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上的耕作革命,刻不容缓!(黑土地上的追梦人)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黑土地上的耕作革命,刻不容缓!(黑土地上的追梦人),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黑土地上的耕作革命,刻不容缓!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黑土地上的追梦人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黑土地上的耕作革命,刻不容缓!

2、黑土地上的追梦人

黑土地上的耕作革命,刻不容缓!

黑土地上的耕作革命,刻不容缓!

  这是第一批垦荒者对北大荒黑土地的由衷感叹。黑土是世界公认的最肥沃土壤,我国东北地区则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但多年来“用养脱节”,导致东北黑土地土壤退化,难复“当年之勇”,给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潜在威胁。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共同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在东北四省区积极实践的基础上,2017年,农业农村部会同多部委编制《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为保养好东北黑土这方“金饭碗”绘就了时间表、路线图。

  日前,东北黑土地保护高端论坛暨第五届梨树黑土地论坛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聚焦保护性耕作这一被世界各地实践证明对保护黑土地有明显效果的技术路径,与会专家领导从不同角度建言献策,以期实现在保护中利用、利用中保护黑土地,夯实粮食安全基石,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可持续的美好愿景。 

  变革耕作制度,给黑土地盖上保护的“被子”

  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1/4,调出量占全国1/3,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黑土地的形成极为缓慢,自然条件下,200-400年才能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而如此宝贵的资源正在加速流失。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张旭东介绍,与开垦前相比,黑土层平均厚度由50-60厘米下降到约30厘米,土壤耕层的有机质含量下降50%-60%,退化问题十分严峻。

  “导致东北黑土地退化的元凶,是传统耕作制度带来的一系列‘用养脱节’问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任图生指出,这些问题包括农田养分入不敷出导致地力下降,作物种植方式单一降低了农田生态系统缓冲性能,以垄作、翻耕为主的耕作技术加剧了土壤有机质分解和结构破坏等。

  解决黑土地退化的关键,在于耕作制度的变革,应从掠夺式开垦向保护性耕作转变。尽管保护性耕作这一发源于上世纪30年代的耕作技术,在不同国家推广的起因不同,但由于其保水保土、节本增效等多重效应,逐渐被众多国家所接受和推广,还被评为二十世纪改变世界的十大农业工程技术之一。

  “所谓保护性耕作就是在地不翻耕、地表有秸秆覆盖的情况下,直接少免耕播种,俗称‘懒汉种地’。”农业农村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主任李洪文向与会者展示了作业照片,只见一片玉米地里,横七竖八地覆盖着秸秆。

  “少动土才能少失墒,才能保证土壤自我恢复。实施保护性耕作,相当于用秸秆给耕地‘盖上被子’。”吉林省副省长李悦打了个比方。从2001年到2016年,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在德惠市米沙子镇进行的试验监测显示,一公顷秸秆还田,相当于补充钾肥60公斤、氮肥200公斤,形成0-5厘米有机质积累。

  保护性耕作对黑土地的保养作用,黑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永康也深有体会:“我们把这项技术模式作为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的重要建设内容,通过保护性耕作,旱作区可减少地表径流量50%-60%,减少土壤流失80%左右。”

  蚯蚓多了,这是吉林省梨树县县长郭志勇对土地变化的直观感受:“通过推广保护性耕作,每平方米土地的蚯蚓数量增加到120多条,是常规垄作的6倍。”

  “保护性耕作能从根本上起到改良土壤、提升地力等级的作用,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常年关注黑土地保护的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保国认为,采取这项技术,土壤侵蚀至少降低90%以上,有机质含量增幅达10.6%;实施5年以上的地块,普遍可减少化肥施用量15%-20%,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性状明显改善。 

  增减之间,实现粮食生产与生态保护双赢

  秋收时留下地里的秸秆,春播时通过免耕播种机打碎……吉林省梨树县梨树镇八里庙村种粮大户卢伟采用保护性耕作十多年了,一笔经济账算得明明白白:与传统垄作相比,免耕农作的环节从7个减少到3个,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每公顷增收1500元。2015年严重干旱,别人的耕地大幅减产,他地里每公顷产量还比常规种植方法提高了5%。

  2007年起,中国科学院牵头在东北黑土区开展玉米秸秆覆盖少免耕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应用推广工作,卢伟就是首批受益者之一。

  张旭东告诉记者,13年连续试验证明,保护性耕作区粮食产量总体稳中有升,尤其是旱涝年景,稳产增产效果更明显,“2012年,台风布拉万来袭,试验地周边玉米100%倒伏,而秸秆覆盖免耕试验地只有15%左右玉米倾斜,基本没有倒伏”。

  近几年,东北地区的春旱和伏旱频发。“由于动土少和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地块的春季保墒效果更好,一般年景可多出一成苗。”辽宁省副省长郝春荣介绍。

  增加粮食产量,减少生产环节和成本,一减一增,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的收益空间。“节本上,减少灭茬、旋耕、打垄等2-5项农事环节、3-7次农机作业,明显降低了用工、柴油等成本,全年较传统种植地块节本10%-15%。增效上,比对照传统地块可增产5%-10%,农民田间收入增加15%-30%。”李悦算的不只是吉林农民的增收账,更是东北黑土地保护的大账。

  “我国20多年保护性耕作研究与示范结果证明,这项技术能够实现粮食生产与生态保护双赢。”李洪文表示。

  对此,广袤黑土地上,大到一省,小到一县,都有着生动注脚:在黑龙江省,据布点测试显示,保护性耕作可使农田扬尘降低60%以上,减少了秸秆焚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和烟尘污染。在梨树县,保护性耕作每年还田秸秆100万吨以上,减少化肥施用量3000吨,今年1-8月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83天,同比增长10%。

  李保国认为,保护性耕作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多重功效:一是从根本上解决了秸秆焚烧引起的大气污染;二是减少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大气污染和土壤面源污染,燃油消耗量减少30%左右,化肥施用量减少20%左右;三是大幅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抑制了沙尘暴和地下水污染。  

  “懒汉田”可不养懒汉,推广更需政策发力

  自2004年黑龙江率先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以来,这场耕作制度的变革在东北黑土地上不断绵延——

  截至去年底,黑龙江省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基本实现主要农区全覆盖,免耕播种面积近1000万亩;2006-2018年间,吉林省保护性耕作由42万亩扩展到614万亩,2019年突破1000万亩;辽宁省先后建立保护性耕作核心示范区20多个,面积200余万亩,辐射面积500余万亩。

  然而,保护性耕作在推广中还面临不少难题。

  “我经常被问:既然这项技术那么好,为什么推广比较困难?”李洪文分析,“保护性耕作往往被当成‘懒汉田’‘埋汰田’,农民改变传统观念很难,不愿尝试,或尝试后感觉丢脸而放弃。”

  实际上,保护性耕作不是“懒汉田”,更不养懒汉,它更需要科学管理,其推广也离不开政策的引领和扶持。

  要充分发挥保护性耕作的多重效应,绝不是简单的“撂荒式”操作就能达到。郝春荣介绍,从耕作技术层面看,需要形成农艺与农机高度融合,机械收割时,在作业速度、切割尺寸、多段切割等方面对农机性能和机手技能都有较高要求。李悦还强调,针对吉林全省东中西部不同区域耕地条件和气候特点,都需要因地制宜探索技术路线和作业模式。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是东北黑土区在推广过程中的共同诉求。李悦认为,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耕作方式的革命,要让农民接受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王永康建议国家设立保护性耕作专项补贴,对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提高定额补贴标准。而郝春荣建议建立东北地区项目协作机制,共同研究制定标准化技术模式,共享技术成果和工作经验。

  “虽然我从事保护性耕作研究20多年,从内心希望这项技术快速得到大范围推广。但耕作制度变革是长期过程,应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切忌一哄而上。”李洪文建议,应聚焦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带动小农户。基础好的地方,可尝试整村、整乡推进;基础差的地方,要做好示范,逐步推广。

黑土地上的追梦人

黑土地上的追梦人

?  眼下正是杨柳含烟、草色初现之时,走过坎坷的村道,我们来到了吉林省公主岭市双城堡镇胜利村,走访汇鑫源农业合作联社的理事长郜兰东。

走进并不宽敞的合作社办公室,一个壮壮实实的东北汉子接待了我们,朴实的容颜、朴拙的话语,让人感觉到了这是一个扎扎实实做事的人,他就是郜兰东。

聊起创业经历,他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典型的80后,他生于1981年,毕业于2001年。专科学校毕业后,他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带着一颗创业的心,先后在松原市和家乡公主岭市经营种子、化肥等农资。10余年的艰苦拼搏,使他对农业农村和农民有了新的认识,而对黑土地的眷恋,则加深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就这样,2014年,他回到家乡开始从事农业生产,2016年,他与几个伙伴一起,正式注册了汇鑫源农业合作联社。

双城堡镇,素有农业机械化的传统,在上世纪80年代,曾因农业机械化的成果被誉为“旱地春雷”。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回乡创业伊始,郜兰东就把眼光放到了发展现代农业上。2017年,他投入200多万元,引进农机设备20多台套,发展农机生产,当年耕种土地超过480公顷。现在,他在双城堡镇解放村、胜利村,除流转了近500公顷土地外,还托管了近300公顷土地。合作联社年收入近百万元。

合作社发展起来了,郜兰东更加注意乡亲们的收益。双城堡地势低平,适合种植大田作物,因此,合作社的主要种植品种为玉米、高粱。可奇怪的是,郜兰东却每年都拿出一部分耕地来种植豆角,他告诉记者,这都是为了让乡亲们能享受到合作社发展的成果。因为土地大面积流转,又是实行全程机械化作业,乡亲们离土地越来越远,这对于年富力强的劳动力来说,并不是问题,因为可以挣来打工的收入。可是对那些妇女、老人们来说,如何发挥自身的能力呢?

郜兰东说,让乡亲们来采摘豆角,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一个方法。在采摘旺季,合作社需要临时用工五六十人,他们只要工作3个月左右,就可增加收入1万元以上。而合作社每年长期用工在15人左右,这样就可以解决部分土地流转的农民就业问题。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农民流转土地每公顷9000元,外出打工的最低也会收入1万元以上,这样,农民们的收入水平就会达到翻番的效果。

近年来,郜兰东先后参加了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为他的进一步发展做好理论上的铺垫,也为他下一步的发展指出了路子。

他告诉我,面对未来,他有如下的思索和行动:

农民土地入股。合作社不再流转土地,农民把土地作为资本参与合作社的经营,获得保底收入和收益分红。由此,合作社不再需要为流转土地而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农民则在保底收入的基础上,参与土地收益分红,在效益上得到了保障。实现风险由合作社独担而效益共享。

实行“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发展乌鸡养殖。乌鸡饲养,是郜兰东自己家的成熟产业,为了让这个产业成为全村乃至范围更广、更多农民参与的基础产业,郜兰东告诉记者,一只乌鸡一年可增加收入近500元。如果采取目前的饲养方法,无法达到让所有村民增产增收的目的,只能把鸡放到全体入社社员的家里去养,待成熟后,再统一处理。

发展循环经济。蛋鸡养殖,给合作社带来了很多麻烦,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鸡粪的处理。为此,郜兰东琢磨可以借鉴外市、县兄弟农场的经验,采取以鸡粪养蚯蚓的方式,蚯蚓喂鸡,肥料肥田的有机循环,既解决了有机肥又排除了污染。

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郜兰东的体内藏着一颗不服输的心。他要在家乡的黑土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合作社大发展,土地进一步集约化,父老乡亲的收入也越来越高,日子越来越好。

标签:保护   耕作   黑土   土地   技术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1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