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种流转的土地能致富吗?(靠科技端牢“中国饭碗”,国机为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靠种流转的土地能致富吗?(靠科技端牢“中国饭碗”,国机为粮食安全贡献力量),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靠种流转的土地能致富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靠科技端牢“中国饭碗”,国机为粮食安全贡献力量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靠种流转的土地能致富吗?

2、靠科技端牢“中国饭碗”,国机为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3、靠谱吗?挑战约翰迪尔,日本久保田要做世界农机老大!

靠种流转的土地能致富吗?

靠种流转的土地能致富吗?

我们这里人均土地三亩多,水浇地还不足半亩。流转土地这事已经进行了六年了,现在仍在整体推进。又一下子签定了15年的流转合同。一亩地570元。农民的土地是被流转,经营权不在农民。农民岂有“种流转土地”的权利?2015年我们当地便开始土地流转,这对于有着浓厚的黄土情结的人来说,怎么也割舍不得。一时闹得沸沸扬扬,毕竟是由政府牵头,每亩以580元被流转大面积种植油用牡丹。

靠种流转的土地能致富吗?

本想着少地的农民会被雇佣,有干不完的活。即便是在家门口也可以挣钱。不用外出打工,土地流转费也被种地划算。哪里知道,基本上都是机械化作业,用工相当少。想挣那一天七八十元,没有一定的关系门也没有。

靠种流转的土地能致富吗?

种植油用牡丹中途夭折,土地已经“化零为整”,又在合同期内。农民只能望着土地长声叹气。又被内转种植玉米,这一下还不要农民去参与。从种植、施肥、打药、灌溉到收割完全是机械化操作。

靠种流转的土地能致富吗?

合同到期的第六年,土地并未归还给农民,仍然是种植玉米,每亩土地流转费降到500元一亩。也许是几年时间的消磨,当地农民麻痹了。反正被自己种地效益高,也就得过且过。

今年年初,已经被流转的土地又被县政府农业投资公司接纳,将栽植矮化苹果。给农民的土地流转费每亩570元。这一次可是签定了15年的流转合同,且采用年付租金制。眼下,果园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而果园的建设,承包商却是外地来客,半机械化操作。使用当地农民也是寥寥无几。

本想着土地流转了又活干,又钱挣,到头来还是“人多为患”。中青年人们继续外出打工,为生计奔波劳累。也难怪村里六七十岁的老人说,十五年,这辈子也甭想再种上自己的土地了。

土地被流转,农民没地可种,致何来致富?土地流转一直是近几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热点和重点,也被认为是充分激发农村经济活力、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经济手段。

从现有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来看,农民可以从中获取的利益主要分为四类:土地使用流转让农民取得一次性收入;将土地出租后取得了租金的收入;将土地入股后取得了分红的收入;土地规模仙流转后,农民参与了规模化经营。

其实,除第一类收入外,都属于较长期、可持续性的经济收入。殊不知,土地被流转,一般都是独资经营,农民很难参与,更别说分红,有持续性的收入了。

再说了,农村土地流转在整体上实现了经济收益的增长,但对农民来说,其真实收益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土地租金非常低。以我所处的地方,基本农田租金570――580元/亩/年,早地每亩200――250元/亩/年。这样的租金收入,若是土地流转前闲置或自己耕种,对农民来说是增加了一笔额外或意想不到的收入。但是,流转土地是长期耕种,那么这点租全收入与耕种收入相比差别不大,甚至可能还低于耕种收入。

土地租金固定化。土地流转不是一两年的事,而是多年。按照正常的市场规律,土地应当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改变。如果以城市房地产出租的一般规律,租金往往是在租期内逐年递增,而期间市场租金下跌造成的合同亏损风险也只有自己承担。但是,农民的土地出租并没有遵循城市房地产市场一样的规律。到头来,农民还是一如既往的领取土地流转的费用。不用说最终受损的是农民的利益,最大的受益者还是一些土地承包商。

土地流转并未消化农村劳动力。土地被流转后,农民自以为不出家门可以挣到钱。现实是流转的土地基本上是机械化工作,雇佣农村劳动力也是零星点点。且还有一种倾向,宁要年轻人不用中老年人,宁要男性,不要女性。就是被招用了,每天也是六七十元的。打工还要看天气,如遇阴雨天,一点收入也没有。死磕在家,怎么也不能养家糊口。

由于各方在农村士地流转过程中目的不同、资源力量不同,导致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可能存在诸多利益分配上的矛盾。最终在部分地方出现“富企不富农”的土地流转的结局。

综合上述,在很多农村地区,每户农民也就几亩地,就是土地被流转出去收取租金,一亩地一年也就几百块,几亩地一年二三千元的收益,农民肯定是没法致富的。至于那些说是靠土地入股的农村企业,让农民参与分红赚钱的事,实在是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农民是没有机会享受到的。更对说土地是被流转出去的,种地权不在农民。因此,对于农民来说,农民靠种流转土地致富的说法是不现实的。

标签: 久富农业机械

靠科技端牢“中国饭碗”,国机为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靠科技端牢“中国饭碗”,国机为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同时指出,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

国机集团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号召,第一时间向全系统发出“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的倡议。同时,作为农机领域重要的中央企业,国机集团一直用科技力量带动农机行业发展,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贡献力量。

国机集团是我国农机装备综合实力名列前茅的企业集团,拥有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和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两大农装核心企业,具备良好的农机历史基础、产业优势以及巨大的整体优势和协同空间。国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指出,作为我国农机装备领域重要的中央企业,在加快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技术进步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国机集团责无旁贷、舍我其谁。

从播种希望的春、麦浪翻滚的夏、硕果累累的秋到蓄势调整的冬,作为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积极践行者,国机集团研发高效智能农业装备、技术,让农田发挥最大效用——大型开沟铺管技术及装备支撑2亿多亩可利用盐碱地改造成良田;免耕精量播种技术及装备让东北1亿多亩黑土地平均亩产增加10%左右;

农业全程机械化作业信息化技术让20多个省区、2600万余亩土地的生产管理效率提升50%以上;从中国第一台拖拉机到现在无人驾驶智能拖拉机,让农业生产效率持续提高;研发生产的各类农机具可实现延长作物生长期,增加产量 ;各种作物收获机械实现粮食由“田间直入粮库”,让粮食收益有保障……

国机集团将积极对接国家需求,围绕主粮和主要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继续为我国粮食安全贡献国机力量。

靠谱吗?挑战约翰迪尔,日本久保田要做世界农机老大!

靠谱吗?挑战约翰迪尔,日本久保田要做世界农机老大!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约翰迪尔成为了农机行业的世界第一,对于刚入行不久的农机君来说,约翰迪尔称霸似乎已经几个世纪了。世界第一,往往都是充满着挑战者,而约翰迪尔似乎是个例外。

这么多年里,虽然也有对手很接近,但从未到达过它的高度。这就是约翰迪尔的厉害之处。然而,就在上周,约翰迪尔的真正挑战者浮出水面。日本久保田的崛起,约翰迪尔早在十年前就密切关注。

可能大家不信,超越约翰迪尔的计划,久保田已经行动了二十年,而这个行动方案的制定,竟然超过七十年的历史了。没错,据说这个战略,是二战之后就制定的。

对于日本久保田此次挑战能否成功,结论咱们先不下,先看看农机君对久保田的战略解析。

近处的久保田和远处的约翰迪尔

迹象:增资、收购及扩张

2012年久保田就开始出手,当时能够找到的公开事件是,久保田和凯斯纽荷兰及当时还叫奇瑞重工的中联重机竞价收购格兰,最后久保田以高出预估价格17%的资金,收购格兰公司。

这是一次明显的被外界正式曝光的大规模并购案,久保田的战略开始浮出水面。

事实上,那只是久保田战略调整的第一步。当年,久保田想迈入旱田,有个一步到位的计划。但因并购纽荷兰失败,2012年凯斯纽荷兰在年底和菲亚特工业正式合并,也彻底断了久保田一步到位的念头。

久保田以2.7亿美元拿下格兰后,开始对全球市场进行调整,陆续在法国建立工厂,在美国投资准备建立新工厂生产拖拉机,并在2015年正式曝光171马力大轮拖。

就在前几天,久保田再次爆出以3.4亿美元的价格拿下美国大平原公司,并几乎在同时宣布增资中国,增加投资3.6亿元。

种种迹象表明,在欧美市场尚未复苏,亚太特别是中国市场遭遇寒冬的时候,久保田开始大打出手,而且接下来还有大动作,农机君将会在最近爆出。

久保田在干嘛?很明显是在抄底,为自己抢筹,目的就是要完成自己世界第一的计划。

大平原免耕播种机将纳入久保田体系

动作:向旱田进化,侵蚀约翰迪尔市场

在久保田数百年的发展历史上,涉足旱田的只有手扶拖拉机和后来为一些欧美企业代工(OEM)的60马力以下的拖拉机。我们甚至习惯性的认为,久保田只会做水田机械,如插秧机、履带式收割机等。

事实上,当久保田向纽荷兰发起收购进攻的时候,久保田的旱田进化战略已经落地。就连我们一个局外人也能明白,要和世界老大叫板,光做水田肯定没戏,何况久保田还要成为世界老大?

所以,久保田必须要迈入旱田市场,纽荷兰事件失败后,久保田用势在必得的价格拿下格兰,迈出旱田第一步。之后,在中国市场开始潜心研发轮式收获机,先后开发了玉米收获机和轮式谷物联合收割机。

这些明显还不够久保田布局全球的,在亚太市场,久保田的水稻机可以独步天下;在中国市场,这个亚太最大也是全球最大的农机市场之一,久保田的轮式机将占领黄河以北和山海关以南的大部分市场。

这部分市场,是约翰迪尔都不敢挑战的。这么多年,约翰迪尔收割机很火,也基本是在东北和西北,在华北和中原占有率很少。约翰迪尔也想去挑战,如W80、C110、L70等机型,事实上这些就是要抢占雷沃谷神GE60、中联谷王T60的市场,但效果不是那么明显。

久保田在中国的增资,一部分是水田拖拉机,但大部分还是收割机业务,到2018年将有4.5万台的产能,考虑到水稻机占比将会下降,预计小麦机和玉米机将分别达到2万台和1万台左右。

在欧美市场,久保田先后在美国和法国筹建工厂,很明确的定位在拖拉机上。农机君猜测,接下来,久保田将会在牧草机械方面有特别大的动作。

约翰迪尔曾经尝试的履带收割机

手段:精细化完胜欧美大手大脚

既然约翰迪尔将久保田当做真正的对手,那当久保田从水田跨入旱田扩张进行时,约翰迪尔采取什么应对措施呢?

没错,约翰迪尔的想法和我们大家可能很相似,他们觉得久保田分散精力向旱田进攻,那水田的防守可能会出现漏洞。于是,约翰迪尔启动了水田计划。

在久保田正式收购格兰之前,约翰迪尔就依托中国市场,研发水田机械来应对久保田的亚洲战略。可惜,约翰迪尔潜心修炼六七年的产品,最后没能批量投入市场。

农机君的一些领导们,在探讨这个问题时认为,约翰迪尔等欧美企业在精细化方面存在不足,他们更喜欢做规模化,比如农机,要大型化,农场也要大。这种大在产出上能够保证,但投入有时候比较多。

做农机产品也是一样。以中国市场为例,欧美企业如果做单台30万元以上的产品,还是能够保证利润的;如果做15万元以下的产品,利润就是很大的难点。这一点,恰恰是久保田所擅长的。

再来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在中国投资,欧美企业老外过来,几乎都是本企业人员陪同,要求员工要会英语;但久保田不一样,很多日本人在中国,都是带着翻译,不必要求手下员工会日语。这一项,就可以节省很多成本。

所以,不单是约翰迪尔,其他欧美企业也是一样。在精细化方面,久保田有着特别强大的优势。

约翰迪尔还是大机器造起来顺手

信念:对战略最好的回应

和约翰迪尔等欧美企业另一个不同,就是对投资战略的决心。

以工程机械为例,老美的卡特彼勒,一看中国市场没戏,代理商的欠款也不管了,该清算清算,该赔偿赔偿,该裁员裁员。约翰迪尔的农机业务又何尝不是呢?市场不好,该收缩收缩。

这点上,久保田和约翰迪尔有很大不同。很少有人听说过久保田大幅裁员的消息,也很少有久保田投资失败撤资的消息。其实,很可能压根就没有这样的消息。

记得有一次,农机君的领导说,久保田在巴西有个工厂(不一定是农机),连续投资二十年,一直没有什么起色,但久保田的战略如此,他们还是坚持要投资。

终于,在竞争对手纷纷看不到希望,换了几轮之后,再也不招惹那块市场后,久保田终于开始盈利,而且还占有绝对优势。

这种战略,往往不是一年两年的,也不是三年五年的,久保田的战略很多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五十年的。

对于要超越约翰迪尔这件事,谁知道久保田的战略会不会是在接下来五十年内完成?

久保田拖拉机在中国已经推广7年

经验:丰田的前车之鉴

不知各位有没有发现,久保田和丰田很类似。

先看名字:丰田TOYOTA,久保田KUBOTA,最后三个字母,都是田(OTA)。再看看广告语:丰田的是“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久保田的呢?“有田就有久保田”。

是不是发现,惊人的相似?这还不是最惊人的,最惊人的在产品方面。

丰田当时在欧美,产品主打是什么?经济性!没错,欧美比较注重安全性、加速性能等指标,这或许和他们粗犷的性格有关。但他们没有考虑一件事,随着轿车更加轻易的进入家庭,道路法规的严苛和人们素质的提高,驾驶事故不多了,速度更慢了,人们更看重节约成本了。

所以,丰田的燃油经济性做到了极致,赢得了用户的青睐。现在的丰田,不是已经世界第一了吗?一年的销量等于大半个中国。

和丰田类似,久保田的产品核心是为用户省钱。相对于欧美粗犷的机器,久保田能更好的控制农场主们的产出效益。在最近欧美相继爆发农场主收益下降,甚至因此大罢工的局面下,或许久保田的精细能带来新的转变。

如果这一步能够走成功,也能够印证一个观点,即大农机也需要精细化,这将是对传统农耕观念的一次颠覆。

丰田和久保田何其相似

关于久保田和约翰迪尔的对比,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战略、文化的差异化对比。农机君突然灵光一闪,是不是意味着东方的管理和文化,比欧美更胜一筹呢?那咱中国能出现叫板约翰迪尔的农机巨头吗?

标签:土地   流转   农民   农机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7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