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地方名牌”何时走出国门“墙外香”(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持续扩大)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中国农产品“地方名牌”何时走出国门“墙外香”(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国农产品“地方名牌”何时走出国门“墙外香”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持续扩大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中国农产品“地方名牌”何时走出国门“墙外香”

2、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持续扩大

3、中国农产品遇严重挑战

中国农产品“地方名牌”何时走出国门“墙外香”

中国农产品“地方名牌”何时走出国门“墙外香”


  在国内许多的农业博览会上,许多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但细看起来商家炒作的多数是地方名牌的概念,只有很少一部分可以称得上是国内名牌,更不用提国际知名品牌了,不少参观者不仅要问这些自娱自乐的名牌产品,什么时候能变成国际知名品牌呢,尤其是在面对WTO挑战的关键时期,农产品走出国门显得更加重要。
  
地方名牌窝里斗 何时国外找对手
  
在全国各地的农博会上,真正有实力的国内品牌都显示出了强悍的竞争力,无论是展台设计、品牌效应、员工素质都是一些地方品牌所不能比拟的,但是这样的品牌真是太少了,而且这样的大企业多数是在国内稍有实力,拿到国际上去却又显得软弱无力。
  
在已经结束的长春农博会上,来自吉林省各地的品牌进行了集中展示,尽管各个展台的设计风格不一,但是可以看到各个地区前来参展的企业有点雷同:大米加工、杂粮产品、酒类、特产等产品多数摆在了柜台上,如果不是抬头看一下展台名称,似乎是在同一个展台上参观。产业趋同、产品趋同让吉林省不少地方企业增加了窝里斗的成本,自己在本省尚不能站稳脚跟,何谈拓展省外市场。
  
其实看着热闹花哨,但是跟周围的企业相比较,相似的东西非常多,只不过这些企业都有自己家门口的市场优势,跟外县市的类似企业井水不犯河水,没有太大的竞争冲突,这样各自偏安一隅的市场竞争造成了企业停步不前。吉林省榆树市一家酒业集团的副总经理说。吉林省四平市一位参展商认为,农博会展销的农产品真正能走进国内国际市场的农产品非常少,多数农产品则是小打小闹,没有真正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早在1999年我国就已经有6种农产品(谷物、棉花、油料、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是农产品的出口比例却极低,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原先的农业生产是高度自给自足、以国内消费为主,忽视发展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农业和绿色农业,等我们面向国际市场后,我们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又受到了绿色壁垒的限制,因此农产品市场亟须突破技术、绿色、优质等围城
  
记者在第六届长春农博会上看到,原先农产品加工粗糙、包装简陋、保鲜和装潢水平落后等现象得到很大的改观,多数农产品规格齐全,能够满足各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入世已经把竞争理念灌输给农业企业,在竞争中生存的农业企业必将使我国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小作坊变成大企业的神话将在国家重视三农、市场竞争中成为现实。
  
重结果忽略过程 缺兵少将让企业寸步难行
  
在第六届长春农博会上,不少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谈起了自己品牌的成长路程,大家多数都提到了一个西装不革履的问题,就是企业尽管设备先进、技术先进、市场开拓也好,但是由于自己的原料供应品质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对国家标准的不适应症,不少农业企业是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在产品质量、原料供应等方面面临诸多不适合国际标准的问题,这就导致一些大型农业产业化企业在国际市场经常受到牵制。面对入世的挑战及西方发达国家复杂苛刻的绿色壁垒,我国一些农业企业应该逐渐改变那种与现代化生产不相适应的生产方式,逐步建立适应国际贸易规则、安全标准的生产基地,以西装革履的面貌应对国外农产品的冲击。
  
公司+农户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产业化发展中作用非凡,做到了企业与农民的双赢。随着西方国家绿色壁垒的加强,尽管企业不断强化现代化企业管理、增加科技含量、大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但是千家万户的原料、畜禽饲养等往往就是欧盟、美国、日本等挑剔国家拒收产品的借口,有专家称这种现象为穿西装蹬草鞋西装不革履。吉林省牧业管理局负责人认为,目前西装不革履的农业龙头企业非常多,以吉林省部分牧业龙头企业来说,有很多企业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几乎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企业所带动的养殖户却拖了企业后腿,养殖户的卫生、防疫、农药残留以及先进技术的应用都参差不齐,企业对分布各地的养殖户管理不便,造成产品质量在源头上的被动。
  
吉林省德春米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认为,不仅国际客商对产品越来越挑剔,国内的消费者也开始全面考核企业的生产资质,目前不少大米企业效益下滑,主要原因是没有自己的绿色大米生产基地,仅仅依靠从农民手里收购再加工,这样已经远远不适应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农产品加工必须从原料来源、生产、运输、包装等每个环节来抓,这才能称得上绿色、优质产品。
  
有关农业专家认为,复杂苛刻的技术法规、标准和质量认证制度,以及名目繁多的进出口商品包装、标志和对卫生环保等要求,形成了更为隐蔽、更难对付的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影响日益增强。我国农业企业当务之急就是尽快熟悉和掌握WTO规则,对于畜禽产品更要加强过程控制,尽快确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标准体系,适应国际市场竞争要求。
  
另外,多数企业还从几个方面说明了地方名牌成长过程中困难所在。第一是技术落后,包括员工素质低的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的最大障碍。华正集团工作人员朱庆伟说:尽管先进的技术不断进步,但是掌握程度决定了一个企业发展与否,一个很简单的活也需要劳动者熟练地掌握,专业的训练并非每个企业都能常年坚持。第二信息落后问题也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拦路虎,作为生产型企业对于国内外贸易面临信息短路的问题,只能像无头苍蝇那样乱撞,增加了成本不说,而且容易造成企业的生产盲目性。另外,品牌建设费用投入大,见效慢,也让一些企业难以承受。
  
第三政府干预多,服务差也让一些企业面临很大困境。吉林省榆树市的一位企业家说:现在的政府鼓励招商引资,但是到一些职能部门那里就变了质,三天两头找你麻烦,在外边就餐还要找你去买单,这样的环境企业发展起来很难。政府的事后扶持也造成了企业的发展困难,企业发展之初急需有关方面的支持,但是却苦于求告无门,如果你的企业发展成功了,政府开始来扶持企业,其实企业最缺的就是事前支持
  
第四、资金短缺也是制约企业继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榆树市鸿运大豆有限公司总经理臧明文说: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继续增长,资金缺口也越来越大,但是作为一家小企业没有什么资产进行抵押,因此贷款非常困难,如果能有融资的支持,我们企业的黑豆系列产品会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政府提供发展大气候 小名牌变凤凰尚需苦练内功
  
参加第六届长春农博会的部分企业界人士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加强努力,保证企业逐渐良性发展。
  
一是政府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大气候。政府除了制定长远的行业发展规划外,还应当强化为企业服务的观念,积极提供相关政策,促进本国企业发展,扶持民间组织发展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目前食品标准中,国家标准只有40%左右等同采用或等效采用了国际标准,政府要加快卫生标准、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实现国际接轨,这样就能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二是企业要苦练内功,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首要的努力就是挖掘国内市场的消费潜力,在此基础上,要实现食品生产规模化、技术装备现代化、资源利用综合化的路子。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从一线生产工人到企业最高层管理人员都不能忽视;运用现代企业制度理论,完善和规范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制度,使之产权清晰,责权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并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提高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营销方式的创新同样十分重要,产品运输到市场上不是目的,只有消费者认同购买才是真正达到目的。企业要在多方面树立产品品牌形象:宣传只是一个方面,还需要产品质量过硬、消费者购买方便、服务周到等来保证。
  
三是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让小企业抱团闯市场。成立民办、民营的企业协会,发挥其中介组织的作用:一是将散兵游勇式的单个企业组建成集团军,引导和带领农产品加工企业进入市场,帮助他们减少或化解市场风险;二是为提供教育培训、产品检验、产业规划、法律咨询、国际合作、市场开拓等各种服务,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三是研究、协调和应对各种国际农产品贸易争端,维护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利益,为我国的企业和贸易保驾护航;四是发挥政府扶持产业的桥梁作用。要将我国各种行业协会建设成能代表企业并为企业提供有效服务的中介组织,就必须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实行企业自愿参加,形成具有明确规章制度、形式紧密的会员制组织。<?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持续扩大

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持续扩大


  中国商务部已制订《农产品出口
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使国内农产品出口总值达到380亿美元,实现年均增长7%的总体目标。
  
28日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经济形势报告会上获悉的。商务部对外贸易司有关负责人指出,从量上看,这一目标并不高,今后工作重点是要放在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上。
  
官方统计显示,2005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总值达到272亿美元,比建国初期的5亿美元,增长53.4倍。目前,农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6%,占农业增加值的9.6%。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显示,2004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五位,占世界农产品贸易的比重为3.2%。
  
据介绍,最近两年,随着农产品出口价格普遍上涨,农产品出口效益普遍好于国内销售。2005年,商务部重点监测的30种大宗农产品中有20种出口单价上涨,苹果、鸭梨、鸡肉、生姜、马铃薯、胡萝卜的出口平均价为国内的4至5倍,仅大蒜出口带给蒜农的收入就达到了18.9亿元。
  
由于中国农产品出口多为水海产品、园艺、畜禽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出口创造的就业岗位相当可观。仅烟台龙大集团就在山东、河北、安徽、甘肃等10省区带动10多万户农民,户均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
  
为提升国内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商务部专门制订了贸易兴农、服务助农行动计划。2003年以来,商务部先后会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和财政部分别推出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和保费补贴政策。去年,出口信用保险共扶持农产品出口14.4亿美元,规模比2004年翻了一番。
  
与此同时,商务部还加强了对禽类等高风险行业的支持力度,2005年禽肉出口企业投保额占农产品投保总额的25%。全年出口13.5亿美元,增长26.6%,超过疫情发生前2003年的水平。
  
在公共信息服务方面,商务部目前已推出了日韩美等10大市场指南,发布了苹果、花生等四类产品出口指南和针对11种大宗商品的月度报告。今年,商务部计划增加对食品、玉米等14类商品的出口月报,对欧盟、东盟等6个市场的出口指南以及包括茶叶、鸡肉熟制品在内的4个产品指南。
  
据介绍,中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质量卫生安全管理仍需加强、国际技术壁垒问题日益严峻和出口企业核心竞争力匮乏。

中国农产品遇严重挑战

中国农产品遇严重挑战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8
1
,一艘美国商船停靠在青岛港,装载着国内企业定购的5.2万吨美国玉米。这意味着,今年中国玉米进口量将至少是去年的15倍。
  
几乎与此同时,吉林农民姜利全静静坐在自家玉米地旁,盘算着今年的收获能否卖个好价钱。他听说最近玉米价格不高,市场前景恐怕不会乐观。如果新玉米上市时有大量进口玉米进来,我们的玉米价格就会被压得很低,卖不出去了。吉林农委一位负责人忧心忡忡地对笔者说。
  
实际上,包括玉米在内,目前我国很多农产品贸易似乎正被堵在一个黑暗的胡同。国外农产品我们敞开大门放进来了,但我国有能力出口的农产品却受到各种限制。
  
玉米贸易逆转拉开序幕
  
此前10年来,我国每年数千吨的玉米进口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反而在那段时间里,我国每年有600万至800万吨的玉米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地。
  
自去年7月份美国的转基因玉米获得农业部批准进口后,已有深圳、山东、四川的企业订购了近6万吨美国玉米。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玉米贸易形势逆转已拉开序幕,估计用不了几年,中国将成为玉米净进口国。
  
玉米产业的发展形势,不免让人担心是否会重蹈大豆产业覆辙。
  
去年我国进口大豆2650万吨,而今年上半年的进口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5%,全年进口量可能会突破3000万吨,而国产大豆产量仅为1500万吨。其后果是,在大豆主产省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减少了25%,价格也由原来的每公斤2.70元降到了2.06元,但当地农民的大豆还是卖不出去。
   “
玉米进口的口子一旦被撕开,肯定就堵不上了,大豆就是玉米的前车之鉴。一位业内人士称,现在已不是简单的农民增产增收的问题,目前小麦、玉米、水稻也都面临类似问题。
  
由于此前我国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有很多人都把该条例看作我国加入WTO后控制国外农产品进口的绿色壁垒。但实际上,从大豆的进口来看,这个壁垒形同虚设,玉米贸易也会遇到同样情况。
  
农产品面临出不去难题
  
面对中国同类产品,美国的玉米似乎优势明显。
  
据了解,美国政府对农用土地每公顷高达100150美元的补贴和转基因品种抗虫性所节约的成本,使玉米价格极具竞争力。一般运到我国港口后所有费用都加上与国产玉米价格持平。我国加入WTO后,争取的可补贴比例为8.5%,而目前补贴只有2%,每公顷补贴合25美元,而且都是非转基因品种。
  
事实上,现在不仅大豆、玉米面临进口产品的冲击。一些在加入WTO前被认为我国很有优势出口的农产品也面临着出不去的难题。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贸易开放的程度远远超出其他国家。我国多进口消耗水和土地的农产品,例如大豆、棉花、小麦等,多出口劳动力密集的农产品,例如花卉、蔬菜、水果、肉禽类等,这样我们就利用了比较优势,这个理论是非常完美的。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能进的已经敞开大门进来了,但我们能出口的农产品却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限制。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说。
  
商务部调查显示,我国有90%的农业及食品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造成每年损失约90亿美元,出口受阻的产品从蔬菜、水果、茶叶到蜂蜜,进而扩展到畜产品和水产品。国外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这些国家采取技术壁垒的主要方法是增加检疫项目、提高检验标准等。
  
中国农业何处去?
  “
领导把有关研究单位的报告批下来后,我们一直在研究如何保护豆农利益这个问题。可能主要从品质提升上下工夫。作为对此前有研究机构向农业部递交报告挽救大豆产业的回应,农业部相关人士这样告诉笔者。
  
据了解,针对大豆产业的振兴,农业部早在2003年就已制定了《东北高油大豆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和《中国大豆品质区划》,确定了我国大豆生产的总体布局,是推行大豆专一品种区域规模种植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的基础条件。另外,还将大豆加工企业使用国产大豆的增值税进项抵扣率由10%提高到了13%,并取消了运输大豆的铁路建设基金。
  
另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粮油处的人士介绍,现在农业部针对玉米、大豆、小麦、水稻每年都有良种推广补贴,鼓励农民使用优质高产的品种,提高种粮收益。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表示,实际上现在对农业的保护措施已经很少了,长期来看,真正的保护还是要靠生产力的提高。所以,在此情况下我们如何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如何跟国际接轨,保证我们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出得去,这是更关键的问题。

标签:企业   农产品   出口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9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