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吉林省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纪事)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吉林省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纪事),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吉林省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纪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2、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吉林省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纪事

3、筑起长春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屏障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  “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让中国饭碗里装满“中国粮”,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保持全省第一产业经济良好运行态势,是我省农业战线干部群众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上半年,我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52.92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3%。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50.99亿元,同比增长5.4%;畜牧业产值754.08亿元,同比增长7.7%,为实现全年任务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粮食生产形势较好

  “自动气象站、免耕少耕作业、导航作业遍布田间,合作社的390公顷玉米和30公顷大豆全部采用秸秆覆盖和免耕播种机作业模式进行耕种收。”宏旺农机农民合作社的王雨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信心。

  种粮大户的信心,得益于我省多措并举助力“三农”,稳定粮食生产。我省各级农业部门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切实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今年以来,我省强化粮食生产及春季农业生产,高位推动粮食安全工作暨黑土地保护工作,强化落实和政策激励。落实粮食生产措施30条,拿出5亿元资金奖励前10名产粮大县,充分调动地方抓粮和农民种粮积极性。向市县下达粮食播种面积约束性指标和产量参考性指标,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省里成立9个指导服务组,组织198个科技小分队,深入基层开展培训指导,培训人员226万人次。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主推技术49项,优选主导品种115个,助力农户用好技术在黑土地上种出好粮食。提早制定抗灾夺丰收预案和“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草地贪夜蛾防控等专项方案,落实防灾减灾措施。

  数据显示,今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目标8570万亩,玉米种植面积增加明显,水稻种植面积保持稳定。根据7月20日粮食作物丰欠定位观测结果,我省玉米、大豆、水稻生长发育状况与历年同期平均水平相当,目前,玉米基本进入抽雄期,水稻处于孕穗期,大豆处于开花期,总体生育进程正常,长势较好。从当前情况判断,总体具备丰收基础。“虽然受5月、6月出现的两个明显的阶段性低温影响,但进入7月以来,随着温度升高,前期发育不足地块作物已经逐步得到弥补。”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一级主任科员郑宏扬说。

  今年粮食生产形势较好,具有面积增、苗率高、长势好的特点,这为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

  面积增。受政策和粮价上涨双重拉动,今年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约50万亩。

  苗率高。玉米保苗率96.21%,同比提高0.15个百分点。一、二类苗比例94.78%,同比增加1.35个百分点。主播期内土壤相对湿度处于适墒状态,奠定苗齐苗全基础。

  长势好。雨水一直比较充沛,尤其是近期气温较高,作物加快发育,长势良好,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米袋子稳,肉盘子足。今年以来,全省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畜牧业产值754.08亿元,同比增长7.7%。从主要畜禽品种看,全省生猪出栏872.73万头,同比增长28.5%;牛出栏113.99万头,同比增长0.6%;羊出栏279.82万只,同比增长26.5%;家禽出栏2.21亿只,同比下降6.8%。

  保护好黑土地 建好大粮仓

  切实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真正把藏粮于地落到实处。我省位于东北黑土区的核心,26个典型黑土区县份贡献了全省80%的粮食产量。我省坚持把保护好黑土地、建好大粮仓,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重要指示的实际行动。

  “省农业农村厅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完善政策措施,扎实推进‘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加大试点示范力度,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多方面强化黑土地保护工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郑建东说。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聘请4名院士和23名专家,组建了黑土地保护专家委员会,强化黑土地保护智力支撑。省农业农村厅新设立了黑土地管理保护处、省黑土地质量保护监测中心,成立黑土地保护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工作落实。

  细化完善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出台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实施意见,制定10个方面38条具体措施,推进人才、资金、项目、政策等向黑土地保护聚集。与中国科学院实施战略合作,组建6个科技攻关团队,启动6项29个课题,建设了3个万亩核心示范基地和30个辐射示范点,组织开展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种植1750亩。

  认真总结推广“梨树模式”。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扩大到2875万亩,比上年增加1023万亩。农安、双辽等15个县(市、区)实现整县推进,面积均在100万亩以上。启动吉林省农业机械化智慧云平台,累计安装保护性耕作监测设备1.9万台,对保护性耕作面积监测实现全省统一管理。

  扎实推进“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示范推广秸秆覆盖还田、秸秆深翻还田、盐碱地治理等10大模式,启动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和建设项目230万亩,今年一年就达到过去五年试点总面积的82%。

  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新建500万亩,比上年任务增加200万亩,目前已开工281万亩,建成190万亩,启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15万亩。

  当前,正是粮食产量形成关键期,我省农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将进一步强化防灾减灾措施,全面加强田间管理,奋力夺取粮食生产好收成,用辛勤的画笔,绘就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好画卷。(曾庆伟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吉林省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纪事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吉林省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纪事

  从黄牛下田到机器耕地,从靠经验到靠大数据,一台台农机助力,让农民从会种地变为“慧”种地,彰显出吉林省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其中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3%和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位居粮食主产省第二位。?

  天上飞着无人机、地上跑着大农机,吉林省农业生产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进入了机械化为主导的新时期。?

  农机智能化 助力农业生产换挡提速?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无论是提单产、增效率,还是减少肥药、降低成本,都需要靠农机挖潜力。从满足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需求上看,稳产量、增品种、提品质,同样离不开农机。近年来,吉林省农机化开始迈进智能、信息化时代,农机作业管理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在梨树县梨树镇宏旺农机合作社玉米种植基地,伴随机器轰鸣,玉米收割机沿着既定轨道精准行驶,玉米秆瞬间被收割机“吃进”肚里,留下玉米棒,又将粉碎后的秸秆均匀地铺在地上。过去顶着烈日种地的村民们,如今三三两两围坐在树荫下当起了“监工”。?

  打开手机,指尖轻触,合作社理事长张文镝指着播种时农机作业轨迹图对记者说:“现在都用无人农机,按照这张春耕轨迹图就能进行玉米收割。”在合作社驻点开展科研的中国农业大学科研人员为农机安装了物联网传感器、北斗卫星定位、互联网数据传输等无人驾驶系统,具备精准播种、自动收割等多项功能,实现了从种到收的远程遥控。?

  “通过提前编辑好程序、设定好路线,保证每台农机播种均匀、深浅一致,大幅度降低了作业行间重叠、遗漏。种植的玉米保苗率、整齐度更高,出苗率提升近20%。”张文镝笑着对记者说,通过测产,今年每公顷产量能达到2.4万斤,又是一个丰收年。?

  今年,梨树县与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研发生产出一款在秸秆覆盖地表条件下完成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工序一次作业的新型免耕播种机,在保护性耕作关键机具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以前用牛犁地,一天也就能耕三四亩,非常吃力。现在,机械化取代人工,1台能顶10到20个人的工作效率,并且节水灌溉、高效植保、精准施肥、保护性耕作等多种农机还能配合使用。”八里庙村村民张大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记者说,我们再也不用辛苦种地了。?

  农机一小步,农业一大步。今年,吉林省全面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国家整省试点建设,启动实施敞开式普惠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基本实现了农户“买就补”。在措施保障方面,吉林省启动了农业机械化智慧云平台保护性耕作作业监测,免耕播种机安装实时监测设备并同步上传,固化保护性耕作地理坐标,实现全省统一管理。?

  截至2021年底,吉林省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28万台,配套农具280万台(部),水稻插秧机11万台,免耕播种机4万台,水稻联合收割机3.5万台,玉米联合收割机8.5万台,报废机具1348台,农机总动力达4200万千瓦。?

  现代农机合作社 引领小农户“链”上大农业?

  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关键要让广大农民受益。随着吉林省农机装备总量的持续增长、作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带动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经营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一家家现代农机合作社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借助托管服务、订单生产等方式,带动更多小农户接触新技术、融入新模式,推动生产经营走向集约化、标准化。?

  金秋十月,在永吉县万昌镇施家村张全家庭农场一望无际的稻田地里,沉甸甸的稻穗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金黄,15个高清摄像头全方位、无死角监测田间管理。10台水稻收割机在田中来回穿梭,切割、脱粒、粉碎稻秆等工序一气呵成,稻粒直接运送至水稻烘干塔进行烘干。?

  从春种、夏长到秋收,农业机械“各司其职”,“包揽”全部工作,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100%。在水稻育秧期,农场采用了工厂化育秧方式,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育秧大棚温度、湿度、土样、空气、光照环境指标的智能化管理。在水田整地时,利用先进的整地机、双面筑埂机、撒肥机进行土地精准整地施肥。在水稻田间管理期,使用新型水稻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结合植保无人机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全过程通过农业可视化进行水稻生产的远程监控、生产调度、苗情观察,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效性、产品的可追溯性。?

  几年来,农场陆续连片流转施家村等4个村300多户农民的5500亩土地,相比传统种植方式,全程机械化作业每公顷可节约生产成本3000多元。农场年均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500余人,带动周边400余户农民参加土地流转,年流转土地规模达5500亩,农户每公顷增加土地流转收入近2000元。同时,为有就业意愿的脱贫户提供就业岗位,共带动脱贫户15人,人均增收4300元。?

  为了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合作社农机设备统一调配、面向服务对象提供耕、种、收、销等环节水稻植保、收割等规范化、标准化、机械化服务,解决了农户水稻生产中面临的耕种收难题。“以前水稻田就像蜘蛛网似的,杂乱无章,现在土地集中连片,像足球场一样光溜儿,大型农机具都派上了用场。种地快,产粮多,大伙一年比一年乐呵!”面对着广袤无垠的稻田,土生土长的施家村村民李大爷回忆从前感慨道,闲下的时间还可以在合作社当农机手挣钱,这好事儿上哪找去。?

  农机更给力,种地更省力。截至2021年底,全省农村农机从业人员超过135万人,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近950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6400个。?

筑起长春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屏障

筑起长春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屏障

小暑过后,农田里害虫蠢蠢欲动,杂草已起势头,吉林省长春市各地农村陆续开启今年的防虫除草等植保农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在今年的植保工作中,长春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强化监测预警和科学安全用药,加快农业全面绿色转型,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种前防虫,种后治虫。今年长春市将新建14个智能虫情监测站,通过高空测报灯、诱捕器、太阳能虫情测报等进行预防监测,为及时有效开展病虫害防治提供数据支撑。根据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全市重点在“替、精、统、综”四个方面下功夫——

“替” ,即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用高效低风险农药替代老旧农药,用高效精准施药机械替代老旧施药机械;

“精” ,即精准预测预报、精准适期防治、精准对靶施药;

“统” ,即培育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大力推进多种形式的统防统治;

“综” ,即强化综合施策,推行农作物病虫害可持续治理。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在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被多次提出,“指南针”的方向如此坚定,长春市近年来通过不断优化、调整农业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涌现出一批利用稻草还田、轮作倒茬、深耕除草等措施进行农业生态调控的合作社,因地制宜控制病虫害发生。

长春市各地农民发挥聪明才智,从大自然请来“援军”,借助害虫天敌、植物源农药等进行生物防治,利用理化诱控技术,采用灯诱、性诱、食诱等诱集技术,推广地膜覆盖除草、防虫网避害等措施,筑起一道绿色屏障。

今年,长春市需要进行玉米螟防治的大田面积为630万亩,水稻二化螟生物防治将达到47.4万亩,二化螟性信息素诱控29.3万亩。预计7月20日大暑节气前后开展飞机航化作业,对水稻稻瘟病进行统防统治。

标签:农机   保护   粮食   黑土   水稻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9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