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议:“一根秸秆”兴起绿色产业(两会精神是什么?)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两会热议:“一根秸秆”兴起绿色产业(两会精神是什么?),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两会热议:“一根秸秆”兴起绿色产业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两会精神是什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两会热议:“一根秸秆”兴起绿色产业

2、两会精神是什么?

3、两会话题丨如何发挥农业文化遗产生态功能?

4、两会近镜头·落实|干好头等大事 端牢“中国饭碗”

两会热议:“一根秸秆”兴起绿色产业

两会热议:“一根秸秆”兴起绿色产业

资料图

“加强秸秆多产业融合发展”“搭建秸秆综合利用产学研用平台”“打造‘秸秆特色小镇’建设”……翻开彭飞委员的提案,6000多字,沉甸甸的。

“一直以来,秸秆问题都是个老大难。一方面,秋冬季的秸秆焚烧会引发雾霾,影响空气质量;另一方面,吉林省秸秆转化产业发展滞后,秸秆的绿色发展之路方兴未艾。”虽然从事秸秆产业只有4年多的时间,但彭飞对推动秸秆产业发展热情满满。

走访、考察、调研……为了把秸秆的问题“抓到点、解决好”,彭飞组织专家组和产业规划团队,多次深入吉林省各地走访企业、农户和当地政府。“走到田间地头,真正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彭飞的提案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土地肥沃,玉米、水稻和大豆是主要农作物,秸秆不但产量大而且质量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虽然吉林省积极推进秸秆资源多途径、多层次利用,已探索出有效模式,秸秆的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陆续形成产业化,但产业发展仍然不充分不平衡,面临着一些问题。”彭飞的提案,非常详细地对全省秸秆产业目前的基本情况、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破解秸秆难题的难点在农业,出路却分布在工业甚至第三产业中。”彭飞建议,要使秸秆转化“蝶变”,变资源为财富,就需要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通过打造若干符合市场规律的产业链,建设秸秆产业示范园,形成秸秆产业新集群。“让一根秸秆兴起绿色好产业,实现经济、环境、民生三者共赢。”

两会精神是什么?

两会精神是什么? 如需要帮助,请联系 kefu@nongji1958.com或直接拔打电话 010-64882623,我们会尽快帮你解决

两会话题丨如何发挥农业文化遗产生态功能?

两会话题丨如何发挥农业文化遗产生态功能?

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走在世界前列——

在全球74个GIAHS项目中,我国以19项位居各国之首

第一个开展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评选

第一个发布国家级管理办法

第一个启动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监测评估工作

第一个启动全国性农业文化遗产普查

率先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和学术性组织,农业文化遗产相关科学论文及著作数量第一

率先开展全方位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和培训

率先推动农业文化遗产国际合作

悠悠青山下,鱼戏稻禾间。田鱼撞击稻秆,将小虫击落水中,鱼儿得以饱餐,稻苗免受虫害,农民收获田鱼和稻谷。这一幅“生产生态两相宜”的场景,就存在于我国首个、世界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之中。

2022年7月,为纪念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出GIAHS保护倡议20周年,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青田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并在信中强调,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挖掘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态功能是农业文化遗产的核心功能之一。鉴于以农业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传统生态农业模式,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应对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价值,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于今年全国两会提出:“应开展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试点,探索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农遗天然带有生态属性

2022年11月,“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正式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截至目前,在全世界74个项目中,我国以19项位居各国之首。2012年起,农业农村部还分6批发布13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第7批遴选工作正在进行中。

“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申报过程中有过这样一个小波折:该系统最初以“庆元香菇文化系统”名称和“剁花法”为重点进行申报,多数国际专家并不认可。后在闵庆文的建议下,改为“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最终申报成功。

“农业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典型特征之一,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认定标准之一。”闵庆文告诉记者。

闵庆文说,“庆元香菇”属于地理标志范畴,“剁花法”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而“林—菇共育系统”则能更好体现该遗产的丰富内涵:第一,庆元是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遗产核心区位于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候选区范围内,也是三江(瓯江、闽江、福安江)源头,说明当地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人们长期以来形成了森林保护理念;第二,庆元不仅是人类香菇种植的发源地,而且至今传统剁花法、后来的段木法及当前普遍使用的代料法共存,这一香菇种植技术的完整演化链堪称“天然博物馆”;第三,庆元属于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林下菌物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菌物资源宝库”;第四,“庆元林—菇共育系统”文化内涵丰富,除了香菇功夫、菇山话等香菇文化外,还有认树娘等森林生态文化。

事实上,所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都具备与庆元类似的特征:形成多基于当地生产与生态的协调,既是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地,也是生态农业技术的富集地,还是人们认识生态文化的“基因库”。

“从现实存在来看,很多农业文化遗产地都位于重要生态功能区,甚至就属于国家自然保护地或与自然保护地有重叠。”闵庆文讲起各地的农遗如数家珍: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还是国家湿地公园,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还是国家草原自然公园,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还是国家地质公园,而海南琼中山兰稻作文化系统就位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之中……

“农遗的形成,都是当地人为适应生态地理条件而创造出来的。”闵庆文说,很多农遗所在地都不是富庶之地,且往往受到气候多变、地形复杂等自然条件约束,农林牧渔生产“靠天吃饭”,只能选择去适应环境,动用更多智慧且考虑长远发展,从而形成了天然具有生态绿色可持续特征的农业生产方式。

农遗蕴藏强大生态保护功能

研究证明,以活态性、动态性和系统性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文化遗产,其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病虫害防治等生态功能与价值十分突出。闵庆文告诉记者,许多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或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稻渔类农业文化遗产发展出许多独特的种养模式,如稻鱼、稻鸭、稻鱼鸭、稻虾、稻蟹、稻蛙等,能够在增产粮食的同时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农业生产对农田环境的影响,从而增加了农业生物多样性。这类稻田除了提供稻、鱼等农产品外,还具有一般湿地所具有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例如,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就被列为浙江省重要湿地。”闵庆文介绍。

这种情况还存在于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之中。红河生态环境良好、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全国三大、云南两大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之一。以哈尼族为主体的当地人民,依据地理条件构建起“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山地生态农业景观。据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院士团队研究发现,当地农民采用常规水稻与传统水稻间作的种植方式有着利用遗传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优势:混合间栽中高度感病的优质地方稻品种的稻瘟病发病率、病情指数均有极显著的下降,防治效果达83%-98%,可以使每亩水稻净增量达到50%,同时减少60%的农药使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10%-15%。

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是退化土地治理的典范。自公元前602年至今的2600多年中,黄河主流、支流多次流经夏津,为夏津留下了一片30万亩的沙荒地。先人们与自然抗争,通过植树造林抑制风沙、改良土壤,并发展了大片叶可养蚕、果可食用,既可防风又能固沙的桑树,形成了黄河故道上桑树郁郁、林果相间的古桑树群,也造就了远近闻名的“中国北方落叶果树博物馆”。

野生动物保护方面,闵庆文谈道,最典型的是日本“佐渡岛稻田—朱鹮共生系统”对朱鹮的保护。

朱鹮以稻田生物为食,对农业生态系统有很强的依赖性和敏感性。日本的朱鹮一度遭遇灭绝,后以中国赠送的一对朱鹮为种源,通过生境重建和人工繁育,在日本佐渡岛恢复了新的朱鹮种群。佐渡岛的传统稻田耕作方法为朱鹮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栖息地。农田灌溉系统及田边洼地,在稻田放干后,为泥鳅、稚虫、蝌蚪等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秋收后,水田会被重新灌上水,为田间生物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也为朱鹮提供了冬季栖息之地;鱼道可使鱼类和其它小型水生生物在田块之间自由活动,也为其提供了逃生通道;与稻田紧邻的水塘为水生生物提供了常年的庇护所,也是生活在水田及周围生物的重要食物补给源。正因为构建了这样一个稻田—朱鹮共生共荣的良好生态系统,2011年,“佐渡岛稻田—朱鹮共生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通过生态补偿推进农遗保护

深耕农业文化遗产领域近20年,被誉为“农业文化遗产守护者”的闵庆文认为,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功能应该得到更广泛的认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迫切需要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我们的科学家、管理者和全社会都要对农遗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不应忽视其重要的生态功能与价值。充分发挥农遗在生态保护中的特殊作用,政府应当尽快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政策。”闵庆文说。

从国际认知看,联合国粮农组织、教科文组织及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等均高度认可农遗的生态保护价值和发展潜力,多次在相关国际活动中重点推介中国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等农业文化遗产。从补偿经验看,日本制定了一系列生态补偿措施来保护稻田—朱鹮共生系统:通过政府给予农民直接补贴,促进农民按要求修筑和管理农田,为朱鹮创建“宜居”水田环境;农民按照要求种植水稻可获取农遗品牌认证,从而提高传统农业收益;协同市民、食品公司、旅游企业等多方参与,共同提高农遗地产品价值和农民保护意愿等。

正是因为深刻理解农遗的生态价值,多年来,闵庆文带领团队开展了大量农业文化遗产生态价值评估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研究。他提出,一是在科学评估农业文化遗产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的基础上,由中央政府和下游地区出资建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基金或特殊补贴;二是通过政策支持、品牌认定、公益宣传等措施,让农业文化遗产地“有文化内涵的生态农产品”的价值显现出来,并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实现特色农产品的增值和生态与文化产品的价值转换;三是借鉴国际上流行的“社区支持农业”模式,建立城市社区居民与遗产地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农业文化遗产生态保护补偿方式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包括资金补偿,还包括技术培训、市场开发、政策支持等多种手段。”闵庆文细细分析,在市场机制还没有条件发生作用或者还不能完全发生作用的时候,如绿色农业生产转换期阶段、旅游开发的初始阶段,资金补偿可以为绿色农业生产和旅游基础设施、农业文化遗产软实力开发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而市场发育完善后就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进行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需要注意的是,纯市场的力量发挥作用时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的有效监督,避免‘市场失灵’带来的农业文化遗产破坏。”

另外,他还提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生态补偿必须建立标准。“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补偿机制构建的核心和难点。目前,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将成本投入与效益产出、受偿意愿与补偿意愿、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与消费耦合起来,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态补偿标准。”闵庆文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吕珂昕 刘诗麟

两会近镜头·落实|干好头等大事 端牢“中国饭碗”

两会近镜头·落实|干好头等大事 端牢“中国饭碗”

烟暖土膏民气动,一犁新雨破春耕。每年的全国两会前夕,正是春播春种之时。放眼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备耕火热,田畴葱绿,从岭南大地到江南水乡,从中原粮仓到东北黑土地,广袤田野上散发着勃勃生机。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无不体现着粮食安全在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中的分量。

5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农业农村系统干部带领亿万农民群众攻坚克难、奋战不息,粮食生产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

从中央到地方——

紧绷安全这根弦 千方百计抓生产

仓廪实,天下安。从2017年到2022年,我国粮食生产不断克服极端天气频发、重大病虫害威胁以及新冠疫情多点散发等困难,粮食总产量持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和粮食生产、粮食安全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2018年9月25日,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稻田里,看稻粒、观成色,强调说:“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

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反复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今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充裕功不可没,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就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再次作出深入阐述和科学部署,引发会场内外的强烈共鸣。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731亿斤,比上年增加74亿斤,增长0.5%,再次创下新高。

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面积是产量的基础,种下去才有希望。”2021年秋季,小麦播种时期遭遇罕见秋汛,迟迟播不下去。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将责任扛在肩,加密农情调度,每日跟踪调度播种进展,逐县逐乡、挨个村组调查土壤过湿、晚播弱苗田块,会同大数据中心利用遥感等技术手段,及时绘制苗情分布图,挂图作战,分类指导,最终换来了夏粮逆势增产。

2022年夏季,湖北、江西、安徽、四川、重庆等12个省(市)经历高温少雨天气过程,是自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平均强度最大的。各地加大抗旱救灾投入力度,受灾地区各级财政累计安排资金70.4亿元,支持提水调水、打井灌溉、改种补种等措施落实。

“近年来,我们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把粮食生产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四川广元市旺苍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斌介绍,今年,该县继续围绕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将粮食面积、产量等目标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乡镇,细化到地块,并建立种植台账,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我们一定要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杨恩兰告诉记者,今年两会上,她将更加关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及预防问题,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今年我国粮食生产目标任务重点是“两稳两扩两提”,即稳面积、稳产量,扩大豆、扩油料,提单产、提自给率。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将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抓手,全力保持粮食稳产增产好势头。

从耕地到种子——

抓住要害夯根基 多措并举提产能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关系着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把有限的耕地保护好,才能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

党的十九大以来,各地严格落实党中央要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土地复垦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为核心的耕地保护法治体系;民法典、刑法对耕地保护进行了明确规定;加快推动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和耕地保护法,为耕地保护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

农田是农田,农田还要是良田。近年来,我国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有力夯实了粮食安全根基。

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明显,在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抗灾减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功不可没。今年要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

“以前租借水泵、架设水管、打坝子防渗漏,现在只需手机一扫码,清凌凌的水就哗哗地流进稻田,让秧苗吃饱喝足。”安徽省天长市万寿镇忠孝村,种粮大户陶开银说起这5年农田的发展变化乐得合不拢嘴。

地为粮基,种为粮源。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2022年3月,新修改的种子法正式施行。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紧抓部署五大行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和市场净化,扎实推进基础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阶段性成效明显。

其中,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可圈可点:新收集和移交国家库圃农作物种质资源均超过12万份,超出任务数2万份;畜禽资源普查覆盖了全国62万个行政村,已发现新资源21个,特别是摸清了青藏高原畜禽遗传资源家底,填补了前两次普查的空白。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指出,种业振兴的关键是种业科技的进步以及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科技企业,提升整体科研能力。

“目前我国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5%,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作物超过50%。我们要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培育出适合生产需求的品种。这样才能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万建民认为,种业振兴指日可待。今年要继续加大科研力度,让科研人员围绕重大需求开展研究。

从两稳到两扩——

加大力气调结构 满足消费新需求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优化布局,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保证粮食年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不仅吃得饱,还要吃得好。从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到2022年启动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稳住口粮的同时,不断扩大大豆油料作物种植面积,满足人民日益升级的油、肉、蛋、奶的消费新需求。

2022年,农业农村部将大豆油料扩种目标任务落实到各省市县。其中,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作为实现两者相融发展、同向发展的方案,被各方寄予厚望。

“这是一项新技术,农民担心产量上不去,有些农技人员对复合种植也不熟悉。”全国农技中心经作处处长汤松告诉记者,第一年大面积推广复合种植过程中,各方面都遇到了不少困难。农业农村部组织制定分区域、分模式绘制技术挂图7册、印刷40多万份,确保各地农技推广人员和种植主体人手一份,让大家看得懂、学得会。

“去年夏天罕见高温干旱,我们团队每天守在地里,指导经营主体通过喷灌、增施抗旱剂与叶面肥等方式保住大豆和玉米产量。”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雍太文说,他们攻坚克难,努力实现了“玉米基本不减、增收一季大豆”的目标。

经过科学探索和扎实实践,大豆油料扩种取得了明显成效:2022年大豆面积达到1.54亿亩,比上年增加2743万亩,是1958年以来的最高值。大豆产量405.7亿斤,比上年增加了77.8亿斤,首次迈上2000万吨新台阶;油菜种植面积1.09亿亩,比上年增加391万亩,连续第4年恢复性增加。

冬去春临,去冬扩种的油菜已经在田抽薹,绿色的田间生机勃勃。今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2023年全国油菜高产竞赛,挖掘一批油菜种植能手和高产典型,将试验产量转化为实际产量、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去年第一次大面积推广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取得明显效果。”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告诉记者,大豆油料和玉米是关乎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扩种大豆油料已经连续3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今年两会上,他计划在粮食安全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议案和建议,助力端牢中国饭碗。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田 吕珂昕

标签:农业   文化遗产   保护   生态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8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