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四省(区)玉米抗旱播种现场会在吉林省召开(东北地区“三秋”农机唱主角)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东北四省(区)玉米抗旱播种现场会在吉林省召开(东北地区“三秋”农机唱主角),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东北四省(区)玉米抗旱播种现场会在吉林省召开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东北地区“三秋”农机唱主角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东北四省(区)玉米抗旱播种现场会在吉林省召开

2、东北地区“三秋”农机唱主角

3、东北地区“三秋”生产农机唱主角

4、东北地区台风灾后玉米恢复生产技术意见

东北四省(区)玉米抗旱播种现场会在吉林省召开

东北四省(区)玉米抗旱播种现场会在吉林省召开

  4月16日,农业部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东北四省(区)玉米抗旱播种现场会,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业农村工作尤其是当前春耕生产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深入分析东北春耕生产形势,推动玉米抗旱“坐水种”补助等政策落实,进一步部署东北抗旱保春播等各项工作。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吉林省副省长王守臣出席会议。

  王守臣代表吉林省委、省政府对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近年来,吉林省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和谐稳定的目标,突出发展粮食、畜牧、林业、园艺特产和农产品加工五大主导产业,重点抓好玉米、水稻、大豆、肉猪、肉牛、禽蛋、乳品、参茸、蔬菜和林特产品等十大产业系列,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使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统筹推进。2011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634.2亿斤,畜牧业实现产值1074.5亿元,林业实现产值1020亿元,园艺特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08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10元。

  王守臣指出,吉林省始终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坚持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和思想,突出把抗旱减灾作为粮食增产的重要举措。积极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应急抗旱和长远抗旱措施结合,农机和农艺措施结合,做好抗大灾、抗大旱的各项准备,通过采取春旱秋防、春旱冬抗、人工增雨(雪)、节水增粮、强化农艺措施等手段,高标准高质量、抢前抓早,力争做到一次播种一次拿全苗。

  余欣荣指出,实现今年粮食稳定增产的目标,确保“九连丰”,东北地区要挑重担。从目前情况看,夏粮生产基础不错,早稻生产开局良好。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关键在秋粮,夺取秋粮丰收、关键在东北,夺取东北粮食丰收、关键在玉米。东北四省区粮食播种面积3.7亿亩,其中玉米1.88亿亩,占50%。抓好东北的玉米生产,就抓住了东北粮食的大头。东北玉米多以雨养为主,干旱是玉米生产的最大制约因素。因此,立足抗旱夺丰收,稳住玉米生产,是夺取东北粮食丰收的关键所在。

  余欣荣指出,当前东北地区备耕工作进展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春旱形势依然严峻,给春播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必须保持清醒认识,科学有效应对。他强调指出,中央高度重视东北春旱形势及春播困难,在安排1.4亿元水稻大棚育秧补助资金的基础上,近期又安排玉米抗旱“坐水种”补助资金4.25亿元。这项政策指向明确,就是支持东北抗旱保春播,扩大玉米适播面积,力争一播全苗。各级农业部门要增强责任感,坚定信心,不折不扣抓好政策落实,推进春播顺利开展。

  余欣劳强调,东北地区即将进入春播高峰期,当前要在“五个立足,五个着力”上下功夫,全力抓好抗旱保春播各项措施落实。

  立足于“保”,着力抓好玉米抗旱“坐水种”政策落实,确保一播全苗。今年,国家首次出台东北地区玉米抗旱“坐水种”政策,这项政策今后能不能稳得住、能不能继续做大,关键在于今年能不能真正把政策落实好,实现一播保全苗的目标。一是尽快落实政策。要加快实施进度,抓紧把资金下拨到县、落实到户。二是把握政策方向。必须把资金与技术措施紧密结合,不能把钱一发了之。必须做到公开透明,不能出现问题。必须明确资金使用方向,不能改变用途。三是加强调度检查。

  立足于“抗”,着力推进科学抗旱,增强全程抗旱能力。一是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结合实施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用好东北地区水源工程建设资金,鼓励农民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工投劳,尽可能新打一批抗旱水源井,多建一批水池、水窖,利用冰雪融化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桃花水,有效截蓄地表水。二是大力推广现代旱作节水技术。既要大力推广玉米“坐水种”等传统实用的抗旱技术,也要大力推广膜下滴灌、指针式喷灌、卷盘式喷灌等现代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立足于“早”,着力抓好抗低温促早熟措施落实,确保安全成熟。一是科学布局品种。指导农民选用好的品种、适宜的品种,特别是适期和早熟品种,防止越区种植。二是力争适期播种。要想尽一切办法,抢农时、增积温,扩大玉米适播面积。秋整地的地方,要趁墒造墒播种,尤其是要大力推广玉米抗旱“坐水种”技术。三是及早落实促早熟措施。针对今年东北地区春季可能出现低温的情况,要坚持以促为主的技术路线,加强肥水调控,促进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

  立足于“高”,着力推进高产创建,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就是高要求、高标准、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着力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水平。高标准抓好高产创建,要在落实上下功夫,要在层次上作文章。万亩示范片要落实到位,整建制推进要有新进展,机制创新要有新突破。

  立足于“稳”,着力统筹种植结构,促进协调持续发展。一是要充分考虑资源的保障条件。今后的水稻生产,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水源条件,由井灌改成引水灌溉,有效利用江河来水,减少地下水开采。二是要充分发挥大豆生产的独特资源优势。要力争实现食用植物油自给率稳定在40%以上的目标,关键是稳住东北大豆生产。稳住东北大豆,重在提高效益。要在认真落实国家临时收储政策的同时,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提高单产水平。

  会议听取了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农垦总局关于备春耕生产工作情况汇报。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就2012年北方春玉米播种技术提出指导意见。全体与会代表还实地考察了长春市农安县哈拉海镇玉米抗旱播种现场。

  农业部总经济师、办公厅主任陈萌山,吉林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延春、吉林省农委主任任克军、副主任于文波出席了东北四省(区)玉米抗旱播种现场会。

东北地区“三秋”农机唱主角

东北地区“三秋”农机唱主角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也是“三秋”机械化生产的主战场。截至10月14日,东北三省以及黑龙江省农垦玉米机械化收获面积达到4877.3万亩,机收比例超过29%;水稻机收4737.6万亩,机收比例超过69%;机械化秋整地5839.2万亩,其中深松面积2959.9万亩。

  “三秋”农机化生产准备工作全面扎实。东北各省农机部门及时制定2011年秋季农机化生产工作方案,把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并抽调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服务,狠抓任务落实。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各地共举办技术培训班、现场演示会500多次,培训农机手300多万人次,发放培训宣传资料400万份,着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土壤深松整地技术、秸秆还田技术、机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秋季配方施肥施药技术。狠抓农机具检修。各地共抽调800余名农机技术专业人员,组成200多个检修分队,进村入户帮助农户开展机具维护保养、检修工作,共检修各类农机具80多万台套。推动做好秋季作业农业机械的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组织做好零配件和油料供应,协调农机生产企业及流通部门,备足备好机具零配件。与石油销售部门建立热线电话,及时通报情况,保障了秋季农业生产需要。

  购机补贴政策为“三秋”生产提供装备支持。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带动下,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在进一步得到了推广应用,今年已新购置拖拉机及配套深松机5.93万台套,玉米收获机4197台,水稻收割机5166台。“三秋”生产启动以来,东北地区共投入各种拖拉机及农机具200多万台套开展农机化生产,大型谷物收获机、水稻专用收获机、玉米专用收获机、深松机深受广大机手和农户的欢迎,成为“三秋”机械化作业的主打机型。

  农机专业合作社引领秋季农机社会化服务开展。伴随着土地流转加快,东北地区农机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壮大。通过合作社牵线搭桥,目前,机手与农户已签订作业订单、协议1万多份,跨区作业的拖拉机及作业机具达8000多台。各类跨区作业订单(协议)盘活了农机户手中的机具,促进其有序合理流动,有效地延长了机具的年作业时间,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形成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户多赢的良好局面。

东北地区“三秋”生产农机唱主角

东北地区“三秋”生产农机唱主角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也是“三秋”机械化生产的主战场。截至10月14日,东北三省以及黑龙江省农垦,玉米机械化收获面积达到4877.3万亩,机收比例超过29%;水稻机收4737.6万亩,机收比例超过69%;机械化秋整地5839.2万亩,其中深松面积2959.9万亩。

  “三秋”农机化生产准备工作全面扎实。东北各省农机部门及时制定2011年秋季农机化生产工作方案,把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并抽调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服务,狠抓任务落实。一是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各地共举办技术培训班、现场演示会500多次,培训农机手300多万人次,发放培训宣传资料400万份,着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土壤深松整地技术、秸秆还田技术、机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秋季配方施肥施药技术。二是狠抓农机具检修。各地共抽调800余名农机技术专业人员,组成200多个检修分队,进村入户帮助农户开展机具维护保养、检修工作,共检修各类农机具80多万台(套)。推动做好秋季作业农业机械的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三是组织做好零配件和油料供应。协调农机生产企业及流通部门,备足备好机具零配件。与石油销售部门建立热线电话,及时通报情况,保障了秋季农业生产需要。

  购机补贴政策为“三秋”生产提供装备支持。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带动下,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在东北地区进一步得到了推广应用,今年已新购置拖拉机及配套深松机5.93万台套,玉米收获机4197台,水稻收割机5166台。“三秋”生产启动以来,东北地区共投入各种拖拉机及农机具200多万台(套)开展农机化生产,大型谷物收获机、水稻专用收获机、玉米专用收获机、深松机深受广大机手和农户的欢迎,成为“三秋”机械化作业的主打机型。

  农机专业合作社引领秋季农机社会化服务开展。伴随着土地流转加快,东北地区农机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壮大。通过合作社牵线搭桥,目前,机手与农户已签订作业订单、协议10000多份,跨区作业的拖拉机及作业机具8000多台。各类跨区作业订单(协议)盘活了农机户手中的机具,促进其有序合理的流动,有效地延长了机具的年作业时间,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形成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户多赢的良好局面。黑龙江农垦积极推进农机跨区作业,组织机械力量到周边农村开展“双代”作业(代收、代耕),目前,垦区秋季出动拖拉机2833台,收割机3058台,为农村“双代”作业1365万亩,在“三秋”作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北地区台风灾后玉米恢复生产技术意见

东北地区台风灾后玉米恢复生产技术意见

?  8月下旬以来,东北地区先后遭受“巴威”“美莎克”“海神”三场台风叠加侵袭,多地出现大风、暴雨天气,部分地区持续阴雨,造成玉米倒伏弯折,田间出现积水。目前,东北大部地区玉米已进入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产量基本定形,但持续阴雨、田间积水、倒伏茎折等灾情容易导致病害加重发生、籽粒脱水变慢、果穗霉变发芽、收获难度加大,造成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为科学应对台风暴雨灾害及次生灾害对玉米生产造成的影响,加快抗灾救灾和促进恢复生产,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出了玉米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意见。

?

  一是抢排积水防内涝。以防内涝、降湿度、保活力为重点,对田间有积水的地块,及时挖沟通渠,通过机械排水或自流排水,抢排田间积水,提高土壤通透性,减少植株浸水时间,保持根系活力,促进恢复生长。

?

  二是分类管理促恢复。对植株倾斜、未完全倒伏且没有相互叠压的田块,尽量维持现状,依靠自身能力恢复生长。对植株完全倒伏、茎秆未折断的田块,根据实际情况及早垫扶果穗,防止果穗贴地或相互叠压发芽霉变。对植株倒伏严重或茎秆折断无法恢复生长的田块,适时抢收,已经绝产的田块视情况及时抢收秸秆作青贮饲料,减少损失。

?

  三是强化监测控病虫。台风和阴雨天气,玉米穗腐病、大斑病容易加重发生,草地贪夜蛾可能进一步扩散,要强化监测,做好防控。倒伏严重的地块,褐家鼠、黑线仓鼠、大仓鼠等田间害鼠易加重发生,可选择溴敌隆、溴鼠灵等抗凝血杀鼠剂与玉米配制成毒饵,在田间相对干燥的地方采用一次性饱和投饵法投放进行防控。

?

  四是预防早霜促早熟。灾害发生后,玉米植株受损,生育期往往延迟,增加了遭受低温冷害和早霜的风险,要着力促进玉米早熟。可适当采取叶面喷肥和后期站秆扒皮等措施,促进灌浆和安全成熟。

?

  五是改进机具抢收获。加强收获机具的选型与改进,可配置低收获割台,实施贴地面收获作业。通过选用不对行收获的割台、加长割台导锥尖长度、在割台上加装搅龙式捡拾器等多种方式,提高倒伏地块果穗收起率,减少收获损失。

?

  六是及时脱水防霉变。收获后,对收集的果穗进行人工清选,剔除霉变。及时对果穗进行降水处理,采取搭建“玉米栈子”等方式,进行果穗离地储存。有烘干条件的地方,及时进行脱粒、烘干、入库、储存。

?

标签:玉米   农机   生产   东北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7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