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的重要举措(农民日报评论员:为什么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农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的重要举措(农民日报评论员:为什么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农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的重要举措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农民日报评论员:为什么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农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的重要举措

2、农民日报评论员:为什么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3、农民日报评论员:怎样做到“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

4、农民日报评论员:稳字当头,高质量抓好春管春耕

农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的重要举措

农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的重要举措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的要求,农业部于近日召开了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座谈会,发出了《关于做好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农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正确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并逐步扩展,近几年呈加快趋势。据初步统计,到目前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已超过1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8.7%。从总体上看,流转是平稳健康的。但随着流转规模扩大、速度加快、流转对象和利益关系多元化,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强管理和服务,防止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受到损害,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稳健康发展。

  中央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一直高度重视,政策是明确的、一贯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保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政策界限和要求,为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提供了根本依据。一是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本前提和基础。二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这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康发展的保障。三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这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和允许的形式。四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这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底线。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体系,我们要全面理解、正确把握、认真贯彻。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事关广大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在工作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流转与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关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重要前提和制度保障。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才有可能充分行使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权利,从根本上消除流转的后顾之忧。同样,也只有依法自愿有偿地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符合农民意愿、符合法律政策规定和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才能进一步巩固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把二者很好地统一起来,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流转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发展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的一个途径,但绝不是唯一途径。在我国人多地少、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基本国情下,将农户组织起来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特别是通过发展专业合作实现规模经营,更为现实。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最重要的是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规模经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脱离实际盲目追求土地流转的速度和规模。三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流转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行为,要明确流转的主体是农户而不是干部,流转的机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土地是否流转和以什么方式流转,都应尊重农民的意愿,由农民自己作主,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流转。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市场的监管者。没有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市场最终只能是无序和混乱的,而政府干预过度,只能扭曲市场。要防止和纠正采取下指标、定任务的方式强行要求乡村组织流转农户承包地的做法。当然,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放任自流、疏于管理,也是不正确的。应当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顺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引导而不干预,服务而不包办,放活而不放任。四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流转中国家、承包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依法进行,统筹协调国家粮食安全利益、承包者权益和经营者收益,不得改变土地用途,鼓励和支持流转土地发展粮食生产。

  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是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的重要举措。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通知》要求,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准确把握总体要求和原则,正确指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要加强指导、检查和督促,采取有效措施,把加强流转管理和服务的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要及时总结交流经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解决流转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

农民日报评论员:为什么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农民日报评论员:为什么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资料图

这是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矛盾的必然要求,这是基于历史实践基础和发展智慧的重要战略选择。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我们党历史性地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了党和国家的优先位置。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切实稳住“三农”这个基本盘,并对此进行了部署。中国工农城乡关系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迎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踏上了全新的征程。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数千年来,我国历史上一直有着“重农”的传统。从“民不贱农,则国安不殆”到“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从“农,天下之大业也”到“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数千年农耕文明源远流长,铸就了我们“重农”的基因和底蕴,奠定了一个大国发展的坚实基础。

在新中国建国初期,为应对当时的国际环境,迅速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我国实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此期间,农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农业农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近些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农业依然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依然是全面小康的“短板”,农民仍然是贫困人口的主要群体。

要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朝着第二个目标奋进,要解决城乡之间这一最大的不平衡、农村发展这一最大的不充分,要求我们必须要拿出超常规的办法,出台超常规的举措,把“三农”工作摆到更高的位置,推动农业农村更快、更高质量地发展。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总方针。各地也迅速掀起了乡村振兴的热潮,强化组织保障、开展广泛动员、做好政策创设、加大投入力度,实现乡村振兴良好开局。

但是,还要看到,因为传统的路径依赖和工作惯性,在有些地方“三农”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广泛存在,一些地方的主要领导在工作中常常是“说起工业大半天,说起农业一根烟”,并没有真正把“三农”工作“攥在手上,扛在肩上,放在心上”。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硬任务,“三农”工作有很多硬仗要打,有多项硬任务必须完成。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和困难增多,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

经济形势越复杂,越是要重视“三农”工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能否落地,直接关系到“三农”这个战略后院能否稳住,农村工作硬任务能否按期完成,更关系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目标能否实现。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须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导向树立起来。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放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位置。真正做到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须彻底改变以前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做法。要进一步明确农业农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地位,把农业农村与工业城市作为权利平等的主体,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须建立全新的政绩观和考核机制。衡量一个地方工作的好坏,要看工业,更要看农业,要看城市,更要看农村。要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指标考核体系,推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把注意力和兴奋点转向农业农村,更自觉主动地做好“三农”工作。

新的时代已经到来,在朝向农业农村现代化奋进的征途中,农业不再是边缘的没落产业,乡村不再是城市繁荣的背景板,农民也不再是努力被摆脱的身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猎猎旗帜,必将凝聚更多智慧、更多目光、更多资源,共同建设出一个“强、美、富”的幸福家园。

(来源: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评论员:怎样做到“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

农民日报评论员:怎样做到“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

资料图

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之于经济社会发展,如同空气、水、食物之于生命的存续,越是有效合理配置则越具活力。可以说,资源要素配置格局直接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我国城乡发展之所以失衡,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资源要素配置失衡。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须强化制度性供给,扭转这种失衡局面,推动更多的资源要素配置到农村去,为乡村发展强筋健骨、输血造血。

市场基本规律决定了要素总是会流向回报率高的地方。长期以来,在城市的“虹吸”效应下,我国农村的劳动力、资金和相当部分土地等资源要素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这种过度流出造成农村严重“失血”,导致农村发展长期滞后。如果没有国家的规划、没有政策的干预,乡村可能会因“失血”过多而衰败。

要实现乡村振兴,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就必须在城乡要素配置中,改变以往单向的流动趋势,对农村发展要素进行补偿性的再平衡。在投融资等政策举措上,有没有优先考虑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在创新体制机制上,是否达到了将各种要素优先向农村基层“引流”的效果?在激活资源盘活存量上,是不是秉承“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的原则?是判断是否将农业农村放在优先位置的显著指标。

必须探索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优先满足乡村发展需要的政策创设,吸引更多资金、管理、技术、知识、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

要实现要素配置优先满足,必须让人“流”入乡、留在乡。在工业化、城镇化大潮中,农村最具活力、最有创造力的大量人力资源被裹挟进城市。而今农业农村要优先发展,就必须创造出足够多的发展机会,切实改变不合理的乡村人口结构。

要重视发掘本土人才,优化农业从业人员结构,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经营者;要充分挖掘农村中有胆识、有魄力的乡贤能人,使其成为乡村发展的“领头雁”;要积极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吸引农民工、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以及城市各类人才返乡下乡,为乡村注入活力;要吸引支持专家学者、成功企业家、党政干部及技能人才等流向农村,成为乡村的补充型建设力量。

要为留在农村的青年人创造发展的基本条件,提供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要从税收政策和奖励机制上鼓励企业和各类人才参与农村发展等。

要实现要素配置优先满足,必须让钱“流”进村。资金是经济的血液。必须改变以往的状况,采取各种举措加快形成多元投入格局,助力农业农村发展。要完善土地增值收益调剂金制度,将土地出让收益主要用于乡村振兴和扶贫攻坚;

建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要推动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乡村振兴战略。

要广开投融资渠道,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农村,把发展普惠金融的重点放到乡村;要落实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对涉农业务达到一定比例的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化监管和考核办法;要优化村镇银行设立模式、提高县市覆盖面,支持现有大型金融机构增加县域网点,解决投放“三农”贷款市场主体不足问题。

要实现要素配置优先满足,必须让地“活”起来。土地是农村最重要的要素,要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放活的有效路径,激活乡村沉睡的资产、盘活乡村闲置的资源,提高配置效率。

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加快破解农村建设用地自己“用不了、用不好”的困局;要加快房地一体的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要探索将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或农房,以入股、联营、出租等方式,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项目。有序有效释放土地红利,让土地资源活化起来,持续为乡村振兴累积动能。

人气,增动能,添活力。只有拥有了足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要素之后,农业农村才能优先发展。必须围绕“钱、地、人”等要素供给,抓住关键环节,不断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唯有如此,也必须如此,乡村经济社会才能全面发展,乡村振兴最终也必然实现。

(来源: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评论员:稳字当头,高质量抓好春管春耕

农民日报评论员:稳字当头,高质量抓好春管春耕

资料图

当前,春耕大忙的劳动号子从南到北已经陆续唱响。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春季农业生产摆在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稳”字当头,高标准高质量抓好春管春耕,夯实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基础。

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用,必须首先打好春季农业生产这场硬仗。特别是在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稳住春季农业生产大局,对于应对复杂形势、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切实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各项任务,以赢得全年农业丰收主动权,守好“三农”这个战略后院。

要用好政策“指挥棒”。一方面,落实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充分发挥生产者补贴政策作用,引领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骨干积极开展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另一方面,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加快“两区”内高标准农田建设,继续下好“质量、绿色、品牌”三步棋。

要念好田间“管理经”。一方面,加强分类指导,有针对性采取肥水调控措施,强化病虫监测预警,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并开展好农技服务,让好技术真正使农民受益;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强化农机主力军作用,推广跨区作业,加快耕整进度,提高播种质量。

要守好生产“安全线”。一方面,立足抗灾夺丰收,加强监测预警,完善灾害预防处置预案,提早做好技术和物资准备,防灾于未然;另一方面,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农民买得可靠、用得放心。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紧绷春耕生产这根弦,将每一位干部责任都压实、将每一项政策技术都落实,确保春耕生产顺利开展,以优异成绩为祖国70华诞献礼!

标签:农村   土地   流转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9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