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业校”培育新型农民(“农民学法用法课程”正式上线)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农民业校”培育新型农民(“农民学法用法课程”正式上线),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农民业校”培育新型农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农民学法用法课程”正式上线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农民业校”培育新型农民

2、“农民学法用法课程”正式上线

3、“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米袋子”和“钱袋子”

4、“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农民业校”培育新型农民

“农民业校”培育新型农民

  去年以来,昆明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办“农民业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培育新型农民。?

  “农民业校”以农村劳动力以及农业企业家、返乡创业大学生、退伍转业军人等人员为培训主体。严格落实有场地、有标识、有人员、有设备、有师资、有教材、有制度、有活动的“八有”标准,依托各级党校、党员活动室、村组活动场所等阵地,整合党员教育、党校培训、劳动力技能培训、乡村振兴等师资力量,开展实用技能提升培训。截至目前,全市开办“农民业校”1340个,涉农乡镇(街道)开办率达100%。?

  “农民业校”重点开设种植养殖业、水电维修、服务业、休闲旅游业、餐饮业、物流6门课程。探索建立“学校+基地+农户”“课堂+实训”相融合的培训模式,把课堂开设到田间地头、建筑工地、生产车间等工作一线,促进理论培训与技术实训相融合。截至目前,已开展培训4000余场次,培训学员15万人次。?

  昆明市还建立“农民业校学员人才库”,纳入乡镇(街道)统一管理、村(社区)具体跟踪,每季度对已参训人员就业创业近况、经营、收入等情况跟踪考评。同时,搭建用人单位与参训农民就业交流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收集就业创业意向,借助“昆明智慧就业”“昆明智慧农业”等平台,开展宣传推介,促进学员增收致富。?

“农民学法用法课程”正式上线

“农民学法用法课程”正式上线

?  本网讯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系统“八五”普法规划,扎实推进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日前,农业农村部组织制作推出“农民学法用法课程”,广大农民朋友通过微信公众号“农业农村法治”和“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即可进入课程,线上学习各种法律法规知识。

  据介绍,“农民学法用法课程”是由农业农村部法规司组织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农业农村法治研究会制作。课程围绕农民权益保护、农业生产、土地制度等内容,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讲解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帮助农民学法用法,提升法治素养。课程涵盖宪法、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种子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重要法律法规。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米袋子”和“钱袋子”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米袋子”和“钱袋子”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时,特别关注农民种粮的收益问题,强调“不能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吃亏”。这不仅体现着总书记对农民收入的殷殷关切,而且彰显了对保障粮食安全这一国家大计的深刻洞见。

粮食安全是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国之大者”,让农民种粮能挣钱更是总书记持续关心、反复强调的。“农民愿不愿意种粮、愿意种多少粮,关键看种粮能给农民带来多少收益”,早在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的讲话就直抵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核心问题。2016年,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农村改革座谈会、在黑龙江抚远市玖成水稻种植合作社考察时,都提到要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特别强调,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是让农民种粮有钱挣,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路径、方法。可见,在总书记的粮食安全观里,种粮农民收入始终举足轻重。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再直白不过地讲出了种粮农民的“钱袋子”与国家的“米袋子”之间的内在逻辑。粮食归根结底要靠农民生产出来,农民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力量。我国粮食产量能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我们能够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根本上也是发挥了农民种粮的能动性。

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从政策上,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从经营上,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小农户提高种粮综合效益。通过综合施策,给了种粮农民一颗“定心丸”。近日,我们在基层采访调研中真切感受到这一点。有基层的农业干部反映,虽然目前劳动力、农资等种粮成本上涨,但因为国家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农业保险又给农民撑起了防护网,有效保护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从一些地区农民田间管理舍得投入、生产技术培训愿意参加,我们也能看出来。

当然,总体来看,农民种粮的比较效益还是不高。对标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还需要进一步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既靠政策扶持,也靠经营增效,两手同时用力。不仅让种粮农民不吃亏,还要多得利。如此,中国人的饭碗才能端得更牢。

“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总书记对耕地保护看得很重,深切叮咛,声声在耳:

“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这是对粮食安全新形势新挑战的深刻洞察,也是对严格保护耕地的动员号令。

新年伊始,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行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保持在15.46亿亩以上。提高耕地质量,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打造“一季千斤、两季吨粮”的优质良田。保护好耕地生态,让疲惫的土地“喘口气”,扎实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一系列“藏粮于地”硬措施落到田间地头,为保障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地为粮之本。“农田就是农田”,要求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到位。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大家立了军令状,必须做到,没有一点点讨价还价的余地!”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

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叮嘱,化成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的坚决行动。

“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饭碗,田长制压实了耕地保护的责任。”四川省广元市自然资源局昭化区分局局长贺茜介绍,田长实地巡查,卫星遥感“天上看”,视频监控“实时看”,耕地保护监管网越织越密,无论是土地撂荒,还是乱占耕地,都能第一时间发现。

土地整理是耕地保护的一张“关键牌”。走进云南省双柏县法脿镇铺司村,规整的田块,宽敞的机耕道,很难想象这里曾是荒坡地。双柏县用好政策,完成土地整理项目4个,新增耕地1500亩,土地利用率由49.06%增加到72.15%。

强化制度支撑,层层压实责任。严格实行“数量为基础、产能为核心”的耕地占补平衡,推行“田长制”等耕地保护新模式,利用“互联网+”建立智能化耕地监测监管机制,各地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确保“农田就是农田”。

“农田就是农田”,要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遏制各类违法乱占耕地行为。”

时下,湖南省长沙县江背镇的田间地头,不少农户开始翻耕晒土,五福村一处废弃的池塘处,施工人员正忙着平整土地,不久后这里将重新种上早稻。

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积极复垦撂荒地,开发冬闲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截至今年1月底,江西全省已翻耕冬闲田约1100万亩;全省早稻意向播种面积1830万亩,比去年增加1.8万亩。农业农村部明确,确保今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6亿亩、力争有增加;确保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力争能增产。

打造更多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

耕地质量是粮食生产的根基。农田“必须是良田”,要求不断提升耕地质量,确保粮食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

如何提升耕地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

农田提标准,稳产有保障。从岭南大地到江南水乡,从中原粮仓到东北黑土地,各地大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江西提前下达今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42.9亿元、耕地轮作资金4.2亿元;河南省水毁高标准农田灾后重建紧锣密鼓,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广西大力开展“我为农民护良田”行动,大力加强耕地土壤检测、田间试验和技术培训,不断提升耕地质量。

农业农村部提出,到今年底,确保全国累计建成10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保障粮食产能在1万亿斤以上。

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4。保护黑土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2020年7月22日,在吉林省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习近平总书记顶着烈日,步入玉米地深处,走到黑土断面观测点近距离察看黑土保护情况,并同在场的农业专家攀谈起来。

听了保护黑土的梨树模式介绍,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是‘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黑土高产丰产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肥力透支的问题。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留给子孙后代。”

为把黑土地养好用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将完成1亿亩黑土地保护利用任务,黑土耕地质量明显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10%以上。

“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5亿亩盐碱地也要充分开发利用。”针对南方耕地酸化、北方耕地盐碱化等部分区域耕地退化问题,各地大力开展综合治理和改造提升,深挖耕地产能。

连日来,在山东省东营市牛庄镇穗东家庭农场,追肥拖拉机来回穿梭,复合肥从犁刀中洒入土地。“深松后,土地渗透性好,存住了水分,地力更肥了,粮食亩产从900斤提升到了1100斤。”农场负责人隋延峰说,土地深松让农场盐碱地块比例从20%缩小到5%左右,耕地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让良田多产粮、产好粮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良田配良技,增粮又增效。生产线上,工人忙着给水稻种子包衣;培训班上,农技人员向农民认真讲解绿色种植技术……在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红卫农场,春耕备耕有条不紊。

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大荒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看全国,农业农村部做好冬春大培训,组织线上线下专题大讲座、专家大连线,启动“小麦促弱转壮夺夏粮丰收培训月行动”“科技壮苗行动”,培训热潮带动春管春耕高潮。大力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联防联控,一体化监测、一盘棋调度、一张图指挥,力争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科技赋能,粮食丰收更有底气。春耕一线,农技推广人员进村入户,新品种、新农艺落地,广袤田畴,平田整地用上北斗导航,打药施肥用上无人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成了种地的好帮手。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为粮食生产注入源源动力。

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大江南北,春耕生产“绿”意更浓。甘肃省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等相结合,一体推进生态保护、粮食安全、产业升级。四川省在丘陵山区因地制宜开展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五良”融合,推广“粮经”“粮经饲”复合发展模式。

“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良田里聚集新要素、激发新动能,生产向绿、效益向优,希望的田野上生机涌动。

?

标签:农民   耕地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7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