8.6%、1.9%和15.3%,同比跌幅比一季度扩大2.4、1.3和0.6个百分点。
上半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0.3%,连续四个季度保持温和上涨态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主要与猪肉价格上涨带动相关仔畜幼畜及产品畜价格上涨,以及农业生产服务价格上涨等因素有关。
数据显示,上半年,仔畜幼畜及产品畜价格以及农业生产服务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32.1%和1.6%。而其他多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或基本平稳或略有下降。
猪料比加速上扬。二季度,猪肉价格继续上涨,加之饲料价格小幅下跌,导致猪料比加速上扬,升至10.6:1,猪料比倍数比一季度上升2.9倍,再创历史新高。本季度猪肉价格继续上涨与生猪供应依然偏紧有关。虽然生猪存栏量持续增加,但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加之今年夏季暴雨洪涝灾害严重,且高温天气或致疫情增加,猪肉价格或将继续维持高位。
终端食品需求增长小幅放缓。上半年,反映最终消费的粮油、食品零售额为7001.2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粮油、食品零售额同比增速的回落一方面与春节后食品类商品零售价格逐步回落有关,另一方面与同比基数较高有关。
务农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1990元,名义增长速度为8.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务农收入的较快增长一方面与农产品需求稳定增长有关,另一方面与近期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有关。
农业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我国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为9047.3亿元,同比增长19.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5.2个百分点,连续2个季度呈放缓走势,但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高10.5个百分点,表明农业投资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财政对农业支出增长有所加快。上半年,财政农林水支出为7330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比一季度上升5.8个百分点。财政农林水支出增速在一季度回调后二季度再次加快。
农业劳动生产率继续提高。上半年,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为人均9733.5元(可比价),同比增长7.4%,增速比一季度微升0.2个百分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上升一方面与农业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生产条件不断改善有关,另一方面与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有关。
农业经济运行平稳预期向好 ♂
农业经济运行平稳预期向好经济日报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
中经农业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结果显示,2018年各季度中经农业经济景气指数分别为101.0、100.1、100.3和100.5,全年运行平稳。2018年各季度中经农业经济预警指数分别为90.0、90.0、90.0和86.7,持续在“绿灯区”运行。从2018年全年来看,重要农产品供给质量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绿色化发展成效显著;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为农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农村产业融合纵深发展,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从未来预期看,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逐步实施,农业发展方式不断转变,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融合进一步深入,农民收入有望保持平稳增长,未来农业景气有望温和回升。
中经农业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结果显示,2018年各季度,中经农业经济景气指数(以下简称农经景气指数)分别为101.0、100.1、100.3和100.5,全年运行平稳。从近3年的运行趋势看,各季度农经景气指数均在100.0-101.0区间内温和波动,农经景气指数整体运行平稳。2018年各季度中经农业经济预警指数(以下简称农经预警指数)分别为90.0、90.0、90.0和86.7,持续在“绿灯区”运行。
农经指数平稳运行
从构成农经景气指数的6项指标来看,2018年各季度农业生产增速稳定在3.2%-3.5%之间,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受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务农收入增速在5.9%-6.6%之间波动;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农产品出口增速年内略有放缓,但仍高于近年平均增速;2018年全年财政农林水支出总量迈上2万亿元新台阶,农业投资增速在前期基数较高情况下保持快速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稳步提升,增速持续快于农业生产增速。
进一步剔除随机因素后,各季度农经景气指数(农业经济景气指数走势图中的蓝色曲线)分别为100.3、100.2、100.5和100.5,与保留随机因素的农经景气指数走势基本一致。与2016年之前相比,二者之差明显收窄,且多个季度保留随机因素的农经景气指数高于剔除随机因素的农经景气指数,表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我国农业经济起到了提振作用。
在构成农经预警指数的10项指标中,多数指标连续在“绿灯区”运行。在全社会有效投资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从过去年均增长超过20%下降至2018年的12.3%,农业投资预警灯号也从2016年一季度的“绿灯”逐渐降至“蓝灯”;2017年前三季度,受猪、禽蛋、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影响,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灯号由“绿灯”降至“蓝灯”,2018年农产品价格整体稳定,预警灯号回升至“绿灯”运行;从2016年四季度开始,生猪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导致猪料比指标灯号从2016年初的“红灯”逐渐回落至2018年的“绿灯”。
农业生产稳中有进
2018年,新增高标准农田8200万亩,高标准农田累计建设超过6.4亿亩,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产量增产100公斤左右;已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9.3亿亩。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夯实农业生产能力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同时,通过优化结构,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从品种、品质、区域各方面优化产品种植结构,农业供给体系效率进一步提升。具体而言,稳定水稻、小麦等基本口粮的种植面积,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同时增加大豆、油料、蔬菜等作物面积;增加优质专用小麦、“双低”油菜、高油高蛋白大豆、优质稻谷等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增加高效供给。
农业科技装备水平持续提高。在政策和市场带动下,全国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加,自动化农机装配在适宜地区得到推广,装备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全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7%,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玉米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2018年,农机总动力达到10亿千瓦,同比增长超过1%,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3%,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作物良种联合攻关深入推进。针对我国种业高产品种多、优质专用品种少,粮食作物品种多、经济作物特色品种少,高肥耗水品种多、节肥节水节药品种少的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现代种业科技,积极培育一批符合绿色兴农、质量兴农、效益优先的新品种。
自2014年起逐步开展的玉米、大豆、水稻、小麦四大作物良种联合攻关。2018年,在四大作物的基础上,我国加快推进马铃薯、油菜、花生等多种特色作物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特色作物种业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互联网+农业”加快实施。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应用领域蓬勃发展,耕地、草原、渔业等资源“数字底图”和农村资源资产权属“数据库”初步形成,“天地空”一体化农业遥感应用体系逐步完善,农业智慧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2018年,辽宁、江苏、江西、河南、四川等5个省完成了全省范围内益农信息社建设,实现了站点全覆盖、服务无盲区、运营可持续。截至2018年底,农村实现网络零售额1.37万亿元,同比增长30.4%;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305亿元,同比增长33.8%,占比达18.5%,比上年提升0.3个百分点。
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2018年,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为人均32659.8元(可比价),同比增长5.9%,增速比上年略降0.4个百分点,但仍比农业生产增速高2.4个百分点。
绿色兴农成效显著
2018年,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形成了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农用化肥施用量连续三年负增长。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0%。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158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0.25亿亩,比上年增加了180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48。高标准农田占全部耕地面积的比重约为32%,相比中低产田,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节水24.3%,节电30.8%,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分别减少13.8%和19.1%,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统筹推进。各地积极探索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田园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模式,加大耕地轮作轮休制度试点力度。2018年全年造林超过1亿亩,目前我国人工林面积居全球第一,退耕还林还草1238.7万亩,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3000万亩。
政策保障逐步完善
2018年,各级财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大力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全年财政农林水支出超过2万亿元,同比增长9.9%,一些支农重点支出明显增长。
2019年,在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的情况下,全国年初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农林水支出约2.2万亿元,同比增长7%。支农支出的稳定增长带动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了农业供给质量,助推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在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的基础上,通过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进一步完善。截至2018年10月底,33家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已基本完成组建工作,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
通过完善政府投资体制,初步形成了财政优先保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2018年,我国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12.3%,增速比上年高3.2个百分点,且连续多年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第一产业投资占比持续提高,2018年达3.5%,比上年高0.2个百分点。
农民增收渠道拓宽
自2014年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来,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产业融合的快速推进,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了农业供给质量,催生了大量新产业新业态,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为农民创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为农民就业增收开拓了新渠道,显著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农产品精深加工快速发展。2018年,农副食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47263.1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利润总额2069.3亿元,同比增长7.4%,产业效益稳步提升。“农业+”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2018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过8000亿元,同比增长29%,接待游客人次达30亿,同比增长36%。新型经营主体总量达到850万家,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超过40%,适度规模经营格局初步形成。乡村产业集群大量涌现。2018年,全国已建成各类乡村产业园1万多个,8.7万家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1242家)通过建设小产业集群,带动1亿多小农户就业增收。
三农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18年,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数超过780万人,同比增长11.4%。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已达到1500万人,占农村实用人才的75%。全国农业科研人才队伍总体规模达62.7万人。农民就业增收效果显著。
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617元,实际增长6.6%,比城镇居民增速高1.0个百分点。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2127元,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上年高2.6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比重为30.1%,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进一步降低。脱贫攻坚有力推进。截至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1600万人,比上年减少138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的3.1%下降至1.7%。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037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3%。
农业景气有望回升
从2018年全年来看,农业景气平稳运行,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粮食连续多年丰收,农业生产基本平稳,农业生产结构优化,重要农产品供给质量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化稳步推进;农业绿色化发展成效显著;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为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农村产业融合纵深发展,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
从未来预期看,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入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望在更高水平上保持稳定,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国家持续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力度,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技术装备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劳动生产率有望进一步增长。
通过深化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机制,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农产品价格有望保持平稳运行;通过深入实施节水行动、解决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实现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的绿色生产方式,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将进一步增强;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将进一步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带动农民增收,农业提质增效。综合来看,2019年农业景气有望稳中有升。
农业经理人等14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颁布 ♂
农业经理人等14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颁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公安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近日联合颁布14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这14个职业包括保卫管理员、家畜繁殖员、农业技术员、农业经理人、农作物植保员、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水生物病害防治员、农机修理工、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救生员、水泥生产工、石膏制品生产工、乳品评鉴师。
14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农业经理人标准是基于现代农业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专业化的要求,首次制定并颁布。其余家畜繁殖员、农业技术员、农作物植保员、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水生物病害防治员、农机修理工7项涉及畜牧兽医等领域的标准修订提高了技能要求,增加了涉及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食品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同时,将新技术、新规范和新方法充实到标准中,拓宽了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空间。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7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