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为春耕备耕提供更多保障(人民日报:人不负耕地,耕地定不负人)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人民日报:为春耕备耕提供更多保障(人民日报:人不负耕地,耕地定不负人),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人民日报:为春耕备耕提供更多保障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人民日报:人不负耕地,耕地定不负人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人民日报:为春耕备耕提供更多保障

2、人民日报:人不负耕地,耕地定不负人

3、人民日报:以充足准备迎接农机智能化新趋势

人民日报:为春耕备耕提供更多保障

人民日报:为春耕备耕提供更多保障

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粮食面积的一半,事关两季收成,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也要抓紧开展农事活动

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不断打通农资供应、农民下田等方面存在的堵点,才能为春耕备耕提供更多保障

东风吹绿草,布谷劝春耕。春光渐浓,春耕备耕已从南到北陆续展开。在贵州,农户们在宽阔的坝子里栽植作物;在河南,种植大户加紧进行麦田除草、施肥、灌溉;在三江平原,备耕的人们清积雪、扣大棚……广袤的土地逐渐苏醒,呈现出一派“人勤春来早,田间耕作忙”的生动景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我国,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粮食面积的一半,事关两季收成,相关工作绝对不能放松。

眼下正是春耕春管的关键阶段,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也要抓紧开展农事活动。即使是疫情最重的湖北和疫情较重的省份,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农民开展农业生产。只有这样,才能为全年粮食丰收打好基础,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受疫情影响,今年春季农业生产面临压力。战疫之下,一些地方“微循环”不畅,乡村道路不通,导致农资企业复工复产难、农资进村入户难、农民出村下田难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农时不等人,如今春回大地,农事渐起,我们要及时解决影响春耕备耕的突出问题。农业生产场所大多在田间野外,一些不合理限制要取消,为春耕保驾护航。

当前,一些地方在融资、用工、原材料保供等方面为农资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优惠便利;一些地方为运输种子、农药、化肥、饲料等的特种车辆开辟农资保供“绿色通道”,“点对点”配送;一些地区组织安排错时下田、错峰作业……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不断打通农资供应、农民下田等方面存在的堵点,才能为春耕备耕提供更多保障。

在疫情的特殊考验下,农机农技的作用更加凸显。开展农机作业服务,更符合当前防疫“不聚集、少走动”的要求,既能解决农业生产用工不足问题,也能提高效率,帮助广大农民轻松种田、科学种田。在江苏淮安市,3台植保无人机在一处麦田上空嗡嗡飞翔,不到半天就完成了1200亩麦田的植保工作。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表明,今春农业生产全国预计投入各类农机具达2000万台套以上;预计投入植保无人机超过3万台,北斗定位无人驾驶拖拉机及配套精准作业农机具超过2万台套。从制定政策确保农机作业畅通,到开通春耕农机线上服务平台、提供“不见面”技术服务等,都将在防疫情、抢农时中更好发挥农机农技作用,助力高质量完成春播任务。

开展好春耕备耕工作,防灾减灾不能有丝毫松懈。不久前,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当前春耕生产工作指南》,强调“抓好科学防灾减灾”。对于各地各部门来说,防灾减灾,既要抓好抗旱防涝防冻等工作,做到未雨绸缪;

也要监测防治好病虫害,实现治早治小;同时,对于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也要持续加强防控,构筑起有效的免疫屏障。更多通过网络直播、在线培训等方式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更好指导农民落实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措施,才能有效减少风险隐患、降低灾害损失,确保夏粮丰收到手,促进畜牧水产养殖业全面发展。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全力以赴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迅速行动起来,搞好春耕生产,我们将为战胜疫情注入更充足的动力,也将用农业丰收为全面小康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人民日报:人不负耕地,耕地定不负人

人民日报:人不负耕地,耕地定不负人

  实践反复证明,护住了耕地、提升了耕地质量,我们的饭碗就端得稳、端得牢、端得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

  耕地是粮食生产之根,必须牢固树立耕地保护意识,严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中国14亿多人口,每天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要满足如此庞大的消费需求,18亿亩耕地,是红线,是战略底线,是关系国家命脉的安全线。

  今天的耕地是明天的饭碗,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一方面,要坚决守住耕地数量红线。管住耕地数量,喊口号不行,搞变通更不行,必须扎牢耕地保护篱笆,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

  不可否认,一些地方在耕地占补平衡上弄虚作假,搞“狸猫换太子”;有的地方自认为有搞绿化的“尚方宝剑”,没有湖非要占用良田挖个湖;有的认为不用18亿亩那么多,只要提高科技水平就行了。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耕地保护上搞变通、做手脚。

  农田就是农田,必须管住耕地数量,加强用途管制,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

  要坚持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优化调整农村用地布局,确定各地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确保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总量不再减少。

  另一方面,要坚决守住耕地质量红线。提升耕地质量,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顶层规划,因地制宜,统筹生态建设,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

  农田必须是良田,必须不断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多措并举提升粮食生产的质量和效益,我们端牢饭碗的底气就更足。目前我国耕地质量提升已有明确的时间表,有了清晰的路径图。“十四五”期间,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建成10.75亿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根据规划,到2025年累计建成10.75亿亩并改造提升1.05亿亩、2030年累计建成12亿亩并改造提升2.8亿亩高标准农田;到2035年,全国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同时,我国仍有不少中低产田,要稳步推进中低产田改造,稳定提升粮食产能。

  耕地稳,则粮食稳。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

  也要看到,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大国粮仓并非高枕无忧。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影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不会改变,农产品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的任务会越来越重。像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粮食安全一定要警钟长鸣,不能轻言粮食已经过关了,必须把耕地这个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牢牢抓在手里。

  人不负耕地,耕地定不负人。实践反复证明,护住了耕地、提升了耕地质量,我们的饭碗就端得稳、端得牢、端得好。

人民日报:以充足准备迎接农机智能化新趋势

人民日报:以充足准备迎接农机智能化新趋势

近年来,智能农机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热词。相对比于传统的农业机械,智能农机具有智能安全、高效节本、多能通用等诸多优势。现代农业绿色优质、节本丰产、高效发展离不开智能农机装备,通过众多智能化系统应用,在耕种管收植保各环节,以智能农业装备为基础的精准农业可以做到科学决策、按需农作,实现对生产资源的节约和对土地的更好利用,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资料图

自动导航、作业状态监测、作业过程自适应调控和变量作业能力,则进一步保障了大型农业装备的高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的高稳定性。“机器换人”实现的重要一环就是智能农机装备的自动化作业,在自动控制系统作用下,降低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农业作业效率,为现代化农业规模化发展打下基础。

畅想未来,当农业机械足够智能,农民将不再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面对着电脑或手机终端,控制机械完成农业生产。那时,农民这一职业也许会像现在的“码农”一样,成为21世纪最时髦的工种。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准备,迎接农机智能化的趋势。

做好技术准备。智能农机要想大规模投入使用,还得具备简单便捷、可操作性强、性能稳定、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这就需要更成熟的技术支撑。因此,发展智能农机,不仅催生新技术,更要让已经研发出的技术和设备稳定可靠,这就离不开踏实而专业的技术准备。

做好人员技术培训。智能农机的普遍使用离不开其操作者,这就需要农业生产者学习操作智能农机的相关技能。农机智能化趋势带来的必然是农业生产者生产技能的革新,熟悉操作各种无人设备、了解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并具备农机故障时的应急处理能力是很必要的。这也需要我们培训出更多可以适应农机智能化趋势的“码农”农民。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规范管理。智能农机是一种高效便捷的工具,与其强大能力相对应的是对环境有更强大的改造和影响力。如何保证智能农机的环保性和安全性、如何规范智能农机的操作和使用、如何规避智能农机可能带来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在调研的基础上做好管理方案并出台相关法规。这样便可以从制度和管理上双管齐下,保证智能农机用得舒心、用得放心。

标签:耕地   农机   智能   粮食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1448.html