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知识产权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为打好种业翻身仗营造良好环境...(让科学的种子播撒山乡)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让知识产权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为打好种业翻身仗营造良好环境...(让科学的种子播撒山乡),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让知识产权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为打好种业翻身仗营造良好环境...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让科学的种子播撒山乡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让知识产权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为打好种业翻身仗营造良好环境...

2、让科学的种子播撒山乡

3、让科技之光照进黑土地

4、让科技引领现代农业发展——访省政协委员孙光芝

让知识产权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为打好种业翻身仗营造良好环境...

让知识产权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为打好种业翻身仗营造良好环境...

  近日,农业农村部部署开展2021年全国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对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严格品种管理和市场监管、强化执法办案等工作作出安排。农业农村部负责人就有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问:党中央提出要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请问部署开展全国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对打好种业翻身仗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加快现代种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种业市场监管取得明显成效。种业法律法规及质量标准体系不断健全,种业监管手段和能力显著提升,种业市场主体生产经营秩序更加规范,种子质量水平快速提高,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质量“低劣”问题基本解决。当前,市场监管的突出问题是知识产权保护与种业创新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同时,种畜禽监管工作还有待加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要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打好种业翻身仗作了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将种业市场监管作为重要内容,要求净化种业市场环境,特别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格品种管理,加快构建现代种业治理体系。为此,农业农村部决定自2021年起,开展为期3年的“全国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主要有三方面考虑。

  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针对当前存在的侵权套牌、制售假劣种子等问题,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对整治种业侵权行为作出了部署安排。此次活动坚持系统谋划,全面部署,强化全流程监管,突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狠抓执法办案,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精神和中央领导指示要求落细落小、落实落地。

  二是为保障推动种业持续创新提供基础支撑。围绕种业创新链部署市场监管链,坚持把好两个“端口”。一方面,把好“品种端”。加大品种权保护力度,提高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开展非主要农作物登记品种清理,有效解决品种多和同质化问题,支持原始创新。另一方面,把好“市场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种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狠抓大案要案查处,严厉打击假冒侵权等违法行为,有效保护品种权人合法权益。

  三是优化种业发展环境的内在需求。此次活动突出法规建设,建立完善依法治种法律体系的“四梁八柱”;突出机制构建,建立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突出案件查办,严厉查处种业领域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强化信息公开,切实为打好种业翻身仗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问:今年种业执法监管年活动聚焦哪些重点?预期目标是什么?

  答:今年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内容覆盖品种管理、市场监管、案件查处等全链条,重点聚焦四个方面。一是聚焦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着力抓好法律法规建设,加快修订植物新品种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规章,确保有法可依;强化品种权授权保护,加快植物新品种审查授权,强化侵权纠纷案件处理,推进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二是聚焦严格品种管理。提高品种审定标准,严管品种试验,减少同质化品种。开展登记品种清理,严格处理违规登记行为,有效解决“仿种子”问题。三是聚焦加强种子和种畜禽监管。突出关键时间、关键环节、关键品种,唱好种子监管“四季歌”。严把基地关,严厉打击抢购套购、非法生产转基因种子等行为;严把企业关,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重点检查抽查投诉举报多的问题企业。严把市场关,在用种关键时期,严查种子市场,确保生产用种安全。此外,统筹抓好种畜禽监管。四是聚焦加大种业执法力度。健全执法协作机制,提高执法实效。严查违法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本次活动总体目标是,通过落实各项措施,有力打击侵权套牌、制售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逐步解决品种同质化问题,提升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实现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取得明显治理成效。同时,为压实监管责任,我们明确了省、地市、县三级目标,设立可考核可量化的指标,要求检查企业问题整改合格率、国家级基地检查覆盖率、部级转办案件反馈率均达到100%。部署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对照目标,抓好落实,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问:当前,种业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此次活动在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知识产权保护关系种业高质量发展,关系种业自立自强,关系打好种业翻身仗全局。此次活动我们明确以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通过强化权益保护为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重点采取以下举措: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强化制度保障。配合全国人大、司法部加快修订《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着力提高原始创新保护水平。配合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出台关于审理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司法解释,强化司法保护。加快修订植物新品种复审规定,进一步提高案件办理效率。二是加大申请保护力度,强化产权保障。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优化植物新品种审查流程,压缩审查周期,提高审查质量和效率。鼓励申请者依规开展委托测试,缩短测试等待时间,加快植物新品种权授权。三是严查侵权案件,强化执法保障。建立全国统一的侵权案件协查联办平台,部署各地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及时公开查处结果。要求各级强化行政执法、仲裁、调解等手段,建立侵权纠纷案件快速处理机制。此外,农业农村部将继续遴选发布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典型案例,编制发布维权指南,强化宣传引导,震慑侵权违法行为。

  问:当前社会普遍反映存在品种同质化问题及“品种井喷”的情况。请问这次活动对强化品种管理有哪些重点安排?

  答:近年来,随着我国品种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品种试验渠道进一步拓宽,释放了企业创新活力,激发了企业创新动力,新品种选育取得重要突破,一批高产、绿色、优质、专用品种脱颖而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品种多”“同质化”“仿种子”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种业健康发展,业界高度关注。此次活动我们将瞄准这些问题,采取严的标准、实的举措,全面强化品种管理,推动品种由“多乱杂”向“多专优”转变。一是狠抓品种审定监管。我们将研究提高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健全同一适宜生态区引种备案制度,加大审定品种撤销力度,解决好同质化问题。对主要农作物联合体、绿色通道试验将严格监管,建立健全试验主体退出机制。二是启动登记品种清理。以向日葵“仿种子”为突破口,开展非主要农作物登记品种清理。以取得植物新品种权品种为重点,推动打假维权,依法严格处理违法违规登记行为,公告退出一批违规品种。三是强化技术支撑。加快建立分作物分子指纹库,严格和规范品种审定和登记“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通过技术手段把牢品种准入关。强化品种标准样品管理,开展品种符合性验证试验,为强化品种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问: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在加大种业执法力度方面有哪些安排?

  答:加大种业执法力度是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种业监管工作的保障。一是严查种业违法案件。按照活动要求,农业农村部门将以品种权侵权、制售假劣、无证生产经营、非法生产经营转基因种子等为重点,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活动期间,农业农村部还将定期通报各地种业案件查处情况,遴选发布种业违法典型案例。二是建立健全执法协作机制。活动将强化跨区域种业执法联动响应、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一处发现、全国通报、各地联查”。健全种业监管部门和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完善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线索通报、定期会商、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强化行刑衔接,对涉嫌构成犯罪的种业违法案件,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打击。三是强化种业执法能力。健全完善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是加大种业执法力度的基础。活动要求各地加快整合组建省市县三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确保机构设置、“三定”印发、人员划转、执法保障“四到位”。此外,要求在2021年全国农业行政执法大练兵活动中,把种业执法作为重要内容,切实提高执法人员办案水平。

  问: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是自上而下的,涉及各层级、多部门,且工作任务较多,请问如何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答: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是一项系统性活动,涉及部、省、地市、县四级。在落实过程中,我们将狠抓四方面工作,确保活动扎实有效推进。一是抓好组织领导。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高度重视,明确主体责任,抓好组织落实。对省级农业农村部门来讲,要制定本省具体落实方案,在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官网公开。二是抓好责任落实。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导检查作用。市县农业农村部门要按照部署要求落细落小,抓好具体实施。同时要加强简易种业案件及纠纷的快速处理,建立“绿色通道”,有效降低维权成本,力争将案件纠纷就地化解。三是抓好督导考核。农业农村部将对各省工作情况进行核查,并作为“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全国双打考核”及种业延伸绩效考核相关指标评价的重要依据。在关键时间节点,派出检查组赴重点地区开展制种基地、企业、市场督导检查,对有关情况进行通报。四是抓好宣传总结。活动期间,将及时总结宣传各级各部门的好经验好做法及典型案例,促进交流学习。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回应社会关切,全面营造创新主体有动力、市场主体有活力、市场运行有秩序的良好种业发展环境。

让科学的种子播撒山乡

让科学的种子播撒山乡

【关键词】流动科普

【事件】雪山下,数十件科普展品被送到中小学和周边村落,供当地青少年和农牧民群众参观;鱼塘前,帮助水产养殖户检测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等含量;借助5G、4K、VR等技术,观众沉浸式体验滑雪比赛项目,了解冰雪运动知识……截至2023年5月,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全国巡展已实施12年,科普大篷车项目已实施23年,两个项目深入基层,累计服务公众超5亿人次,有力促进了我国科普公共服务公平普惠。

【点评】

实体科技馆馆藏丰富、类型多样,一直以来在科普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受到地理位置、交通便捷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并非所有人都能轻松享受到实体科技馆带来的科普服务。对许多偏远地区来说,科学教育资源仍然是“稀缺品”。为解决基层科普设施短缺,城乡、区域间科普工作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流动科普应运而生。

载着丰富展品的科普大篷车,极大弥补了基层科普设施的不足。以流动科技馆为例,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流动科技馆共配发流动科技展览资源658套,每套展览包含约50件科普互动展品。AR数字科技馆、VR眼镜、机器人表演,日常在电视里才能看见的前沿科技近在咫尺;电磁现象、手摇发电、听话的小球等互动展品,让光学、电磁学、力学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变得可知可感。流动科普把一座座小型科技馆送到群众“家门口”,参观者不仅可以观看科学表演,还可以亲身参与科学实验,近距离感受科学的奥妙,在一定程度上打通了科普工作“最后一公里”。

从来自天南地北的青少年同上“天宫课堂”太空课,到流动科技馆走进山东东营的农村大集,再到科普大篷车在云南组织专家团为果农开展种植猕猴桃、枇杷等培训……近年来,我国流动科普工作覆盖群体日渐广泛,涉及内容更加丰富。一轮轮巡展、一次次出车,让变化悄然发生。可见、可听、可感、可触碰的科学知识充分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让越来越多青少年爱上科学。农业知识科普让农民尝到了科学的“甘甜”,学科学、用科学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民的共识。基层群众科学素质不断提升,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科学素质的逐步提升,人们对科普工作有了新的更高要求。有鉴于此,流动科普向基层提供了“菜单式”的定制服务,各地可以因地制宜,选择更感兴趣、更为需要的科普项目,以便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科普需求。顺应人民群众对科普资源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及时结合社会热点和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开展活动、联合各地有关部门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优化技术提升展览质量,流动科普才能持续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优质的科学教育服务,助力全民科学素质再上台阶。

穿行在祖国的辽阔土地之上,流动科普把科学的种子播撒在城市街道、田垄阡陌,播撒在戈壁高原、偏远山区,提升着人们对科学的热情,激发着人们对知识的渴望。相信随着流动科普的进一步发展,科学之花将会在更多地方绚丽绽放。

让科技之光照进黑土地

让科技之光照进黑土地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科技创新是产业兴旺的支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四平市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搭建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平台,努力在乡村产业振兴上找准定位、发挥作用。

  2019年,四平市粮食总产达到91.64亿斤,较上一年增产5.52%,实现“十五连丰”,人均粮食占有量、单产水平多年位居全省和全国前列。今年,全市落实粮食播种面积873.88万亩,同比增加35.58万亩,实现了一次播种拿全苗、拿齐苗、拿壮苗。

  集成推广粮食增产增效技术

  2019年,全市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292万亩,占全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1000万亩的29.2%。以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绿色统防统治为主的重大粮食增产增效技术大面积集成推广,正是有了这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农民的腰杆才愈加挺拔,农民的腰包才愈加充实。

  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中国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梨树县农业部门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承担多项农机、农业新技术田间试验、示范,其中秸秆还田全覆盖技术改善了耕地质量。该技术体系先进适用,对抗旱保墒,提高保苗率,防耕地侵蚀和肥力退化有明显效果,在培肥地力和黑土地保护中起到积极作用。而且省工省时,照常规种植可节约成本1500元左右,真正实现了节本增效,得到了省市县农业部门的赞同和好评,该技术现已在全县大规模推展开来。

  在梨树县2020年水稻绿色防控示范推广会现场,一个“不起眼”的二化螟诱捕器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正是在四平市农作物种植中大力推广的一项病虫害防治技术。近几年,四平市农业部门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有效解决了化学防治带来的污染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用上这个诱捕器,可以实现少投入两遍农药,同时节约人工成本,总体计算,每亩地可节约18元钱,我这750亩地一共能够节约成本13500元,同时大米的品质有所提升,价格自然上升,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 辽河农垦管理区大林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兴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全力推进全方位机械化作业

  近年来,四平市全力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大力促进农机农艺高度融合,用现代农机装备支持现代农业高质发展。重点发展了秸秆机械化还田机械、集约型农业机械、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机械等新机具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2019年,四平市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

  四平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农机装备制造业具有传统优势。2015年,四平市被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确定为“现代农机装备区域创新示范基地”。如今,全市农机工业企业已达3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家。“康达”“顺邦”等一大批耕整地机械、播种机械、收获机械、秸秆处理机械等自主品牌在国内逐渐形成较强影响力,占有较大市场份额,新的农机作业技术推广正有力带动农机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平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蓬勃发展,也催生了不少农民搞起农业技术创新的热情。双辽市茂林镇盛满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盛立国就琢磨研究了一台“秸秆定位掩埋机”。将玉米秸秆“撕”成数段的同时,又将其搅和到土里,使土壤显得均匀而松软。这台新机具的问世不仅对农民种粮起到积极作用,更是激发广大农民勇于创新的精神动力。

  广泛推开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农民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主体,是农村产业革命的生力军。加强农民科学技术培训工作,体现了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科技兴农至关重要的一环。坚持培训标准“三精准”、坚持培训作用“三结合”、坚持培训落实“三到位”是我市农民培训扎实推进的重要举措。

  精准优选技术权威人员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村致富带头人等讲授专业知识和先进技术。坚持疫情防控与春耕支招相结合,做到防疫与春耕两手抓;坚持农业专家与乡土专家讲座齐头并进,做到土洋专家有机结合;坚持农民增收致富与农业生态环保相结合,既讲增产增收技术,又讲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知识。确保谋划和组织到位、平台搭建和联通到位、学员和资源整合到位,组织召开农业专家访谈研讨会,采取线上培训方式,切实为备春耕生产开良方、讲良法,支好招。录制15期讲座,制作30个微视频,利用多平台连续播发。充分发挥能人的带动辐射作用,线上培训整合了全市5年以来所有培训基地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员和微信群体。

  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全方位、立体高效的培训,今年全市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主技术实现全覆盖,绿色统防统治技术推广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面积接近400万亩,高效粮食作物面积达到650万亩以上。

  如今,全市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366万亩;全市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全市培训农民3.9万人次,带动达10万人次……科技正助推着四平市在农民知识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的路上全力加速。

让科技引领现代农业发展——访省政协委员孙光芝

让科技引领现代农业发展——访省政协委员孙光芝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之一是用现代农业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省政协委员、吉林农业大学科研处处长孙光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夺取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胜利,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近年来,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关键性突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长期困扰我们的“新东北现象”得到破解。究其原因,孙光芝委员认为,除了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和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等因素,科技创新对农业产业的支撑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证。

  如何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孙光芝委员建议,应围绕现代农业的目标和要求,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前沿,结合吉林省情,围绕我省农业的重点产业领域中带有全局性、前沿性和方向性的重大科技问题,在产前﹑产中﹑产后各阶段,深入开展综合研究和协同攻关,为重点产业的跨越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粮食生产领域,重点实施玉米和水稻行业科研专项计划。从品种、栽培、病虫害防治、采收以及深加工等各环节实现新的跨越。在品种方面应按食用﹑饲用和原料用的不同需求,向超高产、更优质、更高效和更安全的目标推进;在精深加工方面,则应重点在生物技术上实现新的突破,使有限资源多层次增值,全面提高粮食作物精深加工的综合效益。

  在畜牧业领域,依靠华正、皓月和德大等我省一批畜禽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围绕肉牛、生猪等开展优质安全育种、无规定疫病区建立、副产物的精深加工与利用,延长产业链条的生物技术研发等进行系列攻关和技术集成,提高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我省成为国家优质的畜产品基地。

  我省有丰富的特产资源, 但特产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却不尽如人意, 代表性的是人参产业,每公斤人参价格是韩国参的1/14,把“珍品”做成了“大路货”。在特产领域,应从实施行业科研专项入手,围绕品种、栽培、农田栽参、农药超标、加工和经营方式等进行深入的研究、联合攻关、系统集成,形成一系列对产业发展能起有效推动作用的成果,推动人参经济步入优质、安全、高效发展的轨道。(宁佳 李林岩 )

标签:品种   农业   保护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9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